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所爲何來

爲什麼崔慎有那麼大的怨念,這還得從他的祖父那輩說起。他祖母死於一場利弊博弈,簡單點講,有此突厥入寇,散的很遠,祖母所在的鄔堡,被家族放棄。但家族利益至上,加上崔慎那時候還沒出生,也談不上感情。

然而他的母親,也就是崔綜的第一任正妻,再次死於家族博弈。崔季修的母親出自滎陽鄭氏,崔慎是第一個兒子,本來崔鄭氏對兒子的期望,是“敏於事,慎於言”。可也不知道是一語成讖還是老天無眼,崔慎果然敏於事,可是這慎於言,卻是因爲口吃。

崔綜也素知長子聰慧過人,可是先天性口吃沒辦法,家族不可能重點培養。於是安平崔氏的族長,在有一年的聚會上,就表示,太原王氏有佳人,博崔子弟優異者,可抱得美人歸。

這沒話講,全看本事。

不拘詩書禮樂,便是騎馬射箭駕車劍法,崔慎都是驚才絕豔。然而族中子弟,便有人因妒成狂,譏諷“猩猩不語,亦似人焉”。

王氏佳人,就這麼和崔慎說了拜拜。

一身本事招人妒,崔慎雖說口吃,卻也是心高氣傲之人,卻也不和其餘子弟爭執。依舊勤於治學,不論策論經義,都是別有氣象。而且還幫忙崔綜打理本宗事物,一切井井有條,奴婢稱道,本宗財貨,一年便漲了三成,可謂理財有道。

然而還是因爲口吃,又被人嘲諷“口不能言,大才也”。

母親崔鄭氏聽說後,鬱鬱寡歡,本來還想繼續生個一男半女,結果如何都懷不上。博崔長輩就有人傳言,范陽盧氏有一女,夫喪三年,至今未曾再嫁。

也不知道崔鄭氏聽說了什麼風言風語,加上自己所出長子口吃不治,竟是更加抑鬱。等到李唐上臺,李淵建年號爲武德,便派了人去招募博崔。博崔多方押注,便派了只有一子的崔綜前往剛剛定都長安的李唐。

前腳剛走,就有人傳言,崔綜死於兵災,崔鄭氏心急之下,一病不起,還不等崔綜從長安發來的信到家,崔鄭氏就一命嗚呼。

崔綜原本因爲母親死於賊寇之後,就對祖宗宿老頗有怨言,如今髮妻居然在他剛到長安就亡故,他更是滿腔怒火無處發。

可更加令人髮指的是,博崔族老以崔綜本宗不可無主母爲由,便要他娶了范陽盧氏的寡婦。

如此一來,崔綜崔慎父子同家族的矛盾,徹底爆發。

可惜同情他們二人的同族子弟半個都沒有,崔綜一怒之下,便再也沒有回博陵,也就是後來的定州。

只是崔氏的內部矛盾,外人並不知曉,李淵對崔綜也是多有提拔,崔綜也兢兢業業,一直做到長安令。

李世民上臺,事情已經過去十年之久,崔慎也是老大不小,家族中又沒有太大的生存空間,更談不上給他發揮才能的舞臺。又有喪母之仇,崔慎思量再三,竟是在李世民向博崔要人的時候,自告奮勇,去給李唐做了臣子。

先是做了幾年主薄,待張公謹打下契丹和霫部,他便升任胡蘇縣縣令。

“這人雖然結結巴巴,倒是個直來直去的性子。”

張德感慨一聲,卻見白潔擦着眼淚,便道,“三娘子倒是多愁善感。”

“這等苦命之人,着實讓人心碎。”

老張譏誚道:“這算苦命?那些旬日耕作,年產由官吏鄉賢盤剝之人,又當如何?再如工坊之中,一日做工幾近八個時辰的女工,又當如何?再如賣兒捐女之人,其血脈子女與人爲奴爲婢,又當如何?”

“郎君好狠的心腸,崔季修的阿孃,可是被博崔逼死了。殺母之仇,不共戴天!”

“可有人證?可有物證?豪門大族,是個甚麼勾當,琬娘在洛陽還不清楚?若非你生性剛烈,只怕鄭氏早把你這等女兒家,塞給柴令武玩弄。崔慎心懷仇怨不假,然則要說其命苦,卻是不敢苟同。”

張德心說這年頭豪門子弟還玩苦情戲了,他崔慎能讀書識字練劍騎馬,這都是博陵崔氏的栽培。放到農家子弟,也不消多麼富庶,就馬周吧,他爲了求學,連給常何做門客都願意。

崔慎是聰明,難道馬周就是蠢貨?可馬周耽誤了多少好時光?

“這可是殺母之仇!”

鄭琬大怒,瞪着張德。

“崔綜也有殺母之仇,崔綜可有辦法?”

張德冷笑,“崔氏數百年風流,都是這麼過來的。太原王氏清河崔氏,哪個不是這樣的?王猛之餘前秦,崔浩之餘拓跋,這等世家,何來情仇,無非延續二字罷了。莫說他崔慎崔綜,崔浩王猛覆滅,崔氏王氏不還是屹立不倒嗎?”

“你!”

一臉怒容的鄭琬盯着張德,半天說不出話來。

半晌,白潔才道:“卻也是有些道理的,阿郎乃賢達之人。”

“古來聖賢皆寂寞……”

老張隨口唸了一句詩要裝逼,卻不想兩個女郎都是胸大有腦之輩,頓時妙目放光,一左一右靠來追問:“下一句是甚麼?此乃佳句,佳句。”

張德心說這詩賊值錢了,不能禿嚕出來,連忙輕咳一聲道:“不如自掛東南枝。”

“……”

“……”

“哼!”

鄭琬瞪了他一眼,便抱起被褥,“阿郎便是瞧不起奴,奴去換洗牀褥,不與阿郎多語。”

乾笑了幾聲,張德悻悻然地拿起茶杯喝了一口茶,心說往後大唐人民羣衆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這詩就不是一個字一貫錢十貫錢就能解決的,起碼一百貫!哪能爲了泡妞浪費這種裝逼利器,太不節儉了。

家禽養殖風險大,明年張德還要準備推廣小麥和棉花套種,今年是沒轍了。總之,河北道想要有作爲,世家要合作不假,地方官也要疏通。如今滄州既然有了三州木料倉碼頭,屈突詮等到明年三月,差不多也就可以上任,到時候,這地界還不是他說了算?

李董怎麼了?李董一聽到河南河北,他就想到五姓七望,怎麼可能想到他張操之。

再說了,五姓七望又不是金子做的,也有叛徒啊。

你看這崔慎崔季修,爲母報仇,跟二郎神都差不多了,滿身的怨念。雖說崔慎很聰明地發現老張想要伸出罪惡的黑手到教育權的褲襠裡,可沒證據不是?這都是崔慎基於現實的邏輯推斷,沒證據,那就是個屁。

再說了,李董也瞧不上醫科生工科生農科生對不對?

“崔慎此人,倒也的確可以合作。”

張德側躺在白潔身上,想事情總是要睡的舒服些,於是張德就枕着白潔的雙腿,閉目思量了一番,想着想着,他就把手伸到了白潔的衣服裡面揉了起來。

“崔季修該不會是想要毀了博陵崔氏吧?”

突然,張德睜開雙眼,猛地一驚,“他如今的架勢,是要獨立於博崔之外,如果不是想到要找我合作,恐怕是要全面投靠朝廷。唔……這樣一來,對李二來說,崔綜崔慎父子二人,就是極好的代理人。唔……到時候要是搞死崔氏,直接扶持崔綜崔慎就是。”

他轉念又一想:“兩代人不行,那就看崔慎兒子孫子的,一代代下去,總能把一個龐大家族肢解。”

越想越覺得這是有可能的,而且崔慎又不是蠢貨,要是教導子孫,肯定比盧照鄰盧文淵強。再有皇族庇護,加上崔綜當長安令時候的人脈,他們可以直接在中樞運作,少說也是溫彥博這樣的升官路線。

這尼瑪的……

“嘶,阿郎輕一些。”

白潔被猛地捏的痛,嬌呼一聲,秀眉微蹙。

老張卻是沒聽到一般,還是在那裡大力揉搓着,半晌,他坐了起來,然後躺在榻上,手支着腦袋,然後將白潔攏在懷中,恣意地揉捏着思量事情。

“胡蘇縣若是養鵝,只要不出現大面積的瘟疫,就能保證產出。不管崔慎口吃不口吃,民生一項只要看得過去,再有老薛幫忙鼓吹官聲,升官不成問題。”

隱隱約約,張德有了一個雛形,只是還不能太精準地把握到關鍵。

如今在河北道,他的問題主要集中在煤鋼工業體的勞動力和原材料,羊毛麻料絲綢紡織業的利潤分割,以及官面上的實力。

其餘的問題,都是依附在這些上面運作的。

那天崔慎給他看的東西,他還是記得很清楚,其中有這麼一句話:君若助吾,吾必有厚報。

而厚報的是什麼呢?受過教育的男丁。

第九章 和藹可親的狼人第四十三章 不必多言第八十七章 汊川縣令第九十二章 膽大心細之輩第一章 換個流程第十五章 碰瓷第八十八章 珍珠養殖第七十幾章 生命第五十五章 天生孽障第十三章 鬥爭藝術第三十章 這一屆熊孩子第六十四章 現狀第六十四章 個人優勢第九十三章 茌平馬周第七十章 舊年緣分第四章 所圖第八十七章 絕非偶然第二十七章 孔曰成仁(第三更)第八十章 單挑(二更求票)第四十章 爭第二十五章 給個理由第八十一章 興許是大智慧第七十九章 不歸兵部管第八十四章 一覺醒來第六章 張郎第四十九章 我們優勢很大(第一更)第四十七章 決心第三十一章 不急和急第三十章 單道真第五十六章 螞蟻們第五十三章 知己第十章 這是祥瑞第八十章 雞肋第九十章 宰第五十八章 服第七章 李白你居然算計我第二十八章 時代嘲諷第七章 算術怎麼算第三十四章 還是不要放過第九十一章 看天子裝逼第五章 太平地界第八十二章 成就第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六十三章 開拓第五十二章 這不重要第五十三章 你來追我呀(第一更)第八十一章 挑戰第七十三章 預見第四十三章 很合理的要求第九章 集體趕工第九十七章 粗鄙老漢第七十章 死人活人第六十六章 亡國之兆第二十二章 又丟官(第三更)第十三章 話不能亂說第六十二章 鐵路第七章 親姊妹第七十二章 經驗之談第七十五章 感覺身體被掏空第五十九章 有跡可循第三十八章 錢老闆故智第十七章 半日閒第七十四章 女兒國第八十四章 溫文爾雅第三十五章 靈醒做事第八十七章 汊川縣令第七十一章 面善第六十五章 水平第二十七章 思路廣第十九章 春意難言(遲到的第五更)第五十幾章 今天太平無事第九十一章 年關將至第六十二章 業務多第五十九章 孔聖頭像(第二更)第八十章 長孫之謀第二十九章 一千萬貫第二十五章 藏得深第五十六章 用人第三十二章 喜劇葬禮第八十六章 參差荇菜好吃嗎第三十二章 鄭大娘子的焦慮第十章 進一步第五十一章 此物有玄奇(第一更)第六十三章 點到爲止第六十五章 從未見過第七章 百年大計第九十二章 良心第七十六章 崔氏良人第七十八章 進京打牌第三十五章 狼羊論第八十二章 正義的事業第二章 西行第三十三章 事秦第六十八章 不可告人第七十六章 非理性第七十四章 女兒國第六十三章 機遇第九章 朝會第三十八章 吃魚不易第五十章 家生子
第九章 和藹可親的狼人第四十三章 不必多言第八十七章 汊川縣令第九十二章 膽大心細之輩第一章 換個流程第十五章 碰瓷第八十八章 珍珠養殖第七十幾章 生命第五十五章 天生孽障第十三章 鬥爭藝術第三十章 這一屆熊孩子第六十四章 現狀第六十四章 個人優勢第九十三章 茌平馬周第七十章 舊年緣分第四章 所圖第八十七章 絕非偶然第二十七章 孔曰成仁(第三更)第八十章 單挑(二更求票)第四十章 爭第二十五章 給個理由第八十一章 興許是大智慧第七十九章 不歸兵部管第八十四章 一覺醒來第六章 張郎第四十九章 我們優勢很大(第一更)第四十七章 決心第三十一章 不急和急第三十章 單道真第五十六章 螞蟻們第五十三章 知己第十章 這是祥瑞第八十章 雞肋第九十章 宰第五十八章 服第七章 李白你居然算計我第二十八章 時代嘲諷第七章 算術怎麼算第三十四章 還是不要放過第九十一章 看天子裝逼第五章 太平地界第八十二章 成就第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六十三章 開拓第五十二章 這不重要第五十三章 你來追我呀(第一更)第八十一章 挑戰第七十三章 預見第四十三章 很合理的要求第九章 集體趕工第九十七章 粗鄙老漢第七十章 死人活人第六十六章 亡國之兆第二十二章 又丟官(第三更)第十三章 話不能亂說第六十二章 鐵路第七章 親姊妹第七十二章 經驗之談第七十五章 感覺身體被掏空第五十九章 有跡可循第三十八章 錢老闆故智第十七章 半日閒第七十四章 女兒國第八十四章 溫文爾雅第三十五章 靈醒做事第八十七章 汊川縣令第七十一章 面善第六十五章 水平第二十七章 思路廣第十九章 春意難言(遲到的第五更)第五十幾章 今天太平無事第九十一章 年關將至第六十二章 業務多第五十九章 孔聖頭像(第二更)第八十章 長孫之謀第二十九章 一千萬貫第二十五章 藏得深第五十六章 用人第三十二章 喜劇葬禮第八十六章 參差荇菜好吃嗎第三十二章 鄭大娘子的焦慮第十章 進一步第五十一章 此物有玄奇(第一更)第六十三章 點到爲止第六十五章 從未見過第七章 百年大計第九十二章 良心第七十六章 崔氏良人第七十八章 進京打牌第三十五章 狼羊論第八十二章 正義的事業第二章 西行第三十三章 事秦第六十八章 不可告人第七十六章 非理性第七十四章 女兒國第六十三章 機遇第九章 朝會第三十八章 吃魚不易第五十章 家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