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選太子妃

李靖手指在地圖定襄汗庭位置敲了敲,“打完這仗我也要告老還鄉了,”

“老師還年輕啊。”

六十多歲的李靖鬚髮已經花白,不過面色紅潤,身體確實還保持的不錯,據說如今仍是每天騎馬射箭舞刀的,李靖不是那種衝鋒陷陣的戰將,但關隴軍事貴族,將門子弟,武藝其實也不錯。

“老了。”

李靖跟太上皇李淵一樣年紀,太上皇在後宮還能納美人生孩子,李靖當然也不算老。

不過懷玉也聽出來李靖話外音,這位大器晚成的名將,前六十年只能說混的一般,反倒是這兩年,官階職位一升再升。

“此戰功成之後,老師定能晉封國公、入朝拜相。”懷玉很確定的說,在開國諸大將裡,像李靖這樣明明功績很高,官職也挺高,可偏偏爵位、食邑卻一直不高的算是十分罕見的。

那輕敵冒進死在山北的獨孤彥雲,都是郡公上柱國大將軍,侯君集張亮等都是實封國公,偏李靖多年來爵位僅是縣公。

這裡面的細因其實懂的人都懂,

可如今老了李靖還能成爲北伐主帥,也算是極難得的,李靖也有心裡準備,打完就退。

但懷玉知曉李世民對李靖還是比較賞識的,還能再發揮幾年餘熱,他還能再上層樓。

李靖拍着坐榻,“你將來成就必遠勝於我。”

“我可比不過老師,老師用兵指揮,已經有如孫武再生了。”

“哈哈哈,”李靖忍不住大笑,“你小子啊,不過我倒確實打算等打完這仗退下來後,也撰寫兵書,到時你來幫忙。”

最後走的時候,關於李三娘,武懷玉也並沒有給李靖一個明確的答覆,

雖然李靖說的已經很明白。

離開平康坊,往北經過崇仁坊,便到了永興坊,

秦瓊近來身體又不太好。

他這位右僕射,現在經常一月都難得去政事堂一二回,更別說三兩日一至中書門下平章事,

懷玉帶着妻妾兒女們行禮請安,送上禮物。

臉色蠟黃的秦瓊看到懷玉挺高興,精神頭都好了許多,秦家今天還有客人,是前宰相郢國公宇文士及和他妻子壽光縣主,還帶了兩個兒子宇文崇嗣和宇文崇勳哥倆來。

懷玉都還是頭次知道,原來宇文士及不僅是隋煬帝楊廣女婿,還是唐高祖李淵的侄女婿,是李世民的堂姐夫,而他前妻南陽公主楊氏,其實也是李世民的表姐,李世民後來又娶其妹楊氏,又是妻姐,皇帝跟宇文士及居然還是連襟。

當然,宇文士及還把妹妹送到李淵宮中,十分得寵,封爲昭儀,生了兩位皇子,李淵一度還要立她爲皇后呢,從這方面來講,算半個舅舅。

秦瓊續絃妻子唐興縣主,那是淮陽王的妹妹,李世民的堂妹,所以秦瓊跟宇文士及居然也還是一對連襟。

“郢國公剛從蒲州召回京拜右衛大將軍,”秦瓊說。

宇文士及投唐後,起點很高,直接就拜中書侍郎,後來一路檢校侍中、兼天策府司馬,李世民繼位後,又晉中書令,還兼涼州都督。

不過在相位也沒再呆多久,先是被罷相改爲殿中監,再外調都督,再任蒲州刺史,也算是一朝天子一朝臣,

如今也不知道怎麼的,李世民又把他調回朝中,授的卻是右衛大將軍這個武職。

武懷玉跟他接觸不深,關係一般,對他印象是此人通變謹密,還是比較有本事的。

這樣的老傢伙回朝來,肯定也是大有深意。

“看到翼國公,我感覺我是真的已經老了,”宇文士及望着氣宇軒昂的武懷玉,充滿着羨慕。

他的起點可比武懷玉高多了,父親宇文述那是隋朝五貴之一,權傾朝野,他年紀輕輕就得以尚煬帝長女南陽公主,拜駙馬都尉,轉鴻臚少卿,甚至後來他兄弟們弒君造反失敗後,他都能投奔舊友李淵而得拜中書侍郎,又娶李唐縣主。

武德、貞觀兩朝宰相也當了好幾年。

可跟這位武二郎一比,卻反而比不過了。

宇文士及看着武懷玉的衆兒女,卻是越看越喜歡,忍不住直言想跟武家結個兒女親家。

今天宇文士及與妻子帶着兒女們來,其實也是來結親的,先前兩位縣主去看望同安大長公主,

那位當今天子姑母的同安大長公主嫁的是太原王氏,她提議兩位縣主侄女結個兒女親家,今天宇文士及就是上門爲這事來的。

秦瓊對這門親事自然也是願意的,

宇文家雖說本是出身鮮卑破野頭氏,祖上本是宇文部首領的奴僕,隨主改姓宇文,但也是世襲沃野鎮軍主,傳至北周宇文盛,是柱國大將軍,而隋朝宇文述,更是對楊廣有擁立之功,成爲大業朝五貴權傾朝野。

這位宇文士及那也曾是宰相,秦家跟宇文家結親聯姻,也是不錯選擇的。

宇文士及也是比較知禮的,想跟武家結親但也沒失禮直說,他讓妻子壽光縣主找了個機會跟秦瓊妻子唐興縣主提起,讓她幫忙問一下武懷玉夫婦態度。

書房中,

武懷玉幫秦瓊把脈,望聞問切,

身體依然虛。

“我打算還是回白鹿塬去休養,在塬上挺自在的,”

白鹿塬上條件還是不錯的,雖說比塬下要旱一些,但秦瓊又不是去種地,他是去那邊療養調理,白鹿塬上倒挺適合他的。

“義父還在爲沒能掛帥北伐之事耿耿於懷呢?”

“想開了,也不那麼在意了。”秦瓊對於北伐突厥沒他的事,之前確實想不開,但現在慢慢也想開了,一來大兵團指揮作戰這塊,李靖確實比他強,二者他現在身爲宰相,也不適合去給李靖做副將,再者他身體一直不太好。

爺倆在書房裡聊着天。

秦瓊是去意已決,這次真打算要辭相了,他在朝中一路坐到右僕射這位置,可他也早清楚,他不過是個軍方代表,是皇帝硬安在那的。秦瓊本身並不合適做右僕射,也沒有那個足夠的能力,加之這次北伐的事,秦瓊也就徹底廕生退意。

“郢國公和壽光縣主,想要跟你家聯姻結門親事,你覺得如何?”

“有啥要求?是想娶還是嫁?有無嫡庶要求?”

“那倒沒說,”

“如果宇文相公沒什麼特別要求,我倒也是很願意跟宇文家結個親的,”

秦瓊還告訴懷玉,說皇帝也已經說過,將來要跟宇文士及做親家,預訂了宇文士及一個女兒做兒媳。

“哦,哪位皇子?”

“還沒定。”

說到皇家聯姻這事,秦瓊也是知曉更多一些內情,比如皇帝在爲諸皇子們選妃,據說李世民爲兒子們選妻子的要求是清貴。

不要五姓七家舊士族,不要朝中軍功勳戚,

要清貴。

最好是文臣。

這個標準讓懷玉倒有些意外,但是他在腦了回憶了一下李世民皇子公主們的婚姻情況,似乎還真是如此。

歷史太子承乾的太子妃娶的是武功蘇氏,嫡次子魏王泰娶的是關隴閻氏,

李世民兒媳婦中,算的上是比較有名士族的,是李治妻子太原王氏,吳王李恪妻弘農楊氏,以及齊王李祐妻京兆韋氏。

“陛下開始爲太子選妃了嗎?”

“據說是的,”

“可知選中哪家?”

“聽說武功蘇家。”秦瓊說。

還真是武功蘇家,懷玉有點感慨。

武功蘇家被稱爲清貴,但並不是什麼小門小戶,實際上那也是世家。

那位蘇氏的父親蘇亶現在是秘書丞,確實官品不高權勢不重,蘇氏叔父蘇勖卻是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同時還是李世民的準妹夫,訂婚南昌公主。

蘇氏的曾祖就更有名了,隋朝五貴之一的宰相蘇威,從隋立國到亡國,全都經歷了,

武功蘇氏雖說比不了五姓七望和關中六姓,但也是一流名門。

蘇氏高祖蘇綽與兄蘇亮在西魏並稱二蘇,死後配享宇文泰太廟。

蘇威那更是在隋朝舉足輕重的宰相,

宇文化及弒君後,他做過宇文化及的開府儀同三司,後又歸附李密,再投王世充,做過王世充的太師,等李唐攻破洛陽後,八十歲的蘇威求見李世民,結果卻又擺老資格說自己年老不能下拜,結果惹李世民生厭惡,對他一通責罵,說他拜宇文化及、李密、王世充等人,現在卻說老病,那乾脆就不勞煩相見了。

蘇威後悔不及,後來特意跑到長安去拜李淵,李淵也不見。

雖說如此,但蘇威的孫子卻也是李世民秦王府學士,李淵的女婿,現在李世民甚至又想選蘇威曾孫女做太子妃。

如今天下真要說門閥超過武功蘇氏的,沒有一百家,那幾十家是有的,可天子偏偏選中武功蘇氏,正如秦瓊所說,皇帝有意不選他一直在打壓的山東五姓七家,也故意不選一衆關隴舊閥和從龍擁立新貴們。

至於原因,也很好理解,皇帝可能是在防範將來承幹繼位天子後,後戚勢力太大。

就好比現在竇氏、長孫氏家族的外戚勢力就都挺大,李世民讓長孫無忌沒有職事都這麼久了,高士廉也遠遠外放,都可以說是在防範有擁立大功的外戚權勢過大。

“太子對武功蘇氏這門親事態度如何?”懷玉問。

“自古婚姻之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何況這是選太子妃,自然是聖人和皇后選定便是,哪有問太子的意見的。”秦瓊直言。

懷玉聽了也只能笑笑,他自己不也包辦兒女們婚事麼。

皇帝現在聯姻策略倒也越發清晰,對那些宰執大臣、功勳心腹們,主要是讓他們的兒子尚公主做駙馬。

他還給自己年幼的那些皇弟們,選這些勳戚的女兒給他們做妻子。

但是自己的皇子,卻基本不選最頂級的那些門閥和當朝重臣勳貴之女,反而選的是相對清貴的。

武懷玉一子尚公主,一女許皇子,都算是破例的了。

皇帝的初衷也許是好的,但結合歷史上承幹被廢的下場,他覺得如果承幹妻族能夠更加有實力些,或許能夠給太子多一些幫助說不定。

有秦瓊夫婦從中牽線做媒,兩家聯姻的事倒是很快就達成,最後是壽光縣主親自選中了樊五娘所生的武五郎承佑,壽光縣主把女兒宇文如蓮花許給。

壽光公主兩女兒,一個叫如蓮花,一個叫修多羅,名字中都帶有佛教色彩。

而秦家跟宇文家結親,則是秦瓊跟唐興縣主的女兒,許配給壽光縣主的次子宇文崇勳,這個宇文三郎,小小年紀,卻也憑父蔭有個新城縣公爵在身。

至於宇文家那位二孃修多羅,據說是早被長孫皇后看中,說好將來要嫁位皇子的。

至於說嫁哪個皇子,肯定不是太子,也不會是魏王泰和晉王治這兩嫡皇子。

第611章 可恨可恨第48章 名達天聽第499章 武懷玉的兵行險招第378章 帝傳三代武代李第1291章 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第964章 賜名忠烈第105章 死裡逃生第1127章 都護第669章 給你機會不中用啊第1013章 呂宋侯有令第1117章 願請長纓第294章 宇文成都第203章 祥瑞第1305章 一劍橫行萬里餘第1120章 附庸第1102章 武氏集團第1315章 海闊天空第544章 賭徒頡利輸紅眼第656章 殺氣騰騰劉仁軌第170章 有了新人莫忘舊人第853章 海中夷洲換江州第366章 崇賢殿中救太子第1302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333章 金殿拜相封國公第324章 段公子第731章 宋平郡公第96章 玄符驚雷第932章 長嘆一聲第570章 北出奚關第394章 長安新貴高難攀第448章 姐夫救我武三思第899章 海上花園第585章 太子拜見第978章 陛下欽賜尼姑第682章 武氏技校第710章 皇帝輸不起第636章 步步驚心第1007章 日落東沙第449章 金殿加銜拜宰相第769章 上一課第36章 長安居第567章 嘴上說不要身體很誠實第1213章 安祿山日了王后第705章 神聖散阿莫西林第1159章 焉耆龍王第757章 殺侯君集第1219章 賜封國姓九江王第757章 殺侯君集第1065章 天譴第1025章 皇天在上后土爲證第953章 三頭六臂第1299章 贖城第651章 試點第1040章 女皇妹妹第1275章 又見女主昌第41章 三娘子第33章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第701章 蒼山洱海的交易第472章 慶餘年第54章 分紅犒賞第123章 奉旨進京第1031章 召歸長安第1114章 十日終第515章 威鎮八川第463章 觀自在第901章 這就有些過份了第184章 一摞借條第625章 晉國公第287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1078章 臂生龍鱗第749章 威壓第64章 地主家也沒餘糧第691章 反擊第175章 先鋒第18章 高攀不起第783章 惑亂東宮第111章 夜叩宮門第1274章 水落石出第1169章 你怕了嗎第719章 親家第1201章 此去爲大漢解憂第1276章 東宮失火第680章 聽雨樓裡會故人第83章 白袍總管第470章 好地主第70章 拜見四叔第777章 事涉東宮第550章 一潰千里驚弓鳥第431章 神仙手段第179章 秘密會盟第559章 奚馬奚琴奚公主第994章 罪已詔第402章 門下走狗小的龐某第49章 仗內供奉第698章 太子救駕第201章 三個妹妹要陪嫁第517章 月色爲媒第768章 翅膀硬了第1294章 狼煙起江山北望第428章 聯盟
第611章 可恨可恨第48章 名達天聽第499章 武懷玉的兵行險招第378章 帝傳三代武代李第1291章 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第964章 賜名忠烈第105章 死裡逃生第1127章 都護第669章 給你機會不中用啊第1013章 呂宋侯有令第1117章 願請長纓第294章 宇文成都第203章 祥瑞第1305章 一劍橫行萬里餘第1120章 附庸第1102章 武氏集團第1315章 海闊天空第544章 賭徒頡利輸紅眼第656章 殺氣騰騰劉仁軌第170章 有了新人莫忘舊人第853章 海中夷洲換江州第366章 崇賢殿中救太子第1302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333章 金殿拜相封國公第324章 段公子第731章 宋平郡公第96章 玄符驚雷第932章 長嘆一聲第570章 北出奚關第394章 長安新貴高難攀第448章 姐夫救我武三思第899章 海上花園第585章 太子拜見第978章 陛下欽賜尼姑第682章 武氏技校第710章 皇帝輸不起第636章 步步驚心第1007章 日落東沙第449章 金殿加銜拜宰相第769章 上一課第36章 長安居第567章 嘴上說不要身體很誠實第1213章 安祿山日了王后第705章 神聖散阿莫西林第1159章 焉耆龍王第757章 殺侯君集第1219章 賜封國姓九江王第757章 殺侯君集第1065章 天譴第1025章 皇天在上后土爲證第953章 三頭六臂第1299章 贖城第651章 試點第1040章 女皇妹妹第1275章 又見女主昌第41章 三娘子第33章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第701章 蒼山洱海的交易第472章 慶餘年第54章 分紅犒賞第123章 奉旨進京第1031章 召歸長安第1114章 十日終第515章 威鎮八川第463章 觀自在第901章 這就有些過份了第184章 一摞借條第625章 晉國公第287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1078章 臂生龍鱗第749章 威壓第64章 地主家也沒餘糧第691章 反擊第175章 先鋒第18章 高攀不起第783章 惑亂東宮第111章 夜叩宮門第1274章 水落石出第1169章 你怕了嗎第719章 親家第1201章 此去爲大漢解憂第1276章 東宮失火第680章 聽雨樓裡會故人第83章 白袍總管第470章 好地主第70章 拜見四叔第777章 事涉東宮第550章 一潰千里驚弓鳥第431章 神仙手段第179章 秘密會盟第559章 奚馬奚琴奚公主第994章 罪已詔第402章 門下走狗小的龐某第49章 仗內供奉第698章 太子救駕第201章 三個妹妹要陪嫁第517章 月色爲媒第768章 翅膀硬了第1294章 狼煙起江山北望第428章 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