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幾章 化鬱悶爲食慾

嗤!嗤!嗤……

埋地鍋爐因爲泄壓,從縫隙處漏出了大量的白色蒸汽。雖然這並沒有什麼危險,但是場面還是極爲壯觀,不過是幾個呼吸,周圍已經跟起了大霧一般。

“呸!”

把嘴裡的唾沫渣滓啐乾淨,張德眉頭微皺,“不行啊。”

密封手段其實並不是問題所在,實在是冶煉品控不到位。密封性上,可以使用蟲膠無花果膠還有絲綢混合做到。但金屬材料本身,就是頭疼。

“熟鐵熟鐵熟鐵熟鐵……我要******啊——”

張德暴怒地吼叫着,一羣學徒嚇的不敢說話。

“好了,今天放你們假,都回家去吧。”

然後學生學徒工人們都撒歡似的滾回家去了。

跨越式發展果然不是那麼好搞的。

工業革命從技術上來說,就是動力源、能源、材料。老張當年讀書那會兒,總結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技術要素,就是蒸汽機、煤、鋼鐵。

現有的手段,打造一臺實驗室蒸汽機,完全不是問題,但其動力輸出,還不如一頭騾子。儘管很有意義,但是令人遺憾。

如果不能夠讓人看到利潤,權貴們不會一股腦兒扎進去,並且還要承擔和皇帝互毆的巨大風險

當然了,這就不是技術問題,而是社會問題。

老張現在的問題是,像樣的熟鐵都沒辦法量產,更別說其它了。

鋼材倒是已經成規模地產出,只是這又涉及到材料優先使用權的問題。皇帝對技術革命肯定是不感興趣的,但追求歷史定位,洗刷玄武門的小黑點,通過曠古爍今的盛世來奠定皇位合法性,他絕對感興趣。

毫無疑問,石城鋼鐵廠的產品,優先級是給遼西將士武裝到牙齒,哪怕是用來切豬排的匕首,也是精鋼打造。

不過總體來說,前途還是光明的,石城鋼鐵廠的實際產量,相較於去年,日產鐵料已經翻了一番。庫存鐵錠已經破百萬斤這個小小的關卡,一個石城鋼鐵廠的庫存,就足夠吊打大唐其他地方的全年產出。

每當想到這個,老張總會感慨萬千:老子果然牛逼啊。

“算了,就當是技術儲備吧。這陣子,還是得放空一下腦子,不能鑽牛角尖。”

其實張德也知道,自己一直在堆時間和材料的話,完全不是問題。只要蒸汽機的穩定輸出達到五馬力,放礦區就是神兵利器,對提高煤炭產量很有幫助。當然這個產量不是從北方地區刷出來的,是在筑紫島和淮南道等地。

前幾年河北道圈地,露田基本都落到了大戶手中,後來雖然皇帝搞了一波,但也不果實左手倒右手,換了另外一波大戶。

以張德自己爲例,名義上來說,華潤號給員工的土地獎勵,還是非常豐厚的。但是,這個土地,尤其是耕地的獎勵,還有一個小小的條款。這個條款就是露田所有者,需將耕地租給某著名大商號租種十年。

然後這個條款還有個附屬條款,那就是十年到期,有優先權。

基本上員工也不是傻逼,很簡單的算術。露田要繳稅,然後畝產大概一百五十斤上下。每個人頭五十畝,一戶算五個人頭,也就是兩百五十畝。按照這等上戶人家,扣掉納捐稅賦,約三萬斤左右淨賺。摺合成長安糧價,大概就是一百五十貫。

但這是米價,碾米去殼的產出比一般是在七成到八成,這是上等米。當然也有九成多的,這種米在長安是賣不出去的。

於是一百五十貫打個八折,就變成了一百二十貫。然而問題又來了,這一百二十貫,也不是尋常農民能拿到手的,京中賣米之人,背後都是貴族豪門。簡單點說,大地主一定是大糧商,既然大地主的米價都到鬥米五文的地步,收糧的價錢,只會比這個低。

因此纔有糧賤傷農的說法,兩百五十畝中田的人家,一年收益低於一百二十貫。那麼佔據下田的那些貧農自耕農,又該如何呢?

天下九成九的上田,都在豪門世家手中,普通子弟不可能拿到那些畝產兩百五十斤以上乃至五六百斤以上的上田水澆地。

所以絕大多數普通農民的收益,一定是微薄的。

然而在華潤號的體系中,只要不是奴工,哪怕是十年契約工,同樣按五人頭上戶人家來計算,其一年收益,在貞觀五年,就有女工超過了尋常坐擁兩百畝中田的人家全年收入。

而且張德在改進了粗紗車之後,水力織布機也已經開始普及,只是暫時還沒辦法達到農戶織女那般針線平整精細,略顯粗糙罷了。

但是對尋常人家來說,能做到衣不蔽體,就很好了,對布料的選擇,當然是物美價廉最好。

所以說對大部分河北道農民以及華潤號體系下的員工而言,將露田租賃給華潤號,不僅可以不用再去考慮稅賦節氣蟲害,還能進入手工業作坊中賺取額外的工資。而按照貞觀三年之後越來越見底的糧價,半脫離耕地的農民和華潤號基層工人,是完全可以承擔的。

張德之所以要做這種隱形的土地兼併,目的依然很簡單,創造市場,擴大市場。

要想小霸王學習機在唐朝誕生,必須要有市場。

老張清點過自己現在掌控的局面,海外種植園經濟開了個好頭,他已經掌握了一個穩定的資源掠奪地。而帝國內部的脫產人口,擴充的速度快的驚人,光長安每年誕生的那些貴族後代,就是數以千計。哪怕他製作無花果膠做的奶嘴,一個賣它一百文,按一年每人一個計算,這也是十萬文以上。而很顯然,奶嘴不可能只用一個,他也不可能就盯着這些雞零狗碎。

而三大夾帶真理的正義船隊,已經開始熟練地探究大海的廣度,未來的一二十年,大唐會順利地開發江南,這個時候,三大船隊在南海地區的資源掠奪,就能夠配合大唐對江南的深度開發。

老張大膽地估計,這個時候,人口肯定出現了爆炸,然後手工業作坊和水力工坊已經完全不能夠滿足帝國內部脫產人口的消費需求。

那麼,迫切需要的穩定動力源,就會應運而生。這個應運而生,不是他實驗室不斷地失敗,不是他不斷地糾結爲什麼熟鐵你特麼爲什麼有些部位是硬的,不是材料加工得到突破,不是煉焦產業怎麼就擴大了。

而是新的制度關係,使得新的基層掌握了一些話語權。或許那個時侯,老張的小夥伴們當中,成天就翻史書,跟人說周公的共和是多麼多麼的牛逼不解釋。

當然了,老張不喜歡貴族共和,但小霸王學習機想要誕生,得先讓五姓七望和皇族死上一個兩個,才能算得上小霸王。

連舊時代貴族們的人血饅頭都沒嘗過,怎麼能算小霸王呢?

“試驗用鍋爐先放一放吧。”

張德想了想,拿起了一個鐵籠子,是個螃蟹籠,裡面塞了幾塊魚肉還有內臟,然後盯着籠子,老張下定決心,“先捉些大螃蟹吃吃,等有空了,再捉大龍蝦吃吃,繼續有空了,去流鬼國附近海域捉帝王蟹吃吃,要是還有空,去深海釣帶魚……”

然後工科狗就帶着人上了船,去渤海放螃蟹籠子捕捉螃蟹去了。

一隻只鐵製籠子,通過絞盤將細鐵鏈轉動,緩緩地出水,然後籠子裡,是一隻只不算肥碩但是個兒大的青蟹。

老張拿來清蒸清蒸還有清蒸,吃的很高興,饞的某個孕婦口水狂吞。

然而老張語重心長地告訴她:“芷娘,甄太醫說過,懷有身孕,不可食這等海產。來,你看我吃……你看這蟹腿,多大啊,你看這蟹肉……唉,可惜你不能吃。”

孕婦沒忍住,猛地抓起一塊蟹腿肉就要塞嘴裡。

但工科狗幽幽地來了一句:“兒子啊……”

啪!

蟹腿肉摔在了工科狗的臉上。

吸溜……

工科狗拿起蟹殼,吸着湯汁,吃着從臉上掉下來的蟹腿肉,鍋爐馬力不夠的鬱悶,一掃而空,簡直是不要太爽。

“明天去釣龍蝦——”

手握螃蟹的工科狗,仰天長嘯。

第五十章 時代的召喚第四十二章 東南形勝第九十三章 以“義”之名第九十五章 觀滄海第三章 求榮第十五章 幫襯第二十九章 朕有點乏了(求推薦票)第八十八章 性質第六十四章 真誠拜訪第四章 俺脫第六十三章 紅包第五十四章 一個答案第三十章 功德取捨第七十八章 糾結的老陰貨第三十一章 烘爐第六十六章 韓劇害人不淺第十章 殘酷的機會第八十一章 冬天裡的一把火第三十五章 春耕第二十九章 福壽第二十二章 得寸必進尺第二十八章 無語第二章 溫彥博的刀第二十三章 僞科學第五十六章 深意第九十九章 做成一門生意第七十一章 蘇州行第五十九章 沙悟敬第九十五章 吃肉第八十七章 遼水之謀第三十四章 慫恿第四十八章 加速時代第十九章 工程第三十五章 給道士算命第四十二章 大明宮第十九章 溫文爾雅第九十五章 已非當年少女第三十七章 強行裝逼第五十四章 信心第六十五章 從未見過第二十九章 聊個天第十三章 奇葩本位制第六十七章 老幹部(第四更)第二十四章 一切爲了員工第五十四章 認知之外第七十六章 發現第六十六章 新來的第四十四章 紅口白牙第四十八章 要有誠意(推薦票)第四十三章 進階版本第八十章 皇后詫異第四十七章 所要何物第三十六章 追求數量第五十二章 好手藝第六十章 風流瀟灑第三十五章 正當紅第九十五章 摩訶耶那提婆奴手札第三十四章 躁動第十六章 大禮第六十一章 瞧着眼熟第六十七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八十章 免稅成兵第七十一章 穩第六十五章 不爭一時第十九章 再嘆娶妻娶賢第二十七章 好機會第十八章 拆分江南第二十八章 簡在帝心第五章 抓老鼠的第七十七章 請人第九十五章 決心第八十章 長孫之謀第五十四章 猶如關東之門戶第三十七章 小行會第五十一章 天家子女第九十七章 自信第四十四章 等待第三十章 人才第四十五章 大唐胡兒(求推薦票)第五十三章 多一個不多(第一更)第五章 人事流動第十章 瞬間第九十八章 遮羞不成第六十四章 暗箭第五十幾章 精銳第九十八章 不能理解第七十一章 蘇州行第七十九章 經驗第三十八章 肥皂掉了第七十章 事有偏差第三章 拜第八十五章 防微杜漸(大年初二第一更!)第六十七章 鬥法第八十七章 兩難境地第二十六章 有利第八十三章 老馬識途第十四章 盛情難卻第五十章 白糖倉第九十五章 決心第二十一章 胃口好
第五十章 時代的召喚第四十二章 東南形勝第九十三章 以“義”之名第九十五章 觀滄海第三章 求榮第十五章 幫襯第二十九章 朕有點乏了(求推薦票)第八十八章 性質第六十四章 真誠拜訪第四章 俺脫第六十三章 紅包第五十四章 一個答案第三十章 功德取捨第七十八章 糾結的老陰貨第三十一章 烘爐第六十六章 韓劇害人不淺第十章 殘酷的機會第八十一章 冬天裡的一把火第三十五章 春耕第二十九章 福壽第二十二章 得寸必進尺第二十八章 無語第二章 溫彥博的刀第二十三章 僞科學第五十六章 深意第九十九章 做成一門生意第七十一章 蘇州行第五十九章 沙悟敬第九十五章 吃肉第八十七章 遼水之謀第三十四章 慫恿第四十八章 加速時代第十九章 工程第三十五章 給道士算命第四十二章 大明宮第十九章 溫文爾雅第九十五章 已非當年少女第三十七章 強行裝逼第五十四章 信心第六十五章 從未見過第二十九章 聊個天第十三章 奇葩本位制第六十七章 老幹部(第四更)第二十四章 一切爲了員工第五十四章 認知之外第七十六章 發現第六十六章 新來的第四十四章 紅口白牙第四十八章 要有誠意(推薦票)第四十三章 進階版本第八十章 皇后詫異第四十七章 所要何物第三十六章 追求數量第五十二章 好手藝第六十章 風流瀟灑第三十五章 正當紅第九十五章 摩訶耶那提婆奴手札第三十四章 躁動第十六章 大禮第六十一章 瞧着眼熟第六十七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八十章 免稅成兵第七十一章 穩第六十五章 不爭一時第十九章 再嘆娶妻娶賢第二十七章 好機會第十八章 拆分江南第二十八章 簡在帝心第五章 抓老鼠的第七十七章 請人第九十五章 決心第八十章 長孫之謀第五十四章 猶如關東之門戶第三十七章 小行會第五十一章 天家子女第九十七章 自信第四十四章 等待第三十章 人才第四十五章 大唐胡兒(求推薦票)第五十三章 多一個不多(第一更)第五章 人事流動第十章 瞬間第九十八章 遮羞不成第六十四章 暗箭第五十幾章 精銳第九十八章 不能理解第七十一章 蘇州行第七十九章 經驗第三十八章 肥皂掉了第七十章 事有偏差第三章 拜第八十五章 防微杜漸(大年初二第一更!)第六十七章 鬥法第八十七章 兩難境地第二十六章 有利第八十三章 老馬識途第十四章 盛情難卻第五十章 白糖倉第九十五章 決心第二十一章 胃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