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9章 三道旨意

第1189章 三道旨意

“臣相信武相初衷是好的,”

馬周知道武懷玉讓義子石守信做石國國王、大宛都督這事,辦的有些欠妥,肯定會成爲別人攻擊他的把柄,但他還是幫武懷玉說話了。

“阿悉結兩部一而再的叛亂,反覆無常。石國做爲河中昭武粟特九國中第二大國,自被射匱可汗攻滅,改易突厥王統後,便不再是個粟特人統治的國家,而是完全由西突厥所控制的國家,

自泥孰可汗以來,石國更是完全聽從於阿悉結部。阿悉結兩俟斤逃入石國,而石國國王拒不配合我唐軍的追捕,就可以看出,他們在大唐和西突厥、阿悉結間,是站在哪一邊。”

馬周很認真的給皇帝分析着,

“臣以爲大唐要號令西域,那必須滅掉阿悉結部,石國和疏勒等其附庸四國,也當剪滅。”

“安西軍攻破石國都城,擒其大小王,但後續要控制石國,也並不容易。武相讓石守信做石國國王,這一招可以說卻很了得和實用。”

李世民披着大氅,望着天邊,

對馬周的這些話不置可否,卻只問了一句,“武懷玉的這義子石守信,真是石國王孫嗎?”

馬周無法回答,武懷玉對朝廷表奏石守信爲石國國王、大宛都督,說了石守信是石國王孫,卻並沒有說是真是假。

馬周覺得石守信確實不太可能是真的石國王孫,沒那麼湊巧。武懷玉這樣說,不過是爲了方便安插一員親信大將鎮守石國。

既然如此,那石守信這假王孫的事當然不能到處亂說。

皇帝道,“懷玉給朕的密奏中說石守信並非石國王孫,”

“破石國,擒又王,再換回石姓王統,這些都是對的,要是,爲何不找個真正的石涅後人,朕相信,石國王室肯定還有人在的。”

馬周聽到這話,也不敢接話了,皇帝明顯是對武懷玉表奏自己義子做石國國王這事,有些不太高興。

現在天現異象,有人因此解稱西域會起兵亂,還說臣謀主,社稷危,甚至有人說天子亂,國喪的。

這不就是在攻擊武懷玉,說他會在西域造反?

當然馬周是絕不會同意這種說法的,就算天有異象,可也有多種解釋,哪怕天象警示西域會有兵亂,會有臣謀主這樣的叛亂,

那他也認爲是預兆西突厥叛亂,或是疏勒、昭武等國的叛亂,說武懷玉會叛亂,那絕不可能。

可皇帝如果信了,甚至哪怕有一絲猶豫,

有了一絲猜忌,

那就可怕了。

這事關鍵之處就在於,石守信不僅是安西將領,他也還是武懷玉的義子,少年時便跟隨武懷玉,父子十幾年了。

要說武懷玉讓自己義子做石國國王大宛都督沒有半點私心,誰信?

而武懷玉不僅是讓自己義子石守信做大宛都督,他還安排了好幾個義子在安西任要職。

“陛下,臣也以爲武相雖初衷是好的,但確實辦的有些不妥。朝廷可以尋找石國國王石涅後人,冊封爲國王,石守信不適合做國王。”

皇帝沉默良久,也不知道在想什麼。

“算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懷玉的忠心朕向來不懷疑,朕看到的是他入西域以來,擒欲谷設,滅高昌,敗賀魯,斬步真,再破阿悉結,擒石國雙王,

不僅爲大唐增加了西、庭兩州,還把大唐的威嚴佈於天山北和河中,這份功績非一般人能建,

西域相距萬里之遙,做爲統帥,朕也早賦予了便宜行事的大權,也授他承製拜封之權,

懷玉現在西域所做之事,其實也都在朕的授權之內。”

馬周鬆了口氣,

皇帝終究非一般天子,這位聖人心胸還是很寬闊的,否則也不可能十五年時間,就把大唐從山河破碎,被突厥年年欺壓,到如今的四夷鹹服。

他試探着問,

“陛下,如今西域臣服,是否召武相還京?”

“懷玉說要一舉滅掉阿悉結,讓西域再無人敢挑釁大唐,還要滅掉收勒三國,將唐旗插到山南,蔥嶺,到時還要在山南建立疏勒鎮、蔥嶺守捉,

朕覺得這個計劃不錯,一事不煩二主,臨陣也不易將,就讓懷玉在西域繼續主持吧。”

雖然現在朝中沸沸揚揚,

可皇帝冷靜下來仔細思慮良久,尤其是回首他與武懷玉相識相知,君臣一路走來,那份信任還是在的,更重要的是,武懷玉一直以來,辦事都讓李世民非常滿意,

君臣間有種特別的默契,

就如西域,皇帝的意圖,武懷玉不僅瞭如指掌,而且在西域能夠超常發揮,他在西域用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完成了皇帝計劃裡十年的事情。

有這樣的能臣干將在,皇帝也不能因一些天象因一些攻擊,就要易帥,那會導致西域戰略的挫折,這是皇帝不能接受的。

要召武懷玉回朝,也起碼得徹底滅掉阿悉結,再攻滅疏勒、朱俱波、渴槃陀三國後再說。

就連石守信任石國國王大宛都督這事,李世民也打算先同意再說。

次日。

金殿早朝後,

內侍捧着幾個紫檀木盒到門下內省的政事堂,將幾道旨意交給宰相們。

第一道旨意,

賜封十九皇女蘭陵公主實封五百戶,有司立即給封。

這道旨意是拿來政事堂給宰相們走流程的,中書草詔門下審議尚書執行,政事堂宰相聯合辦公,可以直接議定,免的中書和門下意見不合,推來推去。

“這不合規矩,”

門下侍中魏徵先開了口,“本朝公主,雖說冊封公主後食邑三千戶,但那都是虛封。”

雖然也有公主能夠婚前得到實封,但往往都是幾十戶到幾百戶,不會超過六百戶,而且基本上這實封是要到出嫁時才能拿到實封。

就算是之前最受皇帝喜愛的嫡長公主長樂郡公主李麗質,在婚前先被實封三百戶,後來又實封到六百戶,但也是在嫁給了長孫衝後,纔拿到了這六百戶真封。

除此外,

當今公主中,也只有晉陽公主和衡山公主,這兩位年幼嫡公主,纔在婚前就得到實封,

這兩位嫡公主,首次實封俱是百戶,後來又加封一次,如今都是三百戶實封。

蘭陵公主是楊婕妤之女,並非嫡公主。

可現在卻要五百戶實封,

這意味着蘭陵公主的實封食邑,僅次於已出嫁的嫡長公主長樂公主的六百戶,比嫡公主晉陽公主和衡山公主的食封還要高出二百戶。

蘭陵公主今年十四。

在給蘭陵公主五百戶實封的旨意後,第二道旨意是要朝廷有司爲蘭陵公主準備嫁妝,特別下令要按當初長樂公主的嫁妝規格來。

想當年皇帝爲嫡長女長樂公主準備嫁妝,特別要求比同樣準備嫁妝的妹妹永嘉長公主多一半,結果還惹的魏徵、韋挺等勸諫。

不過雖然皇帝當時納諫,但後來公主大婚,仍然是奢侈無比。

五百戶實封,和長樂公主一樣的嫁妝,這些聯合在一起,讓人免不得想起蘭陵公主的未婚夫,

三原縣公武承嗣,司徒、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安西大都護兼涼州都督武懷玉的嫡長子。

宰相們都是人精,

都馬上就想到了這個時候皇帝賜公主如此超規格的實封,還有這時籌備嫁妝,明顯都是跟現在正被許多人彈劾的武懷玉有關。

果然,

第三道旨意,

授武承嗣朝散大夫、都水使者,晉太原郡公。

而晉封的原因是以父懷玉之功別封。

連中書令馬周都覺得這道旨意有些不太合適了,他是武承嗣的姑父,但也覺得太過。

畢竟武承嗣才十五歲,就算是皇帝準女婿、武懷玉嫡長子,可還這麼年輕啊。

朝散大夫,是五品文散官,都水使者,更是五品的職官。

都水使者不僅是五品職官,而且還是都水監的長官,

所謂九寺五監,都水監跟將作監、國子監、少府監、軍器監並稱,都水監的職權還是不小的,掌河渠、津樑、堤堰等事務。

雖說九寺五監,跟三省六部權力相差還很大,

但也是中央職權部門。

其主官都水使者,居然授給一個十五歲的少年,武承嗣現在還僅是國子監生,雖說侍從皇帝幾年,但畢竟還是少年。

現在讓他做都水監的主官,

豈不太荒唐?

“武相平西域功高,以其功別封其子,晉封三原縣公武承嗣爲太原郡公,這是可以的,但授都水使者,我反對。”馬周直接表態。

魏徵也是當仁不讓的反對,

“十五歲的都水使者,史無前例,不可。”

御史大夫張亮笑着道,“都水監是個清閒衙門,武駙馬少年聰慧,從小就得到武相良好教導,而幾年前又由聖人養在宮中,帶在身邊教導,我經常遇到武駙馬,能文能武好少年,

明年武駙馬就大婚了,現在聖人讓他去都水監歷練歷練,也很好嘛。”

大家見張亮這般不要臉,也是不想理他。

但張亮開了此頭後,

除了蕭瑀也反對這道旨意通過,左僕射房玄齡和右僕射高士廉卻都不吭聲,皇帝的三道旨意,讓他們都明白皇帝的心意,

表面看是對蘭陵公主和武承嗣的封賞,實則是皇帝終於出面維護武懷玉了。

不管外面如何攻擊武懷玉,皇帝終究選擇一如既往信任武懷玉。

三道旨意,在政事堂商議不決,奏報御前。

次日,三道旨意又原封不動的送到了政事堂,當天魏徵蕭瑀等仍堅決不同意。

第三天,旨意還是原封不動的送到了政事堂。

事情就變得有些複雜起來了,一般情況下,皇帝的旨意要是通不過政事堂,要麼皇帝修改旨意,要麼收回旨意,

又或者,封駁的宰相就得辭相了。

魏徵、蕭瑀都氣的要摘冠掛印辭職而去,但房玄齡高士廉張亮,還有劉洎、岑文本等都來勸說,

馬周沉默了許久。

最終,這三道旨意,還是在房玄齡等勸說下,最終在政事堂通過了。

中書草詔,門下審議,最後交付尚書省執行。

次日金殿早朝,

幾道詔書在殿上宣讀,

引無數人震驚。

第1163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947章 將死第569章 征服者第464章 殺出局第39章 東市現寶藏第683章 鋌而走險第814章 舉家南遷第387章 真相大白乾翻天第1128章 可汗第4章 雙喜臨門第136章 牛撞樹了第1151章 富貴險中求第711章 人情債第219章 清水衙門第69章 有眼不識泰山第831章 心疼阿郎第760章 臣妾第1292章 這是誰的部將第112章 雷爆太子第193章 壽陽侯第1300章 向北向南第536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790章 阻擊第530章 軒轅臺下釋兵權第1220章 心生退意請出家第378章 帝傳三代武代李第971章 步子有些大了第718章 嫡庶之爭第495章 再建陌刀營第929章 誰家還沒幾個窮親戚第447章 黑金胡椒三百石第675章 咬鉤第75章 隨營阿郎第745章 誰允許他們招安的第261章 高尚的武侯第168章 咱被盯上了第1126章 殺伐第185章 合二姓之好第778章 一份名單第40章 一計接一計第115章 撿個媳婦第346章 爭路第1308章 長風破浪會有時第1220章 心生退意請出家第354章 截殺第1223章 君臣再會大明宮第442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88章 高歌猛進第479章 另一個穿越者第789章 武氏之敵第1231章 東宮武黨大清洗第1288章 國王陛下第736章 分封武氏(感謝jly69)第75章 隨營阿郎第431章 神仙手段第484章 武少保第947章 將死第847章 封建親賢世相襲第736章 分封武氏(感謝jly69)第1307章 火炎昆岡玉石俱焚第380章 覆巢之下無完卵第980章 煮茶釋兵權第25章 武氏家族第493章 客戶第1323章 引咎辭職第29章 母大蟲第829章 武懷玉想要什麼?第515章 威鎮八川第815章 韜光養晦第224章 窮進士第1137章 二桃殺三士第1022章 我們武家要造反嗎第1231章 東宮武黨大清洗第774章 前軍夜戰左江東第796章 三王一相第367章 貞觀天子欲分封第571章 不好,中計了第1324章 割地 賠款 納貢第1060章 李靖的無奈第193章 壽陽侯第741章 火槍隊第840章 長安天子廣州牙兵第298章 段閻王和武大人第813章 太子監國第58章 門神驚世第259章 男人兩大愛好第1149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837章 舉旗招兵又買馬第1227章 延英奏對殿上貶第381章 金殿舌戰黑手現第214章 太子洗馬第1193章 跪拜,吻靴第733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1117章 願請長纓第867章 她很體貼也很溫柔第131章 妻妾成羣第70章 拜見四叔第157章 血濺金殿第823章 武氏真是人丁興旺第1216章 安祿山發配安國
第1163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947章 將死第569章 征服者第464章 殺出局第39章 東市現寶藏第683章 鋌而走險第814章 舉家南遷第387章 真相大白乾翻天第1128章 可汗第4章 雙喜臨門第136章 牛撞樹了第1151章 富貴險中求第711章 人情債第219章 清水衙門第69章 有眼不識泰山第831章 心疼阿郎第760章 臣妾第1292章 這是誰的部將第112章 雷爆太子第193章 壽陽侯第1300章 向北向南第536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790章 阻擊第530章 軒轅臺下釋兵權第1220章 心生退意請出家第378章 帝傳三代武代李第971章 步子有些大了第718章 嫡庶之爭第495章 再建陌刀營第929章 誰家還沒幾個窮親戚第447章 黑金胡椒三百石第675章 咬鉤第75章 隨營阿郎第745章 誰允許他們招安的第261章 高尚的武侯第168章 咱被盯上了第1126章 殺伐第185章 合二姓之好第778章 一份名單第40章 一計接一計第115章 撿個媳婦第346章 爭路第1308章 長風破浪會有時第1220章 心生退意請出家第354章 截殺第1223章 君臣再會大明宮第442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88章 高歌猛進第479章 另一個穿越者第789章 武氏之敵第1231章 東宮武黨大清洗第1288章 國王陛下第736章 分封武氏(感謝jly69)第75章 隨營阿郎第431章 神仙手段第484章 武少保第947章 將死第847章 封建親賢世相襲第736章 分封武氏(感謝jly69)第1307章 火炎昆岡玉石俱焚第380章 覆巢之下無完卵第980章 煮茶釋兵權第25章 武氏家族第493章 客戶第1323章 引咎辭職第29章 母大蟲第829章 武懷玉想要什麼?第515章 威鎮八川第815章 韜光養晦第224章 窮進士第1137章 二桃殺三士第1022章 我們武家要造反嗎第1231章 東宮武黨大清洗第774章 前軍夜戰左江東第796章 三王一相第367章 貞觀天子欲分封第571章 不好,中計了第1324章 割地 賠款 納貢第1060章 李靖的無奈第193章 壽陽侯第741章 火槍隊第840章 長安天子廣州牙兵第298章 段閻王和武大人第813章 太子監國第58章 門神驚世第259章 男人兩大愛好第1149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837章 舉旗招兵又買馬第1227章 延英奏對殿上貶第381章 金殿舌戰黑手現第214章 太子洗馬第1193章 跪拜,吻靴第733章 都不是省油的燈第1117章 願請長纓第867章 她很體貼也很溫柔第131章 妻妾成羣第70章 拜見四叔第157章 血濺金殿第823章 武氏真是人丁興旺第1216章 安祿山發配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