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不可告人

北風乍起,吹斷無數鳥毛,滿地白濁……

天氣是寒冷的,人心是溫暖的,東光縣是蠢蠢欲動的,長安城是一驚一乍的。和東光縣官僚們忙的腳不沾地不同,長安城那多歡樂啊。最近流行一件事情,去宋國公家倒垃圾的院門外,撿屍……嗯,撿詩。

前頭遂安公主殿下因爲北風凜冽,初雪急促,便寫了一首《驚雪》,如今連平康坊裡頭的頭牌們,也會藉着雪景,藉着北風,給恩客溫燙一壺美酒,然後橫抱琵琶彈唱“天人寧許巧,剪水作花飛”。

總之,要有文化,要溫柔,要從容不迫,要溫文爾雅,讓除了嘴炮屁也不會的選人們,感覺自己是在掌握全世界的法則運行,然後喝醉了,掏出一兜的銀錁子金豆子,來一場別開生面的狂歡。

“哎呀哎呀,出來了出來了,別擠!別擠!我的!我的!哈哈哈哈哈……我終於搶到遂安殿下的真跡了啊!”

狂喜的胖大富翁,卻也不識得幾個字,然後遞給旁邊的隨從,“是遂安殿下的真跡嗎?”

“東翁,不是啊……”

“不是啊,不要了。”

胖大富翁臉色一垮,將那白紙扔了。

然後旁邊有個頭戴風兜的瘦高青年一個箭步,將那紙團撿了起來,然後看着胖大富翁嘲弄道:“目不識字,果是持賤業之人也。”

富翁臉色通紅,憋了半天:“非殿下之文,要來何用?”

“哈哈哈哈……何其愚也。”那青年嘲笑一番,“啊吔,竟是淮南殿下的真跡啊!”

“答四娘子驚雪。”

青年抖了抖手中的紙張,“此乃應和前日之詩,姑侄文采斐然,佳話也。”

“窮酸措大,若是識字的,趕緊念來聽聽。俺們北地健兒,卻也詩賦雙全,正要領教一番……”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

一時靜謐,正待那胖大富翁朝青年靠近了一下,便見那瘦高青年,邁開兩條大長腿,跑的飛快,一臉狂喜。

幾個河東士子一臉感慨:“此誠乃女仙人也。怪不得廚娘馬伕,亦有此等見識。”

偏院一陣鬨鬧,正堂蕭銳一臉的震驚,感慨道:“嘗聞謝氏女聰慧過人,只怕是早生數百年。”

更年期太子家令一半猶豫一半興奮,喝了一口溫熱雀舌,咂舌道:“爲父當初只以爲是頗有文才,如今看來,兩位殿下,各有勝場,各有千秋,各有道行。此誠乃盛世之兆也。”

“大人,那些真跡,若是傳揚出去,恐引非議啊。”

“爲父豈會這般不智?非真跡也,乃婢女謄抄爾。”

如今長安人民羣衆都知道,想要聽膾炙人口的詩歌,就得去宋國公門牆外聽牆角,雖說偶爾坊口有暴力機關的走狗看護,但備不住人民羣衆的智慧是無窮的。迂迴個兩三里路,又算得了什麼?

再說了,聽說過世家才女,聽說過天家才女的麼?皇后被愛戴,不還是因爲賢惠麼?誰指着皇后的才學崇拜了?

而在金城坊小院裡每次聽到李月和李葭的名氣又大了一些,安平就像是聽到她們的****又大了一些,滿肚子的羨慕嫉妒恨。

“哼!終有無才之日,且看彼時身敗名裂。”

怨念,極其強烈的怨念,安平現在就躲在家裡給妹妹和外甥女畫圈圈詛咒,詛咒她們月事一個月來四次,每次來七天……

然後在李芷兒的怨念中,平康坊又唱起了“一樹寒梅白玉條”,唱了三天,便又從宋國公府上冒出來一句“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總之,唱了雪又詠梅,詠了梅又唱雪。

這比那灞橋三疊還要厲害,爽的北里妓家痛快無比,裡裡外外省了不知道多少買歌錢,就是那些窮酸措大來蹭兩碗酒,倒也是捨得。有些個不要臉的讀書人,跑來妓院勾搭細娘,山盟海誓一番,老媽子也不去管他們。

正當時候,由他們快活一番,反正這利市是賺着了的。

長安好不熱鬧,東光縣何嘗不是大發利市。

薛大鼎鄭穗本賈敦頤也是交了底,說是今年要是補不上去年多增收的稅賦,只怕是要被皇帝貶官,流放嶺南陪馮盎下棋去。

於是老張就納悶了:你們三家刺史,都虧空?都增收稅賦了?

看在薛仁貴的面子上,薛大鼎老臉一紅,很不好意思地點點頭。

張德當時就虎軀震了:臥槽,那外面的百姓爲什麼還說你們是好官?

鄭穗本到底是鄭家人,他臉皮是要厚一些:這些差事,都是下面諸縣去做的,州府之中並未有公文……

噢,懂了。政策是好的,就是下面的人做壞了。懂懂懂,太特麼懂了。一千五百年後,不也天天反貪官不反皇帝麼。

張德感慨萬千:這領導的藝術,還真是一脈相承的。

然後老張就問,爲啥會有虧空?

三個刺史連一黑,都想起了那個幽州都督兒子帶給他們的恐懼。總之,羊是會吃人的。至少露田被吃了,永業田是沒吃。可前幾年大旱啊,大旱之後永業田露田又被黃河氾濫給淹了啊。

總之,就差人吃人了。

然後稅賦不足,田多人少的情況下,收成反而還不如別處荒年,又只能硬着頭皮攤派了一些。好在三州本地沒什麼厲害地頭蛇,武德年就被大唐鐵軍給掃平了。王師就是這點好,對死硬份子,那是絕不姑息。

於是乎,在這麼一個詭誕的年代,在這麼一個地比人還要多的多的歲月,丫居然會出現寅吃卯糧的現象。

同時張德突然發現,面對貧下中農和絕大多數的賤業之人,官僚們的權力,大的有點逆天。

怪不得自古流傳“破家的縣令”,現在看來,破家算個屁……

“所以說,現在三州要的是……”

“糧食。”

“……”

糧價五文錢啊諸位使君,有沒有搞錯啊。

“操之啊,糧價雖賤,然則米糧販運,若無民夫,不可爲也。然則三州本就凋敝,再加派勞役,恐引大患。”

廢話,特麼你們跟****說要多收點稅賦,肯定是以朝廷的名義去做的。****們懂個卵,只當真是朝廷吩咐的,誰能想到你們是要打馬虎眼?不就是欺負農民兄弟不識字不知道如何上訪麼?

所以說,知識改變命運。有了知識,就算被騙,之後也知道要報警,也知道要去政府部門上訪啊。

“那三位使君的意思是……”

“聽聞華潤商號舟船無算,騾馬甚多,若能販運一些糧食來滄州,吾等三人,感激不盡。”

“這錢……”

鬥米五文是很賤沒差,可你們要補的是三州虧空,只怕一下子投進去,不會少吧。再說了,你們攤派勞役運糧有風險,老子手底下苦力們幹活就沒消耗了?這可是持續性的大投入,得悠着點。

“操之啊,三州窮困,並無餘財啊。”

老張完全不信,這特麼不是放屁麼?三州雖然有逃荒現象,更有農民因爲河患,背井離鄉去了別處謀生種地,但是李德勝當初搞羊毛,三州也是有不少人賺到了的。這可是有賬本的,李德勝可是有個小黑本子,誰收多少錢,誰賺多少錢,都記錄在冊。

而且除了羊毛,當初河北的黃羊皮子,整整八萬張,其中一半都是幽州以南州府分攤的。李德勝靠着他爹的強大實力,簡直是橫行霸道啊。

“三位使君,這天下哪有‘又要馬兒跑得快,又要馬兒不吃草’的道理?便是平康坊買醉的窮酸選人,賦詩一首,總也是要有些潤筆。莫不是三位使君見我年紀小,當我好欺負不成?”

張德頓時不痛快了,立刻翻臉。

這光景,三個刺史心中有些惱火,卻一想起張家的根腳,又只好道:“滄州新設三州木料倉,這倉監和大使,操之可有人選?”

權錢交易!

黑暗吶,腐敗啊,幕後交易啊,黑箱操作啊!

作爲一條工科狗,他的正義感在上輩子是很強烈的,畢竟,那時候他是個被剝削階級。然而這輩子,他堂堂權貴階層剝削階級,正義感全部餵了狗。

屁股決定腦袋嘛。

於是老張毫不猶豫地說道:“已故蔣國公次子屈突詮,爲人正直,剛正不阿,乃長安有名君子。若是出任倉監,定不會讓國之蟲鼠,食民之粟。”

沒錯,老子雖然是一條工科狗,但基本上,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老子還是一個臭不要臉的混蛋。

北地硬木極多,三州雖然水患嚴重,卻只要願意投入,損失也不會太大。而且中原之地毀林種地,乃是政治正確,擴大可耕地面積,那都是政績。

至於張德,他現在巴不得全世界的上等木料都在自己手中。造船這事兒吧,它就沒有木料夠用的時候。

再一個,北地煤鋼工業體只要起來,光鋪設軌道,一個月的木材消耗,就是非常的驚人。

“操之啊,這木料的價錢……”

“這都小事,小事而已。三位使君眼光要放長遠,滄州濱海之地,魚鹽之利且不去說它。只這海船往來,停靠補給,便是一樁買賣啊。”

既然大家都脫去了僞裝,露出了統治階級的無恥嘴臉,老張也不介意開門見山地搞一搞權錢交易的聯動。

畢竟,人在江湖飄,哪能不挨刀。光吃肉是不行的,這三位可是官聲極好的,根腳又不是特別深厚,年齡又正好在不尷不尬的地步,若是能團結在一起,很多事情都可以做的嘛。

比如說,這不用去說的魚鹽之利,它就是很好嘛。

第五十七章 和說好的不一樣第二十九章 默契第九章 老李有章程第二十二章 萬萬沒想到第九十六章 內海第二章 響應號召第五十六章 不可思議第十八章 天賦第二十章 定下章程第八十三章 深藏功與名第六十五章 從未見過第三十四章 還是不要放過第八十七章 手藝好第七十章 非一日之功第七十八章 生意第五十三章 不罷休第一章 穩第四章 遛彎第三十三章 十萬火急第三十章 何落於人後第四十八章 忠第四十六章 別樣幼學第三十二章 喜劇葬禮第七十九章 徐德升官第十章 肥雞第九十六章 會晤之前第三十七章 天命難破第九十五章 放屁馬第二章 弄巧成拙第六十二章 驚人猛料第四十幾章 工科狗的煩惱第七十六章 爲國獻身第七十四章 借來一用第十九章 人才難得第二十五章 西京第七十章 京城風華第五十五章 熱鬧第七十七章 風雪送雞湯第七章 命令與征服第四十一章 天后宮第七十八章 進京打牌第九十九章 說客第六十二章 指點一番第三十四章 大動作第三十九章 拼搏第四十六章 娶對老婆第七十一章 兩面性(三江票有麼?)第十四章 筵席第二十七章 讀書的方法第三十九章 灰糖(第二更求票)第六十九章 抵京第十二章 睡吧第六十六章 威海第一章 京中急件第六十八章 開闊的思維(二更)第八十七章 俱往矣第七十三章 羣龍無首第十四章 良人第五十六章 硬性需求第六十章 不行第七十九章 讀書人的事第四十一章 存續發展第七十一章 地位第六十章 聚餐第十二章 春天要騎馬(一更)第二十四章 世事難料第九十九章 做成一門生意第八十章 單挑(二更求票)第七十章 事有偏差第六十七章 曹憲題字第九十二章 二郎第二十章 問程老三借錢第十七章 唱歌的程處粥第十一章 看透第八十幾章 關洛人事第八十二章 刀第七十二章 率性而爲第四十五章 洛陽來客第六十章 安心糟心第三十幾章 下注第六章 兩事徐王第八章 接風第九十九章 開道第三章 新的發現第三章 三觀問題第六十二章 病退第九十三章 茌平馬周第五章 皇帝的憤怒第六十九章 與人爲善第四十二章 爭權奪利第五十九章 凜冬將至第八十二章 舊時之言,今日之見第六十八章 現實和想象第四十章 探底第四十六章 表哥的進化第十七章 辣眼睛第一章 拜佛第四十六章 杜斷第三十章 單道真第九十一章 年關將至
第五十七章 和說好的不一樣第二十九章 默契第九章 老李有章程第二十二章 萬萬沒想到第九十六章 內海第二章 響應號召第五十六章 不可思議第十八章 天賦第二十章 定下章程第八十三章 深藏功與名第六十五章 從未見過第三十四章 還是不要放過第八十七章 手藝好第七十章 非一日之功第七十八章 生意第五十三章 不罷休第一章 穩第四章 遛彎第三十三章 十萬火急第三十章 何落於人後第四十八章 忠第四十六章 別樣幼學第三十二章 喜劇葬禮第七十九章 徐德升官第十章 肥雞第九十六章 會晤之前第三十七章 天命難破第九十五章 放屁馬第二章 弄巧成拙第六十二章 驚人猛料第四十幾章 工科狗的煩惱第七十六章 爲國獻身第七十四章 借來一用第十九章 人才難得第二十五章 西京第七十章 京城風華第五十五章 熱鬧第七十七章 風雪送雞湯第七章 命令與征服第四十一章 天后宮第七十八章 進京打牌第九十九章 說客第六十二章 指點一番第三十四章 大動作第三十九章 拼搏第四十六章 娶對老婆第七十一章 兩面性(三江票有麼?)第十四章 筵席第二十七章 讀書的方法第三十九章 灰糖(第二更求票)第六十九章 抵京第十二章 睡吧第六十六章 威海第一章 京中急件第六十八章 開闊的思維(二更)第八十七章 俱往矣第七十三章 羣龍無首第十四章 良人第五十六章 硬性需求第六十章 不行第七十九章 讀書人的事第四十一章 存續發展第七十一章 地位第六十章 聚餐第十二章 春天要騎馬(一更)第二十四章 世事難料第九十九章 做成一門生意第八十章 單挑(二更求票)第七十章 事有偏差第六十七章 曹憲題字第九十二章 二郎第二十章 問程老三借錢第十七章 唱歌的程處粥第十一章 看透第八十幾章 關洛人事第八十二章 刀第七十二章 率性而爲第四十五章 洛陽來客第六十章 安心糟心第三十幾章 下注第六章 兩事徐王第八章 接風第九十九章 開道第三章 新的發現第三章 三觀問題第六十二章 病退第九十三章 茌平馬周第五章 皇帝的憤怒第六十九章 與人爲善第四十二章 爭權奪利第五十九章 凜冬將至第八十二章 舊時之言,今日之見第六十八章 現實和想象第四十章 探底第四十六章 表哥的進化第十七章 辣眼睛第一章 拜佛第四十六章 杜斷第三十章 單道真第九十一章 年關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