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分家

想要拆分江東這個事情,不是長孫無忌最早動的念頭,而是李淵。

當然繼任者李世民也一直在這樣做,形式上可能有所不同,但意願是一致的。李董大搞封建,然後封建諸王又迅速慘淡收場,都是有其各種利益述求在。

比如南朝士族的離心力還是那麼大,讓中央政府不要摩擦他們,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拉攏上層士族的同時,底層平民都是儘可能地歸入到國朝體制的管理之中。下放到江東州縣的官僚、將校,往往都是皇帝御前的忠犬。

比如史大奈,他這個跟着處羅可汗跑來中國廝混的突厥人,就曾經做過一任福州刺史兼都督府都督,雖然時間很短,但也反映出當時中央朝廷對江東的心態。

隨着造船技術、航海技術、貿易規模的極大提高,中央朝廷直接統治地方的成本大大減少。

只說一點,原本在福州或者建州,地頭蛇想要卡住朝廷命官的錢糧財帛口子,可以說是輕而易舉。

但現在卻大不一樣,偶遇“象災”,以往官府因爲手中無糧或者無人,既不能圍剿象羣,又不能賑濟災民。不管是出錢出人,都要依靠地方大戶。不敢說任由地方擺佈,但時不時就要妥協、權衡,這是一定的。

然而經過多年的積累,現如今但凡有地方豪門拿捏一州一縣之主官,迎來的都是鎮壓。

只從貞觀八年計算,至今十多年,平均每年都要有十四五次的“騷動”,沒到“民變”的程度,但官府鎮壓卻是堅決到底,從不手軟。

十幾年連消帶打,加上海貿逐漸“發達”,不管福州還是泉州,都能夠直接到海對岸的流求購買糧食。有了糧食,每遇風災,也就不慌。相較疫病、野獸等等威脅,餓肚子是最殘酷也最容易激發人類獸性的苦難。

於中央朝廷而言,只要不餓死,就有活路。原本他們要依靠地方老世族或者豪強,當開始不需要的時候,這些老世族或者豪強,自然是要一起拉出來算總賬的。

只不過,一地統治,不管是重組也好,還是解體也罷,總歸是有好處,纔會貫徹執行。

此時江東徹底“分家”,對太湖、浙水地區的人而言,自然是拍手歡迎。實在是在當地人眼中,福州、建州簡直是“窮親戚”,而且文化習慣上,以武夷山爲分界線,基本就是地區活動範圍的自然邊界。

別說福州建州等地,就是衢州、溫州,在杭州、越州人眼中,也多是“鳥語啾啾”,也就是所謂的“不似人言”。

原本就談不上多麼緊密的聯繫,本來應該說拆分起來毫無壓力,但實際上當長孫無忌正式開始在江東吹風的時候,福州刺史賀蘭慶立刻帶着福建老鄉跑去京城告刁狀……

進奏院內一陣狂噴,總之一句話:想分手?門兒也沒有!

以前叫人家小甜甜,現在發達了……

而且福州刺史賀蘭慶還真是有理有據的,說是當年江東一體,互相幫助,那是一起共過患難的。蘇州杭州缺少織女,我福州建州沒出人?睦州、婺州整飭浙江水利,我福州建州沒出過力?

你說你給了錢,你纔給了幾個錢?

再說了,東海漂泊,你他孃的杭州大船三分之一都是我福建老鄉,你也好意思的?

京城一通狂噴,噴得蘇州、杭州進奏院的牲口們屁也不敢放,完事兒之後,賀蘭慶就在京城待了一個月,等到長孫氏的人過來跟他碰頭。

見面長孫氏就一個問題:你他孃的開個價!

賀蘭慶並非不怕長孫無忌,怕肯定是怕的,不過這官聲還是得要。要是半點反抗都沒有,直接就拆了一個江東行省出去,那他們福州、建州團成一團算個什麼?邊角料?

漫天叫價,落地還錢。

這是自來的道理。

於是乎賀蘭慶就開了條件,首先中書令老大人你要拆分江東沒問題,下官也是拍手稱快的。可福建苦啊,百姓戰天鬥地,武夷山中除了大象還有蠻子,你說朝廷一不給政策二不給幫扶的,這要是沒了江東大家庭的溫暖,日子還能過嗎?對不對?

跑來傳話的長孫濬當時就怒了:要不也給你福州建州組個行省,換個高官給你噹噹?

賀蘭慶義正言辭地回了一句:可以考慮!

要不是自己是個斯文人,長孫濬當時就想把賀蘭慶打個半身不遂。

但這事兒跟長孫濬無關,他做不了主,謀劃此事必須是他親爹那個老陰逼。

真要說靠着太湖、浙水什麼,賀蘭慶還有點不屑,蘇杭的權貴不拿武夷山南的人當人,又不是今年纔有的,上溯到秦漢時期,就這麼幹了。

這年頭,自力更生纔是王道啊。

賀蘭慶有個老弟叫賀蘭安石,跟應國公武士彠有點交情,原本差點就娶了武士彠的一個女兒當老婆,可惜武大娘子小時候就被拐跑了。當時已經在魏王府當差的賀蘭安石對此表示遺憾,不過跟武士彠倒也算是成了朋友。

老丈人當不成,老朋友還是可以的嘛。

再說了,當年武士彠就是個等死的苦逼,被李董徹底榨乾了最後一點利用價值,眼看着就要跟着裴寂這個老CEO一起打牌,誰曾想鹹魚翻身不死了?

運數在此,那自然是擋也擋不住,有了老朋友的幫忙,賀蘭安石迅速從魏王府法曹,調崗去了刑部。刑部混了兩年,應國公武士彠又求到張德那裡,老張就介紹了孫師兄給賀蘭安石認識。

於是乎,賀蘭老弟就去了大理寺廝混。

前幾年開始,賀蘭老弟的職位變動,就不是吏部一家能夠說了算的。

朝廷的規定是這樣的,六品以下,吏部自己遴選考覈。五品以上,這就需要公司的大佬們一起探討議論,最後由老闆李世民拍板定奪。

賀蘭慶能夠跑來福州做刺史,那也是因爲族裡老弟給力。

最重要的一點,福州前幾年壓根沒人願意來,不是鎮壓大象就是鎮壓颱風,要不然就是鎮壓“騷動”,有這功夫來當官,還不如溜去武夷山泡溫泉呢,至少還能感慨一下彭祖老人家能活辣麼久,肯定是泡溫泉泡出來的。

賀蘭刺史因爲有老弟這層關係,自然曉得流求這個島,你別看它不大,現如今島上有貨啊,它產東西。

所以,江東一幫兄弟要分家,可以啊,但有一條必須有,那就是流求得跟福州、建州一個鍋裡吃飯。

講白了,賀蘭慶就沒想着抱長孫無忌的大腿,他盯着的,就是張德這條大粗腿。

有了江漢觀察使的金大腿,福州還怕沒搞頭?組織青壯跨海打工,這一進一出不比走路去蘇州杭州打工強?

於是乎,幾個要求這麼一提,長孫濬也不想說話了,臨行前就一句:你他孃的來蘇州一趟吧!

第二十八章 一視同仁(第一更)第九十三章 自摸第五十六章 拆了第七十章 面面相覷第四十章 讓人嗑藥第三十章 將死之言第四十五章 畫風第五十六章 硬性需求第五十一章 講義氣的寄生蟲第六十五章 致用第七十五章 找不到破綻第三十章 能吏標準第五十九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十章 殘酷的機會第二十一章 淡定第三十章 能吏標準第六十九章 進取第二十九章 不需要牛頓第四十九章 魔性第三十章 這一屆熊孩子第八十七章 栽得不冤第三十二章 順勢第十五章 上山行第十四章 良人第六十七章 彩第十九章 反轉第十章 江楓漁火對愁眠第十章 這是祥瑞第二十二章 非分之想第三十二章 如魚得水第八十章 一身正氣第三十章 忍不住第四十七章 聯繫第七十一章 破壁第十二章 睡吧第二十五章 曲江文會(三更求推薦票)第九十章 眼界第二十四章 世事難料第二十三章 奇特畫風第九十九章 誰的銀元第七十四章 大快意第七十章 蘸糖吃第七十二章 率性而爲第八十七章 栽得不冤第七章 總督第四十六章 娶對老婆第十六章 交配權第七十六章 貴族氣質第十八章 陸師兄求助第五十章 工程意義第三十四章 慫恿第八十三章 甜第四十七章 聯繫第五十八章 烈火烹油第七十章 分析第六十九章 魔幻韭菜第七十三章 變化無常第四十一章 奔頭第七十五章 豺狼當道第七十二章 辦事第五十一章 下水第八十六章 標誌第九章 道生一第五十九章 算你狠第三十九章 真愛成本第六章 “責任感”之外第六十章 意外之外第四章 喝湯第七十五章 崇道第七十五章 因人而興第十四章 良人第九十七章 造紙第四十七章 複雜的意識第五十九章 當年心情第五十五章 都要發(第三更)第十五章 影響力第二十四章 一切爲了員工第三十四章 有價無市香辛料第八十五章 登門第七十三章 有個交情第三十章 將死之言第三十章 拉一把吧第三十章 僞劣工科狗第五十章 民爲貴第九十三章 要領會精神第二十九章 默契第五章 有所預見第十一章 站隊第五十九章 凜冬將至第二十九章 見一面第九十二章 良心第八章 孺子可教第六十三章 開拓第七十三章 變化無常第五十章 工程意義第十四章 新玩法第八十三章 博大胸懷第九十二章 令公行第三十一章 告於皇天后土第十二章 大韭菜
第二十八章 一視同仁(第一更)第九十三章 自摸第五十六章 拆了第七十章 面面相覷第四十章 讓人嗑藥第三十章 將死之言第四十五章 畫風第五十六章 硬性需求第五十一章 講義氣的寄生蟲第六十五章 致用第七十五章 找不到破綻第三十章 能吏標準第五十九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十章 殘酷的機會第二十一章 淡定第三十章 能吏標準第六十九章 進取第二十九章 不需要牛頓第四十九章 魔性第三十章 這一屆熊孩子第八十七章 栽得不冤第三十二章 順勢第十五章 上山行第十四章 良人第六十七章 彩第十九章 反轉第十章 江楓漁火對愁眠第十章 這是祥瑞第二十二章 非分之想第三十二章 如魚得水第八十章 一身正氣第三十章 忍不住第四十七章 聯繫第七十一章 破壁第十二章 睡吧第二十五章 曲江文會(三更求推薦票)第九十章 眼界第二十四章 世事難料第二十三章 奇特畫風第九十九章 誰的銀元第七十四章 大快意第七十章 蘸糖吃第七十二章 率性而爲第八十七章 栽得不冤第七章 總督第四十六章 娶對老婆第十六章 交配權第七十六章 貴族氣質第十八章 陸師兄求助第五十章 工程意義第三十四章 慫恿第八十三章 甜第四十七章 聯繫第五十八章 烈火烹油第七十章 分析第六十九章 魔幻韭菜第七十三章 變化無常第四十一章 奔頭第七十五章 豺狼當道第七十二章 辦事第五十一章 下水第八十六章 標誌第九章 道生一第五十九章 算你狠第三十九章 真愛成本第六章 “責任感”之外第六十章 意外之外第四章 喝湯第七十五章 崇道第七十五章 因人而興第十四章 良人第九十七章 造紙第四十七章 複雜的意識第五十九章 當年心情第五十五章 都要發(第三更)第十五章 影響力第二十四章 一切爲了員工第三十四章 有價無市香辛料第八十五章 登門第七十三章 有個交情第三十章 將死之言第三十章 拉一把吧第三十章 僞劣工科狗第五十章 民爲貴第九十三章 要領會精神第二十九章 默契第五章 有所預見第十一章 站隊第五十九章 凜冬將至第二十九章 見一面第九十二章 良心第八章 孺子可教第六十三章 開拓第七十三章 變化無常第五十章 工程意義第十四章 新玩法第八十三章 博大胸懷第九十二章 令公行第三十一章 告於皇天后土第十二章 大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