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得寸必進尺

“總管,高昌王求見。”

“不見。”

侯君集冷笑一聲,眼神無比的殘酷。此次西征,不可謂不聲勢浩大,外人別國不知道底氣,但他作爲兵部尚書,卻對此次西征的軍事預算有深刻的認識。

今年自涼州出擊,待入秋凱旋,軍事行動的總預算是兩百萬貫!

用錢砸,也能把吐谷渾砸死,但他作爲兵部尚書,難道只是過來拿伏允這隻喪家犬嗎?出瓜州入伊州,進擊鄯善,就爲了伏允的那點家當?

如果他侯君集真的就這樣班師回朝,皇帝不會責怪他,但是,兵部尚書不用當了!

高昌是什麼情況他會不知道?眼下鄯善拿下,西突厥那些廢物吐屯直接被剁了喂狗,侯君集根本不在意西突厥是不是要聯合起來一致對外。

因爲,此時此刻的唐軍,哪怕面對鼎盛時期的西突厥聯軍,不管是什麼地形什麼氣候什麼態勢,都有戰而勝之的必然把握。

轅門紅旗招展,烈烈西風吹動風沙,而門外道旁,跪着一隊人。這些人中,爲首者頭戴王冠,身穿錦袍,身後皆是形貌俱佳的名士之流。

鬚髮被風吹亂的王者,膽顫心驚地等候着轅門內的消息。

他不敢左右觀望,只是看一眼那玄色鐵甲,就能夠感覺到堅不可摧的牢固。西域的鐵劍,怎麼可能擊穿它們呢?

而這些玄甲武士,竟然只是轅門外執勤的衛兵。

嘩啦!嘩啦!嘩啦……

龍行虎步讓盔甲發出了驚人的悅耳之聲,跪在道旁的王者一臉喜色擡起頭來,那是傳訊的銳士,乃是唐朝兵部尚書的近衛。

“總管有令:不見!”

言罷,銳士看也不看一臉驚駭的王者,轉身離開了轅門。

“不!不!小王罪孽深重,深感惶恐,乞上國尚書寬恕,乞……”

王冠掉落,趴在地上匍匐快進的王者似乎要爬進轅門,他是不敢起身的,只能像狗一樣卑微地趴在地上。

“擅闖者死!”

嗆!

轅門衛士瞬間從一左一右,將手中的長柄尖刀交錯插在王者頭前。

“佛祖啊……寬恕我吧,可憐可憐我吧——”

嚎啕大哭的王,頭髮四散,一剎那,形容枯槁,何等的悲涼。

“有膽跟突厥雜種眉來眼去,卻沒膽跟我軍廝殺一場嗎?哈哈哈哈哈……”

軍帳內,仰天大笑的侯君集無比囂張,“麴文泰不過一野犬爾。呵呵呵呵,哈哈哈哈……”

堂堂一國之主,在豳州大混混的眼中,只是一條野狗。而且是一隻愚不可及的野狗。

“謝叔方呢?讓他來見我!”

“是,總管。”

謝叔方是很受排擠,原因很簡單,他是李元吉的人。但此時的謝叔方,卻因爲會做人,反而坐上了伊州刺史的位子。去年李思摩的駝隊正式在伊吾設點,並在折籮滿山圈地設了馬場。

歸順唐朝的舊時伊吾城城主也因爲謝叔方的舉薦,得以舉族內遷。原本伊吾城主還想以地頭蛇的身份拿捏一下,然而當李思摩的駝隊出現在伊州的時候,伊吾城主被那連綿不絕的駝鈴聲嚇到了。

三萬峰駱駝,這是張德、李思摩、尉遲恭、長孫無忌現在能一次性組織起來的總數量。

這種連突厥人都是當“奇畜”來野牧的牲口,經過這幾年的不懈努力,終於能夠轉化爲和六畜一樣的圈養家畜。

除開三萬峰駱駝,還有騾子九千、黑驢一萬、馱馬四萬。這些用來運貨週轉的牲畜,其所有者,皆出自長安新貴。

皇帝不是不清楚,然而皇帝自己也從中漁利。

自賈飛興建青料塔之後,像皇帝賞賜給李思摩,後又被老瘋狗轉贈給長樂公主的豐州銀礦,除初產白銀之外,更是大量圈養牲口。

河套廣大地區,半數牧草皆以各種名義,千迴百轉落入長安公主的手中。儘管這並非是李麗志的本意,可底下人如何操作,是不是打她的名頭巧取豪奪,不是她一個人可以阻撓的。

甚至連內府都有順水推舟的意思,皇后借用女兒的名頭,直接控制着三十餘萬牛羊,至於馬匹,更是名目繁多。

而這些騎乘類牲畜,多半都在絲路上行走。伊吾城城主驚懼交加,也正是見識到了唐朝的冰山一角,只是這一角,有點大。

“見過總管。”

當年要是李建成弄死了李世民,以謝叔方的地位和能力,只怕要和現在的侯君集顛倒過來。

侯君集不喜歡他,但侯君集卻不敢拿他怎樣,甚至連擠兌謝叔方的意思都不會有。要是他這樣幹,事情傳到長安,一直在維持名聲的李世民,不介意讓侯君集在家裡面壁思過到老死。

“皇帝詔!”

突然,侯君集身旁一員披甲無須之人,手持詔書念道:“攻克高昌後,滅其國族,設其疆土爲州縣。伊州刺史謝叔方兼新州刺史。”

“臣,遵旨。”

內宦顯然是常在行伍中行走之輩,只見他將詔書交遞給謝叔方,然後道,“陛下屬意州名爲西州,謝伊州身兼二州刺史,切勿辜負皇恩。”

“皇恩浩蕩,謝叔方願肝腦塗地以報陛下拔擢之恩!”

當年他殺死了敬君弘和呂世衡,這二人都是李皇帝的心腹干城,如果活下來,十二衛將軍絕對是隨便挑。

謝叔方是皇帝心頭的一根刺,但時過境遷,貞觀九年展現出來的國力,已經遠超前隋。面對如此強大的國力,如此寬裕的財力,李世民原本就能容忍的心態,此刻更是越發放鬆。

用其能而不用其人,謝叔方是有能力的人,如果能在西域大放光彩,李皇帝根本不介意送他一樁大富貴。

“謝叔方,老夫一向不喜你,不過眼下,老夫還是想要問你一句,麴文泰一家,以何名義殺之?”

眼眸微動的謝叔方面不改色,道:“本爲漢種,屈身事胡,當誅。”

“好!”

侯君集眼珠一轉,立刻明白謝叔方的意思。高昌多是漢人,乃是漢朝駐軍遺留下來的血脈,中原混戰時期,西北漢人多有逃逸,其中就有奔赴高昌之輩。

貞觀一二三年全國普遍自然災害,到貞觀四年,麴文泰入長安朝貢,結果發現即便是關中,也很凋敝很窮,遠遠比不上楊廣時期的洛陽。他的心態是很正常的,中原皇帝自家門前都這樣的破敗,別的地方還用想嗎?

於是麴文泰就跟西突厥眉來眼去,接二連三在北庭搞事,地盤竟然直接膨脹到焉耆以西的鷹娑川。

雖然是漢人政權,但高昌終究遠離中原,哪裡知道此刻的唐朝,就算沒有某條江南土狗,也是日新月異,更何況,那隻爲了小霸王學習機已經走火入魔的工科狗,讓大唐的中央的財政,進入到了前所未有的好。

僅僅用了兩年時間,中央的財政結餘雖然還比不上楊堅一輩子的積累,可較之楊廣腦殘之後的狀況,強了不是一點半點。

並且因太谷縣故事,河東諸多逃戶,都在“太谷縣模式”下或是威逼或是利誘,重新進入到了主流社會。

在籍人口的極快恢復,使得唐朝有了餘力二線作戰,而且打的相當漂亮,打的相當有底氣。

這一切,遠在西域的麴文泰是不瞭解的,即便有走私的商人講消息說給他聽,但最終也未必相信。

直到伊吾城城主把七座大小城池獻給唐朝,並且通過謝叔方的舉薦,內遷涼州。

從那時起,麴文泰知道,他好像錯過了什麼。

直到躲藏在鄯善的伏允被趕羊一樣趕了出來,直到曾經安國的安西里出現在徵西大軍中,並且還以唐人自居……

麴文泰更是愚蠢到跑來豳州大混混的營地跪求饒恕,這種取死之道,也不過是他心存最後一點僥倖。

而對侯君集來說,沒有直接剁了他腦袋,無非是擔心高昌國內的漢人驚動,但現在依照謝叔方的說法。屈身事胡的漢人,哪有臉來爲麴文泰出頭呢?

“高昌多有金銀銅鐵產出,更有產煤,待西州設立,民部及內府會來發賣礦區。所得財帛,陛下已和老夫說過,四成截留下來,留在西州刺史府。”

如果是以前的侯君集,大概只會爲了剁更多一點的敵人腦袋而亢奮。但經過某些不明生物的薰陶,加上在青海親眼看到老師李靖親自薅羊毛。豳州大混混突然就明白了一個道理:以前的自己,其實是個大傻逼。

第一章 都很精明第四十章 巨響第三十章 真有肥缺第七章 至漢水第三十一章 不一樣的長安城第二十章 吃蘋果第四十二章 蹲草叢第十三章 好奇公主第九十章 填人第二十章 孔聖顯靈(第一更)第三十八章 肥皂掉了第九章 禮尚往來第八十一章 友好會談第八十一章 教育工作者第三章 緩衝第三十七章 人事變動第三十一章 勇氣第九十九章 衝殺第五十四章 體面第七十七章 快活第三十七章 禮法第九十八章 喜歡第十八章 大哥第五十九章 狗局第六十四章 老王頭第六十一章 反抗的小妞們(第三更)第二十八章 爲了豬肉第七十八章 塞北義商第三章 羣策羣力第七十三章 我把你當兄弟第七十六章 目瞪狗呆第五章 人事流動第十六章 餅第二十五章 雞同鴨講第八十六章 標誌第四十二章 東南形勝第六十三章 好處第八十一章 教育工作者第七十四章 珍珠弘忽(票!)第三十一章 勇氣第七十四章 土王不土第二十二章 萬萬沒想到第三十一章 不一樣的長安城第六十九章 殺豬看時機(第一更)第六十一章 給個機會第五章 大買賣第五十章 信號第二十章 伊予銅山第十二章 衝突第二十八章 一視同仁(第一更)第十四章 筵席第六十七章 “招股”第七章 國朝福利第七十六章 目瞪狗呆第六十八章 不可告人第四十章 凱旋白糖(第一更求推薦票)第六十三章 不止於此第七十四章 借來一用第八十二章 新政令第四十二章 賢明第二十九章 朕有點乏了(求推薦票)第二十六章 有利第六十四章 真誠拜訪第七章 靠山第六十章 搓你狗頭第三章 時過境遷第十九章 黑金黑裝備第五十八章 服第四十七章 現實需要第三十七章 批判和武器第九十八章 講究第九十九章 做成一門生意第四十二章 不是等閒第九十九章 抵臨第八十六章 標誌第八十二章 至西域第八十六章 拘留所第十八章 都有誠意(第四更)第八章 張、班後列第五十二章 出口轉內銷第四十二章 五斗米太少第二十七章 例外第二十四章 不同凡響第八十三章 工程熱潮第六十四章 現狀第十三章 利弊取捨第六章 其樂融融第三十二章 誘惑力第七十四章 噴子找不到方向第二十九章 不需要牛頓第四十七章 聯繫第八十六章 排隊第七十八章 屁股第五十八章 服第十二章 春天要騎馬(一更)第二十一章 就是這麼直接第二十七章 誰算計誰第九十九章 誰的銀元第六十四章 中學第八十三章 博大胸懷
第一章 都很精明第四十章 巨響第三十章 真有肥缺第七章 至漢水第三十一章 不一樣的長安城第二十章 吃蘋果第四十二章 蹲草叢第十三章 好奇公主第九十章 填人第二十章 孔聖顯靈(第一更)第三十八章 肥皂掉了第九章 禮尚往來第八十一章 友好會談第八十一章 教育工作者第三章 緩衝第三十七章 人事變動第三十一章 勇氣第九十九章 衝殺第五十四章 體面第七十七章 快活第三十七章 禮法第九十八章 喜歡第十八章 大哥第五十九章 狗局第六十四章 老王頭第六十一章 反抗的小妞們(第三更)第二十八章 爲了豬肉第七十八章 塞北義商第三章 羣策羣力第七十三章 我把你當兄弟第七十六章 目瞪狗呆第五章 人事流動第十六章 餅第二十五章 雞同鴨講第八十六章 標誌第四十二章 東南形勝第六十三章 好處第八十一章 教育工作者第七十四章 珍珠弘忽(票!)第三十一章 勇氣第七十四章 土王不土第二十二章 萬萬沒想到第三十一章 不一樣的長安城第六十九章 殺豬看時機(第一更)第六十一章 給個機會第五章 大買賣第五十章 信號第二十章 伊予銅山第十二章 衝突第二十八章 一視同仁(第一更)第十四章 筵席第六十七章 “招股”第七章 國朝福利第七十六章 目瞪狗呆第六十八章 不可告人第四十章 凱旋白糖(第一更求推薦票)第六十三章 不止於此第七十四章 借來一用第八十二章 新政令第四十二章 賢明第二十九章 朕有點乏了(求推薦票)第二十六章 有利第六十四章 真誠拜訪第七章 靠山第六十章 搓你狗頭第三章 時過境遷第十九章 黑金黑裝備第五十八章 服第四十七章 現實需要第三十七章 批判和武器第九十八章 講究第九十九章 做成一門生意第四十二章 不是等閒第九十九章 抵臨第八十六章 標誌第八十二章 至西域第八十六章 拘留所第十八章 都有誠意(第四更)第八章 張、班後列第五十二章 出口轉內銷第四十二章 五斗米太少第二十七章 例外第二十四章 不同凡響第八十三章 工程熱潮第六十四章 現狀第十三章 利弊取捨第六章 其樂融融第三十二章 誘惑力第七十四章 噴子找不到方向第二十九章 不需要牛頓第四十七章 聯繫第八十六章 排隊第七十八章 屁股第五十八章 服第十二章 春天要騎馬(一更)第二十一章 就是這麼直接第二十七章 誰算計誰第九十九章 誰的銀元第六十四章 中學第八十三章 博大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