第128章 永不敗亡

靖康元年的春天在罕見的冬寒餘威之中姍姍來遲。這一段時間所發生的事情足以改變一個國家與民族的命運,註定要載入史冊。

就在太原人與金兵殊死搏鬥的時候,大宋的新立朝廷上,也是風急浪涌極不平靜。新登基的大宋官家趙桓,本來就不是什麼天資過人的英明之主,他剛剛從他的書畫皇帝老爹那裡接過了這一副亂攤子,可以說是焦頭爛額手足無措。加上兵臨城下的金兵剛剛撤走,他時常思之後怕日夜膽戰心驚。對於朝廷上各自爲戰的這些文武大臣,趙桓也缺乏清醒的認識與足夠的駕馭能力,使得現在到了國家的危亡關頭,朝廷之上仍舊黨同伐異內鬥不休,主戰派與主和派廝咬成一團,整日裡雞飛狗跳不可開交。

其實最近,兩派人馬爭論的焦點就是針對太原!

主戰派的李綱、种師道以及剛剛被召回朝廷的老將宗澤一致認爲,大宋絕對不可以放棄太原這個軍事重鎮。雖然金兵暫時是撤走了,但從完顏宗翰猛攻太原的動向可以表明,他們絕對志不在小,是想在拿下太原打通這條通往中原的河東走廊之後,方便日後大舉南侵!

主和派則認爲,既然太原已經割讓給了金國,現在如果又出兵去幹涉太原之事,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主動觸怒與得罪金人。不可因爲一個彈丸小城的得失,而犯了兩國邦交的大忌!

兩派人馬各執一辭爭論不休,趙桓本就缺乏主見沒有經驗,又加上和他老爹一樣患有先天性的“政治幼稚病”,完全無法做出一個定奪來。

如果新君趙桓能在這樣的節骨眼上稍稍的果斷一點,太原的戰事也不至於如此艱苦。

終於,就在完顏宗翰做出“再戰最後十天”的決定時候,趙桓總算是硬着頭皮中和了主戰派與主和派的意見,決定對太原“出兵”。前番金兵圍城可算是嚇破了趙宋官家的小膽兒,這一次他好不容易壯起膽來決定出兵,卻怕“師出無名”觸怒了金人。因此他沒忘了反覆交待領兵出征的將領,讓他們對金人聲明“不是來與金國爲敵做戰的”,而是“調解”金國與大宋在太原原有駐兵之間的爭鬥,旨在幫助金國“收取”太原並“清理門戶”!

光是這一件舉動,大宋新君的怯懦、短視、詭詐與刻薄寡恩就讓許多的大臣將軍們寒了心——太原王稟等人是在拼死守護你趙宋天下的城池,你卻揚言要“幫助金人收取城池”,還要“清理門戶”,還有比這更讓人寒心的事情麼?!

饒是如此,爲了圖全大局救援太原這個軍事重鎮,一向以忠直聞名的尚書右丞兼門下侍郎、執政重臣許翰,還是與西軍大將种師中、姚古,以及太原知府張孝純之子張灝等人,率領三路兵馬,一同朝太原進發了!

形勢,似乎發生了突然的逆轉,開始變得有利於大宋與太原城。

這個時候的完顏宗翰,完全體現出了他一代梟雄的本色,也拿出了與之匹配的傑出軍事才能!

在偵知南朝派來三路大軍,分別從河南、河北等地成犄角之勢向太原開挺而來時,完顏宗翰馬上譴使怒斥南朝背信棄義,將許翰等人罵了個灰頭土臉。許翰雖是一介詩書滿腹的文人耍嘴皮子尤來是強項,但他也彷彿是認定了在這件事情的確是大宋不在理,因此只能搬出了官家教的那套說辭,向完顏宗翰陳述是來給金國和太原“調解爭鬥”的。

完顏宗翰聽到就大笑,方是這一句話就足以顯出了南朝的軟懦與底氣不足,還有宋軍前方這些將帥們的心中猶疑。於是完顏宗翰一面派人與許翰忽悠理論,一面加緊派大將完顏穀神等人分兵在要道佈防。就在許翰絞盡腦汁要與完顏宗翰“繼續理論”下去時,穀神等人反客爲主突施殺手,反倒先對許翰的大軍發動了突襲!

結果可想而知,宋兵大敗,潰走數十里!

狠狠的揍了一頓許翰以後,完顏宗翰也沒忘了派人將南朝的援軍狠狠的挖苦一頓——你們南朝的君臣反覆無常,屢屢做出這些無信無義的小人行徑,總是要付出一點代價的!

事情到了這份上,顯然已是撕破了臉皮!

許翰雖是一介文人但稟性剛直,頗有幾分書生意氣和光棍膽氣,遭逢這樣的忽悠、慘敗與羞辱,他也顧不上許多了——命三路大軍齊頭並進,跟完顏宗翰拼了!

但前些日子的那一番忽悠下來,最佳的戰機已經喪失,完顏宗翰在太原外圍百里地界本就佈下了銅牆鐵壁一般的“鎖城”工事,早就防着南朝外圍殺來援軍這一步棋了。現在他還加強了防範,野戰本來又是金國騎兵的強項他們簡直求之不得,許翰哪裡還打得進去?激戰不過三日,本來就不懂軍事卻一直強硬指揮的文臣許翰,損兵折將沒討到半分便宜,只得暫時按兵下來退營休整,同時向朝廷上書請求“下一步旨令”。

這就是典型的大宋特色的“戰法”了,遠在千里外前線的軍隊,也要聽從官家的指揮來作戰。尤其是許翰這樣的文人帶兵更是聽話,絕對不會擅做主張逾越雷池半步!

太原的死活,在許翰等人看來已是“愛莫能助”,因爲他們覺得自己已經是“盡力”了!

數萬大軍,未能進入太原地界百里以內。所以,發生的這些事情,太原城中的王稟與楚天涯等人,幾乎一無所知。

完顏宗翰傑出的軍事才能展露無疑。越是局勢緊張戰事吃緊,他越是指揮若定面面俱到。他麾下的女真軍隊在幾場野戰之後剿獲了不少的戰利品,不說觸底反彈,至少軍心得以穩固不少。現在完顏宗翰就像是練就了三頭六臂,他兵分數路,既要強攻太原又要抵禦外圍的許翰三路大軍,還要防備太行山上的義軍突襲,卻是伸縮自如從容不迫。

在以攻代守強硬的抵抗住了許翰大軍的同時,完顏宗翰對太原的攻勢也抓得越緊了。他雖然打從心眼裡瞧不起南朝與宋兵,但這不代表他真會傲慢輕敵。他深知這場仗如果再拖下去,對他只有壞處。只有儘早拿下太原、造就這個既定事實,南朝的那點小算盤才能完全破滅,許翰的軍隊也會不戰自退!

於是,太原面臨了更大的困境——外圍遭到了攻擊的女真人,對太原攻得更猛了!

可以說,大宋朝廷這一次對太原的“出兵”,因爲朝廷黨爭、政策舉棋不定,官家又做賊心虛畏首畏尾,使得前線將帥也底氣不足、徘徊猶豫,直接導致了戰機的喪失與戰鬥的失利。這非但沒有緩解到太原的緊張局勢,反而讓太原陷入了更大的兇險之中!

四方城門,幾近攻破;彈丸小城,搖搖欲墜!

仗打到了這份上,完全拼的就是意志與信念了。缺衣少食的太原軍民,心裡只剩下一個念頭:城破後必然被金兵屠城!與其成爲俘虜被處決,還不如抗爭到底、死個轟轟烈烈!

人到了絕境,往往能激發出超乎尋常的力量。

太原城裡的人口,比之封城之前已經縮減近半。可是現在,參與到守城戰中的人反而更多了——老人、婦女甚至小孩子,都投入了戰鬥!

沒人動員,也不需要動員;在面臨死亡的威脅時,人都有求生的本能——太原,終於衆志成城!

面對女真人瘋狂的攻打,太原軍民回之以更加瘋狂的反擊。城裡只要是還能動彈的人,全都投入到了太原保衛戰當中來。老弱婦孺們幫着在城中搜尋食物,並救治看護傷員,就連不到十歲的孩子也敲破了寒冰在城中的溪河之中捉魚摸蝦贊助軍糧,或是乾脆撿起陣亡將士的刀槍,加入到守城的戰鬥之中。

城頭之上時時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拄着拐仗爬上城頭的老人,看到有金兵攻上城頭就扔了拐仗衝上去,抱着金兵一同摔下城去——他們甚至自發的組成了這樣一隻有組織的隊伍,專門幹這種同歸於盡的事情,號稱“老朽當先死”,自稱“老朽軍”。

還有一羣陣亡將士的遺孀們聯合其他的婦女,也自發組成了一隻數千人的“娘子軍”,主動投效到了太原城中鼎鼎大名的“玫瑰夜叉”蕭玲瓏的麾下,日夜訓練極其刻苦更勝男壯。開始她們還只是臨時編入軍巡麾下負責城中的治安,後來城防吃緊她們也投入戰鬥,在真刀真槍血肉橫飛的殊死搏殺中,殺出了一個“夜叉軍”的響亮名號。

老朽軍,夜叉軍,童子軍……太原城中,全民皆兵!

鷙伏百年的龍城之血,在末日降臨之前,激昂甦醒。

楚天涯用他的筆,完整的記錄了這段時間發生的所有事情。

太多的感觸與太多的震撼讓他感覺到自己筆觸的無力與言語的匱乏。他覺得,這短短數日、發生在太原這一片狹窄天空下的點點滴滴,已經足以構成一部波瀾壯闊的民族史詩!

一直留白的扉頁上,楚天涯用顫抖的筆寫下了這一句——

“城或有一破,人終有一死;唯烈烈龍魂,永不敗亡!”

第242章 容易快樂第85章 亂世銅爐第38章 我是好漢第282章 絕不賠本第8章 共襄義舉第268章 讓他見鬼去吧第57章 飛狐兒第226章 不謀而合第185章 替代品第248章 大戰前夕第318章 天才與瘋子第336章 心有猛虎第189章 吃人的妖精第140章 暗流洶涌第37章 往事第119章 一樣的無恥第60章 掩耳盜鈴第115章 狼來了第34章 三姓家奴第22章 願爲伯樂第54章 紅指印第174章 犧牲,成全第79章 天網恢恢第223章 練槍第175章 陽謀第30章 如履薄冰第184章 騙人的真話第306章 曲終人散第63章 人心所向第113章 謀戰第67章 大買賣大風險第290章 蠅營狗苟第91章 最後的眷顧第327章 厭戰第45章 不惜代價第45章 不惜代價第265章 血火河山第193章 荒謬第252章 力壓羣雄第213章 魔高一丈第193章 荒謬第30章 如履薄冰第330章 龍舟點將第255章 士可殺,不可辱第113章 謀戰第21章 猛虎薔薇第30章 如履薄冰第65章 收網擒鱉第154章 大手筆第59章 直擊要害第252章 力壓羣雄第260章 殺雞儆猴第332章 帝王的背影第133章 預料之中第103章 冷靜與殘酷第287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299章 大婚之日第37章 往事第203章 冒險第218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6章 打草驚蛇第120章 血火龍城(一)第235章 你不仁,我不義第313 章 最大的幸運第279章 小人嘴臉第54章 紅指印第104章 驚雷落地第193章 荒謬第49章 物以類聚第152章 同生共死第74章 怨恩之間第294章 攜帝西遷第139章 頂天立地第113章 謀戰第333章 故地重遊第70章 打虎上山第29章 公平交易第117章 針鋒相對第139章 頂天立地第171章 戰火洗禮第202章 一丘之狐第207章 護牀使者第207章 護牀使者第111章 興衰有憑第130章 絕處逢生第274章 一場好戲第275章 寶貝疙瘩第39章 無心插柳第214章 亂臣賊子第4章 覆巢之下第224章 知足第35章 狐假虎威第308章 血戰黃河第181章 弱國無外交第329章 公子多情第89章 一言九鼎第71章 一盤大棋第299章 大婚之日第268章 讓他見鬼去吧第103章 冷靜與殘酷
第242章 容易快樂第85章 亂世銅爐第38章 我是好漢第282章 絕不賠本第8章 共襄義舉第268章 讓他見鬼去吧第57章 飛狐兒第226章 不謀而合第185章 替代品第248章 大戰前夕第318章 天才與瘋子第336章 心有猛虎第189章 吃人的妖精第140章 暗流洶涌第37章 往事第119章 一樣的無恥第60章 掩耳盜鈴第115章 狼來了第34章 三姓家奴第22章 願爲伯樂第54章 紅指印第174章 犧牲,成全第79章 天網恢恢第223章 練槍第175章 陽謀第30章 如履薄冰第184章 騙人的真話第306章 曲終人散第63章 人心所向第113章 謀戰第67章 大買賣大風險第290章 蠅營狗苟第91章 最後的眷顧第327章 厭戰第45章 不惜代價第45章 不惜代價第265章 血火河山第193章 荒謬第252章 力壓羣雄第213章 魔高一丈第193章 荒謬第30章 如履薄冰第330章 龍舟點將第255章 士可殺,不可辱第113章 謀戰第21章 猛虎薔薇第30章 如履薄冰第65章 收網擒鱉第154章 大手筆第59章 直擊要害第252章 力壓羣雄第260章 殺雞儆猴第332章 帝王的背影第133章 預料之中第103章 冷靜與殘酷第287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299章 大婚之日第37章 往事第203章 冒險第218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6章 打草驚蛇第120章 血火龍城(一)第235章 你不仁,我不義第313 章 最大的幸運第279章 小人嘴臉第54章 紅指印第104章 驚雷落地第193章 荒謬第49章 物以類聚第152章 同生共死第74章 怨恩之間第294章 攜帝西遷第139章 頂天立地第113章 謀戰第333章 故地重遊第70章 打虎上山第29章 公平交易第117章 針鋒相對第139章 頂天立地第171章 戰火洗禮第202章 一丘之狐第207章 護牀使者第207章 護牀使者第111章 興衰有憑第130章 絕處逢生第274章 一場好戲第275章 寶貝疙瘩第39章 無心插柳第214章 亂臣賊子第4章 覆巢之下第224章 知足第35章 狐假虎威第308章 血戰黃河第181章 弱國無外交第329章 公子多情第89章 一言九鼎第71章 一盤大棋第299章 大婚之日第268章 讓他見鬼去吧第103章 冷靜與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