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禍害鄉里

江夏併線廠,今年新投產的一條併線生產線,主力生產產品是新標號的混紡線。這種加入了植物膠、絲線、桑麻線、火麻線的新產品,目前是長江中下游的主力漁業耗材。

在貞觀十五年的時候,大河工坊就嘗試過在其中加入鐵絲,只不過當時鐵索鐵絲生產還受技術制約,所以產品只有實驗意義。

在穩定鋼鐵產量之後,江夏併線廠提供了一種新的產品,其中以鋼絲爲中心索。十二支混紡線二次併線行成一股更粗的線索,再六至九股三次併線。這樣的繩索,用來拖拽小鬚鯨輕輕鬆鬆,如果是栓在捕鯨叉上,灰鯨這種噸位的巨獸,照樣硬生生拽出水面。

至於在淺水區雙傳拖網作業,這種繩索擔當繩綱也是毫無壓力。

“原本也就是想着架橋修路便當一些,沒曾想居然賣的不錯,江東的漁船大受歡迎。今年產量有點跟不上。”

視察江夏併線廠的時候,作爲女工生產區的副廠長,從河套調過來的一個羌女很是意外地跟張德解釋着。

“莫廠副覺得有沒有必要開闢新廠?”

“要肯定是要的,不然到明年,肯定是產量跟不上。”

作爲王祖賢的老婆,莫廠長也不是沒有見識的普通羌女,否則也摁不住“王東海”他爹。

“嗯。”

張德點點頭,也沒有立刻決定下來。

這時候生產什麼都不愁銷路,只要東西合用,基本上就消化的乾乾淨淨。再如何,這到底也是個物資匱乏的時代。

更何況這個時代的不少人,還被某條土狗給喂的嘴刁了。

江夏併線廠本身都只是大河工坊某併線專區的粗暴複製,廠齡不長,但產量已經跟不上需求。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纔是現實,麻線經不住水泡,要是不曬,就會腐爛斷裂,對漁民來說,這是極大的損失。

而新式的線索纜繩,解決了“長時間”的使用問題,也就等於大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這是很受漁業歡迎的,不是個別人個別團體,而是整個行業的現實需求。

然而這也不是憑空冒出來的需求,除了消費時常之外,人們對新鮮魚蝦的消耗是有限的,捕魚一百斤,往往能夠一半就非常不錯,剩下的,就要進行醃漬。

而醃漬所需要的鹽,在以前,是直接乾死絕大多數的底層漁民。

蘇杭大部分的漁民能夠製作鹹魚,以“乾貨”的形式將醃製品賣到漠北漠南,鹽業的整頓變化,同樣是前置條件。

至於運輸工具的改善,邊疆環境的改善,那都是細枝末節的程度。

一根能夠經久耐用的纜繩想要生產出來,能夠輕鬆地升帆降帆且不用擔心斷裂,還要價格相對低廉,這是相當複雜的問題。

每一天每一個時辰,南北東西的航線、陸路之上,其消耗的繩索,或許都是以百里爲單位。這不是一個區區兩千五百人的江夏併線廠能夠在此時承擔的業務,所以,開闢新廠是肯定的。

只不過,老張心中打了點小算盤,新廠蓋在哪兒,誰去蓋,招什麼樣的工,拿什麼樣的訂單,都是略有水深。

“怎麼去了一趟併線廠回來,就這般的神色?吃飯也如此的心不在焉?”

崔娘子給他盛了一碗墨魚排骨湯,香味濃郁,羹湯鮮美,只是老張還在琢磨着事情的細節。

“是併線廠,但也不是。”

老張回過神,然後道,“明月,若是在蘇州、常州置辦新廠,當如何?”

“不如何,還不如在揚子縣呢。”

崔珏搖搖頭,一旁銀楚同樣盛了一碗羹湯,拿起湯勺喝了一口,眉頭一挑,顯然很合她胃口。

“有甚麼說法?”

“蘇常二地,若是放在從前,自是好的。可如今麼,卻不如武漢。只說募工,若是絲麻稻桑還則罷了,可若是新式工坊,怕是不成的。半個黔首蒼頭,你也尋不得來,這些個蘇常世族,是個甚麼嘴臉,別人不知,你是江陰坐地戶,還不知道麼?”

“嗯。”

老張點點頭,崔珏說的是很有道理的。蘇常二地放在以前,“魚米之鄉”絲綢稻米,絕對是富庶。可也是因爲此,本就富庶的蘇常老世族,哪怕是他老師陸德明的家族,對農戶的“人身控制”也相當嚴苛。

朝廷在環太湖地區的“永業田”,也就是賬面上有那麼多,實際上根本就是兩回事。

大多數的農戶,都是合法的“黑戶”罷了,純給老世族打工。

當然日子肯定比全國大部分地區要好,但那也是以從前的水準來比較,到如今,揚子縣的碼頭苦力,一天賺的錢能抵桑農五天,這就拉開了差距。

可即便如此,想要輕鬆“跳槽”,蘇常黔首還真不容易,要掙脫孫、虞、陸、徐等江南舊族的掌控,難度比別處要高。

這個高,和勇氣無關,純粹是留在“老單位”也不是不能過,而且過的本來就不算差。冒險成本太高,很多人計算一下,都覺得“不划算”。

“所以,我想看看,能不能從京城借點氣力。”

“甚麼意思?”

“禍水東引麼。”

某條土狗嘴角一抽,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

畢竟,自己琢磨的,好像是禍害老鄉,以及禍害老師的老鄉……

萬一被發現真相,他應該會被陸老頭活活噴死。就算不活活噴死,要是陸老頭被活活氣死,他日子也不會太好過。

“阿郎,何必這般行險?眼下武漢局面,不好麼?”

“好啊,沒什麼不好的。”

老張又喝了一口湯,然後感慨道,“嗯,沒什麼不好的。”

他又重複了一句,彷彿是給自己打氣,心中卻是暗忖:老子拿一撮新廠去勾引洛陽的餓狗,這羣飢不擇食的,說不定能把蘇常老親戚全部咬成重傷,老子這也算是曲線作業了吧?

環太湖地區想要正常作業把農民從土地上爭奪過來,難度係數不亞於十三點點2B,這又不是當年河北“圈地”,帶有強烈的土豪野蠻作風。

他一個江南本地人,牽頭禍害老鄉,那必須得悄悄地進村,打槍地不要……

第八十八章 種糧大戶第四十八章 見者有份(第二更)第六十一章 走對了路第九十八章 遮羞不成第二十四章 不同凡響第五十二章 設計定型第九十二章 馬相公求援第三章 躁動第二十八章 一視同仁(第一更)第十九章 平淡是福第一章 勢第七十七章 未現之書第五十幾章 精銳第七章 百年大計第三十八章 編排第四十二章 不是等閒第九章 和藹可親的狼人第八十七章 絕非偶然第九十七章 不得不發第七十九章 經驗第六十四章 稱讚第九十九章 開道第八十二章 銳意進取之氣第三十一章 烘爐第一章 定策第三十一章 勇氣第十一章 站隊第三章 機靈鬼第八十三章 形象第三十一章 美好印象第七章 總督第七十三章 歪風邪氣第三十四章 慫恿第三十五章 橫槊賦詩(第三更)第十八章 進獻第二十三章 上道第二十四章 一切爲了員工第五十四章 決心第十章 這是祥瑞第八十六章 鐵面方能無私第四十三章 皇帝是不同的第三章 四大天王有五個第十九章 平淡是福第五十一章 殺人者第八十六章 繼續尋思第六十九章 人和第二十一章 會見第四十幾章 人品第八十章 想開點第十七章 府中心情第五十七章 色變第三十六章 登場第九十章 前瞻第二十八章 浪費感情第四十九章 藝術生(推薦票)第二十章 仙人指路第二十章 仙人指路第三十一章 烘爐第四十章 充錢第九十六章 變換第十九章 工程第二十一章 就是這麼直接第八十九章 擴產第一章 養羊是幹嘛的第三十章 心累第八章 變動第二十一章 俯臥撐第七十二章 辦事第十一章 天氣太熱第十六章 大禮第二十四章 定胡碑(第二更)第九十五章 放屁馬第二十四章 刷新認知第四十九章 女秘書第七十三章 憑本事吃飯第八十六章 鐵面方能無私第四章 招降納叛第九十七章 石碑之威第六十章 吾皇聖明第八十三 聚兵(三更求票)第三十八章 編排第五十六章 用人第三十八章 功勞第七十七章 請你吃飯第五十二章 那時長安少年第三十二章 李震嫁妹第九十二章 房二郎的事業第五十三章 贊第六十三章 好處第五十章 一個小風波第十三章 張公謹成婚(二更)第六十九章 修通之後第三十七章 豔刀第十八章 天賦第四十七章 良心第五十二章 祖孫閒談第五十八章 公侯萬代第四十二章 百萬貫(求推薦票)第八十章 單挑(二更求票)第七十五章 坦叔的眼神
第八十八章 種糧大戶第四十八章 見者有份(第二更)第六十一章 走對了路第九十八章 遮羞不成第二十四章 不同凡響第五十二章 設計定型第九十二章 馬相公求援第三章 躁動第二十八章 一視同仁(第一更)第十九章 平淡是福第一章 勢第七十七章 未現之書第五十幾章 精銳第七章 百年大計第三十八章 編排第四十二章 不是等閒第九章 和藹可親的狼人第八十七章 絕非偶然第九十七章 不得不發第七十九章 經驗第六十四章 稱讚第九十九章 開道第八十二章 銳意進取之氣第三十一章 烘爐第一章 定策第三十一章 勇氣第十一章 站隊第三章 機靈鬼第八十三章 形象第三十一章 美好印象第七章 總督第七十三章 歪風邪氣第三十四章 慫恿第三十五章 橫槊賦詩(第三更)第十八章 進獻第二十三章 上道第二十四章 一切爲了員工第五十四章 決心第十章 這是祥瑞第八十六章 鐵面方能無私第四十三章 皇帝是不同的第三章 四大天王有五個第十九章 平淡是福第五十一章 殺人者第八十六章 繼續尋思第六十九章 人和第二十一章 會見第四十幾章 人品第八十章 想開點第十七章 府中心情第五十七章 色變第三十六章 登場第九十章 前瞻第二十八章 浪費感情第四十九章 藝術生(推薦票)第二十章 仙人指路第二十章 仙人指路第三十一章 烘爐第四十章 充錢第九十六章 變換第十九章 工程第二十一章 就是這麼直接第八十九章 擴產第一章 養羊是幹嘛的第三十章 心累第八章 變動第二十一章 俯臥撐第七十二章 辦事第十一章 天氣太熱第十六章 大禮第二十四章 定胡碑(第二更)第九十五章 放屁馬第二十四章 刷新認知第四十九章 女秘書第七十三章 憑本事吃飯第八十六章 鐵面方能無私第四章 招降納叛第九十七章 石碑之威第六十章 吾皇聖明第八十三 聚兵(三更求票)第三十八章 編排第五十六章 用人第三十八章 功勞第七十七章 請你吃飯第五十二章 那時長安少年第三十二章 李震嫁妹第九十二章 房二郎的事業第五十三章 贊第六十三章 好處第五十章 一個小風波第十三章 張公謹成婚(二更)第六十九章 修通之後第三十七章 豔刀第十八章 天賦第四十七章 良心第五十二章 祖孫閒談第五十八章 公侯萬代第四十二章 百萬貫(求推薦票)第八十章 單挑(二更求票)第七十五章 坦叔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