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3章 天子按劍怒(中

當在渭水裡被淹了個半死卻又飄到河邊,被棄械投降的部屬給認出來的隴州(今陝西隴縣)守捉使鄭煌言,橫放在擔架上擡進芳林門的同時。一直掌握在太平軍手中的明德門外,也迎來周淮安所在的本陣。

只見鼓號聲聲而旗幟飛揚,雖然大多數人的衣甲並不怎麼鮮明,多少沾有一些塵土和污泥,或是血漬和煙熏火燎的痕跡;有些人身上還猶自帶傷而繃帶纏身;但是都無損他們狂熱而虔誠的精氣神態。

因爲今天便是那位萬衆所尊崇和景仰的太平軍大都督、楚王殿下,抵達長安並且親自檢閱他們的光輝與榮耀時刻。而這也代表着太平軍大都督府,就此真正入主這座天下名城、上都長安的開端和序幕。

“太平。。太平。。萬勝。。”

“開萬世太平。。。”

“再造人間,永爲太平。。”

“大都督萬壽金康。。”

“王上受命永昌。。。”

在一陣陣此起彼伏揮動干戈做舞的山呼海嘯海嘯聲中。一身深紫色大氅而鎏金黑光大鎧的周淮安,也站在顯眼的馬車臺座上,對着一陣又一陣具列於前的馬步方陣、打擊軍和工程團序列、不斷的揮手執意,並且由身後大嗓門高舉喇叭筒的親衛一遍遍的代爲迴應道:

“惟願天下清平。。”

“惟願百姓安樂。。。”

“將士們辛苦了。。”

而後在就地舉辦各營團代表獻俘和繳旗儀式的高臺上,身爲關內別遣軍正將而越發氣度沉凝、雄武凜然的葛從周,也在恭恭敬敬的對着周淮安稟報道:

“多賴仰仗大都督威名。。城內敵軍盡數不戰而逃,是以長安已然盡爲我軍所有了。。”

“國美啊,仰仗威名這種話就莫要再說了。”

周淮安卻是笑笑道:

“眼下的局面難道不是萬千將士浴血奮戰而來的,也是你們這些軍將臨陣對敵隨機應變的手段得當;我不過是趕了個巧而已,卻有什麼好居功的。。”

“主上運籌帷幄,纔是這一切的根本所在。。”

葛從周卻是依舊堅持道:

“這也是大都督上下齊心合力之故,卻是我不敢獨居的。。”

周淮安也坦然道:

“再說了,眼下才不過收復了一個長安而已,致世間太平的大業纔不過剛達到一個新的階段,以天下之大尚有許多可爲之處;也還需得我輩不驕不躁,以更加謙虛謹慎之心持之以恆。。”

“謹遵主上教誨。。是屬下輕忽了。。”

葛從周頓然心情複雜又有些欣然得躬身道:

“其實啊,我對於你們可以提供得最大協力。。倒不是後續的兵馬和糧草器械,而是這些人手了。。”

周淮安又對守候在臺下那些看起來與有榮焉得人羣,努努嘴道:

這次前往關內的除了前後綿連數十里的大軍之外,還有一千多名隨軍而行的畢業、見習生員和同樣數量自五道十二路抽調而來的“三支隊”成員。

雖然用來直接控制關內道和京畿道的26個府州明顯不敷所用,但是用來在百廢待新的關中大地上,僅僅是徠民屯墾恢復生產和建立起的基本統治秩來,卻還是勉強夠用了。

而身在其中韋莊和韓渥、還有杜荀鶴等人,有那面有些故地重遊的不勝唏噓感,只是顯然這一次來了之後就不用再走了,因此更有一番別樣得心情和感觸了。

只見葛從周繼續正色稟報道:

“本軍已自城內擒獲河西招討、歸義軍副使索勳,涼州防禦使兼河西觀察使鄭端功在內西軍將帥一百七十一人等:”

“又收降得歸義軍衙前兵馬都指揮使兼同華防禦使曹議金、涼州西界防禦使王景翼爲首七部人馬,約一萬四千餘衆。。”

“曹議金?”

聽到這個名字周淮安覺得有些熟悉,頓時想起來這不就是歷史上在索勳被刺殺之後的內亂當中乘機取代張氏,建立了歸義軍曹氏政權的那個傢伙麼。

只是相比勇於開拓進取的張氏三代節帥;這位見諸於史書的主要是他八面玲瓏的外交手段和崇佛的功績,因此不但號稱是西域諸國的岳家,同時還在後世敦煌莫高窟裡留下來濃墨重彩的一筆。

“各軍相繼陣斬河西節衙判官翁郜,山丹鎮遏使張和榮、涼州右都知兵馬使高進達等四十七員軍將,斬首一萬八千有餘。。。。”

“另有廊州李明振、河州李明達、湟州郭元忠部、肅州龍氏、岷州楊氏等多支兵馬,在本軍合圍之前先行一步出走長安,而暫且不知所終。。”

說到這裡,葛從周頓了頓又道:

“同時在羅索三大內之後,所獲舊朝大臣、官屬、親眷共計一千九百八十七人;只是那舊朝宰相鄭某不在期間,疑爲先行率部突走而出了。。如今尚在追索,還請大都督見諒。。”

“足夠了,既然你們已經做到了力所能及的最大限度。。剩下的也就是盡人事而聽天命了,更無須爲此介懷。。”

周淮安卻是搖頭道:

“最終能否捉得這位救世宰相,於眼下底定的大局而言,也不過是可有可無的添頭了;讓前方的將士不要太過執着了,以免耽擱後續的進兵和攻略事宜。。”

“謹遵上命。。”

葛從周再度點頭應命道:

隨後,就見另一位關內派遣軍統將曹師雄,也滿臉肅然的走了過來拱手行禮道:

“大都督,皇城大內已搜檢清理完畢,可以前往拜祭了。。。”

於是,在這場簡單而隆重的城下校閱結束之後,周淮安就馬不停蹄的穿過了明德門,又沿着一片狼藉的朱雀大街前呼後擁着,向着盡頭承天門所在的皇城大內行去。

而周淮安這一次緣着朱雀大街經過沿途那些難掩滿目瘡痍,或是在廢墟殘垣尚餘燼嫋嫋的城坊時候,卻又是另一種精油見證歷史倒改變歷史,再到創造歷史的別樣心情和感觸了。

而歷歷在目的這一切,就活像是現今已走到窮途末路的大唐王朝最好的寫照。也唯有在這些經過烈火與戰亂所滌盪過的白地廢墟之上,才能夠再從無到有的誕生出新王朝所代表的全新活力與生機吧?

在馬蹄嗒嗒聲中,穿過這條號稱足足有六裡半長的中軸大街,也只是花了小半個時辰而已。然後就被大開朱雀門站隊成行相迎的留守將士,給不斷引導着越過皇城外朝的百官署衙;就此進入到了承天門內的皇城大內(太極宮)。

再穿過方形大甕城內側的太極門,就來到了位於中書省和門下省之間的前朝三大殿之首太極殿,及其殿前足供萬人聚集的朔望大朝會廣場之上了。但是,周淮安的腳步並沒有停滯於此。

只見他毫不猶豫的繞過太極殿的側邊門廊,繼續前進闖過同樣高聳威儀的兩儀門,來到了到了天子生活起居和大婚冊請、帝、後的喪事奉贈的兩儀殿前。

但是他同樣從側邊繞過了這座宮殿建築羣,穿過了闕樓重檐的甘露門中道,來到了前朝三大殿之末的甘露殿外。

而這裡也是天子會宴內臣、命婦之屬;召對宰相、大臣的小內朝議事,以及令諸館閣學士侍奉文書典要,令飽學之士釋經講古的內要場所。

就是在這裡,作爲大唐的第二任太上皇唐玄宗,迎來而來被幽禁的晚年生涯中最後的時刻。《長恨歌》中“七月七日長生殿”,就是描述着發生在這裡種種愛恨別離的傷情故事。

但是周淮安依舊沒有停下腳步來稍作緬懷,又折轉向東來到了功臣閣和凌煙閣之間的石砌夾道;沿着夾道經過了昭慶殿和凝雲閣,最終抵達了皇城東北角專供觀賞馬球比賽的毬場亭。

在毬場亭邊上隔着一條花木藤繞而成的千步廊,就是供奉着玄元皇帝(老子)的紫雲閣。只是這處原本屬於皇城大內荒廢和破敗最利害的僻靜處,卻是被重新清理和修繕了一新,而門戶大開站滿衛士以爲相迎。

而當週淮安踩着格吱作響的陳舊樓板,屏退左右來到了紫雲閣第四層之後,就見到作爲供奉在神龕中泥塑鬥姆元君像旁的陪侍北極帝君,已經被人給拆移了下來而剝開了部分包裹的泥層。

而在剝落開來的泥塊之下,赫然就是已經變得十分乾癟和黑黃斑駁,卻依稀可見生前尊容的大齊新朝之主,沖天大將軍黃巢的遺骸所在。卻沒有想到他在最後的時刻,居然會用這種瞞天過海的手段保全下自己的遺體來。

在見過了這位便宜岳父的最後一面之後,周淮安也算是一件心事得以了卻了,而又變得有些意興寡然起來。隨後他就叫來了負責尋找黃巢遺體的昔日部舊孟絕海道:

“從皇城的繳獲當中湊一套儀仗和器物出來,就按照王爵的軌儀給他葬下了吧。如果吉地一時不好找,就先葬在已經開挖出來的靖陵處,再把地面平了吧。。”

這也算是周淮安身爲後世現代人的一點惡意趣味。反正身爲靖陵之主的這位唐僖宗,已經是太平軍的階下囚了,將來也不大可能用得上這座半拉子工程的陵寢;那就乾脆便宜了黃巢這位大唐的掘墓人,也算是某種因果循環了。

第1036章 天子按劍怒(續二第963章 畫角悲海月(中第六十四章 城下(中)第四百五十五章 誰肯相爲言(下第四百五十七章 鳴鼓興士卒第二十九章 哨糧(下)第三百三章 後事尚維艱(下第929章 推轂出猛將(續第七十七章 上路第764章 單于濺血染朱輪(續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或聞通鬼魅(下第664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下第712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紅旗捲日鏖水戰(下第951章 開營紫塞傍(續第二百四十五章 意恐第二百零六章 交州第三百三十五章 或聞通鬼魅(中第三百六十七章 心思荃兮路阻長(中第四百五十七章 鳴鼓興士卒第1030章 虜陣精且強(續第三百五十章 恩詔不念棟樑材。第五百零十三章 峽江試險眼初開(下第五百三十四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續第四十七章 後續2第二百零三章 南天3第三百四十一章 生民何計樂樵蘇(中第三百四十九章 貪殘逞一時第十章 依舊活着(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四第二章 活着(中)第1047章 魚貫度飛樑第699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續二第698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續第804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續二第939章 殺氣凌穹蒼(中第831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中)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活2第1058章 旌甲被胡霜(中)第五百七十二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第934章 兵威衝絕幕(中第一百八十九章 潮動7第三百九十四章 柳營時把陣圖看(下第一百三十章 異心2第835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第783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續第745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第二百五十七章 崢嶸2第876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中)第773章 長安道傍多白骨(續第三百八十五章 歸飛海路遠第三百七十七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中第二十一章 升職記第一百四十九章 漸變四第九章 依舊活着(中第五百零十一章 峽江試險眼初開第1035章 天子按劍怒(續第四百五十一章 他鄉各異縣(續第二百零八章 交州3第796章 鬼哭啾啾聲沸天(中)第三百八十七章 血灑陣雲飛(續第一章 活着第863章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續)第一百一十四章 輕伏(下第七十四章 寨中第五百九十九章 江東地近保生全(續第三百零七章 前路各用心(續第五百九十五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續四第二百二十九章 亂動第二百五十二章 發端2第四百八十四章 而功施社稷(中第一百七十四章 交會第二百二十八章 驚雷5第一百九十一章 雲翻第一百九十五章 雲翻5第858章 戰城南,死郭北(續)第二百三十七章 再定4第四百八十九章 朝市相逢策治安(下第718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續第二百三十七章 再定4第五百六十四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六第一百七十六章 波譎2第六十一章 陰雲3第724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續二)第二百九十章 南北路人絕(上第一百九十五章 雲翻5第五百六十七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九第950章 開營紫塞傍(下第868章 駑馬徘徊鳴(續)第五百零二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下)第四百三十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立言第五百一十八章 荊蜀相接氣原通(續第三百一十九章 表裡兩相知(上第二百六十八章 再造3第四百六十八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過嶺(上)第四百八十七章 朝市相逢策治安第1049章 魚貫度飛樑(下第763章 單于濺血染朱輪(續
第1036章 天子按劍怒(續二第963章 畫角悲海月(中第六十四章 城下(中)第四百五十五章 誰肯相爲言(下第四百五十七章 鳴鼓興士卒第二十九章 哨糧(下)第三百三章 後事尚維艱(下第929章 推轂出猛將(續第七十七章 上路第764章 單于濺血染朱輪(續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或聞通鬼魅(下第664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下第712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紅旗捲日鏖水戰(下第951章 開營紫塞傍(續第二百四十五章 意恐第二百零六章 交州第三百三十五章 或聞通鬼魅(中第三百六十七章 心思荃兮路阻長(中第四百五十七章 鳴鼓興士卒第1030章 虜陣精且強(續第三百五十章 恩詔不念棟樑材。第五百零十三章 峽江試險眼初開(下第五百三十四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續第四十七章 後續2第二百零三章 南天3第三百四十一章 生民何計樂樵蘇(中第三百四十九章 貪殘逞一時第十章 依舊活着(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四第二章 活着(中)第1047章 魚貫度飛樑第699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續二第698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續第804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續二第939章 殺氣凌穹蒼(中第831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中)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活2第1058章 旌甲被胡霜(中)第五百七十二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第934章 兵威衝絕幕(中第一百八十九章 潮動7第三百九十四章 柳營時把陣圖看(下第一百三十章 異心2第835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第783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續第745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第二百五十七章 崢嶸2第876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中)第773章 長安道傍多白骨(續第三百八十五章 歸飛海路遠第三百七十七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中第二十一章 升職記第一百四十九章 漸變四第九章 依舊活着(中第五百零十一章 峽江試險眼初開第1035章 天子按劍怒(續第四百五十一章 他鄉各異縣(續第二百零八章 交州3第796章 鬼哭啾啾聲沸天(中)第三百八十七章 血灑陣雲飛(續第一章 活着第863章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續)第一百一十四章 輕伏(下第七十四章 寨中第五百九十九章 江東地近保生全(續第三百零七章 前路各用心(續第五百九十五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續四第二百二十九章 亂動第二百五十二章 發端2第四百八十四章 而功施社稷(中第一百七十四章 交會第二百二十八章 驚雷5第一百九十一章 雲翻第一百九十五章 雲翻5第858章 戰城南,死郭北(續)第二百三十七章 再定4第四百八十九章 朝市相逢策治安(下第718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續第二百三十七章 再定4第五百六十四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六第一百七十六章 波譎2第六十一章 陰雲3第724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續二)第二百九十章 南北路人絕(上第一百九十五章 雲翻5第五百六十七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九第950章 開營紫塞傍(下第868章 駑馬徘徊鳴(續)第五百零二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下)第四百三十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立言第五百一十八章 荊蜀相接氣原通(續第三百一十九章 表裡兩相知(上第二百六十八章 再造3第四百六十八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過嶺(上)第四百八十七章 朝市相逢策治安第1049章 魚貫度飛樑(下第763章 單于濺血染朱輪(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