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厚積薄發

隨着“漢嶽弛道”的“不堪重負”,武漢的大工程的的確確就要上馬,而且還不是一個兩個,張德帶人幾次論證過後,決定在魯湖以南貼着“漢嶽弛道”,再擴大一條堤壩。

此時的長江南岸和後世有點不同它幾乎是貼着“漢嶽弛道”,魯湖下來,就是一片連綿極廣的灘塗地,大量的蘆葦、泥沼在這裡成片。但是多年沖刷,江水已經逐漸走靠北的一方,泥沙淤積之後,逐漸形成了面積不小的沙洲。

而這塊沙洲的中央,就是一條水道,水道的南側,就是一片廣大的水域,形狀像個斧頭。故而有稱“斧頭湖”的,但因爲開了口子入江,也有稱“斧口”。

張德這一次要做的大工程,是直接把沙洲用堤壩圈起來,讓“斧頭湖”徹底遠離長江,再由長江分出來的狹窄水道,來聯通魯湖。

其實這幾年已經陸續做了類似的前期工作,在“斧口”西南,陸續圍了兩個湖泊出來,清淤平溝之後,增加田畝二十餘萬,屬於武漢地區最大的一塊“農場地”。蒲圻縣大戶採買的糧食,這幾年就是從“鮎瀆農場”購入。

而這個鮎瀆鎮,就是武漢治理江夏湖泊、沼澤的西南重鎮。從鮎瀆鎮開始,整個江堤的走向,都是盡力在沙洲上鞏固,先向東,再向西北。這使得魯湖以西長江段,鄂州有一塊突出的沙洲灘塗,像一根舌頭,在瘋狂地舔着江北……

江南諸州縣,都沒有這個能力來發動這樣巨大且難度係數極高的工程,唯獨武漢具備這個資格。

不僅僅是技術上的問題,而是武漢方面可以發動的民夫,其數量質量,外界根本不能夠理解。

按照武漢現在的人口輸入速度,要不了十年,膨脹到兩百萬常駐,是鐵板釘釘的事情。

當然在籍人口依然是非常的扯淡,不管漢陽還是江夏,在民部的案頭,依然就是個上縣。

能被稱作“地上魔都”,自然也是具備了“都”的規模。

有些頗有家資的外地二世祖,如今最願意幹得一件事情,就是“腰纏十萬貫,浪漫雲夢洲”,這是一個可以讓人浪的飛起的地方。

“鮎瀆鎮”的江堤鞏固,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終於讓下游靠近魯湖一帶的沙洲灘塗越來越肥厚,通過調動大自然的偉力,再增加幾十萬畝土地不成問題。

只是想要土地能夠被開發,還需要時間的沉積,人力的投入。

但對武漢而言,把“斧口”徹底變成“斧頭湖”,已經可以開工。

江漢觀察使府的短期目標,就是把“鮎瀆鎮”擴大規模,依託“鮎瀆農場”,在斧頭湖封口的南部地區,也就是貼近“漢嶽弛道”,直接建個市場。

而這個市場的規模,是一個縣。

也就是說,江漢觀察使府的目標,就是直接生造一個縣出來,只是因爲上報朝廷要走流程,暫時定位一個“市鎮”。

如此以來,“漢嶽弛道”的壓力,可以得到極大釋放,這個“市鎮”的作用,除了調劑中轉物流貨貿之外,還能起到積蓄人口的用處。

饒是整個武漢官僚團隊已經對未來進行了預判,規劃上都是極大的超前,但因爲時代的特殊性,加上掠奪人口的肆無忌憚,常駐人口的擴張速度,已然超過了城市擴張發展的速度。

若非武漢對中下層的管理極爲嚴格,而不是“皇權不下鄉”那種放養式管理,整個武漢地區按照歷史慣例,早就開始了自爆,然後禍害整條揚子江。

張德最慶幸的一件事情,就是當年還沒動身去長安之前,就開始了非主流人才的培養,到抵達長安之後開始挖帝國主義牆角,重點也一直在帝國教育權的褲襠裡掏兩把,並沒有摻合到帝國高層的奇葩權力鬥爭中去。

“武漢系”官僚或者說人才的風格,在這個時代是如此的鮮明,但時至今日,老張已經到了而立之年,卻也敢說一句,若論世家名門,他“武漢系”就是當世第一家。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武漢系”的大量官吏遴選人才庫,壓根就沒有門第。朝廷還能從“寒門”中挑三揀四,但武漢若是要擴張到百萬級人口的大都會,靠有門第的團體,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爲大部分情況都算是自我培養自我輸血,這就導致“武漢系”不得不抱團,不管是抱團取暖還是抱團羣毆,都是不得已而爲之。

武漢之外的天地,想要給他們施展抱負,只有兩條路,一是自己家世好,不怕沒有“知己”去幫自己行卷,二是全面跪舔,只求一官半職。

老張二十年辛苦,才折騰了這一坨那一坨的“上升渠道”,“自己人”自然也見不得外人空降過來“摘果子”,抱團的狀況,自然也就越發加深。

但不管怎麼說,整個武漢官場的活力還是相當不錯的,尤其是針對大工程,各部門雖說“狗咬狗”現象時有發生,但故意“扯後腿”這種狀況並不多見。畢竟武漢本地很多職位,理論上只算是“吏”,甚至只是觀察使大人的“幕僚”,並沒有直接從朝廷拿到官身。

一旦犯錯,根本不需要經過吏部,府內稍作討論,勾了也就是勾了。

這一次由“漢嶽弛道”引發的事端,府內有司都是忙碌開來,雖說不知道府內高層到底定下了什麼個章程,但市面上的動作,已經讓不少人更加激動起來。

“居然要徵發恁多民夫?”

“連工場也要按比例出人,這一次是按批次徵發,頭批民夫、腳力、大小工,居然有五萬人之巨!”

“五萬人……”

“已經開始劃分片區,各分包乾,大中小隊長已經準備開始遴選,監工已經到位,‘斧口’那裡已經多了不少房屋、物料。”

“‘斧口’東南的採石場已經闢了好大的一條路出來,這是要多大動靜?”

正跟着“前輩”們實習的上官庭芝和李元祥在通告處一臉的疲憊,從震驚到麻木再到機械式的工作,連半年都沒有。

換做從前,李元祥一聽說上來就發動民夫五萬,他肯定要嚇一跳。五萬是什麼概念?這還是頭一批,吃喝拉撒外加管理,那真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得來的。

但實際上在武漢並非如此,管理有別朝廷不說,“民夫”往往不是民夫,他們中的大部分人都沒有武漢戶口,並非是在籍人口。而這些人遠比民夫好用好管理,只要劃分好了包乾區,從小隊長、中隊長到大隊長,都是有條不紊,相當的熟悉這一套流程。

縱然有人划水摸魚,但總體而言,還是相當的高效穩定。

這是朝廷其它地區,無論如何都做不到的事情。

李元祥來武漢時日太短,他無法想象當年武漢草創時期,究竟是經歷了什麼,纔會自然而然發展到這種地步。

饒是已經開始了機械式的工作日產,但江王殿下偶然還會意淫一下,這五萬人要是動員起來,直接衝着洛陽過去就是幹一票,估摸着席捲江淮河南,應該是不成問題的吧?

“這真是要建個‘市鎮’?”

江王殿下面對當下工程的前期規模,感覺有點無處點評的樣子。

第八十九章 長治久安之法第八十七章 小娘子們第六十九章 非正常護院(三更)第六十一章 俱靜第三十幾章 下注第二十一章 就是這麼直接第四章 癲狂第三章 灑脫第二十五章 我們的事業無人知曉第二十九章 武漢第六十六章 技術強第三十七章 莫名其妙的差事第四章 所圖第八章 孺子可教第八十八章 性質第六十章 不行第十三章 豬肉燉粉條第十章 毒啊第八十六章 急流勇退第六十九章 做事第三十六章 是熟人第二十一章 淡定第六十一章 給個機會第九十六章 變換第十二章 茶會第三十四章 慫恿第九十六章 胃口第六十九章 抵京第二十三章 西遊記第十八章 熱情似火第九十五章 紅燒肉在燃燒第八十一章 興許是大智慧第十七章 又到河北第十四章 狗何必爲難狗第十七章 光第七十六章 質變第二十四章 人精的舞臺第六十三章 不止於此第七十八章 遠西風雲第五十五章 暗爽不已第二十六章 觀念第六十幾章 化鬱悶爲食慾第三十章 拉一把吧第四十一章 時代變化第五十一章 很好第八十三章 求生慾望很強烈第九十章 挑不出錯第五十九章 凜冬將至第十五章 碰瓷第十九章 春意難言(遲到的第五更)第五十幾章 叫爸爸第九十一章 夜行第三十三章 煩悶第九十五章 懷德節第十八章 陸師兄求助第六十二章 病退第二十七章 孔曰成仁(第三更)第二十五章 要上船第五十六章 老規矩(第一更)第八章 接風第十章 興致第六章 喲第二章 樑豐縣男第七十五章 奮鬥第四章 我見猶憐(爭取再搞一章出來)第七十一章 面善第十二章 養豬縣令第十章 提督第七十三章 變化無常第八十七章 勇猛精進第六十章 令人感動第五十六章 省錢第六十章 朝會一本道(票呢?)第五十二章 就是直接(第三更)第十六章 這勾當第六十三章 躺着中槍杜正倫第七十七章 願景第五十三章 杜斬仙第二十一章 跳第七十五章 豺狼當道第九十六章 內海第六十章 令人感動第五章 人事流動第五十九章 當年心情第四十八章 魄力第五十四章 體面第八十六章 參差荇菜好吃嗎第八章 瓜分無份第三十五章 來個buff第六十二章 不請自來(請票上身)第三十一章 再生父母第二十六章 變化第二十三章 一個簡單的道理第二十一章 殺第六十三章 好處第九十九章 抵臨第十一章 看透第九十八章 不能理解第七十一章 深深的佩服
第八十九章 長治久安之法第八十七章 小娘子們第六十九章 非正常護院(三更)第六十一章 俱靜第三十幾章 下注第二十一章 就是這麼直接第四章 癲狂第三章 灑脫第二十五章 我們的事業無人知曉第二十九章 武漢第六十六章 技術強第三十七章 莫名其妙的差事第四章 所圖第八章 孺子可教第八十八章 性質第六十章 不行第十三章 豬肉燉粉條第十章 毒啊第八十六章 急流勇退第六十九章 做事第三十六章 是熟人第二十一章 淡定第六十一章 給個機會第九十六章 變換第十二章 茶會第三十四章 慫恿第九十六章 胃口第六十九章 抵京第二十三章 西遊記第十八章 熱情似火第九十五章 紅燒肉在燃燒第八十一章 興許是大智慧第十七章 又到河北第十四章 狗何必爲難狗第十七章 光第七十六章 質變第二十四章 人精的舞臺第六十三章 不止於此第七十八章 遠西風雲第五十五章 暗爽不已第二十六章 觀念第六十幾章 化鬱悶爲食慾第三十章 拉一把吧第四十一章 時代變化第五十一章 很好第八十三章 求生慾望很強烈第九十章 挑不出錯第五十九章 凜冬將至第十五章 碰瓷第十九章 春意難言(遲到的第五更)第五十幾章 叫爸爸第九十一章 夜行第三十三章 煩悶第九十五章 懷德節第十八章 陸師兄求助第六十二章 病退第二十七章 孔曰成仁(第三更)第二十五章 要上船第五十六章 老規矩(第一更)第八章 接風第十章 興致第六章 喲第二章 樑豐縣男第七十五章 奮鬥第四章 我見猶憐(爭取再搞一章出來)第七十一章 面善第十二章 養豬縣令第十章 提督第七十三章 變化無常第八十七章 勇猛精進第六十章 令人感動第五十六章 省錢第六十章 朝會一本道(票呢?)第五十二章 就是直接(第三更)第十六章 這勾當第六十三章 躺着中槍杜正倫第七十七章 願景第五十三章 杜斬仙第二十一章 跳第七十五章 豺狼當道第九十六章 內海第六十章 令人感動第五章 人事流動第五十九章 當年心情第四十八章 魄力第五十四章 體面第八十六章 參差荇菜好吃嗎第八章 瓜分無份第三十五章 來個buff第六十二章 不請自來(請票上身)第三十一章 再生父母第二十六章 變化第二十三章 一個簡單的道理第二十一章 殺第六十三章 好處第九十九章 抵臨第十一章 看透第九十八章 不能理解第七十一章 深深的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