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前瞻

朝鮮道,東海宣政院釜山衙署,從平壤宮迴轉的杜構聽人彙報了“扶桑地”的一應事務之後,有些詫異地問道:“最大的兩家已經休戰?”

“再打下去,就要傷筋動骨。各家在‘大坡’都有本部,一應財帛都用了個乾淨。一直都是十幾萬貫十幾萬貫的砸下去,就算能挖出金山銀山來,這要回本,等到甚麼辰光去?所以不是不想打,是打下去就太虧。”

幕僚說罷,又對杜構道,“再着現在一個莊奴價錢已經到了一百五十貫,有價無市,根本沒人願意用這個低價出手。莊奴實際市場成交價,都在兩百三十貫以上。”

“男奴?”

“男奴。”

“這才幾年啊,價錢翻了兩番都不止。”

“聽說還要漲價,勞力實在是不夠。‘海南島’現在開了船行,欽定徵稅司的人也有入駐,雖說還沒有正式開府,不過三五年過後,總要試一試的。”

所謂的“海南島”,其實就是伊予島,只是唐船行走的路線問題,很少有直接從島南海岸線登陸的,而是通過島北水道來登陸,於是久而久之,就稱呼爲“海南島”。

而“扶桑地”的正式名稱,不管是朝鮮道行軍總管府,還是東海宣政院,都是“東瀛州”。

平壤宮發往洛陽的塘報,都是以“東瀛州”來稱呼,而不是“扶桑地”。

“中國鼓勵生產已經貼補極厚,似滄州小戶之家,一對夫婦通常養育子女三個以上,可即便是這般,怕是也十五年後勞力不夠。”

“時不時就找到一個金礦銀礦,如之奈何。”

“是啊,如之奈何。”

有些事情,不是張德的鐵桿盟友,是不太清楚內中計劃的。

比如說開挖金銀,華潤號基本很少涉足,最多就是幫着把人運過去,或者就是出售技術和工具,甚至包括工程設計都能出售。唯獨開採這一塊,華潤號碰都沒有碰。

新晉暴富的幾個權貴白手套,靠着開挖金銀礦很是豪奢,花錢如流水一般,但本身並沒有任何產出。

純粹的累積貴金屬,老張根本不感興趣。

想要小霸王學習機,華潤號承擔的角色,不會是西班牙,而是英吉利。

消費、出口、投資,那些掠奪貴金屬的牲口們,華潤號只是通過另外一個方式,讓他們以消費的形式,去做點微小貢獻。

在張德用金銀銅礦勾引大量中小貴族投身海外事業之後,除了銅礦,其餘金銀礦,都是逐漸退出,或是轉手給盟友,或是讓官方承擔更多的角色。

杜構也算過一筆賬,把皇唐勢力範圍之內的所有人口都算進去,也不過是四千萬出頭,和龐大的疆域比起來,根本連一根毛都不算。

更何況,還有那麼多的產業分配,細分到各個門類之後,就會發現勞力永遠是不夠的。

如果人員流通沒有那麼大,交流便利性沒有大大提高,那麼這種情況是不會有的。比如局部發達地區,可能會出現失業人口大大增加這種情況。但朝廷爲了增加財政收入,是放鬆了中低層人員流動這個口子的。

加上大多數中低層人員流動,都是依託現有的河運、漕運、海運,登記管理相較以往難度略微提高,但也僅僅是略微提高。

有了相對自由的人員流動,加上各地經濟文化交流的大大提高,自然而然地,原本應該屬於中小貴族的“良禽擇木而棲”,就下放到了販夫走卒這個階層。

所謂“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就是時下港口碼頭、漕運海運、工坊礦場等等底層勞力的真實寫照。

除了沒有脫籍的奴工還相對沒有人身自由外,大多數“失地農民”以及城市小市民,都開始適應五百里範圍內的跨州做工。

比如楚州的農戶、鹽丁,結束農忙和鹽稅徵繳之後,他們就可以搭便船,通過南運河,直接南下到揚子縣碼頭做工。

一個碼頭扛包工、裝卸工一個季度的工資,抵得上全家半年的土地勞作收益。

若非朝廷在糧賦上具有強制性,很多小農家庭,是很願意拋荒之後,前往發達城市做工幾年的。

實在是在某些地區,貞觀二十年後出生的,已經可以做到敞開肚皮吃大米,而不是之前的青糠餅混合雜糧混合主糧。

饑荒這個概念,對於蘇州常州杭州等等揚子江入海口的地方來說,屬於比較遙遠的事情。

儘管大唐的很多地方,依然糧食嚴重供給不足,很有可能蘇州一個繅絲廠的倭女工人,吃得比某些河東小地主還要好得多,但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朝廷並沒有全域放開人員流通,否則也不會依舊存在“流放”這個政治概念。

甚至像“崑崙海”地區,是強制性的許進不許出。一旦流放到了“崑崙海”,想要遷出的概率就極低,別說那些犯官之後,哪怕是百戰百勝威名赫赫的西軍,大部分的西軍子弟,也因爲種種原因,不得不被束縛在當地。

真正能夠出來的西軍子弟,除了運氣好被敦煌宮挑選入其餘各軍爲下級軍官,然後上番京城,否則,就只能指望在程處弼那裡有印象。

“入秋之前,本府欲再增鼓勵生產之政事。朝鮮道及東瀛州諸島,凡一丁新添子女一人,可以造冊副本,到港免徵若干關稅……”

說到這裡,杜構頓了頓,“說起來,此事本府也是幾經思量,參考滄州故事。舊年河北入遼州闢田者,凡收攏東北諸特產,可於天津免稅。”

貞觀朝的官僚相對務實,基本上什麼好用就先試試。但要說“永不加賦”這種昏話,他們是想都沒有想過。

比如漠南草場或者大洛泊一帶,你跟當地人說不用再繳納糧賦,開不開心?當地人只會反手給你一巴掌:老子養牛的,本來就不用繳納糧賦,開不開心?

杜構的目的性很強,他大膽猜測,將來很長一段時間因爲缺少勞力,一定會出現瘋狂鼓勵生產的大政策。

而且這個大政策的範圍,絕對不會小,甚至很有可能是全域推行。

只是朝廷施政,也要顧及體面,此事首倡是因爲張德,當然不要臉一點,說是學習越王勾踐,那也無話可說。

但這點臉皮,還是要的,不能睜着眼睛說瞎話,但讓朝廷去宣傳武漢,又是萬萬不能,那就只能另起爐竈。

杜構想做的,就是這個爐竈。

而且杜如晦給杜構留有諸多安排,其中一個,就是“開疆拓土”,當然這個“開疆”不是讓杜構帶兵打仗,而是把朝廷到嘴的肥肉,嚼爛了吃下去。

東海宣政院,就是杜構的那隻大鐵鍋。

第九十三章 愛的距離第十九章 人才難得第四十四章 麻煩事第四十六章 沔州行第十六章 開闢第五十一章 面目全非第五十二章 人在江湖第八十一章 腥味第七章 大舞臺第二十一章 完工驗收(第二更)第三十三章 套路不簡單第四十六章 娶對老婆第六十三章 試探第十八章 都有誠意(第四更)第三十章 何落於人後第八十章 冬季第四十章 開搞第四十四章 麻煩事第二十二章 得寸必進尺第六十一章 反抗的小妞們(第三更)第九十四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第五十二章 這不重要第四十章 讓人嗑藥第四十章 爭第二十三章 僞科學第三十八章 最後一斷第九十五章 混合雙打第二十六章 君子六藝第九十五章 雄風第九章 櫻桃第八十二章 斛薛少年曆險記(求票)第三章 時代在進步第五十七章 灌輸第七十五章 “滅國”第八十七章 歪打正着第四十一章 時代變化第十一章 看透第六十六章 賢王不閒第二十四章 人精的舞臺第四十九章 思考第五十二章 青少年的心理衝擊第三十二章 順勢第二十六章 好姐妹第六十二章 一坊之地第七十七章 無窮無盡第八十六章 急流勇退第六十五章 水平第十章 江楓漁火對愁眠第六章 順利南下第三十五章 始作俑者第五十幾章 精銳第八章 特進第二章 西行第三十章 能吏標準第十五章 老陰貨第四十章 故人故事第八十二章 學業霸業第三十五章 柴二的陰影第五十幾章 不是我軍無能第四十七章 所要何物第一章 王師第四十四章 好本事第六十八章 印證第七十四章 常態第三十四章 還是不要放過第十二章 振作家門第七十七章 荒誕第二十二章 爲何加班第十四章 壯膽第六十章 同樣水深第七十三章 看第八十一章 江陰之行第五十三章 有蛇出洞第三章 渣男第八十七章 遼水之謀第五十三章 多一個不多(第一更)第六十二章 情何以堪第二十一章 跳第八十四章 多年結果第十六章 君無戲言第六十二章 情何以堪第六十三章 雙壁才女第十四章 都是壞種第二十五章 無言第三十章 人才第二十五章 籌謀第七十三章 楊六郎的差事第三章 時過境遷第八十章 外勞辦第四十三章 喜事第五十四章 信心第五十一章 講義氣的寄生蟲第七十七章 請你吃飯第六十五章 套套決定地位第七十八章 糾結的老陰貨第五十九章 算你狠第十三章 武氏女第五十四章 一個答案第十三章 很滿意第三十九章 愛把柄的人
第九十三章 愛的距離第十九章 人才難得第四十四章 麻煩事第四十六章 沔州行第十六章 開闢第五十一章 面目全非第五十二章 人在江湖第八十一章 腥味第七章 大舞臺第二十一章 完工驗收(第二更)第三十三章 套路不簡單第四十六章 娶對老婆第六十三章 試探第十八章 都有誠意(第四更)第三十章 何落於人後第八十章 冬季第四十章 開搞第四十四章 麻煩事第二十二章 得寸必進尺第六十一章 反抗的小妞們(第三更)第九十四章 上天有好生之德第五十二章 這不重要第四十章 讓人嗑藥第四十章 爭第二十三章 僞科學第三十八章 最後一斷第九十五章 混合雙打第二十六章 君子六藝第九十五章 雄風第九章 櫻桃第八十二章 斛薛少年曆險記(求票)第三章 時代在進步第五十七章 灌輸第七十五章 “滅國”第八十七章 歪打正着第四十一章 時代變化第十一章 看透第六十六章 賢王不閒第二十四章 人精的舞臺第四十九章 思考第五十二章 青少年的心理衝擊第三十二章 順勢第二十六章 好姐妹第六十二章 一坊之地第七十七章 無窮無盡第八十六章 急流勇退第六十五章 水平第十章 江楓漁火對愁眠第六章 順利南下第三十五章 始作俑者第五十幾章 精銳第八章 特進第二章 西行第三十章 能吏標準第十五章 老陰貨第四十章 故人故事第八十二章 學業霸業第三十五章 柴二的陰影第五十幾章 不是我軍無能第四十七章 所要何物第一章 王師第四十四章 好本事第六十八章 印證第七十四章 常態第三十四章 還是不要放過第十二章 振作家門第七十七章 荒誕第二十二章 爲何加班第十四章 壯膽第六十章 同樣水深第七十三章 看第八十一章 江陰之行第五十三章 有蛇出洞第三章 渣男第八十七章 遼水之謀第五十三章 多一個不多(第一更)第六十二章 情何以堪第二十一章 跳第八十四章 多年結果第十六章 君無戲言第六十二章 情何以堪第六十三章 雙壁才女第十四章 都是壞種第二十五章 無言第三十章 人才第二十五章 籌謀第七十三章 楊六郎的差事第三章 時過境遷第八十章 外勞辦第四十三章 喜事第五十四章 信心第五十一章 講義氣的寄生蟲第七十七章 請你吃飯第六十五章 套套決定地位第七十八章 糾結的老陰貨第五十九章 算你狠第十三章 武氏女第五十四章 一個答案第十三章 很滿意第三十九章 愛把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