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別人不知道

而且狄知遜運氣極好,當年在浙水河口的剡縣做官,因緣際會,給華潤號行了方便,更是幫忙“東風”船隊傳遞當地大戶錢氏的行蹤消息。這才助“東風”船隊轉戰千里海波,斬“浙水無支祁”錢模人頭於福州海潭山。

正是有了這一層關係,狄知遜一飛沖天,洛陽剛剛正式升格爲東都,立刻就調任洛陽待選爲官。

皇帝因爲缺錢對糖業出手,妥協了一個糖市小吏出去,卻又讓狄知遜在各方的角力下,登上了新南市市監的位子。

李世民問對康德和王秋道,二人都認爲剡縣縣令狄知遜“忠君愛國”,可以重用。

這是一個運道極好的人,洛陽城內,達官貴人皆是這般認爲的。

“新南市又有堂號新開,就是那座倭國銅山!”

“伊予銅山掛牌開鋪,除朝廷採買之外,剩餘皆在新南市出售發賣!”

“甚麼?這麼快?!那伊予銅山倭人就白白出讓?”

“怕是消息傳的慢,倭人不知道行情。”

騎着馬一身官袍的狄知遜到了“伊予銅山”商號,蓋了章之後,這家銅業商號,就算正式在新南市落戶經營。

儘管連一顆銅錠都沒有看到,但洛陽大戶早就急不可耐地跑去“伊予銅山”號下訂單。

只一個上午,人山人海摩肩接踵。

狄知遜擦着官帽下的汗珠,有些不可思議地對李奉誡道:“李君對這等場面,竟是這般鎮定?”

“這算甚麼場面。”

李奉誡搖搖頭,笑道,“狄公有所不知,幾年前在長安時,一百零八坊市浮屠搶購‘凱旋白糖’,那纔是令人震驚。上萬光頭在眼前晃動,當時長安令源坤罡,不得已之下,才同哥哥商議,將那鋪面搬出了長安城,約莫有三四個月,才重新搬回城內。”

“嘶……”

做過地方主官的狄知遜自然知道這是什麼程度的事情,剡縣不是窮鄉僻壤,但要說讓剡縣縣內有千把人聚衆,他是絕對不敢的。

上萬光頭……想都不敢想。

若無禁軍維持,只怕稍稍有點心懷叵測之輩鬧事,就得死數百人。

“這次某要多謝李君幫襯,‘伊予銅山’能在新南市開鋪,真是令人意想不到。”

“狄公何必如此。”

李奉誡依然保持着淡然,“‘伊予銅山’中朝廷收買的銅錠,也是要收稅的。多餘的銅料……興許不用多久,也會如白糖一樣。”

“這……”

這樣的事情,狄知遜不敢下結論。鍊銅和冶鐵是兩回事,私鑄銅錢雖然是個罪名,但這是個不怎麼抓的罪名。市面上流通的“錢”,實在是太少了。有些時候不得已,劣幣大量髮型,也是無奈之舉。

如果“伊予銅山”真的能夠年產五十萬貫,那麼鑄錢利潤有三四個點,至少長安洛陽蘇州常州石城這樣的人口異常稠密區,是不會虧的,而且是大賺。

就憑這一點,民部上下官僚,爲了這個賺頭,就得攛掇皇帝行險。

爲什麼說是行險呢?因爲“伊予銅山”是發了“債券”,這裡面有大量權貴的“份子”。不管華潤號嫩股能把“伊予銅山”經營下去,對他們來說,都是一塊肥肉。

旱澇保豐收的買賣如果被人一刀砍去,會不會有人想起糖市?

狄知遜到底是做過縣令的人,正如王中的就會一招“依法強拆”也能從下縣混到上縣,狄知遜也不是草包縣委書記才能讓他得到新南市市監的位子。

只是,狄知遜並不清楚的是,他兒子的這個蒙師,其實壓根無所謂朝廷是不是要那銅業開刀。

張德跟李奉誡說過很多事情,但關於錢這件事情,他記得很清楚,開元通寶不管鑄多少,都是不夠的。大唐和大唐周圍的屬國,永遠都是“錢荒”。

李奉誡在兩京之間真正攥着從未讓“忠義社”別人染指觸碰的,其實是華潤飛票。

一張印着五十貫的小紙片,就因爲是華潤號印的,他就能在華潤號主要都市州縣櫃面支取。

石城鋼鐵廠那些“高爐大工”,逢年過節從遼東跑一趟幽州,跑一趟洛陽,從來不帶絹布銅錢,連金銀硬貨都是不帶的。

身上揣着幾張紙,到了幽州,兌上五十貫,扔馬車上一路打賞到洛陽,都還有富餘。

到洛陽,兌上五六百貫,直接能讓“畫皮館”的都知衣服脫光了陪你睡到海枯石爛。

這些事情,有的人明白有的人不明白,明白的會覺得華潤號厲害,不明白的卻覺得那破爛紙片有個甚用?

實際上這次“伊予銅山”,華潤號只需要加印幾十萬貫華潤飛票即可,但因爲此事和利潤無關,又不能讓朝廷誤會什麼,這才拉了一羣不三不四不乾不淨的玩意兒上船。

如今的李奉誡,越發地成熟冷靜,看事情早已不似幾年前那般稚嫩。

“伊予銅山”號開鋪之後,他便去見了常明直,然後說起一事,沒過多久,坊市之間,就有人傳言凱申物流的幕後東主,似乎是要辦個學堂。

而隨着“伊予銅山”號訂單的飆升,新南市又變得火熱起來,市內交易“伊予銅山”號訂單的事情也時常發生,讓市監狄知遜在家中吃酒時,也對兒子狄仁傑感慨道:“若非華潤號手頭有點緊,只怕也輪不到洛陽人賺這銅山之利。”

他兒子狄仁傑才七歲,歪着腦袋看着爸爸,一臉懵懂加奇怪的表情,於是狄知遜就問:“我兒有甚麼想說的?”

一個七歲的孩子,能說啥呢?

“耶耶,先生帶我去買宣紙,用的是華潤飛票啊,他們有錢。”

“哈哈哈哈,我兒啊,華潤飛票不是錢啊。”

“可是,南市北市的商號,都認它當錢用的啊。華潤號多印些飛票,不久可以買東西了嗎?”

狄知遜愣了一下,笑道:“那是不能亂印的,你要是多印了,沒有那麼多錢,怎麼辦?”

“可是……別人怎麼知道有沒有多印呢?”

“……”

狄知遜沉默良久,一陣夜風,把他原本就不深的酒意,吹了個一乾二淨。

第四十七章 種什麼第六章 張郎第二十六章 都在酒裡第十五章 要有良心第七十七章 快活第七十一章 我只是想做個好官第四章 玩數學的真厲害第四十章 凱旋白糖(第一更求推薦票)第六十二章 鐵路第五十六章 擔憂第三十九章 搞事!搞事!第五章 人事流動第八十一章 驚人業績第九十八章 變臉第二十七章 狐朋狗友第四十三章 放大的誤會第九十九章 老鐵幫個忙第八十九章 思路第十章 進一步第九十六章 大功德第二十九章 捷報第八十四章 撒謊第八十章 倭地生計第十八章 都有誠意(第四更)第二十四章 定胡碑(第二更)第六十七章 太谷縣令(一更)第十二章 振作家門第五十章 工程意義第五章 地上魔都第十二章 亂第六十五章 一點小偏差第六十六章 深坑第八章 期望第七十七章 利好第九十三章 口感炸裂第二十六章 觀念第二十五章 曲江文會(三更求推薦票)第二十一章 新階層第七十九章 安排第八十五章 認清現實第二十一章 後路第四十八章 省內直屬第七十五章 找不到破綻第七十七章 涼州行第四十九章 做官第四十章 巨響第四十三章 忠臣(凌晨有票投點俺)第九十九章 聖裁第七章 總督第七十四章 要敢想第九十八章 三震第三十三章 大佬們都來看他第十二章 亂第十二章 東風氏第五十三章 多一個不多(第一更)第八十四章 出乎意料(豬年初一第二更)第二十二章 逼迫第四十七章 傳說第十四章 優勢碾壓第十九章 數學第四十六章 都不正經第九十七章 地方變化第七十八章 地位第二十六章 君子六藝第六十五章 我狂犬也第三十章 兄友弟恭第八十七章 求人辦事第十四章 都是壞種第十九章 黑金黑裝備第六十九章 做事第九十二章 令公行第八十四章 家業(一更求票)第七十一章 靠山吃山第三章 渣男第九十一章 心思第五十章 我們A過去了(第二更)第四十七章 複雜的意識第九十一章 寧波第四十八章 精神分裂第七十六章 發現第八十八章 再來一罐第十二章 河北道增員第十七章 府中心情第五十三章 杜斬仙第十八章 辦事效率第八十一章 簡在帝心(求票)第六十九章 互相安慰第六十五章 致用第六十五章 農事院第十四章 增長點第四十八章 見者有份(第二更)第三十章 將死之言第四十八章 精進第八十章 免稅成兵第七十一章 靠山吃山第二十二章 拉投資第二章 震盪第五十幾章 叫爸爸第四十三章 放大的誤會第七十章 京城風華
第四十七章 種什麼第六章 張郎第二十六章 都在酒裡第十五章 要有良心第七十七章 快活第七十一章 我只是想做個好官第四章 玩數學的真厲害第四十章 凱旋白糖(第一更求推薦票)第六十二章 鐵路第五十六章 擔憂第三十九章 搞事!搞事!第五章 人事流動第八十一章 驚人業績第九十八章 變臉第二十七章 狐朋狗友第四十三章 放大的誤會第九十九章 老鐵幫個忙第八十九章 思路第十章 進一步第九十六章 大功德第二十九章 捷報第八十四章 撒謊第八十章 倭地生計第十八章 都有誠意(第四更)第二十四章 定胡碑(第二更)第六十七章 太谷縣令(一更)第十二章 振作家門第五十章 工程意義第五章 地上魔都第十二章 亂第六十五章 一點小偏差第六十六章 深坑第八章 期望第七十七章 利好第九十三章 口感炸裂第二十六章 觀念第二十五章 曲江文會(三更求推薦票)第二十一章 新階層第七十九章 安排第八十五章 認清現實第二十一章 後路第四十八章 省內直屬第七十五章 找不到破綻第七十七章 涼州行第四十九章 做官第四十章 巨響第四十三章 忠臣(凌晨有票投點俺)第九十九章 聖裁第七章 總督第七十四章 要敢想第九十八章 三震第三十三章 大佬們都來看他第十二章 亂第十二章 東風氏第五十三章 多一個不多(第一更)第八十四章 出乎意料(豬年初一第二更)第二十二章 逼迫第四十七章 傳說第十四章 優勢碾壓第十九章 數學第四十六章 都不正經第九十七章 地方變化第七十八章 地位第二十六章 君子六藝第六十五章 我狂犬也第三十章 兄友弟恭第八十七章 求人辦事第十四章 都是壞種第十九章 黑金黑裝備第六十九章 做事第九十二章 令公行第八十四章 家業(一更求票)第七十一章 靠山吃山第三章 渣男第九十一章 心思第五十章 我們A過去了(第二更)第四十七章 複雜的意識第九十一章 寧波第四十八章 精神分裂第七十六章 發現第八十八章 再來一罐第十二章 河北道增員第十七章 府中心情第五十三章 杜斬仙第十八章 辦事效率第八十一章 簡在帝心(求票)第六十九章 互相安慰第六十五章 致用第六十五章 農事院第十四章 增長點第四十八章 見者有份(第二更)第三十章 將死之言第四十八章 精進第八十章 免稅成兵第七十一章 靠山吃山第二十二章 拉投資第二章 震盪第五十幾章 叫爸爸第四十三章 放大的誤會第七十章 京城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