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水墨畫

嗤!嗤!嗤……

優雅恬靜的富川竹海,湍流不息的富川在一千多年後,會讓此地成爲魚米之鄉。農林水產極具規模,不但輕鬆養活百萬人口,還能大量糧食和牛羊肉對外出售。

但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大量水利設施的基礎上。

在貞觀十三年的現在,整個富川能讓人看得上的,唯有永興縣。

其治所,恰好就在一千多年後的陽新地界。至於富水水庫以西的通山縣,此時還是個無人區。

可以這麼說,沒有富水水庫,這塊地界屬於流放發配之地。虞世南雖然被封永興郡公,就算沒有朝廷規制的實封,把整個永興縣的稅賦剃一遍,交給虞世南,他大約也是連眉眼都不會動彈一下。

沒有富水水庫,此地不說一無是處,但也離一無是處不遠。

只是,因爲煤礦的緣故,原本商旅罕至的富川,這兩年逐漸沙船成隊,縴夫成排。將這原本的青山綠水,徹底的打攪了個乾淨。

“出了出了!出水啦——”

伴隨着一聲大叫,白花花的水流從一根熟鐵管流了出來。工人雖然大多不知其原理,卻也會按照規章操持傢什。那碩大的管子宛若象鼻,巨大的機器宛若象身,只是這形制,比那巨象還要大得多。

“郎君!郎君!喜事來矣,那‘象車’出水了,比‘鐵唧筒’厲害多了,厲害多了!郎君,快去看看!”

吭哧!吭哧!吭哧……

這是一臺已經算得上半合格的蒸汽機,它用無花果膠和絲綢作爲密封,還安裝了泄壓閥,以及銅製玻璃罩的簡陋壓力計。和“礦工之友”不同的是,它終於能有效地持續地輸出功率,儘管依然只是爲了抽水。

鑄鐵汽缸是經過鏜牀加工的,這種沔州鏜牀原本是用來鏜孔,但略作改造,也能相當粗放地作爲銑牀來使用。熟鐵板製作的鍋爐從未爆炸過,實際上以現有的水平而言,不管怎麼折騰,鍋爐都達不到爆炸的條件。

甚至可以這麼說,如果鍋爐爆炸,證明加工技術已經有了質的飛躍。

青銅軸承和鋼製連桿良品率很低,不過在貞觀十二年的時候,就不是張德一家在琢磨如何折騰。

王孝通的學生們,同樣在石城鋼鐵廠中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經驗。在遼河,也早早地有了加強版的“礦工之友”,只是效率依然低下。

精鋼飛輪轉動,讓這臺巨大且簡陋的蒸汽機,顯得極爲生猛。它讓工人們最高興的地方就是,它不需要人過多的照看,只需要添煤。

煤礦是不缺煤的,如此龐大的機械,目前也僅僅適合在煤礦區生存。

“不知道比河西煤礦的如何!”

有個三十來歲的漢子,留着美髯,目光顯露着激動。這一片煤場有個礦洞被水淹了,一時半會兒不能出煤,但有了這臺機器,按照計算,最多七天,就能把水排幹,到時候就能繼續開工。

“郎君,大概也就這般吧?聽說華潤號還有幾個法式,有一款琉璃制的,能在軌道上拖拽車廂。只是有幾家試製了,都不成。”

“張沔州早說過那物事眼下是制不成的,怎麼還有人去試?”

“萬一成了呢?”

那漢子一愣,點點頭道,“也是,萬一成了,那真是一本萬利。若是成了,我便叫上五服親友,在登萊修一條軌道,順着滄州,直通遼東。一年下來,百萬貫算得了甚麼?”

“還有郎君,這‘象車’笨重,連桿軸承都容易壞,這幾日試車,到底也是壞了一根軸承,換起來極爲麻煩。郎君,要不要在這裡建個龍門?”

“嗯……建,建吧。我聽長安那邊有人說過,這款機子法式改改,還能做個車牀。今年兵部在春末,定是要採買一批長矛槍柄。我去求求江夏王,看看能不能接下十萬八萬的量。”

“要是成了,那自是大好。建這‘象車’,投了太多。前後怕不是有十七八萬貫,要不是有遼河機子成例,只怕淮南人山東人都不跟着試。”

“這法式還是不成的,張沔州瞧不上。只怕他惦記的,還是能在軌道上跑的,聽他學生說起過,若是真有能在軌道上跑的,拉一趟貨,可抵得上咱們富川上的船隊。”

富川上的船隊是小型船隊,不如長江和東海的巨大型船隊,但數量也是相當的可觀。一艘船保底二十石還是有的,一般能有七八艘船,一個船隊,一趟能有一百五十石。

聽上去彷彿不多,但其中的成本和便利性,卻是大大不同。最重要的一點,七八艘船,光在船上的水手幫工,總數量就接近百人。遇上航行不利,僱傭縴夫那又是十五六七八。

再說卸貨,眼下永興縣的碼頭相當的不夠用,沙船靠岸是肯定需要排隊的。如果說不用裝了沙斗的配重式起重機,那麼就只能靠人肩挑手提卸貨。一萬斤貨從船上弄到岸上,一個苦工要攤兩千斤,又是五個人工。

如今不比往年,華潤號體系內的工錢是每年都要審覈調劑的。跳出這個體系自然也可以,一時半會兒,可能還覺得撿了便宜。但是,跳出這個體系後,信息、技術、人力、渠道等等,就無法共享或者贖買。

整體算下來,還是虧的。

華潤號最大的特別之處,就是當一個外來戶沉浸其中之後,再想脫離,除了自身對華潤號龐大體系的震怖之外,更多的還是利益上的捆綁。

便是江夏王李道宗,有心跟張德保持距離,但最終連河套地區的“鹼蒿子”都離不開,可見一斑。

如今江夏城只要涉及到麪粉製成品生意的,皆是江夏王府的產業。

嗤!嗤!嗤……

簡陋活塞發出着刺耳的聲音,但是不管礦主還是說礦工,都是咧嘴在那裡傻笑。黑黢黢的煤渣混在流水中,流的極遠。

遠處的青山綠水,伴隨着黑白交替的煙霧,逐漸就模糊了起來,彷彿是今年新制宣紙上潑了一層墨,暈染開來,成了一副怪誕的水墨畫。

第五章 需求第四十六章 手第六十九章 西域人間第九十一章 生路第五十八章 烈火烹油第八十六章 一驚一乍第六十七章 貨幣變化第五十一章 洛陽來人(第二個更)第五十七章 江湖名聲第七十二章 蕭二公子第八十五章 防微杜漸(大年初二第一更!)第七十二章 隨意第七十三章 預見第二十章 虎威第四十章 故人故事第八十章 理想與現實第五十九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四十五章 有利可圖第十九章 春意難言(遲到的第五更)第七十章 事有偏差第七章 親姊妹第十三章 很滿意第三十二章 認清自己第五章 長安到了第六十三章 拜訪第二十九章 默契第四十八章 變化第六十七章 曹憲題字第三十四章 曲江夜宴第七十二章 刁民偷鐵第七十四章 賣方市場第八十三章 形象第四十九章 牀笫之語第九十五章 吃肉第五十七章 棉布(第二更)第二十二章 肉糜第五十九章 沒有想過第二十九章 不需要牛頓第二十五章 藏得深第八十九章 直言第三十八章 最後指望第八十章 吳王要來第七十章 事有偏差第三十四章 慫恿第七十一章 沔風第六十三章 好處第二十五章 無言第五十七章 江湖名聲第八十二章 新政令第八十五章 尋思着第四十五章 人要有夢想第六十章 朝會一本道(票呢?)第十章 進一步第七十四章 賣方市場第四十九章 爭食之相第七十八章 屁股第十五章 要有良心第五十一章 量第五十二章 程處弼又來了(一更)第五十一章 初具規模的市場第七十章 人老成精第十七章 馬爾薩斯第七十章 非凡品質第九十六章 清濁難分第二十四章 世事難料第七章 至漢水第四十七章 日子第二十六章 流芳百世(求推薦票)第二十四章 世事難料第五十九章 當年心情第九十六章 微小工作第六十九章 淡水蝦富含DHA第一章 穩第八十七章 汊川縣令第八十二章 銳意進取之氣第五十一章 初具規模的市場第十二章 小圓臉第五十章 民爲貴第五十章 定局第五章 關係網第八十二章 正義的事業第五十九章 算你狠第十六章 大禮第五十一章 此物有玄奇(第一更)第五十幾章 生兒生女都一樣第九十二章 時勢易轉第五章 大丈夫第十八章 熱情似火第三十章 表哥很忙第八十三章 推舉第三十四章 大動作第十五章 搞定第八十八章 難論輸贏第六十七章 老幹部(第四更)第三十一章 道友(第二更)第三章 灑脫第三章 江山如畫第五章 長安到了第八十三章 一樁“富貴”第三十章 兄友弟恭
第五章 需求第四十六章 手第六十九章 西域人間第九十一章 生路第五十八章 烈火烹油第八十六章 一驚一乍第六十七章 貨幣變化第五十一章 洛陽來人(第二個更)第五十七章 江湖名聲第七十二章 蕭二公子第八十五章 防微杜漸(大年初二第一更!)第七十二章 隨意第七十三章 預見第二十章 虎威第四十章 故人故事第八十章 理想與現實第五十九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四十五章 有利可圖第十九章 春意難言(遲到的第五更)第七十章 事有偏差第七章 親姊妹第十三章 很滿意第三十二章 認清自己第五章 長安到了第六十三章 拜訪第二十九章 默契第四十八章 變化第六十七章 曹憲題字第三十四章 曲江夜宴第七十二章 刁民偷鐵第七十四章 賣方市場第八十三章 形象第四十九章 牀笫之語第九十五章 吃肉第五十七章 棉布(第二更)第二十二章 肉糜第五十九章 沒有想過第二十九章 不需要牛頓第二十五章 藏得深第八十九章 直言第三十八章 最後指望第八十章 吳王要來第七十章 事有偏差第三十四章 慫恿第七十一章 沔風第六十三章 好處第二十五章 無言第五十七章 江湖名聲第八十二章 新政令第八十五章 尋思着第四十五章 人要有夢想第六十章 朝會一本道(票呢?)第十章 進一步第七十四章 賣方市場第四十九章 爭食之相第七十八章 屁股第十五章 要有良心第五十一章 量第五十二章 程處弼又來了(一更)第五十一章 初具規模的市場第七十章 人老成精第十七章 馬爾薩斯第七十章 非凡品質第九十六章 清濁難分第二十四章 世事難料第七章 至漢水第四十七章 日子第二十六章 流芳百世(求推薦票)第二十四章 世事難料第五十九章 當年心情第九十六章 微小工作第六十九章 淡水蝦富含DHA第一章 穩第八十七章 汊川縣令第八十二章 銳意進取之氣第五十一章 初具規模的市場第十二章 小圓臉第五十章 民爲貴第五十章 定局第五章 關係網第八十二章 正義的事業第五十九章 算你狠第十六章 大禮第五十一章 此物有玄奇(第一更)第五十幾章 生兒生女都一樣第九十二章 時勢易轉第五章 大丈夫第十八章 熱情似火第三十章 表哥很忙第八十三章 推舉第三十四章 大動作第十五章 搞定第八十八章 難論輸贏第六十七章 老幹部(第四更)第三十一章 道友(第二更)第三章 灑脫第三章 江山如畫第五章 長安到了第八十三章 一樁“富貴”第三十章 兄友弟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