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思路

新制冶鐵監是朝廷重臣公推,部堂副官以上討論的結果。貞觀年對各種事物大多采取一地試運行,成效可以然後再多地試驗。

石城鋼鐵廠雖然有皇帝和大貴族繞過“體制”的嫌疑,但之所以沒有遭受反彈,一是范陽盧氏先吃了一頓敲打,渤海高氏又沒有實力和膽魄出手阻擾;二是朝廷需要一個地方富集能力以及對前線進行支撐。

整個徵遼過程,不論勝敗,唐朝都是必勝的,時間問題。

前線通過石城鋼鐵廠富集和轉運的人力,各批次都是以萬人爲單位,並且能夠保證不像前隋那樣人沒過河先死兩成的糟糕組織度。

再矬的原始工業工人,他們先天都具備組織度,管理相較於刨土農民,強了太多。

同時,石城作爲原物料生產單位,又同時是人力資源蓄水池,並且隨時可以通過勞力缺乏來心安理得地鎮壓邊地蠻族。這其中的收益,這其中的回報率,可以讓朝廷從上到下全都閉上眼睛。

道德夫子的狂噴,在這光景,大耳刮子抽臉上都不會喊痛。

介於石城鋼鐵廠的成效,朝廷已經準備在多地推行石城模式。然而既然準備推行,自然就會增加許多官吏缺額。

貞觀初年人才是極其匱乏的,文盲率九成九,能識文斷字,就已經是人才。而能寫能算,絕對算得上精英人才。

長安底層官僚中,那些看管文檔的老官吏,多半也識不得多少字,日子自然也是極爲辛苦。

而張德西郊大講堂中,隨便抽取一個童子,其算術能力都不弱於平康坊那些買醉的選人。

至於算籌和算盤的便利性,這更是毋庸置疑的。

張德回到府中,想了想沔州諸事,便寫了一封信,是給程處弼的。舊年兄弟,能信得過的不多,程處弼算一個。

寫完信後,張德找來江陰跟來的同宗子弟:“明日先去咸陽,尋得北上華潤馬隊,再去西河套。務必將信親手交給程三郎,切記,親手交給程三郎。”

“宗長放心,吾醒的。”

“嗯,去吧。”

吩咐完之後,張德再度出門,前者黑風騮,去了城東外一家客舍。

“季修兄。”

客舍中,崔慎正翻着圖紙,多是一些地圖。不過爲了防止被官方以“謀逆”爲名逮捕,這些地圖都是新式製圖,基本非張德嫡系不能看懂。和官方輿圖大相徑庭,地名標註也多是拼音。然後根據編號專門列了一本地名冊來對應,防止出現錯誤。

“汊川到漢陽,若是修路,只怕糜費甚巨。”

崔慎皺着眉頭,然後又道,“再者,若是新修鐵廠,物料何來?”

“永興縣。”

張德指了指地圖上一個數字⑨編號的拼音地名,“漢末孫權,曾在此鍊鐵。前隋亦曾取其鐵砂制錢。”

一聽張德所說,崔慎猛地一拍頭,“倒是忘了此地!”

地圖上標準的永興縣,和實際永興縣的距離差了小二百里地。實際上的真正位置,是老張當年曾經划水過的大冶鐵礦。

這地方是個寶地,從秦漢時期一直貢獻到清末的漢陽鋼鐵廠。

最重要的是,貞觀年還是露天礦,利用率很低,且又因爲唐朝荊襄楚地湖泊叢生,使得百石船能輕鬆往來礦場和長江。

而只要入江,新式大船就能溯流西進到漢水。

僅此一項,就足夠讓曾經的雲夢澤改天換地。

“操之,昨日冉茂實來過。”

崔慎將地圖一卷,收拾了起來。這地圖並不精確,但畢竟也是王學子弟手筆,加上老張自己的那點記憶,總體來說是比官方輿圖強的。

將地圖塞到一枚竹筒中,崔慎纔打開了一隻箱子,裡面是一根根圓柱條。用紅綢纏繞的緊密無比,隨手拎了一條起來,嘩啦啦撒了一片的華潤銀元。

“嗯?!”

張德一愣,“冉大郎好大的手筆。”

“冉茂實說要讓某在操之面前美言幾句。”說到這裡,崔慎笑了笑,竟是將頭冠拿下來,彈了彈灰,很是感慨道,“崔某如今也算是發達了。”

老張一愣,兩人對視了一眼,哈哈大笑起來。

“看來,冉仁才所圖,不止蜀錦生絲啊。”

自己在客舍中尋了茶壺,找到了煤爐,打開火門,將茶壺放上去燒水。張德一邊忙活一邊道:“可是又被他尋了甚麼門道?”

“石炭。”

“煤?”

老張一愣:“冉仁才手上有煤?”

“有,而且很多。”

崔慎衝客舍外努了努嘴,“喏,共三車煤球。一車是蜂窩煤,用的是巴山煤,另外兩車則是尋常煤球煤餅,用的是黔中煤。”

“冉仁纔好大的買賣。”

驚愕之間,張德瞬間就能感覺到冉仁才的底氣有何等的足。他父親是“豪帥”,實際上就是土王,在獠人中地位崇高,巴蜀和黔中甚至是江南道西部的獠人,都能受其調解。

如果按照冉仁才眼下的野心,只怕原本毫無用處的山貨,一旦變現,只怕豪富之處,不會比李思摩差多少。

有些愣神,想到了李思摩,張德突然思路清晰起來。

不出意外,冉仁纔是要洗脫父輩“豪帥”的烙印,效仿阿史那思摩,要徹底脯脯在天可汗二世陛下的腳下,然後做中原大皇帝的爪牙……

“黔中諸獠夷蠻,素來散漫驕橫,非諸葛武侯不能服之。”崔慎摸了一把松子在桌上,二人隨意地剝了起來閒聊,崔季修提醒張德道,“冉氏於西南,有類阿史德銀楚之於突厥契丹室韋。”

瀚海公主珍珠弘忽的頭銜,在東部草原還是能說話的。徵遼中,阿史德氏用來恐嚇威脅那些弱雞小部族,比什麼都好用。

同樣的,冉仁才現在是灃州一把手,皇帝以之爲腹心,他則爲王前驅願作爪牙,可見皇帝給冉氏極大的好處,同時皇帝的節節勝利,對冉氏而言,是完全不可能抗衡的恐怖力量。

貞觀三年以來,就沒聽說唐軍哪怕一次小挫,以冉氏的精明,雖然搞不清楚其中發生了什麼,但他們只需要知道,中原皇帝最大,那就足夠了。

至於背後有那麼一條野生的工科狗付出了多少心血,****屁事。

張德剝了一顆松子在嘴裡,盤算了一下,冉氏的實力是和皇帝捆綁的。蜀錦再好,也要有人買有人消耗,纔是商品,否則就是擺設。而中原皇帝,可以一言而定榷場是不是要開,蜀錦是不是要納,巴蜀之民是不是要教化……

直白點,這是典型的買方市場,皇帝要是明天說大家一起穿棉衣用蘇繡,蜀錦只能成爲燒火布。

“冉茂實……是要見一見了。”

張德沉吟一會兒,如是說道。

第六十五章 不爭一時第十三章 話不能亂說第五十幾章 不是我軍無能第五十幾章 雜牌第九十九章 宣紙第五十一章 初具規模的市場第九十二章 馬相公求援第五十二章 阿杜的歌最好聽第七十五章 “滅國”第四十四章 好本事第二十二章 赤裸裸第三十五章 朋友圈很重要第六十三章 紅包第四十三章 內奸就是爽第四十章 開搞第四十五章 人傑第十一章 絕不裝逼第八章 瓜分無份第三十八章 錢老闆故智第九十四章 人味兒第四十七章 所要何物第七十六章 馬蹄聲來第八十九章 六旬老漢功夫好第七十七章 利好第三十七章 有趣第九章 禮尚往來第七十六章 非理性第九十二章 春雨春雷第六十章 意外之外第十二章 過冬第六十五章 後續第九章 安全出宮第三十六章 buff背後第三十七章 莫名其妙的差事第五十七章 棉布(第二更)第十二章 東風氏第二十一章 完工驗收(第二更)第四十九章 正經事要緊第三十八章 編排第三章 千里駒第六十四章 事發第十九章 平淡是福第十九章 春意難言(遲到的第五更)第八十三章 一樁“富貴”第七十八章 遠西風雲第四十一章 淮揚新風第五十五章 寬慰第四十五章 人要有夢想第五十一章 我媽幹什麼的第四十二章 準備還價第十三章 豬肉燉粉條第五十幾章 一窩能生十幾個第二十九章 “狂妄”第十四章 新玩法第九十四章 捐軀第四十章 巨響第六十章 同樣水深第十三章 孃舅親第六十三章 躺着中槍杜正倫第二十章 科學規劃第六十八章 吃肉長生(第五更)第四章 傳奇第六十五章 有妖姬(第二更)第二十一章 新階層第四章 俺脫第八章 特進第五十章 工程意義第九十四章 二次問對第四十九章 沔州景象第六十九章 心累第九十二章 雙贏之法第七十幾章 他不能死第三十九章 需求第三章 羣策羣力第六十六章 亡國之兆第三十五章 正當紅第八十六章 繼續尋思第三十一章 美好印象第四十二章 準備還價第九十五章 世道無常第七十二章 辦事第八十九章 扒第八十七章 巡狩遼東第七十六章 崔氏良人第七十章 老兵的糾結第九十章 壯志第五十五章 禮賢下“士”第五十八章 烈火烹油第九十二章 令公行第五十一章 天家子女第六章 “責任感”之外第五十三章 寶貝第八章 故人第七十四章 認清現實第十三章 孃舅親第四十六章 風物第二十一章 總制第九十四章 賣到遼東第六十九章 心累第五十章 我們A過去了(第二更)
第六十五章 不爭一時第十三章 話不能亂說第五十幾章 不是我軍無能第五十幾章 雜牌第九十九章 宣紙第五十一章 初具規模的市場第九十二章 馬相公求援第五十二章 阿杜的歌最好聽第七十五章 “滅國”第四十四章 好本事第二十二章 赤裸裸第三十五章 朋友圈很重要第六十三章 紅包第四十三章 內奸就是爽第四十章 開搞第四十五章 人傑第十一章 絕不裝逼第八章 瓜分無份第三十八章 錢老闆故智第九十四章 人味兒第四十七章 所要何物第七十六章 馬蹄聲來第八十九章 六旬老漢功夫好第七十七章 利好第三十七章 有趣第九章 禮尚往來第七十六章 非理性第九十二章 春雨春雷第六十章 意外之外第十二章 過冬第六十五章 後續第九章 安全出宮第三十六章 buff背後第三十七章 莫名其妙的差事第五十七章 棉布(第二更)第十二章 東風氏第二十一章 完工驗收(第二更)第四十九章 正經事要緊第三十八章 編排第三章 千里駒第六十四章 事發第十九章 平淡是福第十九章 春意難言(遲到的第五更)第八十三章 一樁“富貴”第七十八章 遠西風雲第四十一章 淮揚新風第五十五章 寬慰第四十五章 人要有夢想第五十一章 我媽幹什麼的第四十二章 準備還價第十三章 豬肉燉粉條第五十幾章 一窩能生十幾個第二十九章 “狂妄”第十四章 新玩法第九十四章 捐軀第四十章 巨響第六十章 同樣水深第十三章 孃舅親第六十三章 躺着中槍杜正倫第二十章 科學規劃第六十八章 吃肉長生(第五更)第四章 傳奇第六十五章 有妖姬(第二更)第二十一章 新階層第四章 俺脫第八章 特進第五十章 工程意義第九十四章 二次問對第四十九章 沔州景象第六十九章 心累第九十二章 雙贏之法第七十幾章 他不能死第三十九章 需求第三章 羣策羣力第六十六章 亡國之兆第三十五章 正當紅第八十六章 繼續尋思第三十一章 美好印象第四十二章 準備還價第九十五章 世道無常第七十二章 辦事第八十九章 扒第八十七章 巡狩遼東第七十六章 崔氏良人第七十章 老兵的糾結第九十章 壯志第五十五章 禮賢下“士”第五十八章 烈火烹油第九十二章 令公行第五十一章 天家子女第六章 “責任感”之外第五十三章 寶貝第八章 故人第七十四章 認清現實第十三章 孃舅親第四十六章 風物第二十一章 總制第九十四章 賣到遼東第六十九章 心累第五十章 我們A過去了(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