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寶貝

早就知道張德已經到了汝州的太子李承乾,在聽說武漢的儀仗抵臨伊闕之後,李承乾就帶着一票人馬,也出了洛陽,前往龍門山。

反正也沒多少路。

只是在腦洞奇大的有心人眼中,這就是各種政治信號,揣摩着李承乾跟張德之間的微妙關係。

“喲,太子也來了。”

東宮隨員中,還有外放回京的屈突詮,屈突二郎和當年比起來,身材也胖大了不少。雖然鬍鬚濃密,可就是沒有張德和程處弼的氣勢。

到了“龍門客舍”,就看到客舍的牌匾、幡子都被人撤了,好奇捧着一杯枸杞茶問兩個早到的:“這是怎地?客舍的小吏惹惱了兩位?”

“甚麼話,兄長更名龍門客舍爲龍門客棧,老夫親自題字,這是一樁富貴!”

“你們兩個也是膽大,不怕被人誹謗攻訐?這龍門山的地名,是恁般好改的?”

“我他孃的想改就改,皇帝老子都沒說話,別人算個甚麼東西?”

程處弼橫了一眼,土霸王氣息瞬間爆發出來。

“好好好,反正也不關老夫的事情。”

攤了攤手,屈突詮問張德,“殿下坐車在後頭,我先過來的,少待要不要一起過去迎接?還是在這裡等着?”

“他是儲君,君臣禮儀還是要的。”

正說話間,卻聽馬蹄聲傳來,只見一個皮膚黝黑但是頗爲俊朗的華服中年策馬而至,前後左右幾十個騎士護着,還有一羣走路的在那裡跑得氣喘吁吁。

“大郎!”

到了跟前,那中年人翻身下馬,“若非大郎來京,怕是要好久才能見面。過了年之後,便要去一趟東瀛州。”

“殿下這精神頭不錯,身體也好。”

張德拍了拍李承乾的臂膀,結實的很,一摸就知道是常年鍛鍊的結果。

李承乾雙手握着張德的另外一隻手,笑道:“看大父常年鍛鍊,如今還是精神矍鑠龍行虎步,便知少時大郎所言‘生命在於運動’,誠不欺人。”

“殿下這般出城,怕是又要鬧些事情出來。”

“不管那許多,反正都要去東海,這光景由得他們瞎猜去罷!”

攥着張德的手,李承乾也是往裡走,見牌匾幡子都沒了,也好奇問道:“這客舍牌頭怎地沒了?”

屈突詮於是上前把前因後果一說,李承乾頓時笑道:“若如此,本王去了東海,也該一間龍門客棧。”

“哈哈哈哈……”

一陣鬨笑,又聊起了許多往事,剛好又講到程處弼要去天竺的事情,程處弼就隨口問道:“兄長在樑縣鎮殺那個刺客之時,用的甚麼兵器?”

“噢……不說都忘了,本就是要給你們兩個的寶貝。”

說罷,老張掀開衣襬,笑道,“來,給你們看看老夫的寶貝。”

屈突詮眉頭一挑,差點一顆枸杞卡在嗓子眼裡。

只見張德摸出一根管子,又摸出另外一根管子,然後遞給了程處弼和李承乾。

“這是……‘九鼎’?”

程處弼反覆地看了看,“加了火石?裡面還有定裝藥?”

“九鼎”這玩意兒,程處弼是玩過的,原理也知道。

“試試?”

張德見程處弼已經摸出門道來了,便笑着道,“你這一把,是老夫的貼身保鏢,名曰‘馬漢’。至於殿下這一把,名叫‘王朝’。老夫還有兩把,這是張龍,這是趙虎。”

“也給老夫一把啊。”

“等以後,再說你一個文官,要這兇器作甚?”

都到泡枸杞茶養生的地步了,還盯着打打殺殺的武器,着實不應該啊不應該。

屈突詮嘿嘿一笑:“那可是說好了啊,老夫要黃金管子。”

“黃金管子?黃金管子怕是炸死你。”

老張笑了笑,對程處弼和李承乾道,“走,去外面試試看。”

“此物能鎮殺刺客?”

“只要不是身披鐵甲的刺客,拿來防身,最是好用。”

“莫要聒噪了,走,出去試試!”

站起來的程處弼興致勃勃,幾個人到了外邊,周圍圍了一圈又一圈的護衛,西軍、東宮、武漢的護衛們都是在那裡看熱鬧。

大佬們找了個靠水的地兒,離着也有點距離,弄了一頭生豬,就綁在了那裡。

程處弼抄起“馬漢”,瞄準了就是扣動扳機。

砰!

煙塵滾滾……沒打中。

“入孃的!”

罵了一聲,程處弼把手中的“馬漢”跟李承乾的“王朝”交換了一下,走進了抵着那頭綁在那裡動彈不得的大豬,朝着腦袋上就是一槍。

砰!

煙塵滾滾……豬死了。

“好東西!”

“就是準頭差了些。”

“這是讓你防身的,要準頭,另外有長管貨色。”

“一杆得多少錢?”

程處弼只關心價格。

“一百貫上下,幾年浮動都不會太大。”

張德對程處弼道,“如今用鋼用鐵,大頭不在兵器上,這物事要造不難,但占人工。”

鑄造、鍛造等工位,加上鐘錶、火藥行業的勞動工時,現如今本就是相當珍貴,不可能浪費時間在造槍上。

歸根究底,唐人面對的“敵人”,姑且稱之爲敵人,還達不到需要普及火槍來鎮壓的地步。

唐軍的披甲士,手中拿一把橫刀,和拿一杆火槍,效果是一樣的。

老張說這些東西是防身之用,還真的只是爲了防禦。

只不過程處弼看到了之外的東西,但性價比不在線,就算再有天大的念想,也得先貓着。

“這手銃威力不小啊。”

李承乾看了看還在冒血的死豬,“大郎,本王想採買一些。”

“要多少?”

“東海道大行臺六品以上人手一杆吧。”

“等明年吧,明年我讓人從上海鎮發貨過去。”

按照東海道大行臺的配置,六品以上人手一杆,怎麼地也夠一個“手槍隊”了。

“這物事要是拿來行刺,着實防不勝防。”

“手銃終究還是要抵近了才能打中目標,勳貴出入之所,閒雜人等有幾個能近身?”

老張嘴上雖然這般說,可在場衆人中,就他被刺殺的次數最多。儲君李承乾反而沒病沒災的,簡直是奇葩。

“兄長,你在樑縣才遇刺,說這般話,幾不可信。”

臉上帶着笑的程處弼攥着“王朝”,掂量了一下,扔還給了李承乾,到了李承乾跟前,又把自己的“馬漢”收了回來。

“那不一樣。”

老張也是笑了出來,雖然有點自打臉,但還是道,“老夫又不曾清場,更不曾查驗可疑人等,自是給了可趁之機。此事本就是略作排查,就能避開的。”

“再者……”

張德語氣停頓了一會兒,“吃飯怕噎死,還就不吃飯了?”

“還是兄長大氣。”

咧嘴一笑,程處弼衝老張豎了個大拇指,然後道,“這物事,前途不可限量啊。”

“有類‘九鼎’?”

“有類‘九鼎’。”

聽到李承乾的疑問,張德點點頭,很是認真地回答。

作爲儲君,李承乾神色複雜,良久,看着手中的“王朝”,竟是嘆了口氣。

“殿下何故嘆氣?”

老張問道。

“大郎明知故問……”

老張笑了笑,指着李承乾手中的“王朝”,“這物事再如何,也是死物,還是要看人用的。給天竺奴十萬手銃,也比不上披甲持矛的五千西軍。”

兩人並沒有打啞謎,實際上李承乾對未來,也是有所預料,甚至還大膽地估計了自己萬一哪天登基上位之後,可能會面對的局面。

那時候的局面,怕不是想着他下臺的人無數,“彼可取而代之”之外,如今是多了許多別開生面的新方法新路數。

說起來,真到了那個時侯,張德反而是最靠得住的那一個。

當真是奇葩,明明造成這個局面的,還是張德。

程處弼沒聽懂李承乾和張德之間的對話,只是順着老張所說大大咧咧道:“殿下應該知曉,行伍之中,出操勤者,一人未必勝於出操惰者。但是,五人十人百人千人,出操勤者,必勝出操惰者。”

“在此之上,令行禁止者,必勝散漫無序者。”

“除此有類種種,簡而言之,謂之‘組織’。在此之上,高者勝,低着敗。”

原本這一番話,說的只是行伍之事,但是李承乾聽了之後,只覺得這家國社稷,也就在這裡。

想到這裡,李承乾笑道:“三郎當真不愧是本朝‘冠軍侯’!”

同樣都是用人,武漢相較洛陽,簡直強了不是一點半點,誠如程處弼說的那樣,簡而言之,就是“組織”二字。

武漢高,洛陽低,僅此而已。

第二十九章 始於足下(第二更)第九十章 功勞靠撿第十七章 光第二十九章 福壽第六十二章 果實第六十八章 搶眼奪目第一章 定策第四十八章 省內直屬第十八章 進獻第二十三章 那軌跡第二十章 孔聖顯靈(第一更)第十章 興致第五十六章 用人第六十四章 事發第二十九章 武漢第四十六章 風物第二十八章 爲了豬肉第三十三章 另請高明第九十四章 奇葩局面第五十章 工程意義第九十八章 變臉第六章 張郎第八十七章 求人辦事第三十章 能吏標準第十二章 人物第七十三章 路第五十四章 一個答案第九十三章 革新第六十九章 殺豬看時機(第一更)第八十一章 老一套第七十一章 我只是想做個好官第三十八章 吃魚不易第四十一章 看在“良心”的份上第五十一章 此物有玄奇(第一更)第四十三章 忠臣(凌晨有票投點俺)第三十三章 賞功第六十三章 事業第九十一章 看天子裝逼第七十幾張 把李董嚇尿的大新聞第五章 大丈夫第七十七章 願景第十二章 養豬縣令第十一章 看透第十五章 老陰貨第十八章 拆分江南第五十六章 年輕活力第五十五章 少年行第四十六章 娶對老婆第六十五章 一點小偏差第三十五章 星漢燦爛第五十一章 洛陽來人(第二個更)第五十八章 最惡世代第五十一章 量第八十六章 煩心事第四十二章 蹲草叢第二十二章 又丟官(第三更)第五十三章 迷之尷尬第六章 極品飛馬1第六十三章 輕鬆第五十九章 沙悟敬第三十三章 東海共識第二十八章 簡在帝心第三十一章 聞弦知雅意第七十八章 溜鬚第二十四章 又是坑第六十二章 業務多第四十七章 良心第九十七章 自信第五十五章 天生孽障第四十章 故人故事第二十四章 問道於盲第六十三章 淳樸第二十二章 逼迫第五十五章 家有一老第九十六章 狗運滔天第九十章 挑不出錯第四章 太年輕第八十章 長孫之謀第三十章 何落於人後第九十章 粗人第六章 張郎第九十六章 平穩第六十九章 進取第十章 瞬間第三十八章 威懾第五十四章 一池水中一池魚第六十五章 認真做事第四十四章 這他孃的第四十章 缺口第五章 太平地界第五章 關係網第九十八章 貝州第十五章 以李爲禮第四十四章 祥瑞中的祥瑞第八章 變動第十一章 大開發第九十一章 人生如醬缸第二章 震盪第六十八章 搶眼奪目第三十五章 靈醒做事
第二十九章 始於足下(第二更)第九十章 功勞靠撿第十七章 光第二十九章 福壽第六十二章 果實第六十八章 搶眼奪目第一章 定策第四十八章 省內直屬第十八章 進獻第二十三章 那軌跡第二十章 孔聖顯靈(第一更)第十章 興致第五十六章 用人第六十四章 事發第二十九章 武漢第四十六章 風物第二十八章 爲了豬肉第三十三章 另請高明第九十四章 奇葩局面第五十章 工程意義第九十八章 變臉第六章 張郎第八十七章 求人辦事第三十章 能吏標準第十二章 人物第七十三章 路第五十四章 一個答案第九十三章 革新第六十九章 殺豬看時機(第一更)第八十一章 老一套第七十一章 我只是想做個好官第三十八章 吃魚不易第四十一章 看在“良心”的份上第五十一章 此物有玄奇(第一更)第四十三章 忠臣(凌晨有票投點俺)第三十三章 賞功第六十三章 事業第九十一章 看天子裝逼第七十幾張 把李董嚇尿的大新聞第五章 大丈夫第七十七章 願景第十二章 養豬縣令第十一章 看透第十五章 老陰貨第十八章 拆分江南第五十六章 年輕活力第五十五章 少年行第四十六章 娶對老婆第六十五章 一點小偏差第三十五章 星漢燦爛第五十一章 洛陽來人(第二個更)第五十八章 最惡世代第五十一章 量第八十六章 煩心事第四十二章 蹲草叢第二十二章 又丟官(第三更)第五十三章 迷之尷尬第六章 極品飛馬1第六十三章 輕鬆第五十九章 沙悟敬第三十三章 東海共識第二十八章 簡在帝心第三十一章 聞弦知雅意第七十八章 溜鬚第二十四章 又是坑第六十二章 業務多第四十七章 良心第九十七章 自信第五十五章 天生孽障第四十章 故人故事第二十四章 問道於盲第六十三章 淳樸第二十二章 逼迫第五十五章 家有一老第九十六章 狗運滔天第九十章 挑不出錯第四章 太年輕第八十章 長孫之謀第三十章 何落於人後第九十章 粗人第六章 張郎第九十六章 平穩第六十九章 進取第十章 瞬間第三十八章 威懾第五十四章 一池水中一池魚第六十五章 認真做事第四十四章 這他孃的第四十章 缺口第五章 太平地界第五章 關係網第九十八章 貝州第十五章 以李爲禮第四十四章 祥瑞中的祥瑞第八章 變動第十一章 大開發第九十一章 人生如醬缸第二章 震盪第六十八章 搶眼奪目第三十五章 靈醒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