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5章 戰城南,死郭北

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語人無二三。

自識荊門子才甫,夢馳鐵馬戰城南。

《別子才司令》宋代:方岳

——我是分割線——

而伴隨着日上高杆的初陽蒸乾了最後一絲殘餘的露水,各處土臺和陣壘上與廣陵城頭之間產生互動的喧囂聲,再度讓偌大的城下變得熱鬧起來。雖然暫時還是屬於圍城而不攻的相持階段,但不代表圍攻的太平軍馬就什麼都不能做了。

尤其是那些高臺和木樓上成片放銃的噗噗聲和煙氣彌散,城頭亦是時不時有淒厲慘叫的守兵或是血淋漓的屍體,像是落葉一般的從城頭上跌墜下來。也有耐不住想要奮力拋射以爲反擊的,卻被毫不猶豫打中了露出的手腳和頭肩,血光迸濺着再跌落回去。

與之形成呼應的,則是城下營盤當中那些時不時呼嘯着砸落在城頭上的大塊投石,或又是足以貫穿城堞後擋板的車弩槍矢。冷不防還夾雜着灌滿烈性火油的罈子,而在正中的城頭上就是慘烈淒厲的黑煙烈火中,人體翻滾亂竄的燒成一片。

而城下預設陣地中的太平工程營的操手,卻是是如此的有條不紊而又按部就班着,往來重複日復一日的操作;就像是要用滴水石頭的功夫一般,一點點消磨着城頭守軍的耐心、精神和士氣;直到他們受不住再重新換上一波人來。

而在城頭弓箭和砲石的投射範圍之內,亦是有蜿蜒如蛛網的壕溝在在各種刨土如飛的動靜當中,以肉眼可見的效率不斷的拓展和延伸着。其中一些壕溝已經被掘開,而浸泡在了倒灌進來的護城河水當中,但是依舊有更多帶着擋水木版的塹壕重新出現了新的一天。

而作爲守軍唯一可以主動反擊的機會,便就是等到天黑之後的夜間襲擾戰鬥中。但是隨着這些溝壑的延伸和擴張,一次次的夜襲和騷擾交換比也變得越發得不償失起來;反而是太平軍的銃手開始以夜間巡曳的火把爲目標,在傳統弓弩的射程之外進行新一輪的反制。

——我是分割線——

而在江陵城中,作爲全民運動會正式開幕之前的餘興節目,卻是湖南境內的飛山蠻、梅山蠻等最後一批土蠻部族正式降服的納土獻表儀式

其中飛山蠻來自邵州(今湖南邵陽)境內,又稱飛山峒蠻。飛山峒僚、漵州蠻、武岡僚等等。因其地有飛山而得名。有謂因居民躥山如飛故名。秦稱黔中蠻,漢稱武陵蠻。目前有四大“蠻酋”(亦稱“款首”):

一是潘金盛,人稱潘大虎,據東南八峒,以飛山峒爲中心;二是楊承磊,人稱楊神勇,據西南五峒,以錦屏峒爲中心,常與潘金盛聯合;三是昌師益,據東北三峒;四是楊再思,人尊楊太公,據西北四峒,以朗溪峒爲中心。

而梅山蠻來自敘州境內(今湖南婁底市新化、安化),春秋戰國時稱“荊蠻”,漢代稱“長沙蠻”,隋代稱“莫徭”,唐代稱爲“梅山蠻”,算是當地民風彪悍的又一大土蠻羣落。(也是後世苗族和侗族的祖源之一)

“梅山蠻”亦分爲十峒,爲首者稱爲“左甲首領”、“右甲首領”,或“峒主”、“峒長”等。峒民有扶、蘇、向、蘭、青、趙、卜等姓,還有爲逃避戰禍遷入梅山定居的外姓,如陳、鄒、劉、羅等。

他們本來常年生活在山高林密的江峽支流兩岸,而依託諸多地形破碎的山間谷地和河流兩岸,小塊的土地結寨圍峒聚居,農耕兼以畜牧、狩獵爲生;但因爲當地的出產相對單調和匱乏,鹽鐵絹布等日常物用都需要外界輸入。

因此,因此與唐地的交流也相對密切的多,在語言習俗的開化度也高於那些形同割據自立的西原蠻之類。只是在年成不好的時候,爲數不少土蠻壯丁會在村寨頭領的帶隊下,定期出山道唐地來“謀生”。比如參與販運和賣苦力。

但如果當地官府庸碌無能或是軟弱可欺的話,也會有人就地轉爲做無本買賣的盜匪,而加入到相應的水盜、山棚團伙當中去。而遇到官方比較強勢的主政者,他們也會順理成章的屈從麾下做個任勞任怨的順民,乃至主動投軍爲之當兵賣命。

因此,歷代主政荊湖的守臣、連帥,一般都會多少招募一些這些悍勇敢拼的熟蠻,以充行伍陣容或是戍守外地或是延邊備寇。就像是當年高駢收復安南的遠征軍當中,就有這些湖南諸蠻的身影。

而其中最有名的一位,就是曾經在高駢任荊南節度使時就追隨在麾下效力,後來又從淮南境內率部逃歸澧州割據一方的蠻營兵馬使向助,也是其中分支之一的石門蠻(今師門土家族自治縣)的出身。。

本來按照正常的歷史軌跡,要到北宋纔開始初步在當地設立縣治,然後到了兩宋之交的湖廣大開發當中,才隨着軍事屯墾和平定,而徹底納入到傳統官府的直接統治麾下。不過在這個時空,他們卻遇上了太平軍這個史無前例的奇葩。

隨着原來割據湘西三州的向助等勢力相繼敗亡,而作爲昔日向助老巢和根基的石門等地,又被流竄而來的荊南節度副使段彥謨所佔據,在當地好好打殺了一通。來自飛山四酋當中實力最強的潘金盛和楊承磊,亦是在這個過程當中損失了大批的峒丁和青壯。

眼見得這兩家難免衰敗下去,來自東北三峒的大酋昌師益卻是乘機發難,還聯手另一位大酋楊再思的麾下將這兩家打的節節敗退;楊承磊賴以爲根基的老家錦屏峒都因此被攻破,而不得不逃奔飛山峒去。

然而這時候,太平軍深入澧水上游的追擊部隊也第一次出現在了他們的面前。作爲土蠻大酋的昌師益倒是還想以此與太平軍進行交涉,以名義上順服和交出潘、楊兩家的族人爲代價,繼續保持之前的現狀。然而這隻曲承裕率領追擊部隊卻用現實手段給他們好好上了一課。

他們用積累下來的工程炸藥一舉轟破和炸開了,潘氏所在的飛山大峒在盤山道上,用參天大樹所拼命佈設下的多重阻道障礙物。進而又用投射器點燃了大峒寨牆爲掩護,將裝滿爆破物的小車送到門前,將其連同後面的阻塞物和蠻丁一起轟了個稀巴爛。

接下來的事情就在這些蠻兵崩決千里的士氣變得水到渠成了。隨着規模最大實力最強,人口和丁壯最衆(萬餘口),又有山峽險勝的飛山大峒給攻破,而俘獲了幾乎所有的老弱青壯,就此成爲太平軍新設的安化鎮。

周邊尚存的峒寨亦是爲之譁然動搖和驚懼不已。因此,都最終簽訂下來了類似攤牌丁壯修通道路,接受官府的管制而繳納土賦和定期出徭役,通商往來自由等等諸多條;期間又經歷了昌師益反悔襲擊和劫奪商隊,卻被武星辰率領的後續討伐部隊擊敗的往復過程。

因此在太平軍的軍事攻勢,以及經濟封鎖和民生勸誘之下,足足用了數年時間來經略和消化這些境內的諸蠻,纔將邵州、朗州和澧州交界處,飛山蠻最具有代表性飛山大峒爲核心的數百里區域給納入到正常管制中來。

而作爲飛山蠻中碩果僅存的最後一位大酋楊再思,則是選擇了另一條識時務的道路。不但派人截擊俘獲了敗逃的昌師益及其殘黨,還在太平軍平定江東之後,就逐步交出了麾下個峒寨的田籍戶冊來,並且聲稱要歸隱鄉里,只求給子弟一個前程而已。

而楊再思及其隨同前來的親族數百口人等,就會就此落戶定居在了江陵城內;然後他本人將獲得一個民族事務訾議的頭銜,給與一定的級別和待遇終老。而他的兩個兒子則分別進入大講習所進修。

至於實力更加分散而地域相對封閉的梅山蠻就更加簡單的多了。因爲在後世當地就是個大型礦脈,而且接近地表的淺層礦;因此,在修通了可以馱馬和小車通行的山道之後,光靠以物易物的收購礦石手段,就輕易將其納入到了太平軍的影響力和管制體系內來了。

因此,在這一次象徵性的儀式之後,太平軍治下就會正式設立古州、湖耳、中林、亮寨、龍裡、新化、歐陽、八舟、潭溪、洪洲等,十多處新設立的集鎮和營田所/屯墾區來。

第645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續)第711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中)第656章 花滿東南聖主知(續二第737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下第903章 烽火晝連光(續第三百五十四章 無題第916章 明主不安席(下第五十九章 兩地第四百六十一章 鳴鼓興士卒(續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意恐4第652章 花滿東南聖主知第三百三十二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下第三百四十八章 豈信長江有逆流(續二第三百五十七章 因思利弊難第二百六十八章 再造3第五百零一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中)第六百八十二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中 新第二百五十四章 發端4第1037章 使者遙相望第964章 畫角悲海月(下 又是4000字第三百八十七章 血灑陣雲飛(續第1049章 魚貫度飛樑(下第666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續二第六百一十一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第761章 單于濺血染朱輪(中第四百五十二章 他鄉各異縣(續二第四百九十一章 建牙新睹靖巖疆第四百四十四章 悠悠卷旆旌(續第四十八章 後續3第一百七十八章 波譎4第1014章 徵師屯廣武(下第八十七章 兩般第755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第二百九十四章 城池未覺喧(中第725章 遙聞鼙鼓動地來第720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第1017章 分兵救朔方第五百八十八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續四第1032章 天子按劍怒第九十六章 潮陽第1054章 簫鼓流漢思(下)第802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下第1058章 旌甲被胡霜(中)第五百三十二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中第882章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下)第830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第一百八十章 土蠻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輕伏(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再定第二百八十四章 綠楊悄悄香塵滅第1026章 嚴秋筋竿勁(續二 祝大家中秋國慶快樂第四百八十九章 朝市相逢策治安(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興起4第一百六十四章 興起5第三百七十五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下)第二百六十九章 再造4第八十八章 新生第一百七十四章 交會第六百二十四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續第778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續第十五章 繼續活下去(下第三百六十七章 心思荃兮路阻長(下第五百六十三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五第二百四十五章 意恐第一百九十七章 雨覆2第一百二十章 貢船(下第825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第997章 烽火入洛陽第三百五十八章 因思利弊難(中)第1000章 烽火入洛陽(續)第三百七十四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中)第二十章,活着不容易啊(下第773章 長安道傍多白骨(續第四百五十五章 誰肯相爲言(下第三百六十六章 心思荃兮路阻長第四十章 優待(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雲翻5第906章 虎竹救邊急(中第二百一十四章 宋平3(就讓我再黑一把好了第六章 在北第四十七章 後續2第一百八十章 土蠻下第三百零六章 前路各用心(下第四百二十八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第658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中第七十一章 再啓第941章 殺氣凌穹蒼(續第三百五十八章 因思利弊難(中)第三百零七章 前路各用心(續第二百四十二章 當歸第982章 單于一平蕩第663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中第827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下)第五百九十五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續四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還二第二百三十章 亂動2第三百三十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上第830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第849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續二)第955章 孟冬沙風緊(下
第645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續)第711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中)第656章 花滿東南聖主知(續二第737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下第903章 烽火晝連光(續第三百五十四章 無題第916章 明主不安席(下第五十九章 兩地第四百六十一章 鳴鼓興士卒(續二第二百四十八章 意恐4第652章 花滿東南聖主知第三百三十二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下第三百四十八章 豈信長江有逆流(續二第三百五十七章 因思利弊難第二百六十八章 再造3第五百零一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中)第六百八十二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中 新第二百五十四章 發端4第1037章 使者遙相望第964章 畫角悲海月(下 又是4000字第三百八十七章 血灑陣雲飛(續第1049章 魚貫度飛樑(下第666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續二第六百一十一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第761章 單于濺血染朱輪(中第四百五十二章 他鄉各異縣(續二第四百九十一章 建牙新睹靖巖疆第四百四十四章 悠悠卷旆旌(續第四十八章 後續3第一百七十八章 波譎4第1014章 徵師屯廣武(下第八十七章 兩般第755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第二百九十四章 城池未覺喧(中第725章 遙聞鼙鼓動地來第720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第1017章 分兵救朔方第五百八十八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續四第1032章 天子按劍怒第九十六章 潮陽第1054章 簫鼓流漢思(下)第802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下第1058章 旌甲被胡霜(中)第五百三十二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中第882章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下)第830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第一百八十章 土蠻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輕伏(下第二百三十四章 再定第二百八十四章 綠楊悄悄香塵滅第1026章 嚴秋筋竿勁(續二 祝大家中秋國慶快樂第四百八十九章 朝市相逢策治安(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興起4第一百六十四章 興起5第三百七十五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下)第二百六十九章 再造4第八十八章 新生第一百七十四章 交會第六百二十四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續第778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續第十五章 繼續活下去(下第三百六十七章 心思荃兮路阻長(下第五百六十三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五第二百四十五章 意恐第一百九十七章 雨覆2第一百二十章 貢船(下第825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第997章 烽火入洛陽第三百五十八章 因思利弊難(中)第1000章 烽火入洛陽(續)第三百七十四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中)第二十章,活着不容易啊(下第773章 長安道傍多白骨(續第四百五十五章 誰肯相爲言(下第三百六十六章 心思荃兮路阻長第四十章 優待(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雲翻5第906章 虎竹救邊急(中第二百一十四章 宋平3(就讓我再黑一把好了第六章 在北第四十七章 後續2第一百八十章 土蠻下第三百零六章 前路各用心(下第四百二十八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第658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中第七十一章 再啓第941章 殺氣凌穹蒼(續第三百五十八章 因思利弊難(中)第三百零七章 前路各用心(續第二百四十二章 當歸第982章 單于一平蕩第663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中第827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下)第五百九十五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續四第一百二十五章 歸還二第二百三十章 亂動2第三百三十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上第830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第849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續二)第955章 孟冬沙風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