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1章 開營紫塞傍(續

而在藍田城內,已經不被長安城所期待的太平軍將士,也已然暗自紛紛集結和動員了起來。只是隨着他們的這番動作,城中的士民百姓也有所連鎖反應起來。更有相應的父老代表主動找上了們來,詢問是否有所需要協力的相關事宜。

畢竟,藍田縣算是太平軍踏入關內的第一個城池據點,也是如今太平軍在京畿地區二十二縣治中,所駐留的最後一個據點。相應駐守的時間,甚至還要超過在長安城內的光景。哪怕之前京兆府內的二十多縣,連帶長安城裡都打成一鍋亂粥之際,藍田縣卻依舊還能獨善其身的沒有陷落和直接波及過。

除此之外,藍田城內還幾度聚集和擠滿了,關內到各地乃至長安城中逃亡過來避禍,或又是主動背井離鄉等待遷轉運南下的各色扶老攜幼人羣;也在長期下來扮演了太平軍轉運和輸濟長安城方面的樞紐和據點之一,故而除了少數被清算掉的官宦和富室,城中大多數人沒有因爲戰亂而陷入失業和饑荒困頓之虞。

因此,將近一年多的時間相處來下,足以讓這座中下規模城池中的士民百姓,在被相對保全完好的同時;也深切感受和了解到與過往官軍、義軍等各色往來軍伍完全不同的另一面。尤其是多次在城頭上親眼見過那些城外流亡人等的慘狀之後,差距懸殊的現實對照很容易就讓人生出偏安一隅的慶幸來。

所以見到太平軍的動靜之中,許多人的第一反應是,自己是否就此失去這亂世中難得的庇護。畢竟,自從太平軍到來之後,就再沒有一遍遍催收和加徵的各種名目,就算是役使百姓和買賣什物也是有償作價,反倒是在一次次攻戰當中確保了縣城的安全。

所以,在相互適應着逐漸習慣下來之後,南方不斷輸入過境的物資帶動下,藍田城反而成爲動亂和饑荒、災害不止的關內地方,唯一一處尚且安定和溫飽的首善之地了。而另一方面,這裡也成爲了太平軍在北地進行治理和經營的一塊試驗田。

因此,這座飽受走馬燈一般往來軍伍盤剝和索逼的京畿赤縣裡的大唐順民們,隨着時間的推及就很容易隨波逐流的轉變了心思;變成了所謂太平大道和義理之說,由表及裡的堅定擁護者了。因此,哪怕城外官軍反攻倒算的勢頭再大,藍田城內大多數人反而是堅定的站在守軍的一方。

當然了,這也是有所前車之鑑的部分因果。數年前朝廷的一代名臣兼名將“血手菩薩”崔安潛,率河東、代北的大軍席捲關內,打得遠征在外而後方空虛得大齊新朝節節敗退,就連長安城都難免失陷一時;其中一支分兵也攻到了藍田城下。

結果在城內忠於大唐的“義民”得羣起呼應之下,駐防城內得大齊新朝得左金吾衛大將軍白日升,猝不及防被裡應外合攻殺的大敗虧輸,僅以隻身逃出而麾下上萬兵馬一朝潰亂喪盡。然而事後迎接這些城中“義民”的,卻不是來自朝廷的嘉勉,而是官軍提着滴血刀槍“清算通賊”的株連之禍。

然後肆意株連和抄殺着,事情就不可避免又無可遏止的失控了。結果就是家家嗷哭而戶戶殘破,更有老幼女子者皆不得幸免。所以當太平軍殺敗了出關之後,又接連殺敗官軍強襲藍田縣城得手。城中的士民百姓畏懼同屬義軍的清算,就把當初那些“義民”全家都執送了出來。

後來他們總算搞清楚了太平軍與大齊新朝的差別和區分之後,就更加離不開和熱切渴求太平軍的庇護周全了。道理很樸素也很簡單,外來太平軍和他們沒有太多的恩怨糾葛,但是一旦大齊新朝的人馬回來,卻又不知道還會發生怎樣的事情呢?彼輩可不從是什麼寬宏大量的主兒。

所以城內大多數百姓,不但很積極的配合着本城駐留的太平軍,及其就地編成的巡防隊,留意、報告和舉發着每一個外來的可疑人等;還在某種樸素的是非情節之下,努力排斥和推拒着任何與長安城方面有關的事物和滲透手段。

因此,當崔安潛代表朝廷官軍戰敗之後,太平軍自長安乃至關內開始護送着大批人口物資主動撤離之後,哭天喊地的堵住了城門以爲慰留的藍田城中士民,卻是成爲了當時的一件奇聞和軼事。再後來時隔半年多後,太平軍再度出關支援長安,並且以藍田爲中心收聚關內願意南下避禍的人口。

藍田縣城內的居民,也是比想象中更加乾脆利落的姿態,積極參與到了這場大撤退當中去。因此,在撤離了大多數派不上用場的老弱婦孺之後,如今被留在城內的大半數人口,也就剩下想要博取一些機會或是純粹爲了看家的部分青壯年;

還有就是最後幾批撤退當中因故延誤了,或是距離較遠而沒能趕上進入大昌關和藍田關,而只能就近逃進藍田城暫避追擊的地方民衆。也就在這些人羣的同仇敵愾協力之下,以區區七八千的駐軍規模和相對充裕的物資準備,遊刃有餘的阻擋住了當初來自官軍的多輪強攻猛打。

也沒有怎麼藉助藍田關和大昌關內的呼應、牽制手段,而以較少的代價將戰事拖到了亢長的圍困當中。而對於城外官軍以“救時”宰相鄭畋的名義,給他們射來一封又一封的勸降和自保文書,也再也沒有能夠輕易打動這些剩下的軍民百姓了。

反倒是被以一張換一塊餅的代價,有多少交多少上去;然後,再在背面上寫上揭露官軍弊情和大唐已經窮途末路的揭子,乘着夜色掩護下城回射了官軍陣營裡去。因此,整個冬日下來除了長安一隅之外,藍田城就成了關內唯一一處官軍久攻不下的孤島了。

眼見的城外在冰天雪地當中,越發萎靡不振和聲囂低落的官軍;許多人以爲這一次的藍田城上下也許就像之前一樣,可以安然渡過新一輪的兵火亂戰了。但是沒想到在這開春之際,城內的額太平軍卻是主動動了起來。

這就令人有些惶然了。

第977章 彎弓射賢王第四百二十一章 如今全屬指麾中第三百五十三章 恩詔不念棟樑材(續第693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中第五十八章 插曲第六百二十六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第694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下第三百零八章 內外兩相望(上第873章 野死諒不葬(續)第四百三十五章 遠道不可思(下第七十一章 尾響第1011章 行歌歸咸陽(續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活2第一百九十六章 雨覆第634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下第二百九十一章 南北路人絕(中第721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中)第850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第三百八十章 政亂人思變第756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中第十五章 繼續活下去(下第二百零二章 南天2第二百六十四章 新平4第七十章 夜色(已經錯掉的標題沒法改了+@+)第949章 開營紫塞傍(中第932章 連旗登戰場(續二第二百九十八章 兵戰尤翻飛(中第一百二十七章 回想第806章 人生只合揚州死(中)第二百七十章 再造5第981章 彎弓射賢王(續二第677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續二第十七章 還是活着(中第五十七章 驟然(下)第四百七十四章 蹄跡未乾人去近(續第755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第三百二十六章 遙寄雁南書(下第1025章 嚴秋筋竿勁(續第四百九十四章 建牙新睹靖巖疆(下)前兩章順序漏了一章,這裡調回來第六百八十二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中 新第五百五十八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下第718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續第645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續)第一百零七章 暮雨第五百五十九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 章節又弄反了第九十五章 想法第三百零四章 前路各用心(上第五百三十六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續三第五百二十八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三第二百七十一章 招遠第663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中第三百零五章 前路各用心(中第838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續)5500字,求表揚第826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中)第657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第832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下)第719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續二第739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續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歸飛海路遠第703章 漢虜相逢不相見(續第四百四十九章 他鄉各異縣(中第五百零五章 將軍仗節鎮巴邱(中)第1053章 簫鼓流漢思(中)第659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下第四百七十九章 惟德被生民第四百八十四章 而功施社稷(中第二百八十章 過嶺(下)第751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中第一百六十五章 宴夜第五百八十五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續第1000章 烽火入洛陽(續)第992章 羽檄起邊亭第四百六十二章 迥戍危烽火第726章 遙聞鼙鼓動地來(中第1029章 虜陣精且強(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四第755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第948章 開營紫塞傍第四十章 優待(下)第1018章 分兵救朔方(中第802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下第972章 揮刃斬樓蘭第四百六十一章 鳴鼓興士卒(續二第二十六章 變化(下)第二十四章 變化第760章 壯士揮戈回白日第690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續第五百二十六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第771章 長安道傍多白骨(中第631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續二)第三百三十三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續第838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續)5500字,求表揚第888章 虜陣橫北荒(續)第三百二十八章 長恨人心不如水(中第一百零八章 白日第六百一十三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下)第四百六十九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續)第四百九十一章 建牙新睹靖巖疆第三百八十八章 伏幟草中低第一百二十二章 各般心思二
第977章 彎弓射賢王第四百二十一章 如今全屬指麾中第三百五十三章 恩詔不念棟樑材(續第693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中第五十八章 插曲第六百二十六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第694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下第三百零八章 內外兩相望(上第873章 野死諒不葬(續)第四百三十五章 遠道不可思(下第七十一章 尾響第1011章 行歌歸咸陽(續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活2第一百九十六章 雨覆第634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下第二百九十一章 南北路人絕(中第721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中)第850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第三百八十章 政亂人思變第756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中第十五章 繼續活下去(下第二百零二章 南天2第二百六十四章 新平4第七十章 夜色(已經錯掉的標題沒法改了+@+)第949章 開營紫塞傍(中第932章 連旗登戰場(續二第二百九十八章 兵戰尤翻飛(中第一百二十七章 回想第806章 人生只合揚州死(中)第二百七十章 再造5第981章 彎弓射賢王(續二第677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續二第十七章 還是活着(中第五十七章 驟然(下)第四百七十四章 蹄跡未乾人去近(續第755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第三百二十六章 遙寄雁南書(下第1025章 嚴秋筋竿勁(續第四百九十四章 建牙新睹靖巖疆(下)前兩章順序漏了一章,這裡調回來第六百八十二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中 新第五百五十八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下第718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續第645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續)第一百零七章 暮雨第五百五十九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 章節又弄反了第九十五章 想法第三百零四章 前路各用心(上第五百三十六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續三第五百二十八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三第二百七十一章 招遠第663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中第三百零五章 前路各用心(中第838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續)5500字,求表揚第826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中)第657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第832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下)第719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續二第739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續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歸飛海路遠第703章 漢虜相逢不相見(續第四百四十九章 他鄉各異縣(中第五百零五章 將軍仗節鎮巴邱(中)第1053章 簫鼓流漢思(中)第659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下第四百七十九章 惟德被生民第四百八十四章 而功施社稷(中第二百八十章 過嶺(下)第751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中第一百六十五章 宴夜第五百八十五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續第1000章 烽火入洛陽(續)第992章 羽檄起邊亭第四百六十二章 迥戍危烽火第726章 遙聞鼙鼓動地來(中第1029章 虜陣精且強(下第五百六十二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四第755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第948章 開營紫塞傍第四十章 優待(下)第1018章 分兵救朔方(中第802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下第972章 揮刃斬樓蘭第四百六十一章 鳴鼓興士卒(續二第二十六章 變化(下)第二十四章 變化第760章 壯士揮戈回白日第690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續第五百二十六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第771章 長安道傍多白骨(中第631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續二)第三百三十三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續第838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續)5500字,求表揚第888章 虜陣橫北荒(續)第三百二十八章 長恨人心不如水(中第一百零八章 白日第六百一十三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下)第四百六十九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續)第四百九十一章 建牙新睹靖巖疆第三百八十八章 伏幟草中低第一百二十二章 各般心思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