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鐵騎擁塵紅(中

丹徒城下的圍城大營之中,來自城內守軍的使者李師成,也在戰戰兢兢的打量着左右一路行來的情景。毫不掩飾的重重陣盤森嚴、層疊林立在一座座新舊土壘和高臺左近;而被各種密如蛛網的壕溝、走道和胸牆、拒馬給環繞和包攏起來。

而光是那些喊着號子扛着工具整行行進而過,後腦和鬢角都剃得光禿形同髡首的民夫、雜役隊列,就讓他猶自心驚不一;要是這些賊衆所驅使的都是這麼精神壯實的話,那真正的太平賊行伍又該是如何的兇悍氣象呢。

他也算是個門第之後。曾祖乃是武宗朝曾任淮南節度使、位及宰相,也做過《憫農詩》三首而聞達天子的一代酷吏兼著名詩人——李紳;但也因爲晚節不保的“吳湘”案,得到了“削紳三官,子孫不得仕”的處罰。

所以作爲他的後人很快就家世衰弱下來,而淪爲地方的普通人家。然後到他這一代只能在家鄉靠士人身份去入幕,而得到前任鎮海節度使高駢的提攜,做了好幾年掌書案出入的孔目官。等到高駢轉任淮南,卻又因故被留了下來。

然而,日進他所侍奉的這位周令公以年近七十的高齡,自任上以來就時常“溺於聲色,不親政事。”,諸事皆交給女婿楊茂實、薛朗、崔能之流親信人等;又以兒子周璵專掌牙兵和募練新軍“後樓都”。

他只是忍不住多勸諫了幾句,結果就被“衆望所歸”的打發出來“窺探賊衆虛實”,也就是很容易就給賊人送腦袋的勾當。儘管如此在某個理由的驅使下,他還是義無反顧的領命前來了。

他也就做好了心理準備,就如想象中那位史上名臣,滿門英烈的顏(臬卿)常山(太守)一般,被押到洛陽城痛罵安氏賊首,而被鉤舌肢解慘死;或又如死守睢陽張(巡)中丞,被反賊活活鋸殺的下場。

懷着這種忐忑不安的心情,李師成被帶到了甲兵環列引而不發的高臺之上;又見了諸多頂盔摜甲或是粗豪、或是健碩、或是梟駿、或是睿毅、或是朗闊、或是精明幹練的軍將之間;那位被稱爲“入世妖僧”“妖法多能”的太平賊之首。

然後他徹底愣住了,不僅僅因爲對方太過年輕;也不僅僅是對方明睿平和卻威凜十足的眼神,更不是他那如同卓然不羣、出類拔萃一般的身姿和形貌。

而是那種無論身處何時何地,都仿若是皓月儼然羣星之上的超然氣度。或者說,是在在舉手投足之間都有一種仿若是在運籌帷幄、指點江山的錯覺。

然而,就是這麼一個人物令朝廷寢食不安而幾欲招安不得;卻又興兵逼得堂堂鎮海節度使以下,諸多官吏軍將只能坐困城中而一時無法可想麼。

“來者何人,所爲何事。”

一名年輕的將弁目不斜視的當下喝聲道。

“某家、某家鎮海節衙下孔目官李師成,敢爲這闔城生民百姓而來;願請得貴屬稍稍退讓方寸之地,以爲城中收斂屍身之便,也免去日後疫情所害。。”

然後,李師成纔回過神來,有些結巴的連聲道來。

“時下兩軍交兵死傷各論。。這滿地屍骸一旦敗壞生疫,那就不是一城一地所受其害了,是以還請。。”

“可以,一箭之地內,許以城中自斂;一箭之外,自有我軍收拾。。”

居於上首的對方,卻是毫不猶豫的應道。

什麼,這樣就可以了?,李師成不由愣住了。預期當中的刀斧加身的威脅呢?羣賊之下的辱罵嘲笑、威逼利誘,與自己舌戰不屈、痛罵賊首不過,旋即慨然當場就義的過程呢?;怎麼什麼都沒有了。難道我遇到了一個假冒的虛賊頭麼。

若是這麼輕易就達成所願了,那自己出來時寫下千字遺書,再與泣號不已的家人訣別,又拜託故舊關照和顧看家中的作爲,豈不就是成了某種徒勞無益的笑話了?,他一時心中就變得空蕩蕩不知所措。

“我還可許你以百人之數,只穿白衣白帽舉白旗爲先導,攜行車馬到城外來收攏和救治未死的傷者。。”

那虛賊首卻是不爲所動的繼續道。

“當然了,不準持有分毫刀兵,並在本軍的監臨下完成。。若敢有輕舉妄動者,那就莫說下次,連這次都不要指望安然回去了。。”

聽到這個越發苛刻的條件,李實丞反而心中慢慢篤定了下來;無論如何自己明面上的目的是達到了;至於能夠藉此窺探多少賊衆的內情,那就只能聽天由命的碰運氣了;反正他也不抱有太大的指望。

隨後,望着對方給送出去的身影,周淮安似有所得的又在自己隨身書記面前,口述了一段內容。正所謂“圍城之要,攻心爲上”的基本道理和方針。

而換句話說,就是一切軍事手段和戰爭行爲,都是爲了政治目的爲出發點和服務對象的;任何偏離這個宗旨和原則的行爲和事實,最後都只能得到與初衷南轅北轍式的結果。哪怕在這個時代也不會例外的。

至於象霓虹金那樣只顧眼前一時得失,只會用軍事手段來挖坑和捅婁子,然後用更多軍事手段來彌補,並一次作爲指導國家大政方針的目的和方向,昭和參謀式的無腦賭國運和一波流走到黑,終究是歷史上曇花一現的奇葩。

事實上這也是一個總被外來文明所鞭打才得以前進的民族。古代被唐朝爸爸教訓了之後,靠照搬唐制的大化改新,從半原始氏族、半奴隸社會,一下大跨步跳到封建社會;又靠美國爸爸的黑船教訓之後的明治維新,從封建社會一下子調到資本主義近代社會;

然後總是罔顧現實生產力和發展階段,而用自上而下強令的方式,把正常的人類社會進化被扭曲成一鍋大雜燴式的夾生飯,而留下各種一直沿襲到現代的原始陋俗和封建殘餘,也就不足爲奇了。

當然了,絕大多數軍事上的擴張和佔領行爲,同樣必需得到後續跟進的政治佈局和經濟措施上的一系列支持。比如政權組織的建立和深入基層的人員架構,所帶來的基本行政執行能力;又比如,從新地盤上稅賦徭役的徵收,到物產資源等的開發,商業流通上的逐步增值。。。所形成的穩定財政來源;

乃至是文化影響和宣傳、教育上,從移風易俗和信仰改造上,所帶來的認同感和凝聚力的加成;甚至是更加極端一些的針對性的屠殺和滅絕(比如蒙古人粗暴殘忍的蝗蟲戰術),或是持之以恆的代代混血通婚融合手段,稀釋掉族羣之間的差別等等。

纔有可能在出兵所需的軍費、後續佔領的維持費,與新領土資源利用的產出比和人口動員效率上;達到某種動態的平衡乃至有所收益,纔有可能達到滾雪球一般的壯大自己的目的。不然的話就算取得再多的勝利,擊敗再多的敵人,也只是重蹈歷史上的一次次覆轍。

明明國家一次次取得了勝利和戰略優勢;但是新擴張的領土往往最後隨着時間推移,總是免不了逐漸變成國家財政的一大負擔和國庫虧空的源頭,而不得不在財政困難與削弱邊防的兩難選擇當中,被來自政權內部越來越強烈的反對聲給捨棄掉。

這就是傳統封建社會農業國家的天然侷限性。也是它們與近代工業化國家在發展眼光和潛力、前景上,所形成巨大懸殊和差別的根源所在。作爲現代人的周淮安,自然更熟悉和擅長後者了。

最起碼蚊子腿裡剃肉,挖地三尺來最大限度的利益化,他是自問整個時代沒有人能夠望其項背的。畢竟,掄起剝削方式的進化和演變,又有誰能夠比得過他這個現代人呢。

原始氏族社會的剝削手段,肯定是比不過奴隸社會的效率;而奴隸社會的壓榨手段又顯然不如封建社會更有優勢;然而等到了資本主義社會之後,剝削剩餘價值的手段和方法,又比封建社會更加隱蔽也更有欺騙性,但是效能卻是天翻地覆的差別。。。

當然了可以預期的是,如果最終從社會主義階段進化到按需分配的共產主義時代,那也許被剝削的就不再是人爲主體的社會單位,而極大發達的人工智能和機器勞動力了;這就是社會不斷進化和演變的自然規律方向。

身爲穿越者只要把其中相對先進一些的部分給截取出來,以具有先見之明的引導者身份;按部就班的進行社會改造和前瞻性的奠基就行。

這時候,

“出使南路義軍本陣的的張歸霸,引了一支老營義軍擊破了沿海兵馬使張全南撤的後隊,正帶着俘獲和大批輜重前來匯合途中?”

好吧,周淮安不由略鬆了一口氣,看起來最後一個場外的變數也暫時不存在了。

。。。。。。。。。。

而在百里之外的曲阿城內,縣衙之側,由大戶庭院改造而來的新設傷員安置地。

從傷兵憶苦思甜的自訴會上走下來的時候,王審潮猶自還沉靜在某種莫名的情緒和氛圍當中;說起來他見多識廣而經歷過許多事情,不該輕易爲這些個人的遭遇和得失所打動;這紛亂的世上吃苦受累的人,意見多的令人麻木不仁了。

但是在聽過這些形形色色的故事之後,他還是忍不住會去想,若不是當初自己在鄉里的營生幹不下去,又何苦帶着兄弟背井離鄉出來投軍,以刀頭舔血的代價謀求一個微薄的前程和轉機呢。

或許自訴會上那些虞侯們說的道理,他意見有所感觸和明白一些了;爲什麼這世上就容不得一處,讓人勤懇踏實就能謀生的淨土,哪怕是遇到了豐年,多收了三五斗,也依舊艱難讓人活不下去呢。

這顯然是直立者天下的朝廷出了問題,而讓那些竭力奪走他們膏血,而依舊窮奢極欲的官宦、大戶們,依舊死死的欺壓在大多數人的上頭。

按照那位虞侯所說的道理,這已經不是可以指望某一個或是一羣有所良知的上位者,能夠憑藉一己之力或是朋黨之能改易和動搖的,擁塞淤固到令人絕望亦然的現實了。

所以,如今已經到了不得不打翻朝廷在內的一切舊事物;讓太平軍再造一個讓人有所指望,不那麼欲塹難填的新官府和善待百姓的好世道,讓微賤如螻蟻之人也能過下去的全新之時了。

然後在臨時的飯堂棚子下的人羣中,他就見到了久違的身影,不由露出某種由心的笑容來。那是他兩個弟弟王審之和王審圭,雖然同樣身上多處包紮的嚴嚴實實的,但是從精氣神看起來就沒有什麼大礙。

“大兄,俺們不用再衝三陣了,直接就是新卒。。。還發了一身應季的穿戴,瞧瞧這布頭真是緊實的很,還有鐵釦扎着呢。。。。新發了半個月的餉錢,足足六個足十大子啊。。在隨營的供銷車那兒,讓人眼饞的好玩意可是不少呢。。”

腦袋纏得像個糉子,一邊臂膀還裹纏了起來,卻不妨礙滿嘴塞滿吃食而單手忙個不停的王審珪,見了他就迫不及待的連聲傾訴道。

在他面前的小托盤上,擺着各自一隻開了封的糟魚和雜碎罐頭,被用刀匕挖出來一大團來,夾卷在爐邊貼烤焦黃的餅子裡,大大的咬上一口再啃一口黃乎乎的沾醬瓜條,真是十分受用的模樣。

“那老符呢。。你們可見過他麼”

王審潮笑眯眯的看着他,不由又想起一個人來問道。

“老符我知道。據說是養了一陣子傷就自己離營走了”

一直插不上話的王審之,當即點頭道。

“那真是不巧了。。”

王審潮不由嘆息道,他還想勸說一下這位留下來;經過戰陣上同生共死的經歷之後,在這軍中作爲同鄉也算有個照應的。

第二百四十章 亂投2第815章 請君莫奏前朝曲第964章 畫角悲海月(下 又是4000字第三百九十四章 柳營時把陣圖看(下第893章 胡星曜精芒(續第四百九十八章 嘯旅乘明發(下第五十七章 驟然(下)第712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下)第一百八十七章 潮動5第851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中)第八十六章 告令第939章 殺氣凌穹蒼(中第十一章 活下去第1008章 行歌歸咸陽(中第一百六十五章 宴夜第五百七十二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第744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續二第1042章 雁行緣石徑第697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下第五十九章 兩地第五百九十八章 江東地近保生全(下第五百九十五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續四第一百五十章 漸變五第873章 野死諒不葬(續)第826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中)第1020章 分兵救朔方(續第二百五十六章 崢嶸第三百三十一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中第三百零九章 內外兩相望(中第1011章 行歌歸咸陽(續二第五百七十六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五)第三百三十二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下第833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續)第1006章 收功報天子(續二第909章 虎竹救邊急(續二第658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中第二百六十八章 再造3第651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續二第六百一十五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續二)第二十四章 變化第五百八十二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第十一章 活下去第645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續)第882章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下)第三百九十九章 人心不盡足(中第1030章 虜陣精且強(續第三百五十章 恩詔不念棟樑材。第955章 孟冬沙風緊(下第五百七十八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七)第二百一十章 交州5第一百一十章 潮南第二十五章 變化(中)第六十二章 陰雲4第八十九章 猶疑第二百一十六章 各方第二百六十四章 新平4第四百三十六章 遠道不可思(續第822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下第784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續二第1012章 徵師屯廣武第三百二十一章 表裡兩相知(下第775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第685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續第844章 梟騎戰鬥死(續二)第四百零八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續第934章 兵威衝絕幕(中第四百九十一章 無題(這章算昨天的)第四百零六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中第1019章 分兵救朔方(下第一百五十四章新氣4第947章 列卒赤山下(續二)第四百七十一章 蹄跡未乾人去近第三百零九章 內外兩相望(中第985章 單于一平蕩(續第五百零十四章 峽江試險眼初開(續第三百二十二章 表裡兩相知(續第847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下)第四百六十章 鳴鼓興士卒(續)第三百七十七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第1036章 天子按劍怒(續二第五百零七章 將軍仗節鎮巴邱(續)第一百章 弊情第665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續第二百四十章 亂投2第四百二十二章 如今全屬指麾中(下第690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續第二百三十七章 再定4第906章 虎竹救邊急(中第一百零七章 暮雨第五十九章 兩地第六章 在北第1023章 嚴秋筋竿勁(中第712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下)第四十五章 心思(四)第899章 羽書速驚電(續二第一百五十五章新氣5第1030章 虜陣精且強(續第九十八章 潮陽(下第1060章 旌甲被胡霜(續)第689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下
第二百四十章 亂投2第815章 請君莫奏前朝曲第964章 畫角悲海月(下 又是4000字第三百九十四章 柳營時把陣圖看(下第893章 胡星曜精芒(續第四百九十八章 嘯旅乘明發(下第五十七章 驟然(下)第712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下)第一百八十七章 潮動5第851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中)第八十六章 告令第939章 殺氣凌穹蒼(中第十一章 活下去第1008章 行歌歸咸陽(中第一百六十五章 宴夜第五百七十二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第744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續二第1042章 雁行緣石徑第697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下第五十九章 兩地第五百九十八章 江東地近保生全(下第五百九十五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續四第一百五十章 漸變五第873章 野死諒不葬(續)第826章 願爲忠臣安可得(中)第1020章 分兵救朔方(續第二百五十六章 崢嶸第三百三十一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中第三百零九章 內外兩相望(中第1011章 行歌歸咸陽(續二第五百七十六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五)第三百三十二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下第833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續)第1006章 收功報天子(續二第909章 虎竹救邊急(續二第658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中第二百六十八章 再造3第651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續二第六百一十五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續二)第二十四章 變化第五百八十二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第十一章 活下去第645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續)第882章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下)第三百九十九章 人心不盡足(中第1030章 虜陣精且強(續第三百五十章 恩詔不念棟樑材。第955章 孟冬沙風緊(下第五百七十八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七)第二百一十章 交州5第一百一十章 潮南第二十五章 變化(中)第六十二章 陰雲4第八十九章 猶疑第二百一十六章 各方第二百六十四章 新平4第四百三十六章 遠道不可思(續第822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下第784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續二第1012章 徵師屯廣武第三百二十一章 表裡兩相知(下第775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第685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續第844章 梟騎戰鬥死(續二)第四百零八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續第934章 兵威衝絕幕(中第四百九十一章 無題(這章算昨天的)第四百零六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中第1019章 分兵救朔方(下第一百五十四章新氣4第947章 列卒赤山下(續二)第四百七十一章 蹄跡未乾人去近第三百零九章 內外兩相望(中第985章 單于一平蕩(續第五百零十四章 峽江試險眼初開(續第三百二十二章 表裡兩相知(續第847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下)第四百六十章 鳴鼓興士卒(續)第三百七十七章 既喜朝聞日復日第1036章 天子按劍怒(續二第五百零七章 將軍仗節鎮巴邱(續)第一百章 弊情第665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續第二百四十章 亂投2第四百二十二章 如今全屬指麾中(下第690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續第二百三十七章 再定4第906章 虎竹救邊急(中第一百零七章 暮雨第五十九章 兩地第六章 在北第1023章 嚴秋筋竿勁(中第712章 走馬爲君西擊胡(下)第四十五章 心思(四)第899章 羽書速驚電(續二第一百五十五章新氣5第1030章 虜陣精且強(續第九十八章 潮陽(下第1060章 旌甲被胡霜(續)第689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