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烘爐

“聖人,夏季賬冊到了,可要過目?”

洛陽宮外新修的花園,引水堆土,自成一體。一身綾羅的李婉順跪在帷幕之外,低頭衝帷幕內的長孫皇后,拔高了些許音量發問。

“是甚麼賬冊?”

“棉麻糖鹽四物。”

“陶瓷絲絹呢?”

“東關窯場因故停了兩都板軌物流,絲絹因長江潮汛,也要晚上二旬。”

“交由內府覈算。”

“是。”

略作彙報,李婉順這才告退,等離去之後,長孫皇后詢問左右:“蔡國公……在長安如何?”

“稟聖人,蔡國公仍舊臥榻不起,時而昏迷時而清醒。不過醒來幾次,都和世交子弟見過面。”

“噢?”

長孫皇后秀眉微蹙,“陛下甚麼時候回京?”

“羽林軍已差先鋒抵京,明日既可抵臨京城。”

“陛下是逕自去長安?”

“馬相公的回執,是這般說的,只是,還不見中旨下來。”

“待明日陛下抵臨洛陽之前,命人準備前往長安。”

“是。”

聽到杜如晦清醒幾次還要和世交子弟會面,長孫皇后也明白,這是杜如晦在給杜氏做最後的安排。即便實際上就是拉拉家常,做一點臨死前的絮叨,但對外界而言,這是將死之人準備給家族做最後一點“貢獻”。

只看這一點點“努力”,天家就不能夠吃相太難看,別人前腳剛走,後面就抄家滅門……

皇帝總要顧忌一點點體面,哪怕只是裝樣子給鷹犬爪牙看。

“母親。”

回到家中的李婉順難掩疲憊,皇后那裡的差事越來越多了。她只有旬日工作,僱傭大量的“武漢賬房”,才能夠勉強維持皇后手中產業的運行。過手的現金,多到她幾輩子都不可能花完。

一進一出,只是稍作漏手,就是成千上萬貫來去。

當數字大到一個程度,除了敬畏,剩下的大概就是麻木。

“怎麼如此疲憊?”

鄭觀音一臉關切,給李婉順倒了一碗涼茶。茶湯澄澈微綠,還帶着一絲絲涼意,李婉順有些感動:“母親作甚把冰用在我身上,這本來就是給母親……”

“我又不做事的,要恁多冰作甚。”

因爲發現吃了甜食能讓自己頭腦清醒,李婉順習慣性地拿過桌上的一隻瓷罐,裡面裝的都是白糖。

一勺、兩勺……加了四勺半的糖在涼茶中,攪合了許久,這才雙手捧着茶碗,慢條斯理地喝了起來。

“你這女子吃糖怎麼是這個吃法。”

“反正吃糖不要錢麼。”

露出一個淺淺的微笑,李婉順看着鄭觀音,“如今去宮裡面聖,越發驚懼小心。皇后威儀,着實讓人膽顫心驚。若非身不由己,真不想入宮去。”

“此話也就說與爲娘聽去,莫要在外面張狂開口,倘使真個沒遮攔,你就是吃了苦頭。”

鄭觀音略作數落,又到了隔間處,不多時返轉過來,手裡端着個盤子,盤子上放着糕餅。

“武漢的板栗糕,還有‘雞米’做的物事,也不是甚麼,入口即化。”

“那些個武漢佬着實有些門道。”

拿起一塊板栗糕,就這甜到發膩的涼茶,李婉順不多時就吃了兩塊。一邊吃一邊在那裡和鄭觀音說着最近的奇聞異事,她手底下武漢出身的庶民子弟極多。因此武漢市井街頭的趣聞,雖然已經是“陳年老梗”,但在沒見識的鄭觀音這裡,也是極好的消遣。

“噯,婉娘,聽你如此說來,豈不是武漢讀書識字者極多?”

“那工坊中的工人,和洛陽這裡不甚相同。因武漢營造自成體統,倘使不識字,怕是連工坊內機器都不讓上手。而且……”李婉順稍稍壓低了聲音,“武漢度量規制,迥異中國,這也是爲何外間拿來武漢器物,會覺得尺寸怪誕的緣故。”

聽女兒這樣說着,出身世家又做過太子妃的鄭觀音如何不知道其中的恐怖。可以說武漢這樣幹,那根本就是“自立於中國之外”,等同謀反。

可這麼多年,武漢還能相安無事,莫非是“簡在帝心”的別樣用法?

鄭觀音可不覺得聖眷有什麼用場。

“阿孃也覺得驚奇可是?”李婉順鬆了口氣,“不瞞阿孃,這幾年明裡暗裡,不知道多少人去試探女聖,指望女聖拿捏江漢觀察使府。只是最終都是杳無音訊,有些自以爲剛正不阿的,更是被流放三千里,都是些不值一哂的由頭。”

“這是個甚麼章法,聞所未聞……”

翻開史書也沒有這種奇葩操作的吧。

鄭莊公故事?可鄭莊公到死也就是混了個“小霸”,縱橫天下幾十年,真正把中原恢復到漢朝聲勢的李皇帝,怎可能才這點本事。

“這一回蔡國公返鄉,杜氏子弟不曾見如何關照,獨獨留了樑豐縣子。這是甚麼意思,阿孃明白?”

“杜如晦居然‘託孤’給一個江南子?”

“正是!”

李婉順一口氣把涼茶喝完,拿起絲絹略作擦拭,這才眼睛放着光,“旁人如何,我便不覺有甚厲害的。唯有蔡國公,當世蕭、曹,功蓋王、崔,如此英傑……竟有如此驚人之舉。須知道,他乃是貞觀朝的鞏固棟樑,本朝論功,房杜第一,甚麼良將猛將,不過是灰灰罷了。”

“婉娘是琢磨出甚麼道理來了?”

“道理很簡單。”李婉順目光灼灼,看着門口,雙眼沒有焦點地遠眺,但是語氣卻極爲堅定,“這世上,小農多一些,讀書少一些,君王的江山社稷,才越發穩固。倘使讀書的人多了……倘使庶民讀書的多了,一個兩個不見如何,有了三五千七八萬,出上一個管仲,又有甚麼稀奇的?江山社稷,最怕的就是變化多端……變化多了,便無跡可尋,便……”

忽地,她不再說話,但其中的道理,鄭觀音也聽得明白了過來。

她頓時有些驚異,武漢豈不是成了個炭火,整個大唐,不成了個爐子?

“天地爲烘爐兮……造化爲工。”

鄭觀音看着神采飛揚的女人,突然冒出來這麼一句,讓李婉順都有些意外。

第十四章 那些年我們不想追的女孩第九十七章 自信第三十章 忍不住第五十四章 吃雞第六十幾章 使者們第四十六章 事涉禪宗第三十二章 勝第三十章 配合第七十章 高人(第二更)第二十七章 給人添堵第三十八章 過招第七十六章 發現第二十八章 被摩擦的人生經驗第三十六章 追求數量第四十章 故人故事第二十一章 俯臥撐第二十一章 殺第七十六章 人不可貌相第五十四章 信心第九十五章 放屁馬第三十一章 再生父母第二十四章 問道於盲第二十七章 資本第四十七章 種什麼第九十六章 清濁難分第三十六章 程家往事第七十二章 早已註定第九十五章 大無畏第五章 人事流動第二章 弄巧成拙第五十章 我們A過去了(第二更)第十三章 等級差距第五十一章 奇觀背後第八十九章 六旬老漢功夫好第四十九章 燃燒第四十三章 皇帝是不同的第三十章 心累第五十七章 奇詭不正經第六十章 朝會一本道(票呢?)第八十一章 來不及傷感第三十七章 禮法第九十四章 薛氏大炮第二十六章 來個痛快第三章 緩衝第二十六章 變化第五十四章 真的不是聖經?(第二更)第六十九章 西域人間第十四章 增長點第二十二章 何來體面第六章 露面第十二章 春天要騎馬(一更)第十二章 河北道增員第六十六章 跟誰姓第七十八章 生意第五十章 吃他用他第七十章 你大爺第七十七章 無窮無盡第四十幾章 工科狗的煩惱第七十五章 另類孤臣第二十六章 正義的鐵拳第五十一章 有人好奇第三十二章 自立第十五章 碰瓷第七十二章 水墨畫第七十五章 風氣不同第三十章 深挖第五十六章 拆了第三十章 祭告第九十章 隱藏的躁動第八章 期望第二十六章 有利第六十三章 躺着中槍杜正倫第四十三章 進階版本第六十章 愁啊第七十五章 奮鬥第二十六章 混人第九十章 挑不出錯第六十三章 輕鬆第四十七章 良心第六章 心態第三十八章 校書郎(一更求推薦票)第六十六章 熟爛第四十九章 行動第三十四章 惡趣味第三十四章 有價無市香辛料第六十九章 修通之後第五十一章 此物有玄奇(第一更)第二十七章 狐朋狗友第七十二章 絲織競爭第二章 溫彥博的刀第五十一章 有人好奇第二十九章 “狂妄”第八十三章 另闢蹊徑第三十二章 喜劇葬禮第三章 渣男第六十四章 真誠拜訪第九十九章 聖裁第五十章 民爲貴第三十七章 不殺第七十九章 見縫插針
第十四章 那些年我們不想追的女孩第九十七章 自信第三十章 忍不住第五十四章 吃雞第六十幾章 使者們第四十六章 事涉禪宗第三十二章 勝第三十章 配合第七十章 高人(第二更)第二十七章 給人添堵第三十八章 過招第七十六章 發現第二十八章 被摩擦的人生經驗第三十六章 追求數量第四十章 故人故事第二十一章 俯臥撐第二十一章 殺第七十六章 人不可貌相第五十四章 信心第九十五章 放屁馬第三十一章 再生父母第二十四章 問道於盲第二十七章 資本第四十七章 種什麼第九十六章 清濁難分第三十六章 程家往事第七十二章 早已註定第九十五章 大無畏第五章 人事流動第二章 弄巧成拙第五十章 我們A過去了(第二更)第十三章 等級差距第五十一章 奇觀背後第八十九章 六旬老漢功夫好第四十九章 燃燒第四十三章 皇帝是不同的第三十章 心累第五十七章 奇詭不正經第六十章 朝會一本道(票呢?)第八十一章 來不及傷感第三十七章 禮法第九十四章 薛氏大炮第二十六章 來個痛快第三章 緩衝第二十六章 變化第五十四章 真的不是聖經?(第二更)第六十九章 西域人間第十四章 增長點第二十二章 何來體面第六章 露面第十二章 春天要騎馬(一更)第十二章 河北道增員第六十六章 跟誰姓第七十八章 生意第五十章 吃他用他第七十章 你大爺第七十七章 無窮無盡第四十幾章 工科狗的煩惱第七十五章 另類孤臣第二十六章 正義的鐵拳第五十一章 有人好奇第三十二章 自立第十五章 碰瓷第七十二章 水墨畫第七十五章 風氣不同第三十章 深挖第五十六章 拆了第三十章 祭告第九十章 隱藏的躁動第八章 期望第二十六章 有利第六十三章 躺着中槍杜正倫第四十三章 進階版本第六十章 愁啊第七十五章 奮鬥第二十六章 混人第九十章 挑不出錯第六十三章 輕鬆第四十七章 良心第六章 心態第三十八章 校書郎(一更求推薦票)第六十六章 熟爛第四十九章 行動第三十四章 惡趣味第三十四章 有價無市香辛料第六十九章 修通之後第五十一章 此物有玄奇(第一更)第二十七章 狐朋狗友第七十二章 絲織競爭第二章 溫彥博的刀第五十一章 有人好奇第二十九章 “狂妄”第八十三章 另闢蹊徑第三十二章 喜劇葬禮第三章 渣男第六十四章 真誠拜訪第九十九章 聖裁第五十章 民爲貴第三十七章 不殺第七十九章 見縫插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