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事有偏差

江漢觀察使府的年末會議,因爲事務涉及範圍廣大,整個新設“江南西道”及周邊荊襄地區都包括在內,所以與會官吏,除沔、鄂、黃等州縣之外,荊州、襄州、復州等山南道州縣,也派出了“學習”人員與會。

算是個碰頭會、總結會,人員就算沒有官場利益的糾纏,價值觀上也是有所趨近的。

畢竟,以往但凡是被“發配”被“穿小鞋”的官僚,只要還是有點資歷,多是被扔到楚地來吃頓農家樂。

“使君,這西北麻農的事情,要拖到明年?”

“是啊張公,陛下‘巡狩遼東’,今年肯定不會回朝,拖到明年,該是拖到甚麼時候呢?京城那邊急的不行,如今已經是舉債應付。”

衆人都是看着張德,坐上首的老張點點頭:“麻農的事情,我們楚地溝通好了的,就不必多說。拖洛陽一拖,也沒甚大不了的,襄州、荊州,不也是拿了錢去洛陽放債嘛?難不成,你們還怕魏王府的王爺或是弘文閣的學士會賴賬?”

聽他這麼一說,衆人都是鬨笑。魏王李泰也是實在沒辦法,又不能去長安找親哥借錢度過難關,那就只能靠着“金融創新”的新興業務,跟荊楚小貸公司刷了個人臉,留了通訊錄啥的。

畢竟荊楚小貸公司說了,絕不暴力催收……

事到如今,魏王府純粹是拿自己的“信用”再賭前程,老張反正是無所謂的,他又不要去當皇帝,急的是李泰,拎不清被權力迷了眼的貨色。

原本張德是留了後路給西北麻農,只不過是要撿點便宜,哪裡能想到,李泰骨子裡居然是個低配楊廣,急躁的讓人瞠目結舌。

旁人或許會怕了親王或是什麼學士,地方州縣的刺史、縣令,也沒有那個實力去跟“半步儲君”的李泰斗一斗。

可這麼些年下來,荊楚地方自然而然抱團形成的“官商集團”,又豈會被李泰唬住?而且大膽地讓襄州、荊州等地土豪放債給魏王府的,並非是老張自己,而是魏王的親孃舅,老陰貨長孫無忌。

雖說老張不太清楚爲什麼長孫無忌要黑一把自己的外甥,但估摸着跟長孫無忌要跟親妹妹鬥上一場有關係。

如今貞觀朝的中樞勢力版圖中,除了皇帝,第二強並非是什麼宰輔重臣,更不是太子魏王,而是皇帝的老婆,長孫皇后。

這個後宮之主別的不說,手中的現金流簡直恐怖,整個後宮其餘妃嬪的親族全部加起來,現金都沒有長孫皇后一人多。

而長孫皇后不但有錢,遷都之後,洛陽宮重整內府,整個內府新設部門一二十個,大量使用了女官和閹人。並且也不是無腦地用爪牙,內府局督辦學堂同樣教授閹人學業,至於女官更是大膽,長孫皇后用了李建成的女兒……

可以這麼說,李董悠哉悠哉去遼東打獵,根本不怕老巢失控的底氣,除了自己“千古一帝”狂霸酷拽屌炸天的人格魅力之外,把拎着千牛刀砍人的走狗放一旁,光自己的老婆,就足夠鎮壓整個京畿地區。

老陰貨心態失衡,正是和自己親妹妹之間的實力顛倒。原本長孫皇后是需要自己的親族,但現在徹底扭轉了局面,是長孫無忌需要長孫皇后,而且如果不是因爲某條土狗的特殊性,老陰貨連嘴硬的機會都沒有。

長孫皇后說自己的兒子就是下一任皇帝,誰敢扎刺?誰敢反對?誰有資格?

和假模假樣主持弘文閣事務的魏王李泰不同,長孫皇后纔是洛陽城幕後的主人。

只是因爲皇后這個位子的特殊性,這才使得長孫皇后不顯山不露水。

什麼“勤儉節約”“賢良淑德”,這不是鬧麼,有這麼高大上,做什麼皇后啊,做包租婆不是更好嗎?

李泰急躁間問荊楚小貸公司借了點“小錢”,打的也是怪誕主意,畢竟,自己老母多厲害是不是?自己憑本事借的錢,爲什麼要還?荊楚蠻子又怎麼敢要?

再說了,荊楚小貸公司再三強調:絕不暴力催收。

底氣何在?因爲荊楚小貸公司的老朋友,長孫令公老大人說了:暴啥力啊,爆通訊錄,問他媽要錢去。

堂堂魏王,難不成還跟欠下幾十個的老哥一樣,直接跑路不成?

榮華富貴還要不要了?江山社稷還想不想了?

想要啊,給錢啊,不給錢難不成靠做夢當皇帝?

更讓親王受桎梏的是,別人借高利貸可以說這不合法不合理,老子不還利息。可親王能嗎?親王只要這樣幹,對付不入流的倒也可以欺負,可對付荊楚集團,那麼第二天就是魏王李泰欠錢不還,天理難容。

一個借錢不還的親王,滿朝文武你們覺得合適做下一任扛把子嗎?

“君子欺之以方”的特殊貴族版本,對付“君子”,合情合理的謊言那是很有力量的。同樣的,親王顯貴,最怕給自己的“貴”發糞塗牆。

李董尚且因爲黑歷史恨不得穿越回去逆天改命,“聖人可汗”二世尚且不能超越自我,何況李泰這麼個丐版丐中丐版楊廣?

“到明年,我看這西北麻農啊,也未必能消停。留守京城雖好,可這日子也不好受啊。”老張說罷,又道,“咱們吳楚野人,就不必給別人操心啦。抓緊時間,把麻紡廠擴建,到明年三月,第二批貨就要鋪到交州。江漢荊楚諸州縣,這麼多麻紡廠,區區那點西北麻料,哪夠?”

“那張公……京城那裡,可要應付一下?”

“這不是有房公子在麼?”老張笑了笑,忽地對衆人介紹道,“旁邊這位俊才,有人認識,不過更多的是不認識。這位就是房相家的二公子,既然都劃了江南西道,那都是一家人,往後有甚麼事情要往中樞跑的,房公子可不會袖手旁觀的。”

言罷,老張對房遺愛道:“二郎,說兩句?”

房俊呵呵一笑,點點頭,然後衝衆人道:“過完年,我先去京城問魏王殿下討個債,爭取春耕時候,能給咱們添補點農具家用。”

“好!”

“哈哈哈哈……”

第八章 刨食之輩第五十二章 出口轉內銷第五十九章 演技(第一更)第七十六章 馬蹄聲來第五十二章 龍門客棧第五十五章 都要發(第三更)第一章 氣象萬千第六十四章 稱讚第二十六章 來個痛快第七十九章 安排第六十八章 倒騰第四十二章 一個誤會第九十一章 慢慢來第八十八章 上鉤第十三章 還是個孩子第四十二章 風口第五十六章 省錢第二十七章 好機會第八十一章 驚人業績第十八章 因地制宜第七章 那人卻在(大家多投票啊!)第七十八章 內在聯繫第九十二章 營救之人第十一章 過分第一章 拜佛第四章 我見猶憐(爭取再搞一章出來)第八十一章 驚人業績第八十七章 勇猛精進第二十二章 躁動的鬧劇第三十一章 美好印象第九十章 隱藏的躁動第十九章 高手過招第五十三章 知己第八十七章 巡狩遼東第八十六章 繼續尋思第五十三章 多一個不多(第一更)第六十七章 老謀深算第九十七章 態度第三十一章 賺頭第二十三章 關注點不同第八十三章 形象第十章 瞬間第二十九章 武漢第四十五章 不謀而合第十八章 經驗和總結經驗第三章 羣策羣力第十八章 天賦第九十四章 人味兒第七十幾張 把李董嚇尿的大新聞第五十三章 迷之尷尬第二十二章 很科學第十九章 高手過招第八十九章 扒第十六章 南國雪第五十六章 燒烤現形記第八十九章 六旬老漢功夫好第四十八章 此間節操第四十章 發達第三十九章 真愛成本第九章 方向第四十章 凱旋白糖(第一更求推薦票)第六十三章 拜訪第五十二章 過招第八十章 想開點第十五章 念蒼生第四章 太年輕第七十四章 常態第五十六章 李哥第十六章 這勾當第五十四章 一個答案第八十八章 顧問第八十三章 工程熱潮第六十章 杜天王的直覺第六章 癡女第九十五章 雄風第九十九章 說客第一章 都很精明第六十二章 果實第五章 大丈夫第八十八章 官場第四十二章 喝粥第六十六章 熟爛第八十九章 遷徙(年初三第二更!)第十六章 君無戲言第八十一章 閒王第十四章 良人第四十章 科學拍馬第二十章 摩擦人生第十六章 “老爺爺”第三十章 這一屆熊孩子第八十八章 樂見其成第五十九章 要做忠臣第五十八章 看破說破第五十五章 家有一老第八十七章 歪打正着第十六章 幽州來客(第三更)第九十二章 春雨春雷第七十五章 崇道第三章 江山如畫第七章 命令與征服
第八章 刨食之輩第五十二章 出口轉內銷第五十九章 演技(第一更)第七十六章 馬蹄聲來第五十二章 龍門客棧第五十五章 都要發(第三更)第一章 氣象萬千第六十四章 稱讚第二十六章 來個痛快第七十九章 安排第六十八章 倒騰第四十二章 一個誤會第九十一章 慢慢來第八十八章 上鉤第十三章 還是個孩子第四十二章 風口第五十六章 省錢第二十七章 好機會第八十一章 驚人業績第十八章 因地制宜第七章 那人卻在(大家多投票啊!)第七十八章 內在聯繫第九十二章 營救之人第十一章 過分第一章 拜佛第四章 我見猶憐(爭取再搞一章出來)第八十一章 驚人業績第八十七章 勇猛精進第二十二章 躁動的鬧劇第三十一章 美好印象第九十章 隱藏的躁動第十九章 高手過招第五十三章 知己第八十七章 巡狩遼東第八十六章 繼續尋思第五十三章 多一個不多(第一更)第六十七章 老謀深算第九十七章 態度第三十一章 賺頭第二十三章 關注點不同第八十三章 形象第十章 瞬間第二十九章 武漢第四十五章 不謀而合第十八章 經驗和總結經驗第三章 羣策羣力第十八章 天賦第九十四章 人味兒第七十幾張 把李董嚇尿的大新聞第五十三章 迷之尷尬第二十二章 很科學第十九章 高手過招第八十九章 扒第十六章 南國雪第五十六章 燒烤現形記第八十九章 六旬老漢功夫好第四十八章 此間節操第四十章 發達第三十九章 真愛成本第九章 方向第四十章 凱旋白糖(第一更求推薦票)第六十三章 拜訪第五十二章 過招第八十章 想開點第十五章 念蒼生第四章 太年輕第七十四章 常態第五十六章 李哥第十六章 這勾當第五十四章 一個答案第八十八章 顧問第八十三章 工程熱潮第六十章 杜天王的直覺第六章 癡女第九十五章 雄風第九十九章 說客第一章 都很精明第六十二章 果實第五章 大丈夫第八十八章 官場第四十二章 喝粥第六十六章 熟爛第八十九章 遷徙(年初三第二更!)第十六章 君無戲言第八十一章 閒王第十四章 良人第四十章 科學拍馬第二十章 摩擦人生第十六章 “老爺爺”第三十章 這一屆熊孩子第八十八章 樂見其成第五十九章 要做忠臣第五十八章 看破說破第五十五章 家有一老第八十七章 歪打正着第十六章 幽州來客(第三更)第九十二章 春雨春雷第七十五章 崇道第三章 江山如畫第七章 命令與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