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中

莫把阿膠向此傾,此中天意固難明。

解通銀漢應須曲,纔出崑崙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帶小,仙人佔鬥客槎輕。

三千年後知誰在?何必勞君報太平!

《黃河》羅橫

——我是分割線——

陰雨綿綿的漢水之畔,渡口之中臨時被整理出來的居所。

“這位師兄可還安好乎。。”

周淮安對着來人輕輕開口笑到。

他看起來最少也有四五十歲,而滿臉盡是生活不如意的溝壑與歲月蹉跎的滄桑和沉重。乃至因爲困頓和輟磨顯得有些營養不良,肌膚失澤而鬚髮捲曲泛黃;

洗得發白的陳舊闌衫上還有隱隱積久的臭味,露在外的手掌曲宆就像是雞爪一般的乾癟,仿若是天生就是一副愁眉苦臉的表情長相一般。唯有面頰深凹那對眸子依舊清朗而明睿,卻充滿了某種看盡世情後的依舊執着與堅韌意味。

“不第散人羅昭諫,見過太平軍主。。此乃假託請見之戲言,還望恕罪再三。。”

對方卻是鄭重其事的打了稽首禮。

“我倒不覺得有什麼好怪罪的,畢竟是我已對先生聞名和敬仰日久了。。”

周淮安卻是越看越有幾分歡喜的,又無比真切的擺手示意他同座下說話。

因爲,這位羅昭諫在這個時代還有另外一個名字——羅隱。沒錯,就是那個羅隱。周淮安曾經期待的大噴子和理論奠基人。浙東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新登鎮)人羅隱、羅昭諫,此刻就站在了這裡。

這也是一個晚唐當代的奇人了,號稱是“詩在人間”晚唐最後的才子和良心了。因此,後世網絡上關於他的典故和段子也委實不少。

雖然他號稱才學確實出衆,就連當時的宰相鄭畋和李蔚都很欣賞他,但由於他的試卷裡的諷刺意味太強,人也很狂妄,總喜歡在行卷裡寫一些諫言,所以始終不爲自覺在諷刺自己的考官們所錄。

因爲一生身爲士子總共投考了十多次,最終還是鎩羽而歸;乃自嘲爲“十上不第散人“。自此改本名羅橫爲羅隱。

按照正常的歷史線上,他得在黃巢起義後,避亂隱居九華山,直到錢鏐稱王后才引而出世來輔佐。也是大學統考掛科生們的勵志對象,

他在時事小品諷刺散文的成就很高,堪稱古代小品文的奇葩。收在《讒書》裡的諷刺小品又都是他的“憤懣不平之言,不遇於當世而無所以泄其怒之所作“(方回《讒書》跋)。

或者說這廝就是這時代的超級段子手,或是後世段子手們的祖師爺。

如《英雄之言》通過劉邦、項羽的兩句所謂“英雄之言“,深刻地揭露了那些以救民塗炭的“英雄“自命的帝王的強盜本質。最後更向最高統治者提出了警告(意彼未必無退遜之心、正廉之節,蓋以視其靡曼驕崇,然後生其謀耳)。

《說天雞》、《漢武山呼》、《三閭大夫意》、《敘二狂生》、《梅先生碑》等篇,也都是嘻笑怒罵,涉筆成趣,顯示了他對現實的強烈批判精神和傑出的諷刺藝術才能。

而後世魯迅先生在《小品文的危機》一文中對他的評價,與皮日休的《皮子文藪》和陸龜蒙的《笠澤叢書》一起,號稱“晚唐一榻糊塗的泥塘裡的光彩和鋒芒。”

而後世那位新中國創始人,同樣也很喜歡羅隱的詩作,圈閱的數量多達九十一首,甚至還在三李(李白、李賀、李商隱)一杜(甫)之上。還專門加了批註:“十上不中第。”

但是周淮安最爲熟悉的,還是關於他一些精警通俗的詩句,流傳後世成爲經久不衰的經典。如“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家財不爲子孫謀“、“今朝有酒今朝醉“、“任是無情也動人“等等。

因此,周淮安又緊接着對他笑道:“說實話,我曾經專門派人去尋訪過先生,只恨一直未曾有所消息而已。。如今既然得以先生來投,正是得償所願了啊。”

周淮安說的當然是真心話;在歷史上他可是隱居到了五、六十歲以後才被請出山來,輔佐那位吳越王錢婆留;但是如今那位未來的吳越王都在自己手下幹活,又怎麼能這隻撞上門來的輕易從自己手上溜掉了。

“鄙夫之名怎當得軍主掛齒呢,久仰和聞名更是從何說起呢。。倒是軍主的著作,鄙夫於北地早略有耳聞爾。。卻不曉得軍主何以對鄙夫如此掛心。。”

然而,不明裡就的羅隱只沾坐了個邊沿,卻是更加拘謹和驚異、猶疑的小心應答道。

畢竟,在北邊那些隻言片語流傳的文章當中,他多少可以窺見過這位“周妖僧”,堪稱偏激、急進的部分主張,也聽說過對待那些官宦、大戶、縉紳和知名士人的酷烈和殘忍手段。

相比之下倒是他詩文的格局和氣象,卻又是別具一格天然自成文體,讓人心馳神往的不能自己了。很難想象這是眼前這個只有三十出頭的高大端俊之人,所能夠經歷和體驗的人生際遇和胸懷氣度。

此番他能夠找上太平軍,還是爲太平軍日漸顯起的名聲所累。他本已經與友人鄭雲叟、閭丘方遠約好共同隱居池州九華山中;但是不巧過來途徑淮南道申州在友人家做客時,他正在著錄的《太平兩同書》卻被當地人告發;

因爲其中有多處“致太平”的字眼和用句,以爲草賊張目的因由而莫名其妙的獲罪,而成爲當地官吏捕風捉影以爲獻功的成績之一。但是好歹沒趕上合適的時機。

等到淮西義軍和官軍的交互相攻,已經投靠新朝大齊的蔡州刺史秦宗權,再度兼併了申州後,就順手把他這號私通太平軍的嫌疑對象給放出來了,還順水人情式的給贈一筆路資。

然後他也因此對所謂在南邊愈演愈烈的“太平賊”起了某些心思;就這麼一路風餐露宿、風塵僕僕的跑過來,想要驗明這位佛門還俗的異類“周妖僧”麾下,號稱要“致天下清平”的太平軍的成色了;

然而在過了一段時間的暗中查訪和遊歷之後,他雖然有所感觸和見聞,但也因爲各種明裡暗裡打聽、窺探的鬼祟情跡,引起了屯莊民戶的警惕而又被抓起來了。

正好又遇上鎮反會要抓一批嚴打的典型,他這個程度的嫌疑也是免不了要殃及池魚,給送到礦山去監管勞役的結果。於是在他一時的情急之下,纔有了這麼一出陰差陽錯的見面。

因此此時此刻的羅隱,也是不免充滿了好奇、忐忑、焦慮、悲苦和擔憂在內的複雜情緒。不過在聽了周淮安這些話之後,也總算是稍稍的按下一些緊張和戒懼來。

“因爲,先生算是這世上爲數不多鍼砭時弊、體察民生疾苦的文章良心了;我更是對於先生所倡導的太平匡濟術,亦有所見略同之處啊”

周淮安用着一種理所當然的表情道來。

“先生可知,我太平軍一貫遵循的其實是人道主義。。”

“仁道?。。。主意?。。”羅隱略帶驚訝道。

“非也,不是區區仁恕之道或是仁愛之心,而是以人爲本的人間大道當先。。”

周淮安笑笑解釋道:

“因此,這人道既是天下將相王侯的成就之道,也是許許多多的士農工商興業之道,更是萬千黎庶小民、飢苦百姓的(求)生(得)活之道。。”

而後,周淮安暨此順勢對他介紹了《太平田畝制度》《聖庫制度》《太平要略》《清平綱要》《軍操綱要》等,如今大都督下已然運作成型的一系列相關的制度和配套的思想主張。

又藉助當代朝廷的東都留守劉允章,曾經上表過的《直諫書》中所述的“九破、八苦、五去”的弊情來作爲一一驗證。

九破:終年聚兵,一破也。蠻夷熾興,二破也。權豪奢僭,三破也。大將不朝,四破也。廣造佛寺,五破也。賂賄公行,六破也。長吏殘暴,七破也。賦役不等,八破也。食祿人多,輸稅人少,九破也

八苦:官吏苛刻,一苦也。私債徵奪,二苦也。賦稅繁多,三苦也。所由乞斂,四苦也。替逃人差科,五苦也。冤不得理,屈不得伸,六苦也。凍無衣,飢無食,七苦也。病不得醫,死不得葬,八苦也

五去:勢力侵奪,一去也。奸吏隱欺,二去也。破丁作兵,三去也。降人爲客,四去也。避役出家,五去也。

正所謂是,人有五去而無一歸,有八苦而無一樂,國有九破而無一成。

而天下百姓,哀號於道路,逃竄于山源;夫妻不相活,父子不相救。百姓有冤,訴於州縣,州縣不理;訴於宰相,宰相不理;訴於天子,天子不理。何以歸哉!

“所以太平軍應時而出鼎新革弊,上除五蠹諸惡以至清平,下撫黎庶小民生聚得安。然而舉世污濁而非難、曲解者比比皆是,正需要先生這樣知不可爲而爲之的有識之士,襄助其中而行那正本清源之道。”

周淮安最後歸納起來道。

“當然了,我不敢奢求先生能夠偏聽偏信一時而馬上有所決定回覆。只想先生留下來好好觀察和見聞一番,如今太平軍治下的風物、人情,且做考慮好了。。”

然而,聽過了這麼一番看似誠摯肺腑之言的羅隱,卻是不免心情複雜的暗自苦笑了起來;真不知道是該怎麼形容表述,對方這番求賢若渴的赤子之心,還是專橫霸道的籠絡之意呢。

自己既然已然得以知道了太平軍的這麼多內情之後,難道還能獨善其身的置身事外麼。如果自己敢於有所堅決推拒或是另行出走之意,只怕就算一時出得了這處門外,也是有人爭先除之而後快了吧。

但是他還是忍不住開口詢聲道:“那敢問一聲,當初貴部又以爲太平之號呢?”

“當然是。。自有其誓言和景願所在”

這一刻,周淮安頓然進入戲精模式,而仿若是後世氣學宗師張橫渠附身,一字一句的肅聲道

“願爲天地立心,

爲生民立命,

爲往聖繼絕學,

爲萬世開太平.

故而曰:太平之師。。”

嘩啦一聲羅隱手中的書卷突然就鬆脫掉落在了地上;而就像是印證着他此刻心情,陰雨綿綿的天上突然就雷聲滾滾傳動起來,而透出電光爍爍四射。就好像是在這段驚世駭俗之言所驚炸了一般。

“軍主在上,”羅隱這纔有些手足顫顫巍巍的撿起手卷,突然就鞠身深深的躬禮下來。“還請不吝鄙夫弱衰殘軀,且容附驥尾左右。。只求親鑑天下再開太平之期。。”

“羅先生請起。。義軍正當是求賢如渴,尤其是先生這般鍼砭時弊、心懷黎庶飢苦的有識之士呢。。”

周淮安面不改色,心中卻是激動的淚流滿面了,好容易才逮到你這麼一個可以用後世經典來裝逼的對象;

平時老子和一羣學識有限的大老粗挨在一起,就算想要剽竊古人裝個逼,各種雞聽鴨講的懵然表情都能讓你憋出內傷來,真他媽的不容易啊。

好吧,現在終於獲得了一個集大詩人、小說家、兼通道家、儒學、雜家等多面手式的全才人物了。接下來豈不該是進入“青梅煮酒論英雄,天下豪雄唯XX與XX爾”的模式了。

第647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第868章 駑馬徘徊鳴(續)第二百七十章 再造5第三十二章 突現(下)第十三章 繼續活下去(中第835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第960章 旌旗颯凋傷(續第二百七十四章 扶搖三第972章 揮刃斬樓蘭第811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中第一百零九章 別任第二百六十八章 再造3第1029章 虜陣精且強(下第三百三十四章 或聞通鬼魅第十章 依舊活着(下第1050章 魚貫度飛樑(續第989章 種落自奔亡(下)第936章 兵威衝絕幕(續第682章 遙想萬家開戶外(續二)第932章 連旗登戰場(續二第五百八十七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續三第677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續二第651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續二第二百三十四章 再定第一百七十八章 波譎4第896章 羽書速驚電(中第二百一十章 交州5第886章 虜陣橫北荒(中)第三百三十三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續第881章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中)第七十七章 行路第四百二十八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第五百四十二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續三第五百九十二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續第六百二十四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續第971章 征衣卷天霜(續二第850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第一百二十章 貢船(下第901章 烽火晝連光(中第一百九十六章 雨覆第三百章 兵戰尤翻飛(續第三十三章 驟亂第753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續第747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下)第四十章 優待(下)第三百三十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上第六百一十五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續二)第五章 還是活着二第1044章 雁行緣石徑(下第657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第四百三十七章 輾轉不相見第951章 開營紫塞傍(續第985章 單于一平蕩(續第二章 活着(中)第650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續第五百一十五章 荊蜀相接氣原通第693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中第四十八章 後續3第五百五十九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 章節又弄反了第709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續二)第三百七十六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續)第738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續第987章 種落自奔亡第五十章 餘響第三百七十七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第854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續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薰弦閟餘響第三百八十章 政亂人思變第四十七章 後續2第862章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下)第四百九十九章 嘯旅乘明發(續第1010章 行歌歸咸陽(續第937章 兵威衝絕幕(續二第三十三章 驟亂(中)第997章 烽火入洛陽第六百章 江東地近保生全(續二第五百九十四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續三第六百一十一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第1027章 虜陣精且強第三百章 兵戰尤翻飛(續第二百零七章 交州2第898章 羽書速驚電(續第四百三十六章 遠道不可思(續第五百二十六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第975章 揮刃斬樓蘭(續第1042章 雁行緣石徑第四百十四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中第一百八十四章 潮動2第766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中第二百四十章 亂投2第五百二十七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局勢上第856章 戰城南,死郭北(中)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平2第六百章 江東地近保生全(續二第797章 鬼哭啾啾聲沸天(下)第四百四十章 輾轉不相見(續第745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
第647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第868章 駑馬徘徊鳴(續)第二百七十章 再造5第三十二章 突現(下)第十三章 繼續活下去(中第835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第960章 旌旗颯凋傷(續第二百七十四章 扶搖三第972章 揮刃斬樓蘭第811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中第一百零九章 別任第二百六十八章 再造3第1029章 虜陣精且強(下第三百三十四章 或聞通鬼魅第十章 依舊活着(下第1050章 魚貫度飛樑(續第989章 種落自奔亡(下)第936章 兵威衝絕幕(續第682章 遙想萬家開戶外(續二)第932章 連旗登戰場(續二第五百八十七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續三第677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續二第651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續二第二百三十四章 再定第一百七十八章 波譎4第896章 羽書速驚電(中第二百一十章 交州5第886章 虜陣橫北荒(中)第三百三十三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續第881章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中)第七十七章 行路第四百二十八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第五百四十二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續三第五百九十二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續第六百二十四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續第971章 征衣卷天霜(續二第850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第一百二十章 貢船(下第901章 烽火晝連光(中第一百九十六章 雨覆第三百章 兵戰尤翻飛(續第三十三章 驟亂第753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續第747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下)第四十章 優待(下)第三百三十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上第六百一十五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續二)第五章 還是活着二第1044章 雁行緣石徑(下第657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第四百三十七章 輾轉不相見第951章 開營紫塞傍(續第985章 單于一平蕩(續第二章 活着(中)第650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續第五百一十五章 荊蜀相接氣原通第693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中第四十八章 後續3第五百五十九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 章節又弄反了第709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續二)第三百七十六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續)第738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續第987章 種落自奔亡第五十章 餘響第三百七十七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第854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續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薰弦閟餘響第三百八十章 政亂人思變第四十七章 後續2第862章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下)第四百九十九章 嘯旅乘明發(續第1010章 行歌歸咸陽(續第937章 兵威衝絕幕(續二第三十三章 驟亂(中)第997章 烽火入洛陽第六百章 江東地近保生全(續二第五百九十四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續三第六百一十一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第1027章 虜陣精且強第三百章 兵戰尤翻飛(續第二百零七章 交州2第898章 羽書速驚電(續第四百三十六章 遠道不可思(續第五百二十六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第975章 揮刃斬樓蘭(續第1042章 雁行緣石徑第四百十四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中第一百八十四章 潮動2第766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中第二百四十章 亂投2第五百二十七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局勢上第856章 戰城南,死郭北(中)第二百六十二章 新平2第六百章 江東地近保生全(續二第797章 鬼哭啾啾聲沸天(下)第四百四十章 輾轉不相見(續第745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