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2章 五百里加急洛陽

洛陽

中茲宇宙,通賦貢於四方。

武懷玉日馳十驛以上,三天時間,便從長安跑到了洛陽。

武懷玉看着洛陽城,

他對洛陽也不陌生了,往來過數次。貞觀初,洛陽沒能從戰後恢復過來,隋時耗費舉國之力營建的東都,在唐初卻是座死城,連洛陽宮殿都拆了,磚瓦木頭被百姓拉去修補房屋。

宏偉的洛陽城,工商凋零,城裡許多坊都空無一人成了鬼坊,甚至城外農民進城來種莊稼。

想當初洛陽這座隋朝東都,通貢賦於四方,交乎風雨,均朝宗於萬國。但後來天下大亂,洛陽這個中心,卻成了四戰之地。王世充和李密鏖戰多年,最後反倒讓李淵趁機入了關中奪了長安建立大唐,

李唐平定隴右河西后,出兵中原,圍洛陽戰虎牢。

洛陽糧價達到鬥米三千錢,全城餓死者十之二三。

一匹絹才值三升粟,十匹布才值一升鹽,服飾珍玩,賤如草芥。

王世充最後也是糧絕而降。

如今這麼多年過去了,

洛陽終於又漸漸恢復了往日的繁華,

這也是必然。

正所謂帝業初起,崤函乃金湯之地。天下大定,河洛爲會同之府。

這些年,李世民也是陸陸續續的在重新修復洛陽宮和洛陽城,甚至皇帝這幾年除了仍然經常去岐州九宮山避暑,每年也都會來洛陽呆上一段時間。

皇帝也有意要實行兩京制度,以洛陽爲東都。

王者命創始建國,立都必居中土,所以控天下之和,據陰陽之正,均統四方。

洛陽,自古又稱中國、中土、中華、中夏、中原、中州、神州、神州、華夏,夏商周三代所居之地,華夏最早發源地,自古爲天下中心。

在古人心中,定都洛陽是成就帝業,傳承正統的標誌。

劉邦說,吾行天下,唯見洛陽。而李世民則說,洛陽中土,朝貢道均,朕故修營,意在便於百姓。

隋唐源於北周關隴集團,關隴集團又發源於北魏,北魏建都洛陽,

上層貴族言行規範都以繼承洛陽爲榮,標榜正統。

洛陽不僅是地理上的中心,而是方方面面上的中心,甚至大唐的官話,都以洛陽音爲標準,在朝堂上說關中口音甚至還會被認做是沒文化,會被嘲諷。

除了政治和文化層面,

其實李世民謀劃要推行兩京制,升洛陽爲東都,也還是因爲關中雖有八百里平原很肥沃,但關中畢竟偏居一隅,

天下一統,國家越來越興盛,雍州百萬家,

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就是關中無法供給長安這座京師的耗費,糧食每年都會有大量缺口,

而關東江南雖有糧,可道路卻限制了運力,再怎麼修路挖河,倉庫轉運,這始終是個大難題,尤其是導致運進關中的糧食成本太高,江淮的糧運進長安,運輸成本是糧食本身的數倍。

越往後,以後長安做爲都城而產生的問題越多。

當年隋朝統一南北,也面臨過這個問題,所以後來營建東都,遷都洛陽,糧食等不好運進長安,但修大運河後,南北的糧食運到洛陽都非常方便。

且有大運河,工商也能發達。

長孫無忌在洛陽做了五年都督,還是給洛陽城帶來了不少發展的。

大唐對於洛陽,向來也是很重視的,李世民攻下洛陽後,朝廷就以洛陽爲陝東道大行臺的駐地,秦王李世民就兼陝東道大行臺尚書令,李世民用心腹屈突通鎮守洛陽,

後來又先後任命了楊恭仁、武士彠等都督洛陽。

五年前,又把國舅長孫無忌外放洛州都督。

長孫無忌是鮮卑貴族,籍貫上就是河南洛陽,他年輕的時候,也是在洛陽長大的。

雖然武懷玉覺得長孫無忌這個人,有些心胸狹窄,且比較貪權,但能力也確實是很不錯的,玄武門後他被李世民評爲功列第一,那可不是因裙帶關係。

長孫無忌除了沒有帶兵打仗這方面的經驗和天賦,搞搞行政他還是很厲害的。

五年時間,

洛陽繁華已經不輸長安。

當然,洛陽有如今的發展,也是朝廷重點扶持,其中也還有武懷玉的一份功勞,當初屈突通鎮洛陽的時候,可是全面打壓洛陽,一心把洛陽這座曾經繁華的國際大都會,變成一座普通的州城,抑制工商,打擊商販,一心要讓百姓都去種地,搞的一潭死水。

搞的洛陽、鄭州這兩座中原大城,最後死氣沉沉,商賈工匠全都跑到汴州去了。

武懷玉主張不能抑制工商,反而要扶持工商,洛陽做爲天下中心,而且隋朝修的大運河又是連通洛陽,還西接長安,這樣好的區位優勢,豈能浪費?

臘八,

新年將近,

洛陽城外的官道上人來車往,

人字形的南北大運河,就是以洛陽爲中心,以洛陽爲中轉站,

天下的商貨,如今也都是以洛陽爲最大中轉站,這裡成了全國最大的商品集散中心,

同樣的,這裡也有如今大唐最多的倉儲,糧食、鹽、布、絲綢等等,

長孫國舅在任五年,

讓洛陽更上了一個臺階,如今的洛陽城,已經很接近大業初隋朝東都的那個興盛了。

武懷玉還知道,長孫無忌在洛陽這五年,並不是一個人在奮鬥。

已經有所沒落的關隴集團,紛紛匯聚到了長孫國舅麾下,明裡暗裡已經推舉了他爲關隴貴族的領袖。

甚至洛陽城,這幾年還成了以長孫爲首的這些關隴集團的大本營。說來有些奇怪,關隴集團,居然跑到洛陽來以此爲大本營。

但在長安,

這些年,老牌的關隴貴族,其實受到了跟山東士族差不多的待遇,都被皇帝一直在打壓。

只是相比之下,關隴集團畢竟締造了西魏北周隋唐四朝,比起山東士族還是要體面許多的,但皇帝這些年也確實一直在扶持新的勢力,這新的勢力主要就是軍功新貴集團,以及寒門庶族地主階層。

前者,是跟着李世民打天下爭皇位的兄弟們,絕對的忠誠可靠,比如秦瓊程咬金尉遲恭甚至武懷玉等。

後者,也是跟着李世民創業的文官、學士們,如房玄齡許敬宗等,也還有這些年通過科舉、舉薦等提拔上來的庶族地主階層的人,比如馬周張行成等。

在李世民的朝堂上,

不再是關隴集團一家獨大,山東士族也不像是在北朝時那樣高高在上。

有些關隴貴族,比如李靖等家族依然興盛,但也有些已經沒落了,又不甘心,於是也開始抱團取暖,他們圍繞在長孫國舅身邊,結成了一個新的關隴貴族聯盟,

長孫無忌這幾年能在洛陽乾的這麼好,這麼出政績,也是離不開這些關隴貴族聯盟的大力支持的。

不管沒不沒落,畢竟世代貴族,人才並不缺。

別看長孫無忌這十幾年來,被李世民一直摁着閒置,但仍還是關隴集團的一面旗幟,畢竟國舅身份擺在那,又還是太尉、開府儀同三司,最主要的是,他是太子的親舅舅,

在如今太子儲位堅如磐石的情況下,所有人都認爲長孫國舅的將來,自然是充滿光明的。

可以說,朝中現在雖沒有了魏王黨,但太子黨還在。

只不過太子黨以前是武懷玉和長孫無忌的結盟,但現在內部也是隱隱兩個山頭,

武懷玉代表的是軍功新貴和庶族地主士人階層,長孫無忌這邊卻是關隴貴族集團。

雙方暫時是井水不犯河水,甚至仍不是聯盟的。

但將來是怎麼樣的,其實誰也不知道。

洛陽臨都驛,就在洛陽城外不遠。

武懷玉剛進驛站安頓下來,驛長就領着一位驛卒過來。

這位驛卒極爲疲憊,

居然是從一路追過來的。

奉旨前來傳達敕令,

皇帝讓武懷玉在洛陽休息三天,

這封敕令,僅僅用了一天半時間,就從長安送到了洛陽,八百多裡,沿途接力傳遞,每過一驛換一匹馬,十驛換一個人。

這一路過來,換了三位驛卒,驛馬換了三十匹馬,就爲了能夠最快的時間把敕旨送到。

正常朝廷規定,敕令是要一天傳遞五百里。

他們一天半時間,跑了八百多裡,正是按照這個要求跑的。

武懷玉看着五百里加急送來的敕旨,陷入了許久的沉思。

隨信送來的,

還有皇太子承幹送給他的一盒八寶粥。

三天前,

延英殿廷議,皇帝讓他即刻馳驛赴任,回家跟妻兒告別都不許,一個隨從不許帶,匆匆離開長安城。

三天後,

皇帝又五百里加急傳來敕旨,讓他在洛陽過個臘八,好好休息三天。

武懷玉原本沒打算進洛陽城,也不允許他進洛陽城,他就在洛陽城外的這個都亭驛館住一晚,明天一早就繼續趕路。

一天十驛趕三百里路,那可是很辛苦很趕時間的。

百騎校尉們聽到皇帝派人五百里加急送來的敕旨,還有太子送來的那盒八寶粥,一個個都是神情複雜。

他們這趟任務其實心裡也很不情願,這眼看着要過年了,還接這趟苦差,一天跑十驛,不僅是武懷玉辛苦,他們也辛苦啊,又不是鐵屁股,天寒地凍一天跑三百里,這趟營州跑完,得去小半條命。

原以爲武相這次是要倒了,不料這才三天,聖人和太子就關懷起武公了。

讓人看不懂了。

武懷玉向北面拜謝聖人和太子的恩賞,

回屋又寫了謝恩表。

夜晚,躺在洛陽驛館的上廳暖榻上,武懷玉居然有點失眠了。

這幾天一直在路上跑,人很疲憊,可這會卻心緒起伏,他也猜不透皇帝到底是幾個意思了。

這個趟究竟是真要去營州,還是說會半路召回?

現在還真是霧裡看花水中望月一樣不清楚。

不過承幹這小子沒白教,還知道記掛着他,千里迢迢的還捎了盒臘八粥來。

他不由的又想起在潼關驛館遇到崔義直父子,

說來還是半個親戚,

可崔義直見他被貶,第二天卻只讓他兒子來送行,自己卻說染了風寒躲着沒露面,

這就是所謂的錦上添花常有,雪中送炭者少了。

崔義直明顯是怕受牽連。

這人還沒走茶就涼,世態炎涼,可以想見,假如他武懷玉真的栽倒了,那到時只怕會有無數人跑來落井下石,跟着踹上兩腳。

怪不得好些人位高權重了,卻越發不肯放權,其實不是他們有多貪戀權力,而是一路爬到這高處,沿途走來肯定也沒少得罪人樹敵,

當你老了,當你退了,那麼你現在的曾經的對手、敵人,必然會要來報復清算。

爲什麼這些大臣都身居高位了還要拉幫結派黨同伐異?

不完全是爲了權力和野心,許多人其實也是爲了能夠自己將來退下去後有人保護自己,保護自己的子孫後代。

所以纔會有這種以親族、門生、部屬、鄉黨、同學等關係組成的山頭。

人在江湖,身不由已。

而廟堂,其實是個更大的江湖,這裡的鬥爭更兇險。

次日一早,

武懷玉還沒睡醒,

洛州都督府的長史、司馬,就帶着洛陽府、州、縣幾級官吏前來城外驛館拜見武司徒。

皇帝的五百里加急敕旨既送給了武懷玉,也還有一份送到洛陽城中的都督府。

都督長孫無忌不在,都督府長史代爲主持事務,接到敕旨後也是不敢片刻耽誤,趕緊通知衆官吏,速速出城來拜見。

這可是皇帝和太子的雙重旨意,讓洛陽官吏好好招待武司徒三天。

其實接到敕旨的時候,

洛陽這些官吏們也很懵。

武相公不是在西域嗎?什麼時候回長安的,怎麼又被貶降去營州,這既然都貶降了,怎麼陛下和太子,卻又還要這般優待,過個臘八,還要五百里加急的傳旨讓洛陽好好招待,聽說太子還給送了盒臘八粥。

只聽說過有那大臣被貶路上,朝廷派密使追趕,於驛站賜死大臣。或者是一道密旨,讓驛長直接處死貶官的。

這五百里加急,來讓地方好好招待的,還真沒聽說過,更沒聽說過五百里加急送碗粥的。

送毒酒的聽說過,送臘八粥的真沒聽過。

不管心中多少疑惑,

大家還是不敢怠慢半分,

頂風冒雪就出了城來到驛館前拜見,

結果驛長說武司徒還在睡覺,

他們不敢打擾,只好就在驛館上廳的房外廊廡裡等候,這一等就等了一個多時辰,

這讓他們不由的感慨,武司徒果然非同一般,這左降貶謫路上,都還能睡這麼安穩,真是胸有驚雷而面如平湖。

才終於聽到裡面武司徒睡醒了。

洛州都督府長史在門口趕緊自報家門,

“洛州都督府長史楊光武等,向司徒請安!”

裡面沒回應,

楊光武又趕緊道,“下官等接長安聖人敕令,來迎武司徒進洛陽城休整。”

第1205章 亂箭射殺撥換城第305章 連捅三刀第440章 失蹤的萬兩黃金第170章 有了新人莫忘舊人第11章 朱衣黃衫第1324章 割地 賠款 納貢第280章 認栽第802章 戒酒戒色第539章 狼尾山下金狼汗第856章 武琉兒第887章 武氏海賊團第308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264章 雙旌雙節第707章 高處不勝寒第752章 珍珠第880章 天狂有雨人狂有禍第916章 先下手爲強第719章 親家第121章 猛龍過江第1009章 帶弓而鋤佩劍而樵第770章 敢不敢賭一把第238章 李靖收徒第1084章 狗急跳牆第176章 龍橋陷落第1175章 風雪奔襲第581章 並立二妻第861章 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第1226章 朕替你清除隱患第491章 老卒第1229章 一驛又一驛,驛騎如星流第4章 雙喜臨門第574章 聖旨第287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65章 浮子宴上建鄉團第722章 吳王府第726章 躁動的武將第656章 殺氣騰騰劉仁軌第518章 縱橫捭闔第1056章 一百年,不許變第19章 美人相贈第153章 開業大吉第283章 大官人第1220章 心生退意請出家第1162章 叛逃漠北第53章 古仙一脈第159章 碧眼胡姬第346章 爭路第1301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1028章 我花開罷百花殺第44章 拔刀相助第1083章 人間四月芳菲盡第741章 火槍隊第1236章 太子闖宮國舅驚第1197章 五子鎮安西第92章 首勝大賺第41章 三娘子第444章 乘勝追擊劍封喉第1224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第26章 公侯世家第786章 自請入朝第494章 八風營第1310章 凱旋第430章 知白守黑食鐵獸第420章 告你誹謗第1071章 夜長夢多第1160章 雙生公主第952章 駕崩第294章 宇文成都第441章 狗脊嶺黃金寶藏第1249章 天字一號特大案第259章 男人兩大愛好第1147章 大唐西州第25章 武氏家族第829章 武懷玉想要什麼?第587章 門生故舊在要路第1211章 斬將奪旗再立功第217章 千金第1055章 垂臂失禮第824章 當選新族長第686章 意圖謀反第258章 舔狗第947章 將死第670章 武青天第1038章 帶兵都護第176章 龍橋陷落第124章 新晉貴族第725章 保守黨魏徵第310章 曹太公第935章 割讓六國第1003章 秘密武器第767章 再給一次機會第1145章 滅國第154章 登基前夜第175章 先鋒第1192章 一樁宮廷醜聞第41章 三娘子第115章 撿個媳婦第1299章 贖城第1151章 富貴險中求第55章 飄風戲月
第1205章 亂箭射殺撥換城第305章 連捅三刀第440章 失蹤的萬兩黃金第170章 有了新人莫忘舊人第11章 朱衣黃衫第1324章 割地 賠款 納貢第280章 認栽第802章 戒酒戒色第539章 狼尾山下金狼汗第856章 武琉兒第887章 武氏海賊團第308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264章 雙旌雙節第707章 高處不勝寒第752章 珍珠第880章 天狂有雨人狂有禍第916章 先下手爲強第719章 親家第121章 猛龍過江第1009章 帶弓而鋤佩劍而樵第770章 敢不敢賭一把第238章 李靖收徒第1084章 狗急跳牆第176章 龍橋陷落第1175章 風雪奔襲第581章 並立二妻第861章 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第1226章 朕替你清除隱患第491章 老卒第1229章 一驛又一驛,驛騎如星流第4章 雙喜臨門第574章 聖旨第287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65章 浮子宴上建鄉團第722章 吳王府第726章 躁動的武將第656章 殺氣騰騰劉仁軌第518章 縱橫捭闔第1056章 一百年,不許變第19章 美人相贈第153章 開業大吉第283章 大官人第1220章 心生退意請出家第1162章 叛逃漠北第53章 古仙一脈第159章 碧眼胡姬第346章 爭路第1301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1028章 我花開罷百花殺第44章 拔刀相助第1083章 人間四月芳菲盡第741章 火槍隊第1236章 太子闖宮國舅驚第1197章 五子鎮安西第92章 首勝大賺第41章 三娘子第444章 乘勝追擊劍封喉第1224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第26章 公侯世家第786章 自請入朝第494章 八風營第1310章 凱旋第430章 知白守黑食鐵獸第420章 告你誹謗第1071章 夜長夢多第1160章 雙生公主第952章 駕崩第294章 宇文成都第441章 狗脊嶺黃金寶藏第1249章 天字一號特大案第259章 男人兩大愛好第1147章 大唐西州第25章 武氏家族第829章 武懷玉想要什麼?第587章 門生故舊在要路第1211章 斬將奪旗再立功第217章 千金第1055章 垂臂失禮第824章 當選新族長第686章 意圖謀反第258章 舔狗第947章 將死第670章 武青天第1038章 帶兵都護第176章 龍橋陷落第124章 新晉貴族第725章 保守黨魏徵第310章 曹太公第935章 割讓六國第1003章 秘密武器第767章 再給一次機會第1145章 滅國第154章 登基前夜第175章 先鋒第1192章 一樁宮廷醜聞第41章 三娘子第115章 撿個媳婦第1299章 贖城第1151章 富貴險中求第55章 飄風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