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2章 徵師屯廣武

成都與維揚,相去萬里地。

滄江東流疾,帆去如鳥翅。

楚客過此橋,東看盡垂淚。

《萬里橋》唐:岑參

注:三國時,蜀漢丞相諸葛亮曾在此設宴送費禕出使東吳,費禕嘆曰:“萬里之行,始於此橋。”該橋由此而得名。

——我是分割線——

事實上,剛剛退回成都城內的南面行營都統兼行在護軍使劉巨容,身邊也只剩了不到五六百人。因爲他之前的前往蜀州唐安城整兵再戰的意圖已經徹底破產了。

當他帶着殘部抵臨州治唐安城下的時候,迎接他的不是嚴正以待的軍民百姓;而是當場確認了官軍的敗績之後,就毫不猶豫的聞風四散、棄守而逃的一片譁然大亂局面。

然後他不得不繼續退往晉原、青城等地,然而結果就是更加不堪的遭遇。那些城內的軍民將吏顯然更早一步得到南面行營覆沒的消息,而只給劉巨容留下滿地狼藉的空城所在。

所以,眼見得守是不能守、戰又不能戰的劉巨容一行,也只能在捶胸頓足的一番怒罵和哀嘆發泄之後,就地裹挾了一些車馬和物資,重新轉投向着成都而來了。

只是這麼一耽擱,他原本自新津城內帶出來的兩千多人馬,又在一路上的籍此停頓中,陸陸續續的跑散、走失不少。最後能夠隨着劉巨容抵達成都錦官城的,就剩下這五六百人和收羅來的近百車物資了。

PS:現在作家的話,是不是偶然會看不見了

他也由此確認了一件事情,經過了連年得患亂之後,昔日曾經威震西南邊陲諸蠻,而以一路之力北抗吐蕃、南拒南詔的西川強兵;在往昔崔安潛、高駢手中煥發出最後光彩之後,就在一路消亡中不復所在了。

“不要野戰,絕不能正面迎擊。。”

這是劉巨容此時此刻對於局面爲唯一判定和認識;

因爲他親眼看見了那些自發匯聚起來,想要乘機佔領州城的蜀州土團、鄉兵們,是如何在太平賊前鋒的銃炮齊轟之下,還未衝出多遠就不堪死傷累累的譁然而崩,就此做了鳥獸散。

所以,高城堅壘上嚴陣以待的強弓大弩,是唯一可以抵擋和抗拒得了,太平賊火器戰陣的最後手段和憑據了。然而,當他帶着滿身風塵衝進成都羅城以南的苲橋門之後,卻發現沒有人前來迎接和理會他。

一直等到他抱着滿肚子的心思衝到了子(內)城的江橋門前時,纔有人如夢初醒一般的將他攔下來盤問,卻是正在巡城的左御史中丞,歷仕七朝的名臣柳公權之孫柳玭,及其新募集的錦城義勇。

劉巨容也由此得知,先前從新津城逃回來的南面行營都監張守彥,已然被問罪處斬了。這個結果讓劉巨容不由有幾分快慰和安心。然而當柳玭得知他帶回來的兵員不足千,也不是什麼先頭之後,卻是當場失聲而駭然相顧。

只是劉巨容也無心與他過多的糾纏和解釋了,再匆匆指派和安置了帶來的人馬、車輛之後,就只顧往行在狂奔而去,也顧不上子城不得急馬的禁令了。

然而當他抵達行在的南正門牌樓下,拿出官告送上去自己請求面君的牌文之後,卻是意外吃了一個閉門羹。大內以天子聖體不虞爲由,拒絕了他面呈君上報告敵情的所求,而擇日稍帶傳召。

當滿心惶然和憂急,卻找不到熟悉的人可以打聽和交涉的劉巨容,重新回到江橋門外想要向柳玭打聽內情的時候,卻發現柳玭等人已然不見了蹤影,而臨時安頓的駐地亦是變得亂糟糟一片。

竟然是又許多人正在哄搶他帶回來的那近百車物資。而在場那六百多名既疲且累的士卒亦是不防,竟被其衝入營地中打倒掀翻了好些個,當場搶走了小半數已經裝卸下來的軍資物用。

然而這還不夠,羅城內又有更多人聞風而來,這一次留守的親將終於下定決心,一邊披甲抄刀捉弓狠手屠戮、驅散起這些亂民來,一邊呼叫左近的官軍前來支援和接應。

然而,江橋門內的官軍就近趕來之後,在殺散那些逃避不及的亂民之後,卻又毫不猶豫的加入到哄搶物資的行列中去。然後自然而然的又與其他方向趕來的官軍,看守駐地的劉氏舊部亂戰成一團了。

因此,劉巨容能夠見到的就是死傷滿地、哀嚎連天的一片狼藉;而他甚至都找不到可以交涉和直接下令的負責人等。就連帶着親兵上前喝令和制止的劉巨容,都被人乘亂投石砸中了盔邊,霎那間鮮血迸流加氣急就輔導馬背暈闕過去了。

帶到他醒來之時,依然是在自己府邸當中的牀上了。而當他迫不及待詢問起左近部下的後續情形,才知道自己好容易帶回來的六百健兒當中,又有百餘人折損在這場突然莫名的內訌爭鬥中。

至於剩下的那幾十車物資,更是和被拆爲平地的臨時駐地一起,就此不翼而飛消失得無影無蹤了。然而聽到這個噩耗的劉巨容卻在沒有什麼痛心疾首或是勃然大怒的表現;反倒寬聲安撫起這些最後的部下。

並且從私家財貨中拿出了五百匹細絹來,嘉勉和獎賞他們忠於職守的表現。隨後當他想要勉力爬起來重新視事,來自大內的詔旨也再度降臨了了劉巨容的家中。

然而,在詔旨當中卻絲毫未曾提及發生在江橋門的這場騷亂,而是論述了一番他禦敵不力的種種錯失之後,直接委任他爲南城防陣使,以爲待罪效贖之故。

然而到了這一步,劉巨容似乎也明白了什麼,卻是毫不猶豫的對着行在方向拜謝天恩起來。然後就不顧傷病之體而重新披甲戎裝,就此帶着親兵前往城南接管他的新部下去了。

然而,當劉巨容在萬里橋門接管和點檢那些新卒爲主的守軍同時,卻是很有些意外的撞見了有人指名送來一千石穀米和兩千件帛布;這才知道,這些竟然是來自新上任的都轉運副使、兼鹽鐵使林深河的一番善意。

這個結果讓劉巨容不由隱隱有些老淚縱橫的感懷,而又當場慨然起來,眼見得這國家危難存亡的最後關頭,天子身邊和朝堂之中,終究還是有一些識大體而曉得利害的忠義之士啊。

想到之前自己還曾經看不上他一介商賈和邊地起家的微賤出身,而多有排拒和疏遠之,就更加有些慚愧了。若不是正在兵戰兇危,倒想上門拜訪一二,好好唱一出當代將相和的故事,給那些疏懶王事的人們看看。

然後,就在劉巨容開始分批整肅和操練,南郭兩門官軍的第三天;城郊合江亭東南岸的曠野之上,也出現了高舉在空中的鯤鵬青旗;伴隨着錦江(又稱府南河)下游,水輪車船帶動起來的滾滾浪花,而向着成都推進而來。

而就在城內外一片告警的金鼓聲聲當中,已經做足了五天暫代“計相”的林深河,也和其他官員一般的被敕令回到家中,與自己的妻兒待在一起等待着最後時刻,或者說是最終命運的到來。

然而,抱在他懷裡的妻子李氏,卻是難掩滿臉解脫和慶幸的神情;享受着難得的溫存而久久沒有說話。然後林深河纔開口道:“卻不知,娘子在這城裡,還有什麼未了之事麼。。”

聽到這話,李氏突然就淚流滿面起來,變成輕輕肩頭聳動的哽聲道:“若得此間事了,你我還能相聚,還請郎君替我殺了一個人吧?”

第六百二十五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續二第1055章 簫鼓流漢思(續)第五百七十三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二)第五百九十二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下第731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中第四百五十五章 誰肯相爲言(下第630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續)第五百六十三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五第一百四十八章 漸變三第725章 遙聞鼙鼓動地來第942章 殺氣凌穹蒼(續二第861章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中)第665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續第五百三十四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續第四百三十八章 輾轉不相見(中第二百八十九章 行路雨紛紛(下第四百五十九章 鳴鼓興士卒(下)第一百八十七章 潮動5第846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中)第二百二十七章 驚雷4第815章 請君莫奏前朝曲第893章 胡星曜精芒(續第911章 戎車森已行(中第三十三章 驟亂第630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續)第803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續第739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續二第671章 馬嘶深竹閒宜貴(續)第七章 在北 下第648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中第854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續二)第746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中)第一百五十八章 碰撞第四百一十七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續二第二百七十五章 南頃第三百五十五章 紅旗捲日鏖水戰(中第四百六十八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下)第654章 花滿東南聖主知(下第724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續二)第898章 羽書速驚電(續第880章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第五百六十三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五第986章 單于一平蕩(續二第四十五章 心思(四)第一百六十二章 興起三第九十四章 清鄉下第四百二十五章 各般(中第二百二十一章 亂變第四百七十九章 惟德被生民第七十七章 上路第五百三十七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第三百三十六章 或聞通鬼魅(下第一百二十章 貢船(下第一百八十章 土蠻下第878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續第843章 梟騎戰鬥死(續)第1048章 魚貫度飛樑(中第五百一十八章 荊蜀相接氣原通(續第816章 請君莫奏前朝曲(中第635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續第三百七十五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下)第六百一十二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中)第1021章 分兵救朔方(續二第一百五十章 漸變五第四百零十章 猶記登壇日(中)第677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續二第1042章 雁行緣石徑第二百四十二章 當歸第835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第四百七十三章 蹄跡未乾人去近(下第三百零四章 前路各用心(上第886章 虜陣橫北荒(中)第四章,還是活着第892章 胡星曜精芒(下第三百四十八章 豈信長江有逆流(續二第三百六十六章 心思荃兮路阻長第767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禪林(爆一次大章第二百零八章 交州3第642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第922章 按劍心飛揚(續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亂動第一百七十七章 波譎3第二百三十章 亂動2第705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第一百八十章 土蠻下第五百五十一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六)前章序號錯了,這裡倒回來第五百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第802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下第五百零十三章 峽江試險眼初開(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輕伏(中第四百二十八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第一百九十九章 雨覆4第953章 孟冬沙風緊第899章 羽書速驚電(續二第四十七章 後續2第二百四十六章 意恐2第684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下第817章 請君莫奏前朝曲(下第884章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續二)
第六百二十五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續二第1055章 簫鼓流漢思(續)第五百七十三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二)第五百九十二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下第731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中第四百五十五章 誰肯相爲言(下第630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續)第五百六十三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五第一百四十八章 漸變三第725章 遙聞鼙鼓動地來第942章 殺氣凌穹蒼(續二第861章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中)第665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續第五百三十四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續第四百三十八章 輾轉不相見(中第二百八十九章 行路雨紛紛(下第四百五十九章 鳴鼓興士卒(下)第一百八十七章 潮動5第846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中)第二百二十七章 驚雷4第815章 請君莫奏前朝曲第893章 胡星曜精芒(續第911章 戎車森已行(中第三十三章 驟亂第630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續)第803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續第739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續二第671章 馬嘶深竹閒宜貴(續)第七章 在北 下第648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中第854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續二)第746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中)第一百五十八章 碰撞第四百一十七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續二第二百七十五章 南頃第三百五十五章 紅旗捲日鏖水戰(中第四百六十八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下)第654章 花滿東南聖主知(下第724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續二)第898章 羽書速驚電(續第880章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第五百六十三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五第986章 單于一平蕩(續二第四十五章 心思(四)第一百六十二章 興起三第九十四章 清鄉下第四百二十五章 各般(中第二百二十一章 亂變第四百七十九章 惟德被生民第七十七章 上路第五百三十七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第三百三十六章 或聞通鬼魅(下第一百二十章 貢船(下第一百八十章 土蠻下第878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續第843章 梟騎戰鬥死(續)第1048章 魚貫度飛樑(中第五百一十八章 荊蜀相接氣原通(續第816章 請君莫奏前朝曲(中第635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續第三百七十五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下)第六百一十二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中)第1021章 分兵救朔方(續二第一百五十章 漸變五第四百零十章 猶記登壇日(中)第677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續二第1042章 雁行緣石徑第二百四十二章 當歸第835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第四百七十三章 蹄跡未乾人去近(下第三百零四章 前路各用心(上第886章 虜陣橫北荒(中)第四章,還是活着第892章 胡星曜精芒(下第三百四十八章 豈信長江有逆流(續二第三百六十六章 心思荃兮路阻長第767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禪林(爆一次大章第二百零八章 交州3第642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第922章 按劍心飛揚(續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亂動第一百七十七章 波譎3第二百三十章 亂動2第705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第一百八十章 土蠻下第五百五十一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六)前章序號錯了,這裡倒回來第五百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第802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下第五百零十三章 峽江試險眼初開(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輕伏(中第四百二十八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第一百九十九章 雨覆4第953章 孟冬沙風緊第899章 羽書速驚電(續二第四十七章 後續2第二百四十六章 意恐2第684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下第817章 請君莫奏前朝曲(下第884章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