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再定

交州大羅城,好容易才遇到連綿陰雨爲數不多的間隙有所放晴。

而在斑駁裂開雲層透出的陽光普照之下,周淮安也騎着高頭大馬“皮皮蝦二世”,在旗幟招展衣甲鮮明的部下簇擁下,在開道的隆隆鼓樂聲中,緩步踏入了交州大羅城內,而享受起如山如潮的歡呼聲和讚譽聲。

“長勝。。”

“威武。。”

“義師。。義師。。”

與之一起的還有繳獲自西原蠻的那些各色旗鼓儀仗甲械和其他種類的戰利品。其中光是帶着山水鳥獸人面花紋的銅鼓,就多達數百面而在一輛輛大車上壘的老高;

按照周淮安的計劃,他打算將繳獲自西原蠻的銅鼓和其他銅器,都一起就地熔鑄掉然後用模具製作成一枚枚有些粗糙的“平南”紀念章,而分發給所有參與過安南戰役的將士們,以及那些附從作戰出色的土兵健勇之輩,作爲鼓舞士氣的特殊紀念品和流傳後世和子孫的重要憑據。

此外,還有成羣結隊被繩子串起來頭戴羽冠身裹籠布的土蠻酋首,也在刀槍的驅趕和看押之下從城門當中魚貫而入,以完成義軍在本地誇功遊街閱兵示衆的流程部分。

只是他們所要面對和迎接的,就只有滿城軍民百姓毫不掩飾痛恨的呵斥和咒罵聲,以及如同暴雨瓢潑一般劈頭蓋腦而至的爛菜破瓜污泥垃圾了。只要有人不小心跌倒很快就會被淹沒在迅速堆積起來的污物當中。

而在城門之外,一車車陸續運來斬獲的土蠻人頭,已經被堆成了兩座幾與城牆比高的小丘;然後在上面鋪蓋石灰再覆以泥土,最終將在上面立碑建亭以爲紀念;

就連名字都已經取好了,一曰蠻丘、一曰虜壘;也是對那些敢於再犯安南之地的蠻夷、外虜,或又是敢於背中華而自立的潛在勢力,一種長久的震懾和警示。

至少要論戰後成果最大限度的利用起來,而進行作秀和宣傳的功夫,身爲後世人周淮安的手法和眼光,是完全足以吊打整個時代絕大多數人的。

交州外郭作爲一座頗爲年輕的城池,除了了林立次比的大量民居建築之外,大羅城當中幾乎到處都是當年高駢留下來的痕跡;據說當年爲了配套大羅城的建築,高氏還從城外的江邊架虹橋、鋪水槽、構高亭、創別館、立道堂、僧署。

因此在周淮安視野所及的地方,從茅屋棚頂到重瓦飛檐、樓臺庭園,幾乎都是與內地無二的建築與陳設,士民百姓衣冠面貌也是十足短胯長衫濮頭汗巾的漢家風味,而絲毫沒有鄉野地方多見的纏頭、包布和籠衫情形;

而在沿街的路口分叉上,還是不時能看見聚集的人羣,在所擺出來的香案和堆簇在周圍果品、鮮花、綠枝什麼面前,做出焚香禱告的模樣來;偶然還有一班鼓吹手在旁演奏着什麼。周淮安不由在嘴角露出一絲莫名的微笑來。

“不知領軍此刻當作何想呢。。”

作爲新加入的部屬和地方順服的標誌性人物,而緊隨在他身邊的樊綽卻是見狀開聲問道。

“我正在想,這些東西和場面有些似曾相識之感啊。。”

周淮安的道。

“也許在十多年前,他們也是這般迎送那位高使君的吧。。”

“當初曾氏要是沒有走錯了路子,只怕享受這番場面的怕就是他了吧。。”

“倒讓領軍見笑了。。”

樊綽卻是頗有所感的道

“這不過是地方的小民百姓,苟全己身的一種慣例和手段而已。。某當初亦是對其寄予過厚望的。。”

“這當然可以理解,我非是那種不通情達理的狹隘之人。。”

周淮安意有所指的繼續道。

“但是那些首鼠兩端,或是一心投機之輩就不要指望好過了。。普通百姓人微言輕身不由己,只能隨大流無可厚非。”

說到這裡他用馬鞭虛虛一劃。

“但是身爲地方一舉一動皆有影響和號召的頭望人物,難道就只能用一個虛以逶迤來推脫呢。。”

“義軍一貫功過分明而賞罰皆有憑據。。有功當酬,功過可以折抵,”

“而只有過錯的話,也不要奢望能夠靠所謂的身份地位,就能輕易逃避的了。”

樊綽這這番話語顯然並不是無的放矢,無疑代表了城中某些人所轉託過來的試探和交涉的態度。

原本還以爲有一場苦戰和往復拉鋸的代價,而順便可以對交州大羅城進行一番清算和整理。但是沒想到光靠一支趕回來的先頭部隊就已經足以解決問題,而令冠軍方面九次土崩瓦解而大羅城就此主動開門出降了;

雖然這其中既有先頭部隊的帶隊軍將,能夠臨陣發揮主觀能動性而克敵以薄弱處的緣故;亦有大羅城中早已經人心分裂的差不多,而曾氏已經大爲不得人心的理由;但也給周淮安後續的佈置和方案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起碼他沒法如期籍着破城過程中的混亂和遭到抵抗爲由,來好好的清理和算計一番城中的舊有格局;等到諸事大定塵埃落地之後,在想要對這些盤根錯節的舊有勢力進行清算,就沒法採取比較激烈而殘酷的血色手段來快刀斬亂麻了;

而只能用事後算賬的分化瓦解基本權謀,拉攏和爭取一部分親近的勢力予以酬賞爲榜樣,再令一部分牽扯不多的勢力保持中立和置身事外,最後才能孤立和清算最後一部分首惡和主要從衆的份子。

畢竟,中國人自古都講師出有名而弔民伐罪,哪怕是以周代商那樣編排上一堆臨時栽贓和安插的罪名,也總比秦檜、趙構二人轉所羅織出來的“莫須有”這種強詞奪理的難看吃相好。

抱着這種複雜的心態和盤算,周淮安沒有直接進入交州內城的府衙當中,宣示某種主導權;而是當先來到城中香火頗爲旺盛的馬公祠,因爲供奉着伏波將軍馬援以降也被稱爲鎮南祠當中,祭拜馬援、士燮以降的那些歷代平南定蠻,乃至守土保民的先賢們;

其中在左偏殿裡最新的第七個神牌,則是寫着十多年前收復安南的都護兼靜海軍節度使高駢之大名;而按照樊綽他們的言中之意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也許再過幾年自己的生祠牌位也會不知不覺的出現在其中的。

而在這處城中專門設立而歷史悠久的馬公祠的偏殿裡當中,周淮安也見到了一身白身打扮的前刺史髙鄩;渤海高門出身的子弟正當四十多歲的而立之年,瘦臉面白少須看起來有些蒼老而形容憔悴。

“下囚高某見過義軍之主。。”

他看起來姿態放得很低,而用一種乾澀嘶啞的聲音道。

“願軍主看在微薄奉獻上,稍加寬憫則個。。莫要加罪與更多人等。。”

“高令公雖然身處敵我兩方,爲我義軍視如仇寇而血債累累。。”

周淮安毫不掩飾的道。

“但是擊敗南蠻而光復漢土保全百姓的功業,卻是無可磨滅和質地的。。”

“而你在安南沒沾染過窮苦百姓的血,義軍也不興無端株連之道。。”

“再加上事後總算是幡然醒悟的獻城以將功補過,我尚可再給你一個機會。。”

說到這裡,周淮安看着他道。

“你可先回去在家中呆着,過些日子我會給專門給你一條船。帶上家人並所有可以帶走的東西。。”

“無論是北去投奔揚州,還是另外覓地隱居都由你去了。。但是你手上一切關於歷代交州相關的圖籍文書,卻必需分毫無損的留下下”

“多謝軍主顧全全,多謝軍主寬憫。。下囚這就去準備。。”

原本滿臉愁苦的髙鄩,看起來有些超過心理預期而大喜過望的拜謝而去了。

如今城中有兩大羣體需要處理,一則是髙鄩所代表的安南都護府的舊屬官吏,一則是城中那些支持過曾袞的大戶士紳;前者比較好辦,有髙鄩的例子作爲榜樣和示範,接下來只要如法炮製好了;其中少數該殺雞儆猴的殺,部分該追責的追責,剩下的大多數暫時繼續維持現狀,少數識趣和合作的再予以褒獎。

而後者纔是周淮安接下來要重點針對的對象;因此在接下來的幾天時間裡,周淮安並沒有入主到內城的府衙,也沒有接受任何團體和個人名義下宴請和或是招待的意思;而是將那些附從的土團兵引進城來,做那抄家沒族的清算之事,而義軍本陣則是作爲維持秩序。

當然了他們也毫不冤枉什麼的,其中真正傾向義軍的大多數存在都已經被曾袞給清算一空了;而如今作爲義軍附從武裝的那些土團鄉兵,則大多是來自地方鄉土背景的中小豪族;其實與他們這些久居城邑的大戶縉紳、並不是一路人。

就算是有少數諸如曲氏這樣的昔日淵源存在,也是被曾袞給破家過的苦大仇深之輩。爲極少數有所關係和淵源的親族之流求情一二也就罷了;斷然不會在這方面給自己找麻煩而牽涉過深。

反而因爲他們想要藉此上位或者說填補交州城內權利空白,乃至瓜分戰後的利益,就需要這些老牌大族讓路的緣故;這些天也提供了不少真真假假的,關於這些城內大族各種橫行不法或是勾結土蠻的黑材料和證據,作爲周淮安分批逐次清算他們的彈藥。

這也是變相撕裂和對立他們之間關係的一種堂堂正正的陽謀手段,也就是用鄉土背景的中小地主豪強,來鬥爭城邑里的大族名望之家,然後徹底打亂和取代他們原本把持和壟斷的州城格局;

而義軍充作相對公正的仲裁者和類似救星的角色,以避免這場運動矯枉過正,或是局面過多偏離到一方去,而就此矛盾激化開始失控的可能性。正面的仇恨與對立則有那些土軍、團練們承當下來了。

因此,最後還是有十幾家牽連較深的大族,遭到了全家男性被斬首,女性和家產罰沒充公的下場;當然了,就算是被暫時放過的那些對象,周淮安也可以名正言順的要求他們付出相應的代價。

包括解散家兵部曲交出武裝;奉獻大量的家產來贖過;就此拆分成數家到十幾家;當家自殺或是退隱讓位;家族成員被流放偏遠的外地,等等不同程度的處理意見;但多少也給他們保持了延續家名和血脈,重新起復的基礎和可能性。

自然有人後悔、有人痛罵、有人告饒,還有人想要反抗或是逃亡,但都無法改變接下來義軍徹底掌握交州城下來的結果了。

事實上,隨着作爲安南重要樞紐和心臟位置的交州全境易手,相比其他對方尚有什麼紛亂,也會很快的傳繳而定下來;但是這多少減少了可能的傷亡和需要花費的功夫、時間之餘,也多少妨礙了義軍進一步介入地方和進行有限改造的餘地了。

第748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續)第四百七十四章 蹄跡未乾人去近(續第819章 請君莫奏前朝曲(續二第701章 漢虜相逢不相見(中第一百四十一章 意想(下第六百二十四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續第940章 殺氣凌穹蒼(下第724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續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城池未覺喧(續第五百八十二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第891章 胡星曜精芒(中第二十九章 哨糧(下)第一百一十章 潮南第三百七十四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中)第五百三十八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中第843章 梟騎戰鬥死(續)第969章 征衣卷天霜(下第1040章 使者遙相望(續第三百六十三章 知君用心如日月(下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雷3第二十五章 變化(中)第四百七十六章 千里卷戎旌(中第835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第844章 梟騎戰鬥死(續二)第984章 單于一平蕩(下第912章 戎車森已行(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各般心思三第681章 遙想萬家開戶外(續)第965章 畫角悲海月(續第945章 列卒赤山下(下)第三百三十六章 或聞通鬼魅(下第1046章 雁行緣石徑(續二第722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下)第五百五十九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 章節又弄反了第684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下第二百七十三章 扶搖二第803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續第857章 戰城南,死郭北(下)第四百零一章 候烽河外暗第1011章 行歌歸咸陽(續二第679章 遙想萬家開戶外(中)第940章 殺氣凌穹蒼(下第三百九十九章 人心不盡足(中第640章 齊唱離歌愁晚月(續第三十章 突現第五百五十七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中第六百一十八章 妙盡戎機佐上臺(下第823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續第637章 齊唱離歌愁晚月第810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第一百三十三章 餘響第五百七十五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四)第687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第六百零四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續第三十六章 友鄰第804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續二第四百九十九章 嘯旅乘明發(續第三百五十九章 因思利弊難(下)第1058章 旌甲被胡霜(中)第859章 戰城南,死郭北(續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興起三第682章 遙想萬家開戶外(續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活2第687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第一百三十八章 禪林下第776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中第一百三十五章 立言第七十八章 到達第三百九十四章 柳營時把陣圖看(續第818章 請君莫奏前朝曲(續第780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第七十七章 上路第六百一十一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第五百七十八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七)第五百六十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二第853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續)第一百三十八章 禪林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波譎第二百四十一章 亂投3第五百六十七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九第四百十四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中第五百三十三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下第935章 兵威衝絕幕(下第四百五十二章 他鄉各異縣(續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路上(下第717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下第819章 請君莫奏前朝曲(續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過嶺(中)第一百二十章 貢船(下第668章 馬嘶深竹閒宜貴(中)第二百七十四章 扶搖三第三十二章 突現(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潮動3第二百八十二章 輾轉(中第一百零七章 暮雨第三百四十二章 生民何計樂樵蘇(下第一百零六章 內城第1017章 分兵救朔方第三百九十章 伏幟草中低(下第987章 種落自奔亡
第748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續)第四百七十四章 蹄跡未乾人去近(續第819章 請君莫奏前朝曲(續二第701章 漢虜相逢不相見(中第一百四十一章 意想(下第六百二十四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續第940章 殺氣凌穹蒼(下第724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續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城池未覺喧(續第五百八十二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第891章 胡星曜精芒(中第二十九章 哨糧(下)第一百一十章 潮南第三百七十四章 輕生奉國不爲難(中)第五百三十八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中第843章 梟騎戰鬥死(續)第969章 征衣卷天霜(下第1040章 使者遙相望(續第三百六十三章 知君用心如日月(下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雷3第二十五章 變化(中)第四百七十六章 千里卷戎旌(中第835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第844章 梟騎戰鬥死(續二)第984章 單于一平蕩(下第912章 戎車森已行(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各般心思三第681章 遙想萬家開戶外(續)第965章 畫角悲海月(續第945章 列卒赤山下(下)第三百三十六章 或聞通鬼魅(下第1046章 雁行緣石徑(續二第722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下)第五百五十九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 章節又弄反了第684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下第二百七十三章 扶搖二第803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續第857章 戰城南,死郭北(下)第四百零一章 候烽河外暗第1011章 行歌歸咸陽(續二第679章 遙想萬家開戶外(中)第940章 殺氣凌穹蒼(下第三百九十九章 人心不盡足(中第640章 齊唱離歌愁晚月(續第三十章 突現第五百五十七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中第六百一十八章 妙盡戎機佐上臺(下第823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續第637章 齊唱離歌愁晚月第810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第一百三十三章 餘響第五百七十五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四)第687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第六百零四章 浙東飛雨過江來(續第三十六章 友鄰第804章 黃昏塞北無人煙(續二第四百九十九章 嘯旅乘明發(續第三百五十九章 因思利弊難(下)第1058章 旌甲被胡霜(中)第859章 戰城南,死郭北(續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興起三第682章 遙想萬家開戶外(續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活2第687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第一百三十八章 禪林下第776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中第一百三十五章 立言第七十八章 到達第三百九十四章 柳營時把陣圖看(續第818章 請君莫奏前朝曲(續第780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第七十七章 上路第六百一十一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第五百七十八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七)第五百六十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二第853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續)第一百三十八章 禪林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波譎第二百四十一章 亂投3第五百六十七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九第四百十四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中第五百三十三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下第935章 兵威衝絕幕(下第四百五十二章 他鄉各異縣(續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路上(下第717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下第819章 請君莫奏前朝曲(續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過嶺(中)第一百二十章 貢船(下第668章 馬嘶深竹閒宜貴(中)第二百七十四章 扶搖三第三十二章 突現(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潮動3第二百八十二章 輾轉(中第一百零七章 暮雨第三百四十二章 生民何計樂樵蘇(下第一百零六章 內城第1017章 分兵救朔方第三百九十章 伏幟草中低(下第987章 種落自奔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