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天地可鑑

從個人意願來說,老張是半點不希望資本流出唐朝,也不希望勞動力在其它地方富集。把唐朝和周邊地區的所有人口都加起來,一個億的人口都沒有貞觀朝,還要分散資金和人力,着實有點蛋疼。

但蛋疼也沒辦法,逐利是某些羣體的天性……

這年頭,連改頭換面混了漢姓以“唐人”自居的突厥老鐵,都學會在草原上放高利貸了,還有啥好說的?

草原上尚且有金融創新,何況本來就底子尚可的南方?

“兩百五十貫……龍五也真是敢喊。”

“有甚不敢喊的?西南那地界,當真是‘望山跑死馬’,一個人都損失不起。不說朝廷了,就是諸爨頭人酋長,想要收‘人頭稅’,那也是要殺個一年半載,有人服帖了,才乖乖順順繳稅。”

若非知道西南銅礦“密佈”,武漢這裡大概是不會動心的。

但整個地區範圍來看,西南的銅礦確實離武漢最近,不動心那是棒槌。

“諸爨現如今都在轉移,好些老寨都不剩幾個人。”

“現在哪裡都缺人,都來不及生。諸爨怎麼說幾十萬丁口還是有的,龍五手裡有攥着銀礦銅礦,聽說還有金砂礦,用人也就越發厲害。”

“蕃地倒是混了一萬多奴工,只是勃律那裡連年用兵,李淳風這個妖道也是厲害,蕃地抽丁抽的也不剩幾個,現如今蕃地貴種多是享福,一應好處,自有他這個‘李仙人’發派。”

江漢觀察使府消息相當的靈通,交州傳來羅渦國的消息,把武漢官商集團都是驚到了。龍五喊出來的奴隸價格,直接翻了一倍不說,還不承擔發貨。

“龍日天”現在是“囂張”的很,賣方市場,此時不裝逼,更待何時?不承發貨不說,還讓客戶自提。

這兩百五十貫一個奴工,價錢本就不便宜,再從西南夷的地盤跋山涉水一路南下。半道上死一半都保不齊啊,加上口糧,加上一應安保人員的費用。一個奴隸的單價,絕非是“龍日天”喊出來的兩百五十貫一個那麼簡單。

真要是覈算,起碼也是五六百貫都壓不住。

這絕對是“天價”!

然而這時候嶺南“轉型”的一應土豪,加上江西老表交州老鐵,以及各路江東破落戶,也算是有點“騎虎難下”。這是個風口,不趁勢把事情敲定,將來未必還有機會。

要知道,從東天竺、驃國和羅渦國的直接掠奪,其帶來的收益,已經不可估量。

搶劫,是會上癮的。

因爲這是不勞而獲,好在整個官商集團並非是蠢貨,純粹的搶劫也就是一錘子買賣,可持續發展纔是硬道理。

慢慢地搶,纔是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思想。

噶韭菜連根拔起,還以後還能割啥?割褲襠裡的二兩肉不成?

“說到底,還是缺人鬧的。”

“要是以前……還是不要以前的好。”

男耕女織那日子,想象一下挺美好,可真要讓享受了諸多武漢便利的人再回歸農耕生活,門兒也沒有。

而且武漢的人口增加顯著提高,即便只是一夫一妻,也能保證生養兩個以上子女。醫療衛生的進步,大大降低了夭折率。同時營養攝入的提高,又使得武漢地區人口體質顯著增強……至少這一代的苦力,比二十年前的苦力那是強多了。

“眼下廣州人佔了河口,有舟船便利,這羅渦國有甚產出,二三月如何都能返轉中國。只是如今舟船不比從前,不能隨便尋個沙洲就靠了去。修建堤壩建設碼頭,總歸是要的,可這總不能自己下海去堆石壘土吧?又不能從中國徵發民夫,便是廣州人,去了羅渦國,怕不是也要水土不服。”

“如今羅渦國到底甚個行情?”

“聽說……只是聽說啊。”辦公室有個消息靈通的小哥壓低了聲音,“那老王已經被殺,新上臺的小王,是廣州人自己扶持的。”

“……”

消息有點驚悚,聽了這消息之後,一人問道

“不怕傳回中國?”

“這不是傳回來了麼?不然我怎麼知道?”

“我的意思是,中國!”

那人手指朝天指了指。

“廣州人依法納稅又不造反,在海外求個生計……中國豈會在意?”

“……”

“言之有理啊。”

一時間,辦公室的氣氛有點微妙,很安靜的樣子。

倒不是說因爲同情羅渦國,而是發現現在想要攢老本,出去“創業”要比在國內要容易的多。

說到底,跑國外得罪李皇帝的概率很低。

原本武漢的官吏心裡是無感的,心想我們武漢就是不一樣。然而有一次辦公室傳出來府君老大人張德的閒談,把一幫“小天真”給嚇到了。哪天府君老大人不坐鎮武漢,李景仁之流真的會拿他們當人看?

要知道,爲什麼現在武漢的學生出去能收到地方官僚的重用?因爲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處處不留爺……老子回家。

武漢一畝三分地,總能刨食兒吃。

可爲什麼武漢能給口吃的?因爲武漢不一樣,但問題又來了,武漢爲什麼不一樣?

多年產生的習慣,發現並不是那麼牢靠,這種微妙的危機感,使得“新生代”們既想要保持這種習慣,又想要將這種習慣“制度化”。然而他們並非是規則的制定者,又沒有挑戰既有規則的勇氣,於是只能“隨大流”,把眼光轉移到了別處。

揮刀砍向更弱者,大約也就這點勇氣是非常充足的。

更何況“穩定”的回報率,也讓他們把那點“惻隱之心”給拋之腦後。

而南下的“冒險者”們,爲了把自己到手的利益鞏固住,又回過頭來,向着規則制定者“獻媚”,所要求的,也只是“狐假虎威”,彷彿自己是規則制定的一份子。

洛陽城中,長孫皇后麾下的頭等爪牙李婉順,在新南市的“嶺南會館”中正慢條斯理地翻着新出的線裝書,隔着一扇屏風,幾個文士打扮的廣州人正在那裡互相遞着眼神,半晌卻是一句聲都沒有冒出來。

“你們想要的東西……還真是多。”

良久,李婉順把手中的書一合,然後坐起身來,隔着屏風就像是目光能穿透一樣,看着另外一側那些有些惶恐的“文士”。

“……”

“文士”們沒有說話,雖說馮氏攀上了長孫皇后,但“交情”有多深,還真不好說。尤其是還被房遺愛帶着坑過魏王李泰,鬼知道長孫皇后是不是特別寵這麼個死胖子?萬一長孫皇后想太多,這事情就大條了。

“想要請一道聖旨……哪怕是皇后,你們以爲很容易麼?”

“這……”

幾人隔着屏風有些猶豫,終於有個年長咬咬牙,鄭重道:“還請縣主多多美言幾句,‘鄙陋南人’對‘二聖’忠心,天地可鑑!”

“要天地來鑑個甚?受皇后賞識,此事……不過是讓我來鑑。爾等忠心到底是個甚麼成色,天不知,地不知,我卻能窺視一二。”

“縣主放心,我等成色……不懼火煉。縣主若是不棄,可移步後堂,一觀便知!”

“好!爽快!”

李婉順忽地擊掌,面帶微笑繞過屏風,“帶路!”

“是!”

幾人相視片刻,鬆了口氣,帶着李婉順到了後院,後院中堂處,擺放着幾隻敞開的大箱子,箱子中,黃澄澄金燦燦的金條,碼放的整整齊齊……

第八十五章 有教無類第四十三章 放大的誤會第十八章 放任亂象第四十六章 理智第十七章 簡單的事情第六十四章 個人優勢第十六章 熬第七十二章 富礦(推薦票!)第九章 道生一第六十五章 杜正倫自救第七十章 非一日之功第八十一章 腥味第八十二章 衍生需求第五十二章 人在江湖第六十六章 進步第三十四章 還是不要放過第七十八章 糾結的老陰貨第九十八章 貝州第六十七章 都差不多第二十四章 無奈第三十四章 還是不要放過第五十章 民爲貴第七十五章 另類孤臣第八章 變動第五十五章 都要發(第三更)第十六章 “老爺爺”第二十五章 無言第十九章 需求第七十四章 胸大有腦第九十章 填人第六十二章 指點一番第六十六章 深坑第二十一章 後路第三十二章 李震嫁妹第六章 河中風雪第十五章 務農第三十二章 同一件事第三十一章 聞弦知雅意第三十二章 認清自己第三十一章 勇氣第四十二章 百萬貫(求推薦票)第九十九章 流亡第十一章 過分第九十六章 平穩第五十三章 有蛇出洞第五十五章 天生孽障第五十五章 蘇將軍在草原(第三更)第八十三章 工程熱潮第四十八章 要有誠意(推薦票)第五章 皇帝的憤怒第七章 至漢水第四十九章 擴散第十四章 有條不紊第八十二章 刀第五十八章 看破說破第九十九章 做成一門生意第二十九章 舊時物業第二十一章 先做文科生第九十四章 恩·威第十章 進一步第四十五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第十八章 弄璋之喜第八十三章 形象第三章 海闊第六十五章 有妖姬(第二更)第五章 和藹可親我李氏第六十三章 機遇第七十一章 未來第九十四章 捐軀第十章 撒手鐗第五十三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二十三章 深藏功與名(第一更)第十八章 大哥第九十七章 積德種樹第六十六章 所付幾何第八十八章 口嫌體正第六十八章 封王第五十一章 洛陽來人(第二個更)第七章 至漢水第五十四章 認知之外第七十一章 研究偏差第二十一章 俯臥撐第六十九章 心累第十八章 經驗和總結經驗第六十章 聚餐第八十四章 家業(一更求票)第四十三章 氣度第三十章 當代董夫子第八章 孺子可教第四章 癲狂第十四章 良人第一章 都很精明第四十四章 面聖第四十二章 百萬貫(求推薦票)第九十章 前瞻第八十九章 六旬老漢功夫好第三十章 約談第十四章 狗何必爲難狗第八章 今時溫二第五十章 星星點點
第八十五章 有教無類第四十三章 放大的誤會第十八章 放任亂象第四十六章 理智第十七章 簡單的事情第六十四章 個人優勢第十六章 熬第七十二章 富礦(推薦票!)第九章 道生一第六十五章 杜正倫自救第七十章 非一日之功第八十一章 腥味第八十二章 衍生需求第五十二章 人在江湖第六十六章 進步第三十四章 還是不要放過第七十八章 糾結的老陰貨第九十八章 貝州第六十七章 都差不多第二十四章 無奈第三十四章 還是不要放過第五十章 民爲貴第七十五章 另類孤臣第八章 變動第五十五章 都要發(第三更)第十六章 “老爺爺”第二十五章 無言第十九章 需求第七十四章 胸大有腦第九十章 填人第六十二章 指點一番第六十六章 深坑第二十一章 後路第三十二章 李震嫁妹第六章 河中風雪第十五章 務農第三十二章 同一件事第三十一章 聞弦知雅意第三十二章 認清自己第三十一章 勇氣第四十二章 百萬貫(求推薦票)第九十九章 流亡第十一章 過分第九十六章 平穩第五十三章 有蛇出洞第五十五章 天生孽障第五十五章 蘇將軍在草原(第三更)第八十三章 工程熱潮第四十八章 要有誠意(推薦票)第五章 皇帝的憤怒第七章 至漢水第四十九章 擴散第十四章 有條不紊第八十二章 刀第五十八章 看破說破第九十九章 做成一門生意第二十九章 舊時物業第二十一章 先做文科生第九十四章 恩·威第十章 進一步第四十五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第十八章 弄璋之喜第八十三章 形象第三章 海闊第六十五章 有妖姬(第二更)第五章 和藹可親我李氏第六十三章 機遇第七十一章 未來第九十四章 捐軀第十章 撒手鐗第五十三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二十三章 深藏功與名(第一更)第十八章 大哥第九十七章 積德種樹第六十六章 所付幾何第八十八章 口嫌體正第六十八章 封王第五十一章 洛陽來人(第二個更)第七章 至漢水第五十四章 認知之外第七十一章 研究偏差第二十一章 俯臥撐第六十九章 心累第十八章 經驗和總結經驗第六十章 聚餐第八十四章 家業(一更求票)第四十三章 氣度第三十章 當代董夫子第八章 孺子可教第四章 癲狂第十四章 良人第一章 都很精明第四十四章 面聖第四十二章 百萬貫(求推薦票)第九十章 前瞻第八十九章 六旬老漢功夫好第三十章 約談第十四章 狗何必爲難狗第八章 今時溫二第五十章 星星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