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南頃2

僅僅兩天以後,周淮安已經率領援軍前往連州的道路上了。

得益於伴隨着驛路體系,在每處驛站裡所建立起來,用光學傳信的臂板信號塔;除了能見度極低的暴雨天氣之外,在珠江流域往來傳遞消息並匯聚到廣府,大多數時候也只要大半天時間而已。

再加上利用冬季農閒時間組織大量工役,剛平整和硬化過後沒有多久的支線道路。僅僅花了一天時間來召集人馬和整備物資;又緊急召集了往來珠江水上的船運力量,來分擔輜重輸送和後續補給。

因此僅僅用來一天時間輕裝急進,從廣府境內被緊急動員起來大約五個營後援,就已經抵達了懷州和連州比鄰的陽山縣境內。只是當地駐留義軍所部都已經逃得七七八八了;從北邊逃回來的當地人口中得到的消息也是相當的混亂和矛盾。

有的說是前出的義軍所部義軍覆滅了,州城桂陽城裡已經是另一股勢力的旗號了;又說是他們已經成功擊破了對手正在追擊當中呢;還有的說如今的桂陽城已經在亂戰中被付之一炬,而只剩下一片廢墟。。

而在進入連州境內之後,珠江流域還算平坦的地勢開始慢慢的擡升走向起來。河流縱橫而一往無遺的大片水田阡陌河渠風光,開始被時不時橫埂在視野當中,梯田、果林和茶樹遍佈的起伏丘陵,所分割開來而變得有些零碎起來;而開始呈現出與高開發度的珠江沿岸,迥然不同的些許蠻荒與植被繁茂起來。

隨着越發的深入其中,沿途雖然依舊算不上巍峨峻險山勢,但也算得上是峰戀環抱,鬆檜蔥鬱了;時不時可見流淌在山石之間的潺潺溪流,透明如鏡而清涼撲面而至;

而在此山林之間的遠端,甚至可以看見當地一些穿着斑布短衣,驅役者水牛耕山田的莫徭蠻,以漢姓所雜居的村落;

而在道路行進隊伍間飄舞的太平兩字蒼青大旗之下,是一水揹着笠帽和小團牌,腰上還挎着左弩右箭的寸板平頭;看起來很是乾淨利落又是很有精神的樣子。

作爲易號太平軍的後續,像是直屬隊擴編成一千一百人的直率營;學徒隊更名爲教導大隊,直接編列有四百人左右。全數配備騾馬代步機動;而與前營構成太平軍中唯三的騎兵序列。然後又與樣子隊(器械隊)和投火(擲彈)隊一起,號稱周淮安親領的“五直隊”。

而作爲“五直隊”成員的標誌,就是他們統一剃成了髡首(既效法當初周淮安式的寸板短髮),最初是爲了對這位和尚出身的主官表示某種尊崇和追隨之意,然後就在義軍當中變成了一種約定俗成體現“自己人”身份的風尚。

當然了,出於衛生防疫和勤務便利上的考慮,周淮安默許了這種行爲;反正平時帶着頭盔或是笠帽,或是包巾、帶幘時也根本看不出來;但是在某些需要免冠的特殊場合當中,這一色被稱爲時人成爲髡首的存在,就顯得很有特色和威懾力了。

再到後來,乾脆變成了一特殊的象徵物;只有作爲加入義軍一年之後沒有犯錯的新卒,才能獲得這種代表割斷過往一切羈絆和淵源,就此投身到爲天下窮苦人請命和求活的偉大事業當中,所具有特殊儀式性的集體徵狀。

至少在這個時代,身發體膚受之父母不可輕毀,可不是口頭上說說而已的事情;至少除非是實在走投無路或是目的堅定的話,這種決心和意願可不是那麼容易下的。這也代表着日後有人想要逃亡或是脫離的時候,在非義軍控制的區域各種寸步難行,乃至被殺獲送官的巨大風險。

“前面便是狗尿嶺了。。”

騎馬跟隨在身邊,一身褐色鐵鱗甲的葛從周開口道。

“過了這處險要,就可以桂陽縣境內了。。”

這時候前方開路的王彥章(王天明)部,也突然傳來了遇敵的消息;只是當週淮安帶着大隊人馬趕上來的時候,戰鬥卻已經結束了。就只剩下王彥章留下來打掃戰場和看押俘獲的所部。

據說這些敵人是埋伏在附近的高坡上和山林裡;在王彥章率領的先手團走過了大半之後,就突然大聲呼嘯鼓盪着衝下來,欲做那攔腰截斷的分割攻勢;然後在初期的驚訝和混亂之後,對方就再沒有什麼然後了。

能夠被放在先手團裡的差不都是久經戰陣的老卒,或是專門負責攻堅破陣的跳蕩資序;臨危不亂或是勇當自若之下,自然不會給這些伏擊者多少可乘之機。

他們僅僅是依託伴隨行進的幾輛大車和車上的擋板、團牌等物,就原地構築了簡單了陣地和防線;輕鬆擋住了這些伏兵射過來的大多數亂箭,以及數撥參差不齊的攻勢。

然後,等到前頭已經過去的隊伍反身殺回來,而後方的隊伍也更上來支援之後;兩下包夾之下這些衝下山坡來的伏兵,就成了被堵在狹長谷道里的釜中游魚了。最後只有留在山坡上掠陣和觀望的少數敵兵,見勢不妙而向着遠處遁逃而去。

於是身爲先手團中少數有馬代步的校尉王彥章,也毫不猶豫的尾銜追擊而去了;據說在這一路上被他挑翻下來的敵軍屍體和傷員,足足落下了十幾個。

在拷問了這些遺落的俘虜之後,才知道他們居然是當地礦工和工場勞役所徵發而成的土團兵,隸屬於一個桂陽本地大豪陳彥謙的麾下;因此因爲出身環境的艱劣而很有幾分悍勇,但是組織度和次序上就明顯要慘不忍睹了。

在羣體衝陣的時候,既沒有安排像樣的批次和順序,也沒有拉開足夠機動和相互配合的緩衝間距;就這麼一窩蜂式的亂糟糟一波流下來了;遭到弩弓的攢射和狙擊之後,更是相互躲閃和踐踏在一起,自己人造成的傷亡甚至比來自義軍的殺傷還多。

結果只有少部分人衝到結陣的義軍面前,而大多數人都還在東奔西跑的兜圈子和躲閃箭矢呢;輕而易舉的被擋在團牌和車輛之前,一波波遊刃有餘的刀槍齊出剁倒捅翻在地。

可以說除了勇氣可嘉之外,就連周淮安的太平軍中剛訓練了三個月的新卒,都是嚴重有所不如的。但是更讓周淮安在意的,則是從這些伏兵手中所獲取的甲械;雖然陳舊不堪且種類相當的雜駁,從鄉間最常見的柴刀、鐮刀,叉把到制式的掇刀、鉤槍、長矛皆有。

但是周淮安還是在其中認出了一些舊物來。那是他當初爲了統一留守司下義軍的裝備制式,而逐一更換和收集上來的一些雜七雜八的武器。在重新修理和翻新並打上防止盜失印記,之後就入了留守司的武庫了。

如今居然以較大批量的出現在了這些敵人手中,顯然不是少量遺失和倒賣的渠道可以獲取到的結果了;周淮安不由的在心中陰雲日重起來;如果對方真是自己所猜想的結果那般,那柴平弄不好真的會吃上一個大虧的。

就在這種且擔憂且坎坷的心情當中,再度走出遮擋視野的山勢之後,一座粗糲在狹長谷地高處,又被兩條分叉的河水環繞而過的城池,就出現在了他強化過的視線當中了。

只是開沒有等周淮安佔據了一片狼藉的營盤而開始下令攻城,只剩下嫋嫋餘燼和殘煙的桂陽城中,開門出迎的卻是滿臉薰得烏黑,而衣甲上盡是菸灰的柴平一干人等。周淮安也不由當即鬆了一口氣,只要他人沒有事就好,其他都還好辦;

正所謂是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的道理,至少號稱五萬軍額的太平軍,目前還能承受的起這一路四千多人馬、器械的損失,但是像柴平這種富有經驗的老義軍將領,卻是是在麟毛鳳角的存在損失不得的。

作爲怒風營體系的出身,雖然老關、成大咬他們已經被證明足夠可靠,但是起點太低了點沒有多少帶領大部隊的經驗,需要在駐守地方的過程中慢慢的鍛煉出來;蘇無名、呂方、吳星辰、劉六茅等人亦是低層簡拔而來,亦是類似的道理。

或許具有相當程度的勇力和經驗,但在率領大部隊的軍略和臨陣機變上,同樣有所不足;目前只適合在自己總領局面的情況下才能放手作戰;而目前王蟠的身體狀況又不適宜領兵上陣。

另外雖然還有霍存、葛從周、王彥章之流,後續加入新的銳將領可以作爲預期;但是同樣需要足夠的培養週期和成長的空間,不是隨便可以拔苗助長的。

然後開始詢問後續發展的具體情形,才知道他們已經通過敵人放火時,以絕地反擊式的突然殺出挽回了頹勢,還一鼓作氣擊垮驅散了城中的敵人,最終迫使其從北門競相踐踏的遁逃而去了。

只是留守城外的營地亂得未免有些莫名其妙了,就居然在他們被埋伏的土團軍給圍困在城中時發生了。

第1013章 徵師屯廣武(中第五百三十四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續第1056章 簫鼓流漢思(續二)第二百七十二章 扶搖第一百三十三章 餘響第二百一十章 交州5第二百九十三章 城池未覺喧(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還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回想2第二百九十一章 南北路人絕(中第五百六十九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第五百二十六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第796章 鬼哭啾啾聲沸天(中)第890章 胡星曜精芒。第二百一十六章 各方第692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第833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續)第四百八十三章 而功施社稷第三百九十九章 人心不盡足(中第五百八十七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續三第五百七十二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第817章 請君莫奏前朝曲(下第四百七十二章 蹄跡未乾人去近(中第992章 羽檄起邊亭第四百八十六章 而功施社稷(續第685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續第685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續第五百四十五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下第四百六十一章 鳴鼓興士卒(續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潮動5第三百一十一章 逞勇赴江漢(上)第894章 胡星曜精芒(續二第五百九十八章 江東地近保生全(下第四百四十八章 他鄉各異縣第1024章 嚴秋筋竿勁(下第731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中第二十八章 哨糧(中)第六百零七章 林間立馬羅千騎(中第一百一十外章 仇寇第五百八十九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續五第843章 梟騎戰鬥死(續)第五百七十九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八)第四百十五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下第二百三十九章 亂投第901章 烽火晝連光(中第二百四十八章 意恐4第一百四十章 意想第三章 活着(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立言第三十一章 突現(中)第二百八十九章 行路雨紛紛(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雲翻4第三百二十五章 遙寄雁南書(中第791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中)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還第756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中第四百七十二章 蹄跡未乾人去近(中第四百六十七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中)第五百六十一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三第二百七十章 再造5第790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第四百零八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續第五百三十二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中第四百九十一章 建牙新睹靖巖疆第三百八十九章 伏幟草中低(中第二百四十七章 意恐3第688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中)4500字大章,表揚我吧第三百三十六章 或聞通鬼魅(下第897章 羽書速驚電(下第879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續二第五百六十九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第一百八十二章 忐忑二第707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下)第五百零十一章 峽江試險眼初開第四百九十八章 嘯旅乘明發(下第六百一十四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續)第1046章 雁行緣石徑(續二第四百三十一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續第二百七十二章 扶搖第一百六十八章 開源第827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下)第984章 單于一平蕩(下第825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第五百八十二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第一百七十章 饋禮第一百六十九章 無題第646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續二)第901章 烽火晝連光(中第四百三十八章 輾轉不相見(中第四百八十九章 朝市相逢策治安(下第二百九十五章 城池未覺喧(下第五百九十四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續三第五百三十八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中第928章 連旗登戰場第五百四十九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四第1053章 簫鼓流漢思(中)第六百二十七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中)第四百六十一章 鳴鼓興士卒(續二第695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續二第四百七十五章 千里卷戎旌
第1013章 徵師屯廣武(中第五百三十四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續第1056章 簫鼓流漢思(續二)第二百七十二章 扶搖第一百三十三章 餘響第二百一十章 交州5第二百九十三章 城池未覺喧(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還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回想2第二百九十一章 南北路人絕(中第五百六十九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第五百二十六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第796章 鬼哭啾啾聲沸天(中)第890章 胡星曜精芒。第二百一十六章 各方第692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第833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續)第四百八十三章 而功施社稷第三百九十九章 人心不盡足(中第五百八十七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續三第五百七十二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第817章 請君莫奏前朝曲(下第四百七十二章 蹄跡未乾人去近(中第992章 羽檄起邊亭第四百八十六章 而功施社稷(續第685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續第685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續第五百四十五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下第四百六十一章 鳴鼓興士卒(續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潮動5第三百一十一章 逞勇赴江漢(上)第894章 胡星曜精芒(續二第五百九十八章 江東地近保生全(下第四百四十八章 他鄉各異縣第1024章 嚴秋筋竿勁(下第731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中第二十八章 哨糧(中)第六百零七章 林間立馬羅千騎(中第一百一十外章 仇寇第五百八十九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續五第843章 梟騎戰鬥死(續)第五百七十九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八)第四百十五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下第二百三十九章 亂投第901章 烽火晝連光(中第二百四十八章 意恐4第一百四十章 意想第三章 活着(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立言第三十一章 突現(中)第二百八十九章 行路雨紛紛(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雲翻4第三百二十五章 遙寄雁南書(中第791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中)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還第756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中第四百七十二章 蹄跡未乾人去近(中第四百六十七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中)第五百六十一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三第二百七十章 再造5第790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第四百零八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續第五百三十二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中第四百九十一章 建牙新睹靖巖疆第三百八十九章 伏幟草中低(中第二百四十七章 意恐3第688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中)4500字大章,表揚我吧第三百三十六章 或聞通鬼魅(下第897章 羽書速驚電(下第879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續二第五百六十九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第一百八十二章 忐忑二第707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下)第五百零十一章 峽江試險眼初開第四百九十八章 嘯旅乘明發(下第六百一十四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續)第1046章 雁行緣石徑(續二第四百三十一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續第二百七十二章 扶搖第一百六十八章 開源第827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下)第984章 單于一平蕩(下第825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第五百八十二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第一百七十章 饋禮第一百六十九章 無題第646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續二)第901章 烽火晝連光(中第四百三十八章 輾轉不相見(中第四百八十九章 朝市相逢策治安(下第二百九十五章 城池未覺喧(下第五百九十四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續三第五百三十八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中第928章 連旗登戰場第五百四十九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四第1053章 簫鼓流漢思(中)第六百二十七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中)第四百六十一章 鳴鼓興士卒(續二第695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續二第四百七十五章 千里卷戎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