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會做事

“這就是天竺麼?”

“是‘身毒’。”

“管那許多,今年過來要是不大賺一筆,就不回隴右老家!”

“想要做甚營生?”

“俺孃舅跟着王總鏢頭廝混,有個叫沙欣的,能買來黑閹奴。可不是甚麼雜胡閹的,都是木鹿那裡的好手藝。”

“‘長孫河中’當真是幹吏能臣啊。”

“誰說不是呢。”

已經不知道是第幾批次的駝隊從磧南轉道勃律山口,如今即便是大雪封山,藉助一些工具、地標、嚮導,也能小批次地通過精銳。

不過大多數時候,勃律山口很難見到大雪封山。和蕃地山南不同,勃律山口這裡,雪災基本沒有。

“甲二二八!”

忽然,在關卡處,傳來了一聲大喝,拿着鐵皮“大聲公”在那裡嚷嚷的關口大使都不是什麼胥吏文人。大多都是去年剛退下來的邊軍,很多還是給“冠軍侯”做過親兵的,只是略微有些殘疾,可能是瞎了眼,可能是斷了腿,於是來這裡看門。

不過同樣是關口大使,天竺都護府和崑崙海的交界處,品級卻是“官”,不是吏。

按照弘文閣的章程,勃律山口這裡的關口大使,不管是副使還是正牌,都能帶五百個兵。

只是這個兵額,卻並非都是邊防軍,新成長起來的蕃地少年,成爲了主力。

整個關口,隨處可見臉上有着高原紅,可又操着“崑崙海”口音的少年兵在那裡巡邏。

和別處不同,這裡哪怕是少年兵,都配發戰甲,甲具質量還不差,塗紅之後的扎甲,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加上手中的長槍,更是顯得威風。

而已經修建完畢的關卡城寨,城頭還有大量的望樓,藏兵數量有多少,外界一概是不知的。

只不過,從關卡城寨居然還有實力把穀子販賣出去,可想而知這裡藏着多少物資。

“有有有,在下甲二二八,甲二二八就是在下!”

“快點!磨蹭個鳥!還要不要去南方!幹你孃的!”

“是是是,太尉罵的是,太尉罵的是……”

隴右漢子本來是個暴脾氣,遇上尋常的津口大使,聽到這種罵娘聲,當場就能一耳光抽過去。

可遇上勃律山口的大使,那是半個屁都不敢放,點頭哈腰帶着自己一幫人跑去過關。

進入天竺,自從程處弼抵達之後,就沒辦法像以前一樣,輕輕鬆鬆地偷渡。籍貫、形貌、保人等等手續一概不能缺,最重要的是,沿途各補給點,因爲都有唐朝官吏入職,所以必須要有沿途各州縣軍寨的蓋章。

這個蓋章僅對前往天竺有效,出磧西進入河中,是沒有用場的。

小小的蓋章,自然也能產生利益關係,不過對沿途補給點的官吏而言,有點得不償失。

因爲弘文閣最近的考覈,有了很大的變化。

監察部門的惡狗四散出來,抓的就是這些想要搞點小錢的倒黴蛋。

弘文閣上下,現在考績就兩個硬性標準,一是地方穩定,二是上繳稅賦。

兩者缺一不可,達標就升官,進入長安或者洛陽學習深造,然後很有可能進入江西官場序列,或者跑去長孫無忌的江東官場。

和蓋章收點小錢比起來,前途更重要。

只不過也有鐵了心死要錢的,但因爲路線對接天竺都護府,得罪誰都不能得罪曾經的西軍老大程處弼。

這位兇人是真敢殺人,而且畢竟是貞觀朝的冠軍侯,不摻假的那種。

“隴右人,這一路倒是一個縣都沒落下,還真是個會享受的。來天竺作甚?”

“這不是聽聞大都護廣邀天下英豪,這……這在下不才,也來碰碰運氣。”

“嗯。”

勃律山口的關口大使點點頭,然後問道:“若在天竺置辦物業,可要買些奴僕?”

“朝廷有規定,這不是不讓蓄奴麼,豈敢……”

“放屁!來天竺,你不蓄奴,怎麼做事?我看你這個人準備不充分,還是回老家務農去吧!”

“哎哎哎,太尉太尉,太尉饒過則個,適才腦子混沌,倒是有了忘性。俺堂堂隴右漢子,聽說天竺這牙行買賣甚好,這纔過來碰碰運氣。不瞞太尉,俺準備買他一百個黑奴,再包個工地,狠狠地賺它一筆!”

“嗯……”

大使點點頭,“監察大使的人過來,說你蓄奴,罪當流放,當如何啊?”

“俺不過是代爲管教,都是番邦胡商的產業,只是相熟,交俺手中略微照應。蓄奴這等事情,俺畢竟是皇唐良民,豈敢忤逆聖上,對抗朝廷?”

“這有逃奴怎麼辦?”

“殺了,殺雞儆猴……聖人之言!”

“嗯……”

很是滿意地點點頭,“是不是從哪裡打聽過老子的提問啊?”

“嘿嘿……這不瞞太尉的話,在敦煌,那就是買過消息的。花了點小錢。”

“嗯?!小錢?!”

“哎……大錢,大錢,五個銀元!”

隴右漢子趕緊伸出一個巴掌,晃了晃,“華潤號的雪花銀!”

“孃的,敦煌宮的鱉孫,回頭找他們去!”

罵罵咧咧着,大使手揮了揮,“交錢走人!”

“是是是,太尉辛苦,太尉辛苦,有勞太尉體恤。待俺在大都護庇佑之下略有所得,一定過來孝敬太尉……”

“滾!”

“是是是,太尉您忙,您忙……”

這隴右漢子居然知道“您”這個稱呼,讓關口大使也是一愣,要知道,這個稱呼,大多流傳在江淮一帶。

之前來的一幫荊襄人,也用了“您”這個稱呼,而且一個個拽得二五八萬,讓關口大使很是不爽。

明明都是流放犯。

一通忙碌過後,隊伍立刻清了很長的一段,跟着隴右漢子一起過關的,還有大量小門小戶。想要拿到全部的通關手續,沒點門路是真不行。如果沒有這些手續,就只能通過天竺都護府的“僱傭”協議來通關,憑此協議,就能以天竺都護府僱工的身份,在天竺進行活動。

這些協議都是一年期限,總之,想要走捷徑,也得給天竺都護府打一年工。

當然,天竺都護府也不會虧待這些人,不但有工錢,還能建立起在番邦野地的人際關係。

很多單槍匹馬的好漢,反而更稀罕這一年期的僱傭協議。若是能夠以“義從”“民團”的身份進行治安管理,很容易刷出名聲來。一年後哪怕不幹,憑一年時間的經營,也足夠拿捏百幾十號本地人搞點產業出來。

最少一個種植園是有的,頗有點狐假虎威然後空手套白狼的意思。

不過這本身就是天竺都護府默認的,和這些“小打小鬧”比起來,江淮、兩京的豪商集團,纔是真正的兇狠。

有些在長安蟄伏的老牌大貴族,可能一個天竺人都沒見過,可手中的“天竺奴”,可能超過三萬。

這三萬“天竺奴”又各分批次,有的去修天竺長城;有的則是“換奴交易”,交換來“黑閹奴”,轉手再賺差價;還有的則是以苦力的形式,被趕向波斯故地,前去建立在吐火羅人地盤上的據點。

最多的,還是修路。

天竺都護府的資金是相當充沛的,除了弘文閣的財政撥款之外,還有大量的地方債。

程處弼被弘文閣授權,可以發行“天竺債票”,主要就是修路。

這筆錢,吸引了大量官商集團前來做工程,不但高價聘請武漢土木大工,“奴隸貿易”的第三次高峰,就是此時。

和東海貿易航線上的規模相比,天竺都護府每天賬面上進出的“天竺奴”“黑閹奴”等等奴隸品種的總量,都是以萬人爲一個單位。

如此大規模的投入,哪怕是武漢內部的精英,也有按捺不住,通過張德的門路,前往天竺都護府報到。

和太子那無比佛系的操作比起來,程處弼的動靜相當激烈,乃至已經正式進入退休狀態的李世民,在得知天竺都護府簡直就是日新月異的變化之後,連櫻花樹怎麼種這個事情,也拋在了腦後。

甚至李世民還想着去天竺走一趟,要不是康德認真勸說,李世民還真想看看。

好在天竺太過遙遠,而自己的身體,爲的就是撐到封禪泰山的那一天。

李皇帝也就只是讓人去把天竺風情畫下來,剩下的,也就不做多想。

“這修往泰山的路,都修到何處了?”

已經退休但性子變急的李世民,將老花鏡取了下來,疊好報紙,看着康德問道。

“徐州那邊發來消息,崔弘道已在主持工程,揚州的工程隊,現在都在徐州。當下進度,還算可以。”

“造價不菲啊,仔細一想,還真是驚人,朕居然修路都能有如此大的開銷。”

一個路段就是一百五十萬貫的投入,心驚肉跳啊。

修九成宮、洛陽宮、太原宮等等宮殿,那纔多少錢?

和修路比起來,簡直不值一提。

“當下都是舉債修路,外朝結餘也多,加上現在也熟練得多,成本是降了一二十萬貫的。”

“‘徐州鐵道債票’,是馮氏買的最多?”

“廣州想要成爲南都,此事陛下也是知道的。”

康德笑了笑,“陛下以爲如何?”

“老夫覺得還行,南都就南都,李道興不是在交州做事麼?復其爵位。”

“那……奴婢就去稟明皇后?”

“算了,老夫既然不管外事,又何必多此一舉。此事,由得馮氏跟觀音婢消磨去。之前玄齡也提過,老夫也是讓觀音婢自行決斷。”

“皇后頗爲意動,而且準備南巡廣州。”

“噢?馮氏做了甚麼,讓她這般意動?”

“聽說是在廣州,建了一個天后大殿,乃是大唐第一大!”

“哈哈哈哈哈……”

李世民笑得暢快,“這馮氏,果然會做事啊。”

第六章 “責任感”之外第十七章 門房魏大爺第八章 和諧社會第四十七章 張德的七夕(第一更)第九十三章 自摸第九十一章 看天子裝逼第八十五章 準備回長安第一章 一隻唐朝的工科狗第五章 跑官第八十四章 做狗不易第五十章 吃他用他第四十八章 滿庭芳第七十九章 正道第八十四章 做狗不易第七十章 舊年緣分第九十七章 造紙第四十四章 面聖第六十四章 老王頭第六十六章 所付幾何第六十四章 方向第二十六章 惡趣味第七十六章 發現第四章 忠心耿耿老太監第二十一章 先做文科生第七十一章 我只是想做個好官第七十四章 要敢想第八十章 農墾局第六十三章 機遇第九十六章 微小工作第九十四章 恩·威第三十五章 不簡單第七十二章 操心第六十二章 特殊對待第三十五章 柴二的陰影第四十六章 理智第三章 拜第八十九章 思路第九十八章 冒進第二十三章 智障大師(求推薦票)第二十八章 時代嘲諷第六十六章 深坑第六十四章 稱讚第八十三章 老馬識途第十九章 數學第九十六章 內海第三十五章 角度刁鑽第七十三章 調查第三十八章 幫人搞事第二十九章 暢想第九十四章 看不透第五十三章 送財童子2.0第七十二章 刁民偷鐵第五十七章 千金買馬骨第四十三章 有點意思第十七章 來打仗的兵部尚書第四十三章 閨樂第十四章 另外一個孩子第九十三章 懷德碑第九十二章 驟變第五十章 一個小風波第八章 期望第十二章 人物第九十八章 意思第九十七章 我管他第六十三章 點到爲止第五十八章 羨慕嫉妒恨第四十一章 看在“良心”的份上第七十四章 踏浪而行第七十六章 狂第三十七章 子又曰第四章 大驚喜第六十六章 亡國之兆第四十八章 變化第三十八章 有的忙第四十四章 忠心做事第二十四章 基本套路第四章 腦洞第四十一章 淮揚新風第十五章 金狗腿第十六章 開闢第七十章 人老成精第六十八章 吃人有理第二十八章 當年朱雀街第七十一章 要做雞頭第六十八章 倒騰第九章 老李有章程第七十八章 取名第四十一章 存續發展第六十一章 反抗的小妞們(第三更)第六章 主僕對話第九十一章 年關將至第一章 一隻唐朝的工科狗第九十章 宰第五十二章 祖孫閒談第十九章 採風第十章 衆犬第五十四章 一個答案第四十一章 淮揚新風第八十三章 一樁“富貴”第七十八章 塞北義商
第六章 “責任感”之外第十七章 門房魏大爺第八章 和諧社會第四十七章 張德的七夕(第一更)第九十三章 自摸第九十一章 看天子裝逼第八十五章 準備回長安第一章 一隻唐朝的工科狗第五章 跑官第八十四章 做狗不易第五十章 吃他用他第四十八章 滿庭芳第七十九章 正道第八十四章 做狗不易第七十章 舊年緣分第九十七章 造紙第四十四章 面聖第六十四章 老王頭第六十六章 所付幾何第六十四章 方向第二十六章 惡趣味第七十六章 發現第四章 忠心耿耿老太監第二十一章 先做文科生第七十一章 我只是想做個好官第七十四章 要敢想第八十章 農墾局第六十三章 機遇第九十六章 微小工作第九十四章 恩·威第三十五章 不簡單第七十二章 操心第六十二章 特殊對待第三十五章 柴二的陰影第四十六章 理智第三章 拜第八十九章 思路第九十八章 冒進第二十三章 智障大師(求推薦票)第二十八章 時代嘲諷第六十六章 深坑第六十四章 稱讚第八十三章 老馬識途第十九章 數學第九十六章 內海第三十五章 角度刁鑽第七十三章 調查第三十八章 幫人搞事第二十九章 暢想第九十四章 看不透第五十三章 送財童子2.0第七十二章 刁民偷鐵第五十七章 千金買馬骨第四十三章 有點意思第十七章 來打仗的兵部尚書第四十三章 閨樂第十四章 另外一個孩子第九十三章 懷德碑第九十二章 驟變第五十章 一個小風波第八章 期望第十二章 人物第九十八章 意思第九十七章 我管他第六十三章 點到爲止第五十八章 羨慕嫉妒恨第四十一章 看在“良心”的份上第七十四章 踏浪而行第七十六章 狂第三十七章 子又曰第四章 大驚喜第六十六章 亡國之兆第四十八章 變化第三十八章 有的忙第四十四章 忠心做事第二十四章 基本套路第四章 腦洞第四十一章 淮揚新風第十五章 金狗腿第十六章 開闢第七十章 人老成精第六十八章 吃人有理第二十八章 當年朱雀街第七十一章 要做雞頭第六十八章 倒騰第九章 老李有章程第七十八章 取名第四十一章 存續發展第六十一章 反抗的小妞們(第三更)第六章 主僕對話第九十一章 年關將至第一章 一隻唐朝的工科狗第九十章 宰第五十二章 祖孫閒談第十九章 採風第十章 衆犬第五十四章 一個答案第四十一章 淮揚新風第八十三章 一樁“富貴”第七十八章 塞北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