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傳家

大約是一個暖冬,到了臘月底,武漢的蘆鞋出口,也沒有往年那般大。其中自然是因爲有棉花產量提高,麻料加工工藝改進的緣故,但蘆鞋對於大部分地區的底層百姓而言,還是相當實惠又保暖的鞋具。

“今年關外居然還沒有封路,就下了兩場雪,磧南的信號機完全沒有受影響。”

從洛陽回來的皇莊“稼穡令”張乾,帶來了一些零碎的消息,然後對張德道,“宗長,來的時候,皇后在宴會上叱責了魏王。”

“老孃罵兒子,正常。”

至於皇后是要罵給誰看,關他鳥事,反正跟他沒有一根卵毛的關係。當外人面罵兒子,就可以不用還錢了?

人房玄齡都落魄到江西來了,還不興他兒子呲牙咧嘴?反正又沒造反不是?

“還有一事,冬月的時候,江陰家裡也來了人,說是徐氏拜訪,帶了一個小郎,說是徐娘子的親弟。”

“此事我知道的,是叫徐齊聃的那個?”

“是。”

“嗯,我知道的。”

老張點點頭,雙手抄在衣袖中,哈了口氣,白霧也似地散開,然後有些無奈地感慨,“到底也是被我連累,也只有等皇帝死了才能娶她。”

頓了頓,張德又想起一屋子的娘們兒,便道:“興許皇帝死了也娶不成。”

“……”

要不是心大,張乾覺得換做旁人,這時候聽張德說的話,大概是已經尿了褲襠。

“徐氏又想折騰甚麼?”

“宗長是知道的,湖州人原本也攀比不上杭州人,如今也算是得了勢,想要在會稽和杭州之間修路。”

“錢呢?人呢?”

“會稽那幫人哄着徐氏出頭,這光景,錢是不缺的。至於人,徐氏有人說,白氏搶得,我徐氏搶不得?大約是要出去強搶。”

“這還是‘詩書傳家’嗎?”

“幾年光景,‘皇商’頂着皇帝的招牌,在東海橫行,眼熱也是肯定的。”

張乾說罷,想起一事,“徐氏還想在杭州弄個市舶司衙門。”

“這他孃的,看來浙水南北的人,也想抱團。”

“如今不抱團,不是白給洛陽人宰麼?再說了,錢穀說是說御用爪牙,可他到底是會稽人,是江南出身,誰敢說他不會暗中照看鄉黨?”

“錢氏跟咱們家,也是鬥了好些年了。也得虧老子能有點實力,要不然,這光景還不得被他吃了乾淨?”

錢氏跟張氏鬥,那都是好幾十年前的事情,當時主持張氏的,還是老張的便宜老爹張公義。

因爲兩邊都不高大上,都只屬於“寒門”,所以過招基本就看自身實力還有江湖關係,官府因素反而很低。畢竟蘇州和杭州不可能爲了兩個“寒門”,士人就鬥個你死我活出來。

假模假樣做箇中人吃個飯,最後不還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江水張氏“鬥富”勝了會稽錢氏,後來張氏北宗出了個張公謹,帥的驚動天可汗,錢氏都是醜逼,靠顏值是不行了,只能靠才華,於是就搏了一個錢穀出來。

拋開老張這偷雞摸狗小三十年的積攢,明面上江水張氏和會稽錢氏,其實實力也是持平的。

不過這都是外人所瞭解的,於錢穀這個人而言,他怎敢真的以爲江陰那幫姓張的,終於可以連根拔起了?給皇帝做狗的好處,就是很多秘辛能知道的個大概,某條江陰土狗的底蘊,別說他一條皇帝的狗,就是皇帝自己,豈敢“御批緝拿”?更何況,至少現在看來,雙方都有共同的“敵人”,那還有什麼話好講的。

眼睛一閉,就是天黑啊。

“那……宗長,徐氏想要在流求開闢種植園,應不應?”

“胃口真是大,想種什麼?”其實對徐氏的各種要求,老張也並不是很厭煩,畢竟徐氏也沒有碰觸他的底線,想要折騰煤鋼工業體或者江漢政商集團,當然徐氏也沒那個實力就是。

至於徐氏自己想要從湖州徐氏變成杭州徐氏甚至浙江徐氏,這是他們自己的事情。

“甘蔗和苧麻。”

“嘖,徐氏也有能人啊,苧麻……”老張不用打聽就知道,這是徐氏背後那些哄着捧着的本地牲口眼光獨到。武漢麻紡技術剛剛升級,這纔多久?居然就聞着味道來了。

浙水附近的坐地戶,哪怕是杭州世家,也沒什麼機會伸手到武漢來。但有了徐氏就不同了,理由是相當的充分。

“看來徐氏那邊,是有全盤的計劃了。”

“越州、明州都是有新船廠的。徐氏經辦的一家船廠,能建‘八年造’。浙西浙南多山,林木蒼蒼,船用巨木並不少。再者,正好又要開山闢田,這些林木本就是要伐了的。徐氏眼下攥着的船隊,也有七八十條。”

“怕不是五六十條不姓徐。”

“這是自然,不過宗長,他們船隊着實有一條航線,專門運‘人口’。”

張乾所言“人口”和老張正經認知上的人口,那是兩回事。張乾所說的“人口”,重點不在人上,而在口上。典型的,就是牲口……

“看來是有了一個貨源,而且規模還不小。不是東海就是南海,東海是不可能了,那就是南海。可要是南海,怎會杜秀才不知道?”

“和杜南海的路線錯開了,徐氏走的那條航線,是從明州出發,然後至泉州或者流求,然後順南下洋流,直抵南海東島。”

聽張乾這麼一說,老張腦子過了一遍,就心中有數,看來徐氏還真是運氣不差,居然找到了這麼一條航線。

穿越“巴士海峽”不算什麼,但能夠找到洋流,直抵南海以東,這是需要一點勇氣的。畢竟,貞觀朝的人,又有幾個人知道,從流求向南冒險,其實千里不到的距離,就有大島呢?

時代終究是發生了巨大的改變,貞觀朝的“詩書傳家”之輩,一旦嚐到了冒險之後的回報率,竟是有點瘋狂。

“徐氏從江陰到京城,可有跟你吐露心思?”

“想在南海宣慰使旁邊謀個差事。”

“噢,這是想獨佔南海以東的好處了。真是胃口大。”

嘖嘖讚歎一聲,“不過我卻也不怕他們胃口大,胃口大了好啊。”

“那……宗長是要應了他們?”

“他們不是要種苧麻嗎?讓他們種,不過流求熟地一塊都沒有,想要開種植園,自己開闢生地,拓荒伐木去。他們敢種,我還不敢收麼?”

“那甘蔗呢?”

“正月你要回洛陽的?”

“是。”

“那你就回去的時候跟他們說,嶺南人在南海不想看到第二家流求糖。”

“是。”

這不是張德的推託之言,而是馮氏可以允許華潤號開闢種植園,不代表就能夠眼睜睜地看着徐氏來南海鬧騰。

貞觀十九年正月,外朝開始討論在流求置州縣事宜。

第八十章 借風第六十八章 印證第九十三章 要領會精神第六十四章 真誠拜訪第七十八章 塞北義商第七十四章 土王不土第二十二章 得寸必進尺第五章 遺留第四十四章 好本事第三十四章 杜氏生產三要素第五十七章 執着的人第五十三章 多一個不多(第一更)第五十八章 服第二十章 玩火第四十章 凱旋白糖(第一更求推薦票)第二章 浪裡白條第十八章 求援第八十章 想開點第七十五章 另類孤臣第十五章 影響力第七十五章 人在江湖飄第七十九章 讀書人的事第三十四章 史第七十二章 辦事第二十九章 請客吃飯第八十九章 殘暴第二十二章 赤裸裸第八十二章 正義的事業第五十六章 不可思議第三十章 何落於人後第五十五章 黑臉老漢技術強第八十六章 鐵面方能無私第三十三章 弄潮兒第九十八章 喜歡第四十五章 人傑第八十九章 新路第一章 保利營造第一章 微妙的變化第七十二章 隨意第九十二章 房二郎的事業第九十九章 誰的銀元第四十一章 淮揚新風第三十三章 開導第五十一章 講義氣的寄生蟲第四十章 過山東第四十二章 一個誤會第四十二章 缺人第五十七章 江湖名聲第三十一章 南京第七十三章 路第五十八章 雅事第三十九章 真會玩第三十二章 李震嫁妹第四十八章 合法抗洪第三十一章 又不回去了第五十四章 傷別離是不可能的(第二更)第八十五章 貞觀十年跳蚤圖第八章 今時溫二第五十六章 用人第十二章 東風氏第六十五章 套套決定地位第九十八章 不夜城第四十六章 杜斷第七十九章 暴發戶們第五十二章 唯一第九十三章 秋收借糧第八十二章 正義的事業第二十四章 刷新認知第八十六章 煩心事第十七章 辣眼睛第三十四章 史第六十六章 南行之利第五十五章 黑臉老漢技術強第二十九章 請客吃飯第三十八章 威懾第六十二章 驚人猛料第八十九章 扒第三十四章 曲江夜宴第二十七章 成熟的土壤第四十八章 此間節操第八十六章 遠勝兩漢第四十九章 擴散第九十八章 朝野“合流”第二十三章 西遊記第三十章 忍不住第三十八章 登陸第八十六章 一驚一乍第三十六章 是熟人第六十章 超前的想法第七十四章 大快意第十六章 獵殺第三十六章 以備來年第六十三章 我信佛第五十章 工程意義第二十一章 食爲天第四十章 充錢第十七章 府中心情第七十三章 路第七十六章 狂第十二章 河北道增員
第八十章 借風第六十八章 印證第九十三章 要領會精神第六十四章 真誠拜訪第七十八章 塞北義商第七十四章 土王不土第二十二章 得寸必進尺第五章 遺留第四十四章 好本事第三十四章 杜氏生產三要素第五十七章 執着的人第五十三章 多一個不多(第一更)第五十八章 服第二十章 玩火第四十章 凱旋白糖(第一更求推薦票)第二章 浪裡白條第十八章 求援第八十章 想開點第七十五章 另類孤臣第十五章 影響力第七十五章 人在江湖飄第七十九章 讀書人的事第三十四章 史第七十二章 辦事第二十九章 請客吃飯第八十九章 殘暴第二十二章 赤裸裸第八十二章 正義的事業第五十六章 不可思議第三十章 何落於人後第五十五章 黑臉老漢技術強第八十六章 鐵面方能無私第三十三章 弄潮兒第九十八章 喜歡第四十五章 人傑第八十九章 新路第一章 保利營造第一章 微妙的變化第七十二章 隨意第九十二章 房二郎的事業第九十九章 誰的銀元第四十一章 淮揚新風第三十三章 開導第五十一章 講義氣的寄生蟲第四十章 過山東第四十二章 一個誤會第四十二章 缺人第五十七章 江湖名聲第三十一章 南京第七十三章 路第五十八章 雅事第三十九章 真會玩第三十二章 李震嫁妹第四十八章 合法抗洪第三十一章 又不回去了第五十四章 傷別離是不可能的(第二更)第八十五章 貞觀十年跳蚤圖第八章 今時溫二第五十六章 用人第十二章 東風氏第六十五章 套套決定地位第九十八章 不夜城第四十六章 杜斷第七十九章 暴發戶們第五十二章 唯一第九十三章 秋收借糧第八十二章 正義的事業第二十四章 刷新認知第八十六章 煩心事第十七章 辣眼睛第三十四章 史第六十六章 南行之利第五十五章 黑臉老漢技術強第二十九章 請客吃飯第三十八章 威懾第六十二章 驚人猛料第八十九章 扒第三十四章 曲江夜宴第二十七章 成熟的土壤第四十八章 此間節操第八十六章 遠勝兩漢第四十九章 擴散第九十八章 朝野“合流”第二十三章 西遊記第三十章 忍不住第三十八章 登陸第八十六章 一驚一乍第三十六章 是熟人第六十章 超前的想法第七十四章 大快意第十六章 獵殺第三十六章 以備來年第六十三章 我信佛第五十章 工程意義第二十一章 食爲天第四十章 充錢第十七章 府中心情第七十三章 路第七十六章 狂第十二章 河北道增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