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2章 揮刃斬樓蘭

百戰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重圍。

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殘兵千騎歸。

《從軍行·其二》

唐:李白

——我是劇情分割線——

而在植被還算繁茂的驪山陵封丘頂上。已然是捉生隊將的嶺南獵戶出身的易大毛,也小心扶着樹衩上架着的火銃;突然眼疾手快的將一名爬上山坡邊遠的番人頭目,給迎面打的胸口冒血一頭栽滾下去了。而其身後跟隨端舉刀矛的十幾名部衆,也就自然毫不猶豫的轉頭一鬨而散了。

“這就是溫末麼。看起來也不怎麼樣啊。”。

在旁協助的軍士,也不由放下手中裝好引線和發火管的擲彈道:

“比起那些回鶻、党項,更是差得遠了,這就被嚇退了。。”

“畢竟都是一些忘了祖宗,死了也不知道歸屬何在的可憐人而已。。”

易大毛卻是撇撇嘴道:

“不過也不可掉以輕心的,蟻多還是會咬死象的。。小心被人四方八方擁上來,估計不過來就被淹了的下場。。”

在出來執行任務之前,他們這些專屬的武裝偵查人員,已經被專門輸灌過相應西軍之中各種藩部的基本嘗試和要領。就像是這東、西、南三大部溫末聯軍的來由和存在時間其實很短,前後最多不過數十年的光景而已。

其前身乃是吐蕃末代內亂的時候,各種被吐蕃貴人、官員、軍將,帶領和遷徙到河西境內的庸(附戶和下民)、奴(隸)之屬。後來吐蕃人爲了鞏固統治又給這些庸、奴之屬,配備了更多包括唐人在內來自被征服各族的奴隸,形成了一個金字塔式的多重壓迫和統治階層。

因此,最初的溫末意爲奴隸的奴隸。在吐蕃數十年的統治中,他們被“賜部落之名,佔行軍之額,由是形遵辮髮,體美織皮,左衽束身,垂肱跪膝。”多次參與了對於唐地的進攻或是抵禦來自唐朝的攻勢。“漢兒盡作胡兒語,卻向城頭罵漢人。“的詩文,便就是這段時期的最好寫照。

只是後來到了吐蕃末代牟尼贊普時,吐蕃治下的五茹十八域、六十一東岱,也不可避免的因爲佛教和苯教的激烈宗教衝突,引爆了國內外長期積壓的矛盾所在。進而陷入到了上層自相殘殺而悉補野王族幾乎被斬草除根;而統治地方上奴隸、賤民爭相暴動大起義的崩解離析當中。

而溫末就是在此期間,河西境內大批吐蕃附奴在爲了生存,而在甘、肅、瓜、沙、河、渭、廓、疊、宕等州之間,以部族形式相抱團嘯聚結境自保,就此形成的大小勢力總稱。其中小者數千人,大着數萬之衆,同時還就地收受了源自吐蕃人的田莊、草場、牛羊等遺留產業。

然後又在河西境內的實力派吐蕃大臣論恐熱與尚婢婢的亂戰中,得以不斷壯大起來。最終歸義軍崛起河西而開始掃平十一州的時候,也不得不有所妥協承認即成現實,懷柔和藉助這些大小溫末部落的力量,而將其納入到統治秩序中來。

因此其來源和成分極其繁雜,既有河西、攏右淪爲奴隸後被藩化的漢人後裔,也有象雄、蘇毗、西域諸羌、吐谷渾和回鶻等西北各族成員;到了吐蕃崩潰的後期,又有大量吐蕃人厭倦了高原動盪的生活,就此逃散在隴西各地;這些吐蕃族裔最後也加入到了,風俗相近的溫末隊伍中。

所以吐蕃人強行給他們留下來的衣冠飲食和風俗傳統,反而成爲了這些大小溫末部落得以唯一特徵。其中,靠近劍南三川的南部溫末各部,爲時任西川節度使的高駢所誘,而由酋長尚延心攜領河、渭二州,溫末部落萬帳遷移到了大渡河流域,“築戎州馬湖、沐源川、大度河三城,列屯拒險,料壯卒爲平夷軍”,成爲了抵禦南詔的第一線。

而位於甘、涼之間相對開化度較高的東部溫末,則再大勢之下接受了歸義軍之主張議潮的條件,就此成爲了歸義軍名下自主性較高的附庸勢力之一。並且在歸義軍殲滅盤踞涼州吐蕃駐軍的戰事中出力不少,而得到了涼州北界墾拓和生息的自治權宜。

而更加靠近青海腹地而弓馬愈強的西部溫末,則保持了更多的獨立性和自主權。與歸義軍的關係也是有條件的協作和出力,共同對抗來自高原上的吐蕃遺族侵併;卻也不乏因爲水草、田界等各種日常大小爭端的,半盟友半競爭對手的關係。(後世曾經與膝下太祖李元昊,相愛相殺多年的河隴六穀部,就是其最後的存在痕跡)

尤其是近二十幾年來,隨着繼任歸義軍當主的張淮準,因爲屢求朝廷繼承河西旌節不得,而權威與實力都有所衰退;無論東部還是西部溫末的關係都依然越發疏遠;乃至接手朝廷的冊封而成爲與歸義軍平起平坐的地方勢力,以及常年充當了朝廷與歸義軍之間緩衝的角色。

但從另一種意義上說,這些溫末部衆也是西軍陣營當中,最爲良秀不齊的存在了。在與太平軍有限的接觸當中,可以發現他們絕大多數缺少足夠的防護;身上就只有一件半開襟的羊皮袍子或是纏身毛氈;弓箭刀兵也很簡陋和陳舊,居然還有人在用石簇和骨簇;更沒有足以讓人分辨出來的統一旗號和服色。

因此在遇敵之後,也只能按照一個個大小部帳的區分,而輪番上來發動攻打;而在某一方向的正面戰鬥中,一旦超過數個部落的規模,很容就變成了相互衝突和參雜在一起不聽指揮的混亂局面。然後被打倒幾個領頭的,剩下的部衆也就鬥志全無的一鬨而散了。

這也是易大毛爲首的這一隊捉生兵,決定退入驪山陵頂端堅守和周旋一時,而不是在自己這邊並不見長的馬力下,冒險尋找突圍出去的機會和可能性。另一方面,也是他們發現的這個女人和孩子的身體狀態,已然不允許再在馬背上激烈的動盪了。

想到這裡,易大毛不由對着身後小小的臨時營地喊道:

“潘大,那個婦人醒來了麼?”

“醒了醒了,可算是醒來了;只是還是神志不甚清楚,也沒法說話和進食,只能先用甜茶水喂着。。”

名爲潘大的年輕捉生兵連忙應道:

“醒來就好了。。先別急着問話,等人緩過來再說把!”

易大毛也鬆了一口氣。

之前這個女人面如金紙氣若游絲的樣子,可是好生讓人擔心在擡上山來的下一刻就這麼給搖晃斷氣了。雖然他還沒有完全確認這個婦人的身份,但是對於那位大都督指名要救回來的曹皇后,軍中可是給他們這些斥候和捉生之屬,提供了相當程度的形貌描述呢!

這時候,站在一顆矮樹上的望哨再度喊了起來:

“有數百名溫末從後頭摸上來了。。”

易大毛也連忙放下這些心思和盤算,帶人轉身就來到了另一端,只見山邊亂石之間已然好些個人影綽約在奮力攀爬着。而舉在空中的則是一面牛角幡子;他一邊舉起手中的加長火銃端瞄着,一邊側頭反問道:“距離咱們送出消息去已經過了多久了。。”

“怕有大半天工夫了吧。。”

名爲潘大的捉生兵有些不確定的回答道:

“看來拖得有些久了。怕不是將左近的溫末都被吸引過來了。。”

然而易大毛卻是皺起了眉頭咕噥一聲,然後又看了看天邊顯現的晚霞道:

“檢查子藥,省着點打,拖到天黑就好過一些了,希望這是個沒有月亮的夜裡纔好。。”

這時候,山下等候攻打的溫末部衆鬆散隊列中,再度出現了明顯的騷動;然後就像是分波逐浪一般的忙不迭讓開一條道路,隨後就露出了一隊衣甲鮮明的官軍騎兵來。而那些已經或是即將進入居高臨下射程的溫末部衆,也在牛角號聲中有些遲疑和不情願的,紛紛轉身退下了山坡去。

“這就不妙了,準備好擲彈。。。”

雖然敵軍已然不戰而退,但是易大毛的臉色反而變得難看起來;因爲隨着這一隊官軍騎兵的到來,那些顯然是各自爲戰的溫末部衆,也得到了被統一指揮和整合起來作戰的可能性。一旦他們同時投入的力量超過這幾十杆火銃能夠壓制的上限,那接下來戰鬥就在沒有什麼優勢和取巧之處了。

當清清亮亮的月光,隨着升起在夜空的半輪,敞亮無疑的照耀在驪山陵山坡上,那些零星撲倒屍身上和星星點點的火光。煙跡的時候,易大毛也對着身後僅存的這十幾名捉生兵道:

“子藥將盡了,接下來就該輪到咱們各自突圍了,願與諸君共勉,。”

“唯死戰爾。”

左右一片參差不齊的回答道:而已經能夠勉強起身的曹皇后,也聲音嘶啞的勉強道:

“還請無需顧慮妾身,盡請聽天由命便是了。。”

這時候,風中突然送來了另一種呼嘯的聲音,而短暫壓倒了驪山陵之下的嘈雜人聲。

第988章 種落自奔亡(中)第三百五十章 恩詔不念棟樑材。第五百六十五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七第二百六十六章 再造第708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續)第一百零七章 暮雨第十五章 繼續活下去(下第996章 羽檄起邊亭(續二)第638章 齊唱離歌愁晚月(中第五百七十二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第三百二十三章 表裡兩相知(續二第四百九十四章 建牙新睹靖巖疆(下)前兩章順序漏了一章,這裡調回來第817章 請君莫奏前朝曲(下第952章 開營紫塞傍(續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動4第四百五十四章 誰肯相爲言(中第一百六十七章 復起第630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續)第841章 梟騎戰鬥死(中)第五百五十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五第五百五十五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十第964章 畫角悲海月(下 又是4000字第四十九章 後續4第996章 羽檄起邊亭(續二)第四百五十八章 鳴鼓興士卒(中)第一百五十二章 新氣2第一百一十一章 柘林第五百五十七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中第四百八十四章 而功施社稷(中第二百五十五章 發端5第五百四十五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下第四百十六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續第五百五十九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 章節又弄反了第五百四十三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第726章 遙聞鼙鼓動地來(中第794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續二)第五十六章 城下(續)第二百零七章 交州2第五十六章 驟然(中)第三百九十六章 鐵騎擁塵紅(中第984章 單于一平蕩(下第四百四十七章 書中竟何如(下)第一百六十九章 無題第848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續)第715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第634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下第900章 烽火晝連光第六百二十六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第十一章 活下去第五百零十二章 峽江試險眼初開(中第九十八章 潮陽(下第一百一十外章 仇寇第1033章 天子按劍怒(中第二百五十六章 崢嶸第三百四十三章 生民何計樂樵蘇(續第821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中第九十七章 潮陽(中第904章 烽火晝連光(續二第685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續第658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中第五百三十二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中第902章 烽火晝連光(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還三第六百零八章 林間立馬羅千騎(下第867章 駑馬徘徊鳴(下)第775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第四章,還是活着第五百九十二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續第897章 羽書速驚電(下第934章 兵威衝絕幕(中第一百零二章 城欲催(中第四百五十七章 鳴鼓興士卒第676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續第二百六十七章 再造2第955章 孟冬沙風緊(下第984章 單于一平蕩(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新氣第878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續第735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第五十八章 城下 (續三)第717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下第三百一十四章 逞勇赴江漢(續)第一百九十六章 雨覆第三百二十一章 表裡兩相知(下第五百七十一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亂變2第一百四十八章 漸變三第658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中第731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中第三百章 兵戰尤翻飛(續第八十章 心想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動4第903章 烽火晝連光(續第一百四十三章 遭遇第二百七十三章 扶搖二第986章 單于一平蕩(續二第七十六章 迴歸第788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續第二百五十二章 發端2第773章 長安道傍多白骨(續
第988章 種落自奔亡(中)第三百五十章 恩詔不念棟樑材。第五百六十五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七第二百六十六章 再造第708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續)第一百零七章 暮雨第十五章 繼續活下去(下第996章 羽檄起邊亭(續二)第638章 齊唱離歌愁晚月(中第五百七十二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第三百二十三章 表裡兩相知(續二第四百九十四章 建牙新睹靖巖疆(下)前兩章順序漏了一章,這裡調回來第817章 請君莫奏前朝曲(下第952章 開營紫塞傍(續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動4第四百五十四章 誰肯相爲言(中第一百六十七章 復起第630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續)第841章 梟騎戰鬥死(中)第五百五十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五第五百五十五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十第964章 畫角悲海月(下 又是4000字第四十九章 後續4第996章 羽檄起邊亭(續二)第四百五十八章 鳴鼓興士卒(中)第一百五十二章 新氣2第一百一十一章 柘林第五百五十七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中第四百八十四章 而功施社稷(中第二百五十五章 發端5第五百四十五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下第四百十六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續第五百五十九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 章節又弄反了第五百四十三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第726章 遙聞鼙鼓動地來(中第794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續二)第五十六章 城下(續)第二百零七章 交州2第五十六章 驟然(中)第三百九十六章 鐵騎擁塵紅(中第984章 單于一平蕩(下第四百四十七章 書中竟何如(下)第一百六十九章 無題第848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續)第715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第634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下第900章 烽火晝連光第六百二十六章 共喜甘棠有新詠,第十一章 活下去第五百零十二章 峽江試險眼初開(中第九十八章 潮陽(下第一百一十外章 仇寇第1033章 天子按劍怒(中第二百五十六章 崢嶸第三百四十三章 生民何計樂樵蘇(續第821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中第九十七章 潮陽(中第904章 烽火晝連光(續二第685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續第658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中第五百三十二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中第902章 烽火晝連光(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歸還三第六百零八章 林間立馬羅千騎(下第867章 駑馬徘徊鳴(下)第775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第四章,還是活着第五百九十二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續第897章 羽書速驚電(下第934章 兵威衝絕幕(中第一百零二章 城欲催(中第四百五十七章 鳴鼓興士卒第676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續第二百六十七章 再造2第955章 孟冬沙風緊(下第984章 單于一平蕩(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新氣第878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續第735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第五十八章 城下 (續三)第717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下第三百一十四章 逞勇赴江漢(續)第一百九十六章 雨覆第三百二十一章 表裡兩相知(下第五百七十一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亂變2第一百四十八章 漸變三第658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中第731章 傳道單于夜猶戰(中第三百章 兵戰尤翻飛(續第八十章 心想第二百三十二章 亂動4第903章 烽火晝連光(續第一百四十三章 遭遇第二百七十三章 扶搖二第986章 單于一平蕩(續二第七十六章 迴歸第788章 築怨興徭九千里(續第二百五十二章 發端2第773章 長安道傍多白骨(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