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續

相對於暗流洶涌卻又表面上還算大致恢復平靜的關內,河東道北部,一隻長途跋涉而來的軍伍,也浩浩蕩蕩的出現在了雁門縣城附近。

而望着這些城頭上茫然無措,卻又忙不迭大開城門的守軍;一身鴉羽毛氈盔子和毛邊大氅已經風塵中,變得破破爛爛的朱邪翼聖也不由鬆了口氣。

相比當初大軍出河東的風捲殘雲一般,只用了七八天就長驅直取關內的滾蕩而下之時,這段自涇水上游繞道而行的回程之路,卻是讓他們這支殘敗之師走了足足半個多月。

在這盤繞渭北羣山的一路上,丟失了大部分的輜重車馬,又累死和摔傷折損了許多坐騎和馱馬之後,這隻唯一成建制歸來的沙陀軍,也終於抵達了猶自官軍控制下的鄜州。

然後從這裡重新出發,沿途就地裹挾了留守的少許官軍和糧臺庫藏;徑直穿過延州、綏州、銀州、勝州;在當地半耕半牧的党項部衆手中,又徵募到了許多牛馬與丁壯。

這才就地折轉向勝州東面羣山之中,通過期間狹窄崎嶇的嵐穀道,回到了沙陀三部所休養生息的朔州(今山西朔縣)境內。在這裡,他們再度吹響了召集留守部衆的牛角號。。

因此,當朱邪翼聖麾下的沙陀軍重新引兵東南,穿過了漢長城舊址上建立起來的婁煩關之後,已然是恢復了當初步騎一萬八千的舊觀,更有倍半與此的各族部衆牽牛挽馬相隨其後。

接下來,這隻打着“代北行營都統”、“河東節度使”,“雁北節度使”等各色旗號的混合人馬;也依舊毫無阻礙的長驅直入代北羣山,倚爲屏障的東井關、石嶺關、赤塘關。

而在代北行營和河東節衙的旗號之下,沿途所過之處的淳縣、定襄、唐林、秀容等軍城和大邑,爲數不多的守軍官吏幾乎是望風而下或是棄城而走。

直到先頭的輕騎越過並洗劫了百井鎮,卻因爲鬆懈和輕敵讓少部分士民百姓逃走,而在有所防備陽曲城附近的小天門關北,被嚴陣以待的守軍弓弩砲矢給阻擋下來。

然而這時候,這支席捲沂、代各州而再度膨脹了許多的沙陀大軍,已然相距平坦無阻的河東表裡內腹——太原府所在若大盆地,也只剩下區區一道兩丈高的關城之隔了。

雖然看起來守軍的抵抗甚是堅決,但是已經到達這裡的大多數人,同樣沒有任何就此裹足不前的理由和跡象。

正所謂“胡天八月即飛雪”的道理,關內的盛夏尾聲纔剛剛結束,但是草原上秋高馬肥的世界已然是過了半熟了,而即將聽見冬日來興的額呼嘯聲。

因此,無論是其中來自沿邊的回鶻人、党項人,還是時代生活在代北之地的沙佗人,或又是大同山谷間的退渾人;在關內損失了大量可以控弦的丁壯和畜馬之後,已然很難再面對這個在滿山金黃中逼近的冬日了。

或者說,剩下來的部衆那怕熬過這個不可知的冬天倖存下來,同樣也要面對來自草原上想要重新劃分勢力格局的諸多覬覦和挑戰者;

乃至像是韃靼這樣的昔日盟友,也會在厲害驅使下變成最兇殘的敵人。因爲在草原的生存哲學當中,弱小就是最大的原罪和悲哀。

所以,就像朱邪翼聖在以武力上的威逼利誘之外,所打動他們的那個主要理由一樣。入關到唐土去。只有入關了,才能在相對溫暖而富足的河東腹地爲大家找到一條活路。

——我是時間的分割線——

而在襄州城中一場公務閒暇的茶話會上。

作爲留守政務官之一的襄州長史、民曹判事樊綽,與首席軍事諮議楊師古、宣教總監羅隱等人,督學兼留司贊記丘宦、倉曹左判陸龜蒙陸龜蒙等文職要員端坐成一圈。

他們一邊品嚐着浙南山地今年收上來的最後一批晚茶,一邊卻是各自表情微妙的傳閱着一份最新從前方送回來的批覆樣稿。

因爲,就在周淮安即將自關中迴歸之前,就先行頒佈《太平考成法之補充條令》。宣佈截至當前起,凡任事過舊朝從七品以上官員及三代以內直系近親屬,原則上不再敘用。

“終究還是走到了這麼一步了啊。。”

最後還是樊綽打破沉默苦笑着道:

“大都督這是要徹底斷了那些豪族大姓的立身根源麼。。”

文史局主編、督學皮日休,亦是百感交集道:他大可想象這道《補充條令》頒下之後,又會引起多大的風波和喧然。要知道自從太平軍顯露出席捲東南半壁之勢,就不知道多少昔日豪姓大戶的子弟,就此隱姓埋名的投奔而來。

“應該慶幸,我輩卻是趕上了好時機了不是?”

另一位判農曹事兼營田副使劉洵,卻是顯得心態輕快亦然的笑道:作爲大都督府當中屈指可數被留用的舊朝宦屬之一,他也毫不介意斷了那些昔日同類的潛在進身之途;或者說像他這樣早早投效從龍之功,於心而論當然是希望效法的潛在後進越少越好了。

“至少是不追及過往了不是?對於那些之前主動投效本軍的士人和學子,都督府可沒有斷絕他們的前程,也沒有否定他們的貢獻不是?”

督學兼留司贊記丘宦卻是半是讚歎、半是規勸一般,隱隱話有所指的對着皮日休說道:

“至於那些後來之輩,督府難道沒有給他們投獻和效力的機會麼,那時他們又在做什麼,只是首鼠兩端而尤做觀望而已。。。”

“正是這個道理,如今這些看到督府坐穩東南的好處,而主動前來投效之輩,又有多少是認同督府的義理和主張,而不是追逐新朝的榮華富貴、功名利祿呢。”

最爲年長的倉曹左判陸龜蒙,也慢條斯理的開口贊同道:

“要我說,大都督此舉正當其時,也是順應天理人心的所趨。。”

“是以我看來,若是毫不擇別的優容此輩,那邊是對於現今正在督府麾下效力,卻早早投奔而來的諸多有識之士,最大的不公和慢待啊。”

丘宦亦是頷首應道:

皮日休卻是悚然一驚,這豈不是以此爲契機畫了一條線;將之前投效之人與之後投機之,給隱隱的變相隔離和對立起來。所謂上位者浩蕩以勢的陽謀和心懷莫過於此了,如果自己表錯了情。。。。想到這裡他不由對着丘宦感激式的拱了拱手道:

“承蒙指點,受教了。。”

“楊首諮,可還有所教我呼。。”

然而,皮日休又轉而向着則始終笑而不語的首席軍事諮議楊師古誠然道:

“不敢當,只是在下覺得,這主要是大都督想要表明一種態度。大都督府與前朝過往徹底割裂而另起爐竈的態度和底氣所在;”

而作爲多少參與了其中條令制定的楊師古,與羅隱對視了一眼之後,還是順勢對他們透點底出來。

“至少在如今督府自成體系的組織架構和人才培養梯次下,已經不再需要藉助這些舊有事物,如大齊那般來妝點徒有其表的門面了。這纔是鼎興革故的氣象所在啊”

羅隱亦是點頭補充道:

“自然了,大都督府對於可以挽救的對象,也不是完全棄之不管的。。最後的附屬條文之中特例還有待商榷之中。。”

楊師古又接着道:

“主要就是經過大都督府所特批的極少數專業人才,或是在相應領域當中有過重大貢獻,或是於過往取得過相應的傑出成果;並且經過各部門官長所組成小組/委員會審覈通過的,依舊還可以破例選任的。”

而其中言下之意,也是爲了便於分化瓦解那些傳統勢力,將其最後一點剩餘價值給壓榨出來的陽謀手段。因此,這篇人事補充條令並非是一刀切,而至少留下相應的口子。

聽到這裡,在場其他人臉色各異的回過味過來,又不禁思量起自己能夠通過全力支持相應條令的推行,而在其中得到什麼,或是做到些什麼呢。

第三百八十二章 政亂人思變(下第845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第854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續二)第801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中第一百二十一章 各般心思第983章 單于一平蕩(中第三百九十四章 柳營時把陣圖看(續第1008章 行歌歸咸陽(中第927章 推轂出猛將(續二第四百十五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下第一百四十章 意想第790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第1050章 魚貫度飛樑(續第924章 推轂出猛將(中第五百一十九章 盡是將軍鎮撫功第三百五十二章 恩詔不念棟樑材(下第670章 馬嘶深竹閒宜貴(下)第五百九十五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續四第1051章 魚貫度飛樑(續二第六百零四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續第八十四章 心事第1039章 使者遙相望(下第四百二十九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中第798章 鬼哭啾啾聲沸天(續)第二百四十四章 當歸3第五百三十八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中第三百七十四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中)第五百二十七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二第二百七十五章 南頃第四百零七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下第1040章 使者遙相望(續第二百二十三章 亂變3第五百二十八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三第二百七十九章 過嶺(中)第769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續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遙寄雁南書(下第六百零四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續第860章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第五百零六章 將軍仗節鎮巴邱(下)第三百一十三章 逞勇赴江漢(下)第六百九十七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中第二百五十九章 崢嶸4第二百四十二章 當歸第四百四十三章 悠悠卷旆旌(下第三百四十三章 生民何計樂樵蘇(續第五百四十九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四第774章 長安道傍多白骨(續二第936章 兵威衝絕幕(續第986章 單于一平蕩(續二第五百零十三章 峽江試險眼初開(下第五百零十三章 峽江試險眼初開(下第六百一十四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續)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活第839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續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輕伏(中第809章 人生只合揚州死(續二)第五百六十七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九第838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續)5500字,求表揚第1044章 雁行緣石徑(下第五百九十三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續二第七十七章 行路第949章 開營紫塞傍(中第844章 梟騎戰鬥死(續二)第四百十三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第840章 梟騎戰鬥死第三百九十八章 人心不盡足第五百八十六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續二第二百三十四章 再定第912章 戎車森已行(下第836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中)第七十六章 迴歸第一百零三章 城欲催(下第816章 請君莫奏前朝曲(中第四百三十七章 輾轉不相見第707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下)第二百四十六章 意恐2第三百九十八章 人心不盡足第五百四十二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續三第951章 開營紫塞傍(續第三百一十四章 逞勇赴江漢(續)第五百零十章 四海崩亂似永嘉(下)第882章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下)第977章 彎弓射賢王第724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續二)第五百五十七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中第一百九十五章 雲翻5第678章 遙想萬家開戶外第二百八十九章 行路雨紛紛(下第四百二十三章 如今全屬指麾中(續第三百二十一章 表裡兩相知(下第四百四十九章 他鄉各異縣(中第二百七十九章 過嶺(中)第二百一十五章 宋平4第七十四章 寨中第880章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第1043章 雁行緣石徑(中第五十一章 間隔第一百五十五章新氣5第七十六章 迴歸第四百二十九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中
第三百八十二章 政亂人思變(下第845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第854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續二)第801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中第一百二十一章 各般心思第983章 單于一平蕩(中第三百九十四章 柳營時把陣圖看(續第1008章 行歌歸咸陽(中第927章 推轂出猛將(續二第四百十五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下第一百四十章 意想第790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第1050章 魚貫度飛樑(續第924章 推轂出猛將(中第五百一十九章 盡是將軍鎮撫功第三百五十二章 恩詔不念棟樑材(下第670章 馬嘶深竹閒宜貴(下)第五百九十五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續四第1051章 魚貫度飛樑(續二第六百零四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續第八十四章 心事第1039章 使者遙相望(下第四百二十九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中第798章 鬼哭啾啾聲沸天(續)第二百四十四章 當歸3第五百三十八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中第三百七十四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中)第五百二十七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二第二百七十五章 南頃第四百零七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下第1040章 使者遙相望(續第二百二十三章 亂變3第五百二十八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三第二百七十九章 過嶺(中)第769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續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遙寄雁南書(下第六百零四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續第860章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第五百零六章 將軍仗節鎮巴邱(下)第三百一十三章 逞勇赴江漢(下)第六百九十七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中第二百五十九章 崢嶸4第二百四十二章 當歸第四百四十三章 悠悠卷旆旌(下第三百四十三章 生民何計樂樵蘇(續第五百四十九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四第774章 長安道傍多白骨(續二第936章 兵威衝絕幕(續第986章 單于一平蕩(續二第五百零十三章 峽江試險眼初開(下第五百零十三章 峽江試險眼初開(下第六百一十四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續)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活第839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續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輕伏(中第809章 人生只合揚州死(續二)第五百六十七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九第838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續)5500字,求表揚第1044章 雁行緣石徑(下第五百九十三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續二第七十七章 行路第949章 開營紫塞傍(中第844章 梟騎戰鬥死(續二)第四百十三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第840章 梟騎戰鬥死第三百九十八章 人心不盡足第五百八十六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續二第二百三十四章 再定第912章 戎車森已行(下第836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中)第七十六章 迴歸第一百零三章 城欲催(下第816章 請君莫奏前朝曲(中第四百三十七章 輾轉不相見第707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下)第二百四十六章 意恐2第三百九十八章 人心不盡足第五百四十二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續三第951章 開營紫塞傍(續第三百一十四章 逞勇赴江漢(續)第五百零十章 四海崩亂似永嘉(下)第882章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下)第977章 彎弓射賢王第724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續二)第五百五十七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中第一百九十五章 雲翻5第678章 遙想萬家開戶外第二百八十九章 行路雨紛紛(下第四百二十三章 如今全屬指麾中(續第三百二十一章 表裡兩相知(下第四百四十九章 他鄉各異縣(中第二百七十九章 過嶺(中)第二百一十五章 宋平4第七十四章 寨中第880章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第1043章 雁行緣石徑(中第五十一章 間隔第一百五十五章新氣5第七十六章 迴歸第四百二十九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