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求生

願意跟宇文氏打交道的人不多,要麼是大義上不願意跟“弒君”之家有來去;要麼就是私德上認爲宇文士及拍李董馬屁實在是太令人無語,有人甚至罵他乃是當代“吮癰舔痣”之先鋒。

可以說是體制內的“絕緣體”,比魏徵、令狐德棻之流那是強多了。

只不過爛船也有三顆釘,宇文氏祖上雖然只是鮮卑部族的奴僕,可後來發達了啊,歷經數朝怎麼地也要比破落小戶強得多,七拐八拐,從姻親入手,也能找個老鐵喝兩杯。

比如宇文禪師就有個姑姑,幹她的男人不一般,姓李名淵,至今未死。

然而後宇文禪師的姑姑宇文昭儀是生了兒子的,通過這個兒子李元嘉,聯繫上了身體機能保持不錯的“禁苑蛙王”老董事長。

老董事長沒辦法出禁苑,能幫的忙不多,但有一個好,存款相當的給力。於是老董事長看在小老婆的面子上,就給借了筆錢。然後韓王李元嘉拿了錢,就託人轉交給了老丈人,江西總督房玄齡。

人到了南昌,就跟房玄齡說了:爸,這錢呢,一部分是小婿孝敬您老的,另外一部分呢,是小婿的表兄孝敬您老的。

然而轉述的老哥並沒有見到房總督,見到都是房總督家的二公子。

二公子表示你一個王爺叫我爸不合適,不過錢呢就收下了。還有你表兄叫啥?是不是想來江西做官?一句話的事情。

傳話的人一聽,房二公子有口皆碑,乃是妓院戰神風流劍客,江湖上的赫赫威名,豈能是隨便糊弄的?

於是有了“準信”,立刻快活地離開了江西,半個月後把消息帶到。韓王李元嘉收到消息,心想自己老丈人果然牛逼,別人碰上宇文氏,那還不是跟踩着狗屎一樣,有多遠就跑多遠?

偏偏自己這麼一個女婿開了口,老丈人他就答應了,這是什麼?這說明什麼?說明這個老丈人,他疼愛子女,他有能耐,他有實力啊!

當然了,韓王殿下也不會知道江西發生了什麼。

收錢收順手的房二公子回頭跟老爸一說這麼個事情,房玄齡當時就給他一耳光,然後又一耳光,接着又是一耳光,最後還是一耳光……

房喬不是文弱書生,是個大力猛男,幾耳光打的兒子耳聾耳鳴之後,才慢條斯理地一邊喝茶一邊吩咐房遺愛要聽話要上進,不要每天就想着收黑錢。

受父親諄諄教誨,房二公子感動不已,連連點頭,深刻地反省了自己的不足,然後表示爸爸你能不能再拉車一把。

畢竟父子一場,一把屎一把尿喂大的,怎麼可能眼睜睜地看着兒子掉坑裡視而不見?再說了,宇文氏而已,他房玄齡敢把女兒嫁過去,那也說明事情沒有多麼要緊的。

有能耐宇文氏再弒君一回看看?

然後關於德州刺史宇文禪師的事情,要解決也很簡單,讓宇文禪師卸任,從德州出來就是了。

理由麼,房玄齡已經想好了,老夫想要吃“德州扒雞”,聽說宇文禪師手藝不錯,江西行省就是需要這樣的專業性很強的人才。

京城很快也知道了這個事情,有在弘文閣行走的小年輕還奇怪:“宇文禪師乃是德州刺史,若是轉任江西,若是無功,豈能升遷?”

然後這個小年輕的“老闆”是褚遂良,大約是那天心情好,褚遂良喝茶看報紙磕開心果然後跟小年輕解釋:“轉任他處,何曾一定是有功升遷?真要走人,功不如過。宇文禪師只需被人攻訐,自然要被貶別處。”

“……”

還有這操作?

果不其然,被褚遂良說中了。宇文禪師騎馬踩踏農田,還被人傳的沸沸揚揚,說他堂堂一州長官,居然騎馬在農田裡狂奔打獵,簡直是罪該萬死罪不容誅。

宇文禪師進行了辯解:我鮮卑人,很符合我祖上傳統……

朝廷沒有理他,反而塞了抹布,然後就被除職德州刺史,“被貶”江西虔州,爲南康縣縣令。

刺史變成縣令,不看城市規模,就從名稱上來看,的的確確是被貶了。

房總督的手筆,先來童叟無欺不留後患。這要是把宇文禪師調來江夏,還給個刺史、長史噹噹,擺明了房總督要包庇,明面上就不好看,有損總督“威嚴”。

再說了,就李元嘉送來的那點錢,給個縣令就不錯了。

順利跳出火坑的宇文禪師喜極而泣,人還沒被貶江西,就衝南方跪下磕了個頭。沒辦法,恩同再造啊。

德州是個什麼鬼情況,別人不知道,他還不知道嗎?

已經出現了大量有活力社會團體跟欽定徵稅司對幹,關鍵是這些有活力社會團體來頭也不小,誰誰誰拜的是林輕俠,誰誰誰跟的是王祖賢,誰誰誰又在安北都護府放過羊……不說裝備只說戰鬥力,這般“刀客”就沒有一個善茬。

當然如果就是一幫刀客,他宇文禪師也不怕,偏偏還有讀了書的牲口在裡面煽風點火。而且來頭也不小,都是幽州一帶的口音,跟徵稅司衙門對着幹的時候,言必稱要討個公道,而不是謀反。

有頭腦有底線,搞不好將來就會成爲同僚。可這樣的同僚,宇文禪師看一眼都覺得害怕,這時候不趕緊腳底抹油,不是等着別人過來拿他腦袋刷成就麼?

別人的腦袋剁了,興許就是“殺官造反”;剁他的腦袋,那說道可就多了。比如你要是蕭氏,就說要給蕭皇后出出氣,殺個姓宇文的爽爽……有蕭瑀在,定“謀反”還是“私仇”,這不就是一句話的事情麼?

再說了,德州現在日子不好過,底細自然是內府局乾的好事,陰陽人死太監給皇族背黑鍋是標配,可不代表在德州就給了這個配置。德州老哥都閹割了,德州黑車配置閹割一下,也是可以理解的。

於是別人起來搞事,刀頭一轉就指着宇文禪師,說這幾年日子不好過,就特麼是你這條狗官乾的好事!

出現這狀況,韓習韓大使會跳出來說“忠義當前,讓雜家先死”嗎?毫無疑問陰陽人死太監都是心理變態,加上報復社會的惡毒心理,搞不好韓習的兒子,那條毒到不能再毒的“地頭蛇”,直接就把自己“魚肉鄉里”的黑鍋甩宇文禪師身上。

債多了不愁,蝨子多了不怕。只要宇文禪師死翹翹,這是非功過,還不是活着的老哥隨便編?

就這麼個惡劣環境,宇文禪師有心給李董遙拍馬屁,可惜事涉皇帝家奴,這不拍馬腿上等什麼呢?

於是宇文禪師明知道自己老爹都特麼快死的樣子,還是跪求老爹想想辦法,這纔有了託關係跑長安禁苑向太皇借錢的事宜。

可以說宇文禪師的求生慾望很強烈了。

臨行之前,宇文禪師也琢磨過了,橫豎要走人,有些德州本地大戶也不知道他的行情,索性詐騙一筆錢,跑江西之後就給總督府獻愛心。

到時候他人都走了,別人還能從江西咬他去?

然後宇文禪師就約了幾個門路不算太廣的大戶,就說現在有個路子,興許能通融一下,種棉花可以讓京城高擡貴手。就是活動關係要開銷,你們看着給。

門路不廣腦回路也不夠廣的幾個大戶當時就說了:宇文使君太客氣了,要多少錢,閉着眼睛就寫0,多少都是緣分。

宇文禪師笑而不語,錢到手之後,直接滾蛋去了京城等候發落……

第四十七章 來客吃什麼第三十章 進學(求推薦票)第九十八章 講究第四十九章 魔性第八章 人地論第四十五章 九鼎第三十二章 改變第九十三章 耿直的尬聊第六十三章 事業第七十章 事有偏差第二十六章 君子六藝第七十章 戰慄第三十五章 朋友圈很重要第十九章 溫文爾雅第七十四章 一顆正義的心臟第十八章 陸師兄求助第四十九章 正經事要緊第三十章 能吏標準第三章 體諒人的張大郎第二十九章 默契第六十七章 瘋了第二十七章 孔曰成仁(第三更)第六十五章 早秋有點熱第十九章 需求第六十四章 真誠拜訪第十九章 黑金黑裝備第三十五章 始作俑者第九十二章 大郎回京(一更)第九十七章 趕巧第六章 露面第五十八章 一羣鴨子(第三更)第五章 很像(求票)第六十五章 內心震撼第三十幾章 下注第五十幾章 雜牌第七十八章 地位第七十七章 牌桌會議第十章 江楓漁火對愁眠第三十一章 誰是張小乙(求推薦票)第三十三章 另請高明第二十三章 走私品第七十四章 一顆正義的心臟第七十七章 花錢第二十五章 要上船第三十幾章 純潔的友誼第九十七章 趕巧第七十一章 洛陽漸變第九章 套路第九十章 隱藏的躁動第二十章 玩火第十八章 拆分江南第九十四章 機不可失第九十一章 馬車問答(二更)第七十六章 質變第六章 兩事徐王第二十七章 讀書的方法第七十八章 進京打牌第九十四章 抵達第六十四章 現狀第十三章 孃舅親第二十五章 別人不知道第七十九章 經驗第三十九章 愛把柄的人第三十七章 觀察第六十章 愁啊第六章 主僕對話第八十九章 直言第七十八章 進京打牌第八十七章 小盤算(年初二第三更!)第二十九章 默契第三十九章 談感情第八十五章 籌謀第二十八章 一視同仁(第一更)第四十八章 合法抗洪第三十四章 盼國強第九十八章 君臣之談第三十九章 一時無言第十一章 過分第三十三章 靈車漂移第五十九章 當年心情第十九章 再嘆娶妻娶賢第四十六章 老好人第七十六章 質變第五十六章 省錢第八章 人地論第二十九章 興師問罪第七十三章 治世以大德第三十章 祭告第四十四章 反派第四十四章 紅口白牙第八十九章 都是坑第五十一章 初具規模的市場第六十二章 果實第二十一章 西征萬象第九十六章 胃口第九十一章 忠厚長者(第二更)第二十六章 鐵路第九十三章 懷德碑第四十六章 風物第三十四章 要負責
第四十七章 來客吃什麼第三十章 進學(求推薦票)第九十八章 講究第四十九章 魔性第八章 人地論第四十五章 九鼎第三十二章 改變第九十三章 耿直的尬聊第六十三章 事業第七十章 事有偏差第二十六章 君子六藝第七十章 戰慄第三十五章 朋友圈很重要第十九章 溫文爾雅第七十四章 一顆正義的心臟第十八章 陸師兄求助第四十九章 正經事要緊第三十章 能吏標準第三章 體諒人的張大郎第二十九章 默契第六十七章 瘋了第二十七章 孔曰成仁(第三更)第六十五章 早秋有點熱第十九章 需求第六十四章 真誠拜訪第十九章 黑金黑裝備第三十五章 始作俑者第九十二章 大郎回京(一更)第九十七章 趕巧第六章 露面第五十八章 一羣鴨子(第三更)第五章 很像(求票)第六十五章 內心震撼第三十幾章 下注第五十幾章 雜牌第七十八章 地位第七十七章 牌桌會議第十章 江楓漁火對愁眠第三十一章 誰是張小乙(求推薦票)第三十三章 另請高明第二十三章 走私品第七十四章 一顆正義的心臟第七十七章 花錢第二十五章 要上船第三十幾章 純潔的友誼第九十七章 趕巧第七十一章 洛陽漸變第九章 套路第九十章 隱藏的躁動第二十章 玩火第十八章 拆分江南第九十四章 機不可失第九十一章 馬車問答(二更)第七十六章 質變第六章 兩事徐王第二十七章 讀書的方法第七十八章 進京打牌第九十四章 抵達第六十四章 現狀第十三章 孃舅親第二十五章 別人不知道第七十九章 經驗第三十九章 愛把柄的人第三十七章 觀察第六十章 愁啊第六章 主僕對話第八十九章 直言第七十八章 進京打牌第八十七章 小盤算(年初二第三更!)第二十九章 默契第三十九章 談感情第八十五章 籌謀第二十八章 一視同仁(第一更)第四十八章 合法抗洪第三十四章 盼國強第九十八章 君臣之談第三十九章 一時無言第十一章 過分第三十三章 靈車漂移第五十九章 當年心情第十九章 再嘆娶妻娶賢第四十六章 老好人第七十六章 質變第五十六章 省錢第八章 人地論第二十九章 興師問罪第七十三章 治世以大德第三十章 祭告第四十四章 反派第四十四章 紅口白牙第八十九章 都是坑第五十一章 初具規模的市場第六十二章 果實第二十一章 西征萬象第九十六章 胃口第九十一章 忠厚長者(第二更)第二十六章 鐵路第九十三章 懷德碑第四十六章 風物第三十四章 要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