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真愛成本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嗯,這個不好,老子就是千古風流人物,淘什麼淘!”

站江邊吹着江風,蘆葦蕩已經碧綠,連綿出去幾十裡,從岸上蔓延到江水中,最終水天一線,看也不看清楚這些個植物到底是怎麼長的。

大約只有高低起伏滑翔攀升的江鷗,纔會知道吧。

江鷗腥味很重,需要很多種調味料,然後先烤後煮,才能做成美味。吃這玩意兒還不如尺麻雀,至少麻雀隨便醃漬一下,白水煮都還入口下飯。

“宗長,這是甚麼詞句?倒是沒聽過。”

“要聽恁多作甚?放學了不做作業跑來吃甚麼鳥?”

“嘿嘿……姆媽去好公家裡了。”

所謂“好公”,便是外公的意思。江陰老世族大多不這麼說,唯有蒼頭黔首纔有這俚語稱呼。似張氏這種寒門,沒有做大成老世族,多半也會跟着這般叫。

“吃你的鳥。”

“哎!”

幾個少年忙不迭地吃着鍋裡烤制過的江鷗,除了鳥肉外,還有魚。江鷗又叫“釣魚郎”,凡是它盤旋的地方,不是有魚,而是有魚羣……

所以真正的捕魚人家,是不會去吃這種“瑞鳥”的,吃江鷗不等於砸自己的營生,砸自己的飯碗麼?

只有某些“朱門酒肉臭”的牲口,纔會恬不知恥地去吃國家保護動物。

“真香!宗長不吃麼?還有蛋。”

入春下蛋,是江鷗的習性,蘆葦蕩裡市場有兩個四個的淡綠色鳥蛋,這就是江鷗產的。當然也有在高岸上的草鋪裡,或者枝繁葉茂大樹上,甚至是岩石旮旯裡面,鷗鳥對下蛋不怎麼挑地方。

“老夫醞釀感情要吟詩,別來煩我!”

“哦。”

江陰本宗的熊孩子們是在張滄的陰影下成長起來的,當然了,熊孩子們的爹媽,則是在張滄他爹的陰影下長大成人的。

哪怕其實很多人都快忘記自家宗長長什麼模樣了,可是當張德回家的時候,老家本宗的男女老少,又回憶起了被某條土狗支配的恐怖……

最重要的是,宗長是對的,宗長不會錯,如果我覺得宗長有錯,那證明我錯了。

反正族老就是這麼說的,他們也就這麼聽。

現實是不講道理的,自家宗長硬生生把一介江東寒門,拔高到帝國“世家”的地步,前後才用了三十年,多麼牛逼……太牛逼了。

別家豪門,少說也要三百年經營,幾代人努力。自家宗長就是隨便搞搞嘛,真輕鬆。

只是本宗子弟還是納悶,爲毛宗長反而不爽不痛快呢?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浪個屁啊浪!老子志得意滿,又不是楊慎這種倒黴二代,感慨個鳥!”

然後老張轉身看着熊孩子們,字正腔圓喝道:“給老夫留一隻腿!”

“當真是香啊……”

帶着熊孩子們吃鳥,江堤上,入春就開始發動民夫的江陰縣令張大安正在指揮江堤工程。石料堆砌也是個技術活兒,更何況春耕時節,想要調動民夫,一般的縣令只會被彈劾。

但江陰雖說是一個縣,張大安發動民夫,還真不需要從農夫中挑。

城市人口、手工業者的數量相當豐富,各大工坊停工也沒有說不情不願,因爲縣裡可以免稅若干,兩相比較,其實還略有浮盈,對工場主來說,這就很不錯了。

而且蘇州常州跟沔州鄂州一樣,發動民夫並不是只有民夫,還有民婦。

女人上工也是常有的事情,江陰疏浚通往長江的內河,三年發動民夫四百萬人次,其中四成是女子。

大抵上也是因爲這個原因,本地納妾者數量,每況愈下,但有庶出子女,情況也多是因爲家主婆不能生產,又或是家主婆自己從孃家帶來的婢女。

至於像樑豐縣男那樣“野種”遍地的,是一個都沒有。

有辱門風麼。

照常理來看,一夫一妻多妾和一夫一妻比起來,彷彿是前者要生養的多。但實際上卻並非如此,常州諸縣的統計很能說明問題,一夫一妻往往生養三個子女及以上,至多者能生十幾個。

反而是一夫一妻多妾,大抵上,多者也不過四五個,再想有更多,反而罕見。

江陰本地建立的醫院,從早先專門給有門第人家服務,到逐漸下降到市民階層,然後普及到鄉鎮,這個變化過程,和本地女人也要上工賺錢的普及度,是正相關的。

實際上,不僅僅是江陰或者說常州如此,當年長安城夭折率極高,平民能夠保證每天不餓的人家很少。大貴族爲了保證家族延續,纔不得不選擇多搞女人。似長孫無忌就是典型中的典型,一窩幾十個。

但這幾十個子女背後,卻是大量因爲難產而一屍兩命的侍妾婢女。

那年頭,絹布產量全靠堆工時,子女產量,也全靠堆工時,不但堆工時,還要堆女人總量。

跟着張德吃鳥吃魚的熊孩子們,他們沒有經歷過自己老爸還有小老婆的時代,當然他們老爸大抵上肯定也想養小老婆。

只是這個養小老婆的成本之高,不是他們老爸可以承擔的。

一個本地家庭的破裂,參加勞動的妻子一旦和丈夫離婚,不僅僅是拿走一部分家庭財產的問題。這還包括整個家庭總收入要減半甚至減一大半,因爲本地紡織業極其發達,如果是紡織女工,尤其是熟練工,往往工資要比普通男工多得多。

這種情況下,除非是真愛……否則老公養小老婆,讓他去死好了。

不難看出,維持真愛的最低成本,就是夫妻雙方都要參與勞動,不但要參與勞動,還要從勞動中獲得回報。

畢竟,勞動最光榮嘛。

江堤上也在忙着肩扛手提的婦女們不知道勞動光榮個啥,這光景忙活開來,有些婦人挽着衣袖褲腿,也無所謂有些沒見過世面的外鄉男人瞪圓了眼珠子,自顧自地喊着號子,似那些男人一般,忙得不停。

周遭江陰縣衙的官吏們同樣在那裡忙活着,巡視的巡視,維持的維持,倒是沒見着有人偷懶,跑去蘆葦蕩裡烤鳥吃魚……

第六十五章 水平第十二章 亂第五十一章 很好第二十九章 舊時物業第六十一章 名不虛傳第六十九章 修通之後第六章 河中風雪第七十三章 戲言不戲第七十一章 沔風第八十九章 六旬老漢功夫好第八十四章 一覺醒來第五十章 白糖倉第七十七章 一個願望第三十六章 有活力社會團體第三十二章 如魚得水第九十章 隱藏的躁動第五十九章 沙悟敬第二十八章 反應第二十章 小白師兄有進步第十一章 天氣太熱第四十七章 大臣很忙(推薦票)第五十章 工程意義第四十三章 內奸就是爽第七十一章 兩面性(三江票有麼?)第九十四章 奇葩局面第八十三章 猜測第九十六章 清濁難分第十章 瞬間第七十七章 涼州行第六十章 安心糟心第四十二章 大明宮第三十二章 李震嫁妹第六十四章 自有變化第九十二章 分水嶺第十八章 因地制宜第二十三章 上道第四十四章 放鬆第九十二章 二郎第四十九章 女秘書第二十四章 刷新認知第七十七章 利好第七十一章 傳家第八十三章 猜測第七十六章 爲國獻身第七十九章 不歸兵部管第八十章 長孫之謀第十二章 噁心人第四十五章 失望第二十章 摩擦人生第九十六章 內海第九十七章 謀生第五十七章 長安來的信(第二更)第七十六章 自重第十一章 絕不裝逼第七十三章 預見第七章 總督第七十三章 過路費第五十六章 李哥第四十四章 李二十郎第八十八章 再來一罐第五十二章 人在江湖第五十四章 相當粗暴第八章 孺子可教第二十三章 都是扯虎皮第七十六章 狂第八章 今時溫二第五十八章 時來第八十二章 人物第七十九章 老國公尋歡又作樂第六十章 指路第七十六章 崔娘子的麻煩事第六十七章 瘋了第五十章 白糖倉第五章 跑官第五十九章 沉渣泛起第十章 江夏王第五十九章 孔聖頭像(第二更)第五章 和藹可親我李氏第四十一章 不在第三十七章 禮法第八十六章 李董的心情(一更求票)第六章 其樂融融第六十四章 個人優勢第九十六章 蜜糖第三十章 白日第四章 玩數學的真厲害第六十五章 套套決定地位第二十九章 特殊貿易第三十一章 美好印象第六章 極品飛馬1第十五章 念蒼生第二十章 不能比第四十三章 照貓畫虎第八十七章 校址校長第八十四章 女郎不凡第二十章 另類富庶第二章 西行第四十一章 奔頭第六十七章 太谷縣令(一更)第四十一章 看在“良心”的份上
第六十五章 水平第十二章 亂第五十一章 很好第二十九章 舊時物業第六十一章 名不虛傳第六十九章 修通之後第六章 河中風雪第七十三章 戲言不戲第七十一章 沔風第八十九章 六旬老漢功夫好第八十四章 一覺醒來第五十章 白糖倉第七十七章 一個願望第三十六章 有活力社會團體第三十二章 如魚得水第九十章 隱藏的躁動第五十九章 沙悟敬第二十八章 反應第二十章 小白師兄有進步第十一章 天氣太熱第四十七章 大臣很忙(推薦票)第五十章 工程意義第四十三章 內奸就是爽第七十一章 兩面性(三江票有麼?)第九十四章 奇葩局面第八十三章 猜測第九十六章 清濁難分第十章 瞬間第七十七章 涼州行第六十章 安心糟心第四十二章 大明宮第三十二章 李震嫁妹第六十四章 自有變化第九十二章 分水嶺第十八章 因地制宜第二十三章 上道第四十四章 放鬆第九十二章 二郎第四十九章 女秘書第二十四章 刷新認知第七十七章 利好第七十一章 傳家第八十三章 猜測第七十六章 爲國獻身第七十九章 不歸兵部管第八十章 長孫之謀第十二章 噁心人第四十五章 失望第二十章 摩擦人生第九十六章 內海第九十七章 謀生第五十七章 長安來的信(第二更)第七十六章 自重第十一章 絕不裝逼第七十三章 預見第七章 總督第七十三章 過路費第五十六章 李哥第四十四章 李二十郎第八十八章 再來一罐第五十二章 人在江湖第五十四章 相當粗暴第八章 孺子可教第二十三章 都是扯虎皮第七十六章 狂第八章 今時溫二第五十八章 時來第八十二章 人物第七十九章 老國公尋歡又作樂第六十章 指路第七十六章 崔娘子的麻煩事第六十七章 瘋了第五十章 白糖倉第五章 跑官第五十九章 沉渣泛起第十章 江夏王第五十九章 孔聖頭像(第二更)第五章 和藹可親我李氏第四十一章 不在第三十七章 禮法第八十六章 李董的心情(一更求票)第六章 其樂融融第六十四章 個人優勢第九十六章 蜜糖第三十章 白日第四章 玩數學的真厲害第六十五章 套套決定地位第二十九章 特殊貿易第三十一章 美好印象第六章 極品飛馬1第十五章 念蒼生第二十章 不能比第四十三章 照貓畫虎第八十七章 校址校長第八十四章 女郎不凡第二十章 另類富庶第二章 西行第四十一章 奔頭第六十七章 太谷縣令(一更)第四十一章 看在“良心”的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