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拆分江南

“三哥留步!”

“嗯?噢,是五郎啊,有甚麼事體?”

觀察使府下班光景,單位外面有人攔住了張利的乘馬,算是熟人,乃是曹夫子的遠房宗親。是出了五服的關係,但因爲曹夫子現在地位超然,於是就“富戶山中有遠親”了。

曹五郎籍貫雖說是淮南,可妻族卻是漢時九江郡望族,如今則是江州都昌縣的坐地戶。

而且曹氏還不是以曹夫子爲名來攀扯的,曹五郎妻族是都昌縣的土豪,而武德年時,重置都昌縣的安撫使,是李奉誡他爹李大亮。曹五郎就是以“仰念”李大使的名義,先去揚州跟李奉誡“敘舊”,然後再通過李奉誡,來了武漢。

到武漢之後,在張德面前混了個臉熟,然後突然有一天發現,跟曹夫子居然祖上是一家,於是就成“美談”。

一般人還真瞧不出這裡面的彎彎道道,然而老張當年給文科生領導拍馬屁的時候,什麼迂迴沒見過?這都是小兒科了。

不過曹氏也沒什麼惡意,不過是想要摸魚,無傷大雅,老張也就順水推舟,也順便能給曹夫子壯壯聲勢,免得別人以爲“人瑞”曹憲是家裡無人的。

“聽說觀察大人要籌建武漢交通專科學校?”

“這都籌備一年多快兩年了,怎麼,五郎是要承接個工程?”

曹五郎搓着手笑了笑:“豈敢豈敢,小弟倒也不是想要接工程,就是想問問,若是學校開起來,能不能在江州設個招生點,然後置辦個江州分校?若是能在都昌縣,那就更好了。”

“一般說來,就算要置辦分校,也只會擇選州府治所,郊縣未必會去啊。五郎,你這是有甚麼想法?”

“也不瞞三哥,小弟也是受人之託啊。”

一臉糾結的曹五郎尷尬地看了一眼張利,“小弟妻子,都昌縣王氏,算起來,還能跟琅琊王氏攀扯,多少還算有些眼界。這幾年國朝大興土木,往來交通有利可圖,乃是傳世基業,江西不比江東,山多水淺,若是行走不利,便沒甚麼念想。可要是能修路築壩,增補田畝,怎地也是個好去處。”

“江南難就難在這裡,朝廷也是有這個心思的,莫說官商,便是皇帝,十八學士恁多南人,不正是有這等考量麼?”

張利牽着馬,一旁曹五郎亦步亦趨跟着:“話是這麼說,可總有先來後到,大約還是先在江東,不會是在江西。”

“彭蠡湖不如太湖便當,這也是無法,再者,江東溝渠開挖,怎地也是千年以降,非一日之功。”

水利工程在武漢是重頭項目,幾套《水經》也是極細研究,像都江堰這種大型工程,更是屬於經典案例來研究。江東的水利工程,不少都是春秋時期的,用到現在最典型的,就是吳王夫差時期的運河。

其中的一段,就接入了南運河。

“三哥,小弟也非是讓哥哥說項,只是能不能幫小弟打問一句,若是能湊錢置辦個分校,哪怕是招生點,也是好的。”

“若是在江州還好,可在都昌縣,怕是不成啊。”

這是實話,張利經手不少事物,武漢方面是很難兼顧到州府以下單位的,郊縣很多時候都是“加盟”的形式參與武漢的大型商業活動。

“若是能使錢,我那岳丈,倒也願意的!”

曹五郎有些急了,竟是連這樣的話都說了出來。

可張利也是實誠人,笑道:“老弟啊,這事情哪有這般簡單?除非江南道真個就分了江東江西,然後有人主持江西事物,否則,哪來的門路給你運作到都昌縣去?”

“唉……小弟也是知道艱難,只不過,總想碰碰運氣。”

嘆了口氣,曹五郎也心知這難度係數高的沒譜,別說張利沒本事,連江漢觀察使張德都沒這個能耐。這年頭,哪有舍了江東不開發,反而跑去開發江西的?除非朝廷傻了,砸這個錢。

過了幾日,又是下班,一臉懵逼的張利見了曹五郎,然後喟然一嘆:“這簡直不可思議,巡狩遼東的皇帝,居然下旨重整江南道,以宜州、饒州、撫州、虔州爲界,至江南西道……”

曹五郎熱淚盈眶,才幾天啊,居然被張三哥一語成讖,朝廷真就分了個江東江西出來,而且還任命房玄齡爲黜置大使,同時還兼任江西總督。

“如此說來,只要打聽好房相門下誰人主持此間事宜,便能行事?”

“話是這麼說,可房相門下你也是知道的,早就大不如前,門人多外放河南山東。如今用人,哪有甚麼像樣的人合用?既爲黜置大使,還兼差江西總督,凡是必定首慮腹心機密,這光景,他總不能用兒子來當差吧。”

“唉……說的也是,縱有變數,尋不得門路,也是枉然。”

又過了幾日,還是下班,表情豐富的張利臉皮抽搐,眼門前曹五郎急切問道:“三哥,這房相家裡二公子可有甚麼喜好?”

“入孃的,房喬還真用兒子當差啊。”

房玄齡“舉賢不避親”,真就用了兒子當助手,還特麼是二世祖房遺愛。

簡直……簡直不科學!

此時曹五郎就差在家裡給張利豎個牌位天天祭拜了,半個月不到,這事情可不就是“辦成”了麼?

地道,太特麼地道了!

“話又說回來,荊楚行省和江南西道多有重疊之處,不過紫微令長孫公素來是不管事的,這光景,便要看武漢這裡的溝通。”

張利心想既然都這樣了,那就能幫幫忙打聽打聽,不過這事兒也不簡單,武漢交通專科學校是在民部、禮部、工部掛了號的,前年長孫無忌就上了奏疏,只是一直在“考察”和“研究”,這才拖了接近二十個月。

這樣的“文教”“營造”大工程,讓一個江州郊縣的坐地戶分一杯羹,沒點付出可能嗎?

別的不說,每年產出只要十來個合用的學生,就足夠在一地大撈特撈。爲什麼?因爲現在朝廷置辦工程也是有標準的,修橋鋪路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得到朝廷的“嘉獎”,你修個豆腐渣工程還指望混個“鄉賢”,開玩笑呢。

而標準是人定的,誰又來執行這個標準?這就誕生了機構,誕生了學校。這學校出來的這些人才,正好就是爲了符合工程標準而“生產”出來的。

曹五郎既然能七彎八繞跑來武漢和曹夫子“認親”,沒點眼力能成事?

“三哥,小弟就拜託三哥多多打探消息了。小弟這就回轉妻族一趟,先行說項。”

“老弟啊,這一回若是要成事,怕是都昌縣那點基業都要全部押上啊。”

曹五郎一愣,但也沒廢話,雙手抱拳,趕緊去老丈人那裡探探口風。

哪曉得到了江州都昌縣,老丈人聽完他的話,直接道:“都昌王氏百五十年基業,同福澤子孫比起來,算得了甚麼?老夫舉家投上就是!”

只這一剎那,曹五郎情不自禁地朝着西方拜了拜,沒辦法,實在是情不自禁,根本控制不住自己。

都昌縣王氏確實能跟琅琊王氏攀扯關係,所以真要運作起來,想要分點湯喝,江州地方上的面子還是有的。

加上曹五郎在武漢也混了“臉熟”,有門路使錢,竟是真就和房玄齡那個倒黴次子碰了頭,換做江州別家,哪怕有錢,哪有甚麼門路去使錢?

都昌縣令一聽說王氏這般大手筆,公開放話,只要都昌縣能辦學,別說牌匾,牌坊石碑統統都有,縣誌打開第一頁就是你們王家,絕無二話!

“這李二還真是……媽的,讓房玄齡做江西總督,這不是摻沙子麼?特麼都跟荊楚行省管轄範圍有重疊了。特麼黜置大使又是最大的,到時候說話聽誰的?”

老張也是服氣的,李董人在外面武裝遊行,特麼還能遠程攪屎……

第十五章 想做官第七十一章 你們對算術一無所知第三十章 食肉動物第十七章 來打仗的兵部尚書第六十八章 印證第七十二章 操心第九章 套路第一章 拜佛第五十九章 閒雲野鶴第四十六章 胡人出身第二十一章 胃口好第九十章 前瞻第七十一章 靠山吃山第十五章 金狗腿第五十一章 矛盾之下第四十五章 活靈活現第七章 總督第七十六章 自重第二十一章 殺第二十二章 肉糜第五十二章 祖孫閒談第四十八章 忠第六十二章 驚人猛料第六十七章 老謀深算第十九章 再嘆娶妻娶賢第九十五章 品行不端第四十五章 奇人奇事第八章 變動第八十三章 甜第二十九章 不需要牛頓第五十七章 棉布(第二更)第四十七章 大臣很忙(推薦票)第八十四章 做狗不易第八章 孺子可教第三十章 能吏標準第五十三章 送財童子2.0第九十五章 押寶第九十一章 寧波第八十四章 混成了大反派第八十章 半成利第四十五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第三十三章 另請高明第九十章 幽州之事第五十二章 祖孫閒談第十九章 投石問路第六十六章 豐厚回報第六十九章 人和第十章 興致第八十四章 不會這麼做第七十二章 套路上的默契第四十二章 喝粥第七十二章 早已註定第九十八章 冒進第七十五章 保護費第七十六章 發現第八章 今時溫二第四十二章 大明宮第十二章 河北道增員第八章 接風第五十三章 送財童子2.0第二十一章 食爲天第五十章 我們A過去了(第二更)第七十章 老兵的糾結第二十九章 特殊貿易第六十七章 唱賣第三十一章 煩得很第八章 會做事第二十二章 拉投資第四十七章 封建和建設第六十三章 拜訪第九十五章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第五十二章 祖孫閒談第四十八章 魄力第十二章 亂第七十章 面面相覷第九十章 宰輔難當(一更)第四十章 凱旋白糖(第一更求推薦票)第四十二章 缺人第八十九章 長治久安之法第七十三章 有個交情第七十一章 地位第四十一章 天后宮第七十九章 長者老司機第四十五章 奇人奇事第二十二章 非主流殖民第九十三章 懷德碑第八十三章 猜測第八十二章 學業霸業第十七章 半日閒第二章 兩朝勳貴第五十八章 最惡世代第五十三章 知己第八十七章 兩難境地第八十六章 李董的心情(一更求票)第五十八章 行路難第七十二章 操心第四十五章 有利可圖第十九章 再嘆娶妻娶賢第四十四章 放鬆第九十五章 觀滄海
第十五章 想做官第七十一章 你們對算術一無所知第三十章 食肉動物第十七章 來打仗的兵部尚書第六十八章 印證第七十二章 操心第九章 套路第一章 拜佛第五十九章 閒雲野鶴第四十六章 胡人出身第二十一章 胃口好第九十章 前瞻第七十一章 靠山吃山第十五章 金狗腿第五十一章 矛盾之下第四十五章 活靈活現第七章 總督第七十六章 自重第二十一章 殺第二十二章 肉糜第五十二章 祖孫閒談第四十八章 忠第六十二章 驚人猛料第六十七章 老謀深算第十九章 再嘆娶妻娶賢第九十五章 品行不端第四十五章 奇人奇事第八章 變動第八十三章 甜第二十九章 不需要牛頓第五十七章 棉布(第二更)第四十七章 大臣很忙(推薦票)第八十四章 做狗不易第八章 孺子可教第三十章 能吏標準第五十三章 送財童子2.0第九十五章 押寶第九十一章 寧波第八十四章 混成了大反派第八十章 半成利第四十五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第三十三章 另請高明第九十章 幽州之事第五十二章 祖孫閒談第十九章 投石問路第六十六章 豐厚回報第六十九章 人和第十章 興致第八十四章 不會這麼做第七十二章 套路上的默契第四十二章 喝粥第七十二章 早已註定第九十八章 冒進第七十五章 保護費第七十六章 發現第八章 今時溫二第四十二章 大明宮第十二章 河北道增員第八章 接風第五十三章 送財童子2.0第二十一章 食爲天第五十章 我們A過去了(第二更)第七十章 老兵的糾結第二十九章 特殊貿易第六十七章 唱賣第三十一章 煩得很第八章 會做事第二十二章 拉投資第四十七章 封建和建設第六十三章 拜訪第九十五章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第五十二章 祖孫閒談第四十八章 魄力第十二章 亂第七十章 面面相覷第九十章 宰輔難當(一更)第四十章 凱旋白糖(第一更求推薦票)第四十二章 缺人第八十九章 長治久安之法第七十三章 有個交情第七十一章 地位第四十一章 天后宮第七十九章 長者老司機第四十五章 奇人奇事第二十二章 非主流殖民第九十三章 懷德碑第八十三章 猜測第八十二章 學業霸業第十七章 半日閒第二章 兩朝勳貴第五十八章 最惡世代第五十三章 知己第八十七章 兩難境地第八十六章 李董的心情(一更求票)第五十八章 行路難第七十二章 操心第四十五章 有利可圖第十九章 再嘆娶妻娶賢第四十四章 放鬆第九十五章 觀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