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和煙花無關

除夕放的煙花是很吸引人的,至少有着敏感商業嗅覺的牲口們,都琢磨着能從觀察使那裡弄來煙花裝逼。至於煙花到底怎麼弄出來的,他們當然也想知道,不過很顯然觀察使大人不會給這個機會。

“阿郎,再放一回花火可好?正月十五是個好日子啊。”

“求你了嘛阿郎……”

“正月熱鬧,就該放些煙花與民同樂啊。”

與民同樂?好日子?好你媽個頭啊!老子還要修路!

沒有理會一幫只會追求“美好事物”的白癡女人們的任性要求,老張在正月裡,就要坐鎮武漢南部地區,修通到蒲圻縣的新式官道。

這條路一直在用,但原先只能滿足兩輛馬車並行,且因爲舊有官道相當矬,用馬車還不如直接就是用馬,甚至是獨輪車。

但這是進入嶽州,尤其是連接洞庭湖地區的重要道路,不修是不行的。陸陸續續弄了兩年多,蒲圻縣也是乖順如狗,武漢說怎麼弄它就怎麼弄,倒也順順當當,和嶽州接壤接通。

修到嶽州去,老張自然也是有這個意願,可惜,他不敢。

環洞庭湖也是產糧區,因爲當年張德提出的“圍圩造田”計劃,長江一線,不管是洞庭湖還是鄱陽湖還是太湖,都新增了大量的稻田。糧食增產的效果極爲明顯,在投入大量徭役之後的兩到三年,基本進行“圍圩造田”的地方,都完全回本。

嶽州楊思禮想法也簡單,“看在老夫親爹楊恭仁的面子上”,賢侄,給個面子唄。

快而立之年的老張當然不會覺得你姓楊我就得給面子,但嶽州這地界,作爲糧食基地是相當不錯的。隨着武漢城市人口,更確切點說,是非農業人口的急劇攀升,且不說這些非農業人口到底算不算人口亦或只是牲口,但作爲傳統的中國政府官僚一份子,管一畝三分地上每一張嘴的吃飯問題,這是非常嚴肅的事情。

不得不嚴肅起來的老張,不可能真的就讓武漢的大部分土地全去種地,廣種薄收的情況,以及局部耕地爆發式增產,並不能在一個轄區內完全滿足生產活動循環。

所以,正如工坊的牲口們盯上永興煤鐵,同樣也盯上了“予觀夫巴陵勝狀”的那個美不勝收的自然風光。

工場主住提出了要科學發展,不要走“先污染後治理”的道路,要保護環境人人有責,要還給洞庭湖地區人民一片藍藍天的綠綠的水。

種地去吧。

於是伴隨着武漢地區工商貿的進一步擴張,城市市民階層的財富差距,已經不是十倍可以比擬。這就導致了一個非常嚴重的情況,嶽州女子大量嫁入武漢。

甚至還時而發生環洞庭湖不僅有綠綠的水,還有綠綠的帽子……

隔壁老王變成隔壁武漢佬必須死,只用了三年時間。

樸素的認知是相當簡單粗暴的,於是貞觀十六年的嶽州人民羣衆,也清晰地明白了所謂“無工不富”的道理。

可是修路修碼頭很貴啊,而且能夠修路修碼頭的優質工程隊,都在武漢啊。價錢不菲啊。

擡高基建成本的並非是武漢人,長安人、洛陽人、敦煌人、揚州人……舉凡通商口岸或者特大城市,都有這樣的問題。

但對於憎恨綠綠帽子的嶽州老鐵來說,這時候還講什麼價錢,嶽州人民喜迎油價上漲……不是,喜迎基建成本上漲啊。

有良心的嶽州知識分子從故紙堆裡翻了一篇文章,然後說道:子曾經說過,窮則思變。

子曰:我沒有說過,那是周文王說的。

貞觀十七年的春天,蒲圻縣的路修到了盡頭,另外一頭,則是馬騾揹負的糧食,綿延出去一二十里,嶽州乃至灃州、郎州的鄉里鄉黨,都知道糧食還是賣到武漢划算。賣長安去賺的太少,還得和關中老鐵一起競爭,搞不好還好互砍。

整個朱雀大街只有一個浩南哥的套路,玩不動了。

張德對於環洞庭湖諸州,及江北荊州、峽州諸地的自發性工商貿投入,是不予理會的。

畢竟,作爲平靜池塘中第一個投石子打水漂的混蛋,漣漪能波盪起伏到哪裡,真不是他能夠控制的。

武漢的工商貿活動,有着極爲明顯的雙重剝削,它不僅僅是有着對唐朝以外“番邦”的原材料、基礎勞動力的野蠻掠奪,同樣也有對內小農、小有產者、奴工的血腥剝削。

然而正如古人總結“慈不掌兵義不掌財”這個驚人道理,老張同樣無法轉移這種不受他控制的社會行爲。

哪怕是非法穿越之前,作爲一條工科狗歡脫瞎浪,也是因爲處於一個剛剛“工業反哺農業”的時期,在此之前,農業毫無底線支撐工業,長達半個世紀。

工農業剪刀差並非只存在於先進工業國對落後農業國,同樣存在於情況相對複雜的工業大國本身。

而非法穿越之後的老張,他處在一個輝煌的封建帝國上升期,但帝國是由人組成的。況且,作爲權貴的一份子,老張從來不憚以最惡劣的揣測,去評判這些真·權貴們的實際節操。

指望傳統的封建社會道德觀深入工業生產活動,其難度大概和不讓光頭們給婦女同胞開光差不多。最不濟,也是阻止神父玩小男孩或是讓操羊神教教徒不操羊的難度。

作爲一個政治實體,大唐版圖廣大幅員遼闊民族衆多,然而細分下來,因爲某條亂入的工科狗,整個大唐劃分成了一個個奇葩的經濟體。

武漢作爲一個經濟體,它相較於環洞庭湖或是荊州,是先進的,是發達的,是創造大量價值的。

那麼不管武漢如何冠之以大唐非常普世的道德價值,武漢對環洞庭湖的剝削,都是客觀存在自然而然不可阻擋的。

而老張只是在這個基礎上,用放煙花的顆粒火藥,修了一條路,建了幾座橋,挖了幾條溝,砌了幾個塘壩……

至於環洞庭湖的老鐵們對於綠綠的帽子咬牙切齒,要弄死隔壁武漢佬,這就要回歸到大唐非常普世的道德上。

嗯,這一點老張很自信,這特麼和他無關。

第八十八章 快上車!(第二更)第六十二章 指點一番第九十四章 一地雞毛第九十章 宰第九章 櫻桃第十六章 大禮第一章 一個聲音第九十六章 內海第八十六章 遠勝兩漢第四十章 安平獲利第九章 鬥智鬥勇第八十二章 令行第二十七章 令人失望第二章 始於貞觀第四十一章 神油(第三更)第二十三章 麻煩第七十二章 絲織競爭第七十八章 糾結的老陰貨第八十四章 家業(一更求票)第五章 太平地界第一章 定策第二十九章 “狂妄”第九十八章 冒進第四十七章 翁婿會第七十六章 值多少錢第六十五章 從未見過第五十八章 雅事第二十一章 馬周請客第九十八章 變臉第六十七章 老謀深算第四十九章 一舉成名第六章 放飛自我第三十二章 蠢貨第九十八章 不能理解第七章 前程似錦第五十三章 杜斬仙第二十四章 無奈第五十六章 螞蟻們第七十五章 生態鏈第三十二章 同一件事第八十章 吳王要來第九十五章 品行不端第九章 集體趕工第六十二章 提督第九十一章 人生如醬缸第一章 好大的胃口第八十八章 “歪打正着”第四十四章 這他孃的第七十三章 有個交情第九十四章 薛氏大炮第九十二章 房二郎的事業第十七章 都不簡單第八十章 吳王要來第三十五章 星漢燦爛第三十七章 強行裝逼第七十八章 地位第十三章 舊年福地第八十四章 消耗民力第二十二章 非分之想第七十五章 生態鏈第四章 最後問對第八十一章 閒王第二十一章 會見第四十章 科學拍馬第四十四章 忠心做事第三十三章 問題來了第九章 皇后讓利第四十一章 殺了我第七十二章 刁民偷鐵第七十五章 坦叔的眼神第三十四章 曲江夜宴第三十六章 雛形第四十九章 行動第三十二章 同一件事第九十四章 基調第七十五章 因人而興第九十七章 趕巧第八十四章 肥年第五十三章 寶貝第三十五章 瘋了第五十五章 暗爽不已第四十一章 保佑第二十八章 和想象的不一樣第九十九章 老鐵幫個忙第三十章 深挖第十六章 餅第五十四章 一池水中一池魚第三十一章 物理、地理、生物第八十八章 一事不煩二主第六十八章 鑽營之道第十六章 “老爺爺”第五十六章 擔憂第九十章 粗人第六十六章 韓劇害人不淺第七十一章 地位第五十五章 都要發(第三更)第六十章 杜天王的直覺第九十二章 膽大心細之輩第三十幾章 怪癖第六十章 天命在漢
第八十八章 快上車!(第二更)第六十二章 指點一番第九十四章 一地雞毛第九十章 宰第九章 櫻桃第十六章 大禮第一章 一個聲音第九十六章 內海第八十六章 遠勝兩漢第四十章 安平獲利第九章 鬥智鬥勇第八十二章 令行第二十七章 令人失望第二章 始於貞觀第四十一章 神油(第三更)第二十三章 麻煩第七十二章 絲織競爭第七十八章 糾結的老陰貨第八十四章 家業(一更求票)第五章 太平地界第一章 定策第二十九章 “狂妄”第九十八章 冒進第四十七章 翁婿會第七十六章 值多少錢第六十五章 從未見過第五十八章 雅事第二十一章 馬周請客第九十八章 變臉第六十七章 老謀深算第四十九章 一舉成名第六章 放飛自我第三十二章 蠢貨第九十八章 不能理解第七章 前程似錦第五十三章 杜斬仙第二十四章 無奈第五十六章 螞蟻們第七十五章 生態鏈第三十二章 同一件事第八十章 吳王要來第九十五章 品行不端第九章 集體趕工第六十二章 提督第九十一章 人生如醬缸第一章 好大的胃口第八十八章 “歪打正着”第四十四章 這他孃的第七十三章 有個交情第九十四章 薛氏大炮第九十二章 房二郎的事業第十七章 都不簡單第八十章 吳王要來第三十五章 星漢燦爛第三十七章 強行裝逼第七十八章 地位第十三章 舊年福地第八十四章 消耗民力第二十二章 非分之想第七十五章 生態鏈第四章 最後問對第八十一章 閒王第二十一章 會見第四十章 科學拍馬第四十四章 忠心做事第三十三章 問題來了第九章 皇后讓利第四十一章 殺了我第七十二章 刁民偷鐵第七十五章 坦叔的眼神第三十四章 曲江夜宴第三十六章 雛形第四十九章 行動第三十二章 同一件事第九十四章 基調第七十五章 因人而興第九十七章 趕巧第八十四章 肥年第五十三章 寶貝第三十五章 瘋了第五十五章 暗爽不已第四十一章 保佑第二十八章 和想象的不一樣第九十九章 老鐵幫個忙第三十章 深挖第十六章 餅第五十四章 一池水中一池魚第三十一章 物理、地理、生物第八十八章 一事不煩二主第六十八章 鑽營之道第十六章 “老爺爺”第五十六章 擔憂第九十章 粗人第六十六章 韓劇害人不淺第七十一章 地位第五十五章 都要發(第三更)第六十章 杜天王的直覺第九十二章 膽大心細之輩第三十幾章 怪癖第六十章 天命在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