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朝市相逢策治安

在秋風夙爽之中,來自河東祁縣的王仁壽,也沿着奔流滾滾的大江向着上游的荊州方向而去;他這一路走過來可真是委實不容易的結果。

一路上犬牙交錯在一起的賊軍和官軍,相互侵攻和兼併不斷的藩鎮,還有那些打着旗號自行其是的地方土團,讓整個關東大地一直到兩淮、江東,都幾乎亂成了一鍋粥。

然而最大的危險,則是來自那些立起壕柵,建起塢堡來結寨自守的鄉民土豪們;幾乎每一個再他們附近落單的行旅,都會遭遇不明所以厄運和意外。

而在那些逃難者雲集的城邑之中,也不見得安全多少;許多別無居所之人在屋檐下、牆根邊上一覺醒來之後,就會莫名其妙的被逮起來,而成爲本地官軍驅使下的新卒。

而住在價錢飛漲的行棧和邸店之中,沒有跟腳的外鄉人同樣也具有難以意料的風險;他可是好幾次親眼見過與自己短暫同行的外地旅客,被人以涉嫌奸細爲由帶出去就再也沒有回來了。

而王仁壽同樣也被盤查了十幾次,若不是他身上來自太原郡的告身和代北行營出具的過所,足夠給力和有所威懾力,只怕也是被這些一看就是強取豪奪手段坑陷了進去。

儘管如此在壽州城下坊的時候,他還是不免有一次丟掉行李而從跳窗逃了出來;因爲對方根本沒有勾結官府的打算,而是私下磨刀霍霍商量着把他剁了好做一桌葷菜。

還有一次在過關市的時候他不得不拔劍殺人了,因爲他居然在守丁的圍觀下遭到了潑皮無賴的公然搶劫,然後搶了只驢子衝關而逃,這就是禮制敗壞的最大惡果啊。

更大的壞消息是當他歷盡千辛萬苦,好容易踏上江南的土地,他按照家族的安排前來投奔和棲身,並由此獲得身份掩護的幾個地方上候選對象,都已然是不復存在了。

他們有的被亂兵給破家滅門了,有的被地方官府窮羅逼迫的破落下來而族人四散,還有的則是參加了起兵反抗,然後被路過的太平賊給順手鎮壓掉,而滿門死傷殆盡的結果。

這也讓他深刻的感受到,所謂的江南的世家大族,名門首望,在亂世蜂起的兵火面前,也未必能夠比小民百姓堅持的更加持久一些。

要麼依附於一方勢力尋求庇護和周全,要麼自己破家興兵就此掌握聊以自保的刀把子;不若的話,所謂太平之世經營下來的偌大名聲和家業,只會成爲各色草莽之輩,野心家首當其衝的圖謀之選。

因此,他眼下就只能是一個流浪江淮的北地士子王仁壽了,好在他在路程當中發現與類似遭遇和背景的士子委實不少,甚至還有攜家帶口的存在。而他這樣的存在並算不顯眼。

王仁壽只是稍加打聽,就知道他們來自江東兩浙各地蘇、常、湖、杭的居多,也有部分來自江北淮南境內的和、廬各州;再遠一點的甚至還有來自福建五州的沿海。

因爲朝廷在當地維持的秩序崩潰之後,幾乎遍地是形形色色興起的勢力,而往來攻殺橫行鄉里,再加上流竄與道路多如牛毛的匪寇。

在這麼一茬茬輪番往復和收割與煩不甚煩的滋擾之下;就連他們這些尚可以勉強維持的中人之家、殷實門第,也實在被折騰的過不下去了。

雖然也不是沒有人破家起兵而嘯聚一方或是投附豪族、大姓以自保;但是更多的人就沒有這種憑據和指望,而只能在被羅括光田產家宅,或是裹挾爲添壕和炮灰之前,想法子奔逃了出來。

而這些太平賊再怎麼造反作亂大逆不道,驅殺官吏而殘虐豪姓大戶的惡名在外;但至少也是打遍湖南荊南、江東江西兩浙莫有能敵的強項勢力;

因此,同樣也能用強橫手端和武力憑據,來夠確保治下的太平安寧;更別說還有足夠大的野望和宣稱,要推翻朝廷爭奪這個天下。

既然如今衰微無力的朝廷大義和名份,已然無法保護他們這些士民百姓,那轉而求諸於天下羣賊之中,看起來最有力也最像樣的那個,也就絲毫不足爲奇了。

至少太平賊願意收容和接待,但凡是有點學問和知識、或是手藝和專長的人士;並且還在江南沿岸的丹徒到潯陽一帶,提供一時的安置點和交通工具。

光是這一點,又把這世間大多數的賊寇,以及地方上蜂起的鄉土勢力,給壓過不知道多少頭去了。而且作爲某種意義上的便利,任何往來於荊南、嶺南之間的船隻,都願意稍帶他們一程。

只是與同船的這些所謂江南士子們接觸之後,王仁壽又不免又恢復了一些信心了;因爲與其說是庶流之家和貧寒士子,大多數人的言談和見識有限,也就比開蒙讀過《兔園冊》的私塾生好那麼一點。

若是那太平賊下轄,都是用如此貨色來治理和維持的話,他完全有把握憑藉自己出身祁縣王門的才學和見歷,輕而易舉的脫穎而出,進而獲得面見太平賊高層,以打動對方的機會。

而行船在大江之上,最爲顯著的感受和對比就是來自兩岸之間了。

在大江南岸的土地上,依稀田陌桑林從岸邊整齊梯次的一直綿連到內陸去,其中還間雜着已然被收穫過的大片痕跡。偶然間還能見到水網河塘中水牛活動的形跡。

而在江北,那就是荒草橫生淹沒道路和田畦,荒唐河口之間也不乏白骨露野的典型破敗情景了;雖然看起來人跡還要比江南更頻繁一些,但是基本上都是奔走逃亡於道路上的身影。

而在夜間泊船下來休息的時候,還會見到江北零星升起的火光和風中送來的嘈雜聲。據往來其間的船首所稱,那是江北的賊寇/官軍在劫殺那些逃亡過路的流民。

少數比較平靜的地段,則是那些由所謂義軍所把守的港市;在許多環列在城寨哨樓上,持刀背弓的雜色士卒監視和警戒下,居於其中的人們纔有了那麼一些秩序和安定的存在感。

而在這些地方,同樣也有隔三差五零星前來投奔的士子;差不多聚集到了十多人之後,就會安排和託付路過有牌照的行船,捎帶到江陵城去。

但是在江上所能見到更多的,則是持續往來兩岸之間的渡船;以及聚集在這些港市之外接受挑選和甄別,再裝船送到南岸的編管地去進勞作和安置的江北流民。

在沿途地方的搶劫和驅趕下,他們幾乎失去了所有的憑身之物,死去了大多數的老弱婦孺,也逃走了一些鋌而走險的精壯;於是,僅存的大多數人只剩下一副勉強還能勞作的肢體而已;

與這些只給薄粥而勉強維持行動能力的流民不同,船上的士子們好歹是有所優待的提供行路飲食;燒煮過但毫無滋味的菜湯,偶然還有點現撈的魚蝦在裡頭,搭配人手一個的雜麪糰子;

大抵也就管個半飽而已,若是不夠就要自己花幾文來再添一個。王仁壽雖然在行囊夾帶中有所餘裕,但也沒有過於脫離大衆的專門爲自己點上一條烹魚,或是一碟子鹽煮蝦。

而私下裡多要了幾個糰子,然後分給同船三個混熟的臨時旅伴,算是這次通行之旅道中打聽消息的微薄報酬和答謝而已。

自從行船過了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進入鄂州(湖北漢陽)境內之後,水路上也再次變得繁忙熱鬧起來,到處是絡繹往來的大小船隻和熙熙攘攘的碼頭棧橋。就好像是之前所發生的動盪和騷亂根本未曾存在過一般。

而每一個身在港市其中的男女老少,都像是被無形的力量所鞭策和催促一般的行色匆匆,或是手腳不停的奔忙往來在自己的位置上。無論哪處港市之中,最常見的就是許多露天而設的大小攤位了。

而其中最好賣的無疑是南海所產的各色工具、器物和其他鐵製品,偶然可見三五名山夷打扮的人物,全身都掛滿了亮晶晶的鐵製品。

還有人撐着裝滿鐵質鍋碗碰瓢之類的河船,向着北面或是東面搖櫓而去。王仁壽亦是見到有船上的士子下去,交涉和打聽起來,然後背了一個或是數個的鐵製器具回來。

“鑄鐵鍋子和湯釜是依照尺寸賣,”

“最小的五寸要三十錢,最大的三尺大鍋得要一百五十五錢。。”

“若是一次買十具的話,那隻消付上九成的錢好了。。”

“這麼。。。便宜麼。。”

他不由的感嘆道。

身爲河東大族祁縣王門子弟,身邊並不是沒有從商的族人;也並不缺乏對市價的瞭解。對於某種逐利的敏感性,很快就讓他意識到了其中的商機和利益所在;

這麼一支打磨得又薄又光的帶耳鍋子,輕一隻手就可以端起來,敲上去卻是又清亮又結實。用來烹食可是比他在河東用過那些釜、甑、鍋、刀、勺等,粗苯厚重的器具更加省火快熟的多;

更關鍵的是這種明顯是精細鍛打過的圓形鐵器,小號的圓釜完全可以用來充當盔子,大號的平鍋也是頗爲上選的放盾啊,難道這些太平賊已然奢事無度的,都可以拿出來隨便發賣了麼。

但王仁壽還是強忍住了,把自己縫在夾衣裡的金片子拿出,一口氣採買上一堆的衝動和慾望,而乘着對一支號稱可以鐵皮壺子討價還價的機會,繼續打聽起當地太平賊對於商事活動的態度和方略來。

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定5第四百四十一章 悠悠卷旆旌第1042章 雁行緣石徑第二百五十二章 發端2第三百六十九章 人心苦未平第997章 烽火入洛陽第四百五十四章 誰肯相爲言(中第一百零一章 城欲摧第五百二十九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四第一百一十一章 仇寇二第一百零四章 城欲催(續第991章 種落自奔亡(續二)第879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續二第739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續二第916章 明主不安席(續第1053章 簫鼓流漢思(中)第一百四十一章 意想(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扶搖三第997章 烽火入洛陽第六章 在北第809章 人生只合揚州死(續二)第738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續第746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中)第四十八章 後續3第三百八十四章 血灑陣雲飛(中第二百七十六章 南頃2第866章 駑馬徘徊鳴(中)第827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下)第758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續第734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續二第四百七十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續二)第三百九十五章 鐵騎擁塵紅第738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續第五百二十七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二第六百零六章 林間立馬羅千騎第767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下第875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第三百三十九章 清操厲冰雪(下第五百二十二章 盡是將軍鎮撫功(續第960章 旌旗颯凋傷(續第971章 征衣卷天霜(續二第895章 羽書速驚電第六百八十二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中 新第789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續二第四百八十章 惟德被生民(中)第726章 遙聞鼙鼓動地來(中第828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續)第四百十四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中第四百三十七章 輾轉不相見第1012章 徵師屯廣武第三百七十一章 人心苦未平(下第五百六十五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七第941章 殺氣凌穹蒼(續第773章 長安道傍多白骨(續第五十六章 驟然(中)第1036章 天子按劍怒(續二第五十二章 上路、旗語與紙甲,第五百六十九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第三十一章 突現(中)第三百六十七章 心思荃兮路阻長(中第995章 羽檄起邊亭(續)第932章 連旗登戰場(續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活2第1033章 天子按劍怒(中第三百六十九章 人心苦未平第一百四十七章 漸變二第979章 彎弓射賢王(下第1051章 魚貫度飛樑(續二第679章 遙想萬家開戶外(中)第二百七十八章 過嶺(上)第二百八十四章 綠楊悄悄香塵滅第三百二十七章 長恨人心不如水(上第二十四章 變化第三十三章 驟亂第二百四十八章 意恐4第五十七章 城下 (續二)第四百五十章 他鄉各異縣(下第1042章 雁行緣石徑第三百一十四章 逞勇赴江漢(續)第四百一十九章 昔因徵遠向金微(下第879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續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亂動第三百九十九章 人心不盡足(中第690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續第十三章 繼續活下去(中第二百六十六章 再造第879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續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雲翻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動3第九十一章 場面第787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下第四百九十六章 嘯旅乘明發第二百八十六章 綠楊悄悄香塵滅(下第892章 胡星曜精芒(下第二百六十七章 再造2第985章 單于一平蕩(續第三百九十六章 鐵騎擁塵紅(中第二百零二章 南天2第934章 兵威衝絕幕(中
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定5第四百四十一章 悠悠卷旆旌第1042章 雁行緣石徑第二百五十二章 發端2第三百六十九章 人心苦未平第997章 烽火入洛陽第四百五十四章 誰肯相爲言(中第一百零一章 城欲摧第五百二十九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四第一百一十一章 仇寇二第一百零四章 城欲催(續第991章 種落自奔亡(續二)第879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續二第739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續二第916章 明主不安席(續第1053章 簫鼓流漢思(中)第一百四十一章 意想(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扶搖三第997章 烽火入洛陽第六章 在北第809章 人生只合揚州死(續二)第738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續第746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中)第四十八章 後續3第三百八十四章 血灑陣雲飛(中第二百七十六章 南頃2第866章 駑馬徘徊鳴(中)第827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下)第758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續第734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續二第四百七十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續二)第三百九十五章 鐵騎擁塵紅第738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續第五百二十七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二第六百零六章 林間立馬羅千騎第767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下第875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第三百三十九章 清操厲冰雪(下第五百二十二章 盡是將軍鎮撫功(續第960章 旌旗颯凋傷(續第971章 征衣卷天霜(續二第895章 羽書速驚電第六百八十二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中 新第789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續二第四百八十章 惟德被生民(中)第726章 遙聞鼙鼓動地來(中第828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續)第四百十四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中第四百三十七章 輾轉不相見第1012章 徵師屯廣武第三百七十一章 人心苦未平(下第五百六十五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七第941章 殺氣凌穹蒼(續第773章 長安道傍多白骨(續第五十六章 驟然(中)第1036章 天子按劍怒(續二第五十二章 上路、旗語與紙甲,第五百六十九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第三十一章 突現(中)第三百六十七章 心思荃兮路阻長(中第995章 羽檄起邊亭(續)第932章 連旗登戰場(續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活2第1033章 天子按劍怒(中第三百六十九章 人心苦未平第一百四十七章 漸變二第979章 彎弓射賢王(下第1051章 魚貫度飛樑(續二第679章 遙想萬家開戶外(中)第二百七十八章 過嶺(上)第二百八十四章 綠楊悄悄香塵滅第三百二十七章 長恨人心不如水(上第二十四章 變化第三十三章 驟亂第二百四十八章 意恐4第五十七章 城下 (續二)第四百五十章 他鄉各異縣(下第1042章 雁行緣石徑第三百一十四章 逞勇赴江漢(續)第四百一十九章 昔因徵遠向金微(下第879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續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亂動第三百九十九章 人心不盡足(中第690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續第十三章 繼續活下去(中第二百六十六章 再造第879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續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雲翻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動3第九十一章 場面第787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下第四百九十六章 嘯旅乘明發第二百八十六章 綠楊悄悄香塵滅(下第892章 胡星曜精芒(下第二百六十七章 再造2第985章 單于一平蕩(續第三百九十六章 鐵騎擁塵紅(中第二百零二章 南天2第934章 兵威衝絕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