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白衣相公

夜初涼,

月如霜。

庭院中,架起炭爐,溫一壺酒,烤上幾把小串,

跟武懷玉聊了許久,皇帝也是豁然開朗,心情舒暢後,倒是才覺餓了。

雖是夜半三更時,倒也難不住武懷玉,兩百多畝地的晉國公府,各種儲備食材還是很多的,雞窩裡現捉兩隻雞殺了,羊都現宰一隻,再後面菜園子裡現摘一些新鮮的蔬菜,

再拿點土豆紅薯削皮切片,

再燙點粉條,

李世民都已經能熟練的在爐子上翻烤,撒孜然青鹽小茴香的姿勢都十分熟練。

不過羊蛋羊鞭羊腰這三寶,還得武懷玉親自出手。

房玄齡和馬周打着下手。

張阿難公公在切土豆,這位劍聖雖然手提菜刀,但卻依然能切出行雲流水甚至泛起陣陣刀光。

“玄齡啊,懷玉說的對,現在還不是跟他們講什麼仁義道德的時候,北伐送回來的十萬突厥俘虜,就讓太府寺直接給發賣了,所賣之錢帛,剛好用來補充國庫,給將士們發賞賜,”

溫大雅確實跟皇帝提議過要朝廷國庫出錢,把李靖武懷玉他們發賞給將士爲奴的那些突厥俘虜,全給贖買回來,還要發還一些牲畜等,遷到河北等地,授田分地,教給耕種授以禮儀,要感動教化他們。

要是說之前李世民可能還有點猶豫,那現在是再不把這話當回事了。

有那錢,不管是給將士們做軍功賞賜,或是傷亡撫卹,又或是拿些來賞賜給突利、鬱射設、思摩、執失思力、沙鉢羅這些突厥首領們,或是用來買馬添兵器,不香麼?

再不濟拿來給常平倉做本錢,趁糧價低多買進一些糧食儲備也好啊。

什麼仁義道德,終究還是實力爲尊。

要不是李靖武懷玉他們一戰功成,直接生擒頡利,就算大唐待突厥人再好,他們也不會如現在這般恭順的。

大棚採的鮮嫩玉米,鍋里加上鮮奶一起煮,煮熟一排排用籤子串起,剝下涮點油放火上烤,撒上各種小調味料,很快美味的烤玉米串就成了。

張公公最喜歡吃這個,覺得又嫩又甜,這位一點也不參與軍國大事的商議。

君臣幾人,吃着烤串喝着酒,偷得浮生半日閒。

夜深,

李世民抹了抹嘴,“好了,天也不早,朕飽了,突厥策也有了,不虛此行,回了,”

武懷玉送出,

門口,李世民拉住武懷玉的手,“你揍侯君集這事,朕也就諒解你了,也怪他嘴欠,”

“你明日便恢復官職吧。”

“陛下不可,如此兒戲,會傷陛下和朝廷威信,臣不敢奉旨。”

李世民皺眉,“你不要總是退縮畏懼,你我皆還年輕,正是君臣攜手共同開創一翻大業的時候,”

被皇帝直直的目光盯着,武懷玉只好道,“陛下雄心壯志臣明白,可眼下時機還不成熟,陛下操之急矣,還得慢慢來。”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朕等不及。”李世民直言,

“陛下,三年耕而有餘一年之積,九年作而有三年之儲,”

“餘三年食,進業曰登,再登曰平,餘六年食,三登曰泰平,二十七年,遺九年食,然後至德流洽,禮樂成焉。”

武懷玉這番話,讓李世民沉默,房玄齡馬周張阿難也都站在那不作聲。

武懷玉這番話是大實話,沒有戰爭和饑荒,連續三年豐收,都只能攢一年存糧,

連豐收九年,攢下三年存糧,那才叫登。

兩個登,也就是十八年豐收,攢下六年儲備,那才叫平。

三登,也就是九年存糧,才配叫五穀豐登開泰平。

可這年頭,想要連年豐收,哪那麼容易,小災小害不斷,甚至還會有瘟疫、水旱大飢等。

去年關東都還大旱,幾十州饑荒,百姓不得不外出乞食。

雖關內去年今年兩年大收了,但也連一登都還一豐都算不上。連收三年一豐,三豐一登,兩登一平,三登才泰平,哪怕再風調雨順,也要二十七年都順。

“五穀豐登泰平,朕等不急。所以朕纔要馬上推行兩稅,朝廷財政充實了,才能做大事。”

“陛下,大唐雖開國已第十三個年頭了,但其實到現在也仍是百廢待興,一窮二白。

平民百姓之家沒有餘糧,朝廷國庫也同樣沒多少積儲,陛下要辦大事,要改革稅制,這些國家基本大政,牽一髮而動全身,影響太大,若是朝廷沒有足夠的儲備,那太危險了,

臣也不敢說一定要五穀豐登泰平纔開始變法改革,但起碼得有個三年儲備餘糧,”

“我大唐如今一統天下,正在崛起,可東戎西狄,南蠻北虜,外敵林立,百姓也都還沒從隋季動盪中完全走出來,急不得啊,老百姓好不容易纔過了幾天安生日子,絕大多數人還沒有吃上飽飯,

現在要大變,就容易引發大亂。”

一座房屋年久失修,手裡沒有足夠的材料,那就只能先修修補補,不能一上來就拆樑掀瓦,拆起來容易,沒有材料和人力及時替換修補,那可就這破屋都要保不住,遇上點風雨,就會倒塌。

房玄齡這個時候也趁機勸說皇帝,如今解決了東突厥這個心頭大患,北疆暫時安全,那麼就當先休養生息,百姓民生問題應當擺在第一位。

馬周也是立馬提了三條建議,一是減稅,如授田不足額的百姓,應當對其租調也相應減低一些。

二是壓縮財政開支,宮廷、官吏、軍隊是財政開支的主要部份。

其三,鼓勵貴族豪強大戶到邊地墾荒屯田,也鼓勵商人開中運糧支邊。

其中節流這塊,最主要的還是儘量少打仗,府兵平時雖不用軍餉,可一旦集結打仗,那錢就跟流水似的。

朝廷三年準備,六路北伐,李靖武懷玉他們超常發揮,用極短的時間,迅速擊潰汗庭,擒住頡利,可軍費開支依然嚇人,要不是武懷玉他們給朝廷繳獲了那麼多的俘虜、牲畜等,這一仗打完,朝廷國庫可就空了。

爲啥皇帝最後還是認同武懷玉的建議呢,那還是從實際出發,真跟溫大雅說那樣,李世民把太極宮賣了也不夠。

按武懷玉的那套,那十萬俘虜和那些牲畜,變賣一下,立馬就能解決剩下的軍費支出缺口,甚至算下來還能有點小賺,而府兵們這次分到這麼多奴隸牛羊,回頭還有功勳官職賞賜這些,那也都很滿足,下回再打誰,肯定仍然還是要爭着上的。

以往朝廷打仗,跟突厥打了大小八十多仗,哪仗不猛的往裡扔錢,無底洞似的,各種籌錢籌糧,動不動讓大臣捐,向富戶借,向百姓攤派,沒辦法嘛。

這回武懷玉他們北伐,還賺錢了。

從朝廷到將士們,全都賺了。誰虧了,自然是突厥虧了,不僅被陣斬三萬多,還三十多萬男女老少成了俘虜奴隸,幾萬帳就沒了。

但武懷玉覺得就得這樣幹,不管咱再怎麼師出有名,再怎麼口號喊的響,可打仗也得是門生意,不能虧本。

否則難以爲繼。

必須得想辦法既要贏,更得賺。

爲了達成這兩目的,其餘的就不那麼重要了,什麼仁義道德,都可拋一邊,放在嘴上說說可以,但不能自己騙自己。

內聖外王是必須的。

溫彥博在戰場上被俘虜,在塞外放了一年多羊,那些草原上的牧民,據說對他挺好,甚至那些牧民少年們還拜爲他師,跟着他讀書學習,牧民們一個個很尊敬這位中原大官,說他有學問等等。

可同樣是這些牧民,卻也正是當初太谷會戰前後,縱橫劫掠整個河東,然後在太谷讓七萬多唐軍全軍覆沒的那些突厥兵,

他們南下搶掠的時候,野蠻而兇殘,

回到草原,又成了孩子眼裡的慈父,成了女人們可靠的丈夫,甚至還能對溫大雅執弟子禮,

每一面都是真實的。

要想讓突厥人變的恭順,就必須得有足夠的武力壓制才行。

“如果朕答應你暫緩推行兩稅法,你可願意回朝復相?”

“陛下,君無戲言,不能朝令夕改,臣確實犯了錯,如今罷免官職是應該的,豈能馬上回朝復職。”

“那你還想着天天在家陪着妻兒瀟灑快活?”李世民瞪着他道。

“臣隨時可以爲陛下參謀贊畫。”武懷玉趕緊表忠心。

李世民有點無奈,“你就是個無賴。”

·······

次日,

皇帝下旨,克定突厥,諸部歸附,特於漠南之地設立北安、北開、北撫、北寧、北平、北庭六都督府。

這六都督府,以漠東南部的突利故地,設北安都督府,北平郡王李什鉢苾爲北安都督。

以陰山的大青山以北,置北撫都督府,安國公執失思力爲北撫都督。

大青山以南地,置北開都督府,以懷化郡王李思摩爲北開都督。

以狼山東、河套陰山北之地,置北平都督府,以懷安郡王李摸末爲都督。

狼山以西、河西以北地,置北寧都督府,以懷德郡王史蘇尼失爲都督。

高昌以北至金山一帶置北庭都督府,以畢國公李社爾爲都督。

原河套故地,重設豐州、勝州,置豐州都督府,以康國公史大奈爲豐州都督。

新設的這七個都督府,都是突厥王公擔任都督,但史大奈都督的豐州,將是朝廷實控,其餘六個,則是羈縻府州。

北庭的社爾,雖然賜姓封公拜都督的詔書已經發出,但其實這位可還沒降。

緊接着是又一道詔令頒下。

皇帝把突厥降部裡的粟特胡,降旨統一遷往朔方河南地,設六胡州,魯、麗、含、塞、依、契六個粟特胡部落州,朝廷派漢官任刺史,

六州地界就是在豐州黃河以南,靈州西面,鹽夏的北面,在鄂爾多斯高原,其四面被朝廷的豐勝靈鹽夏包圍。

突厥諸部,尤其是頡利、突利、欲谷設舊部裡的粟特胡,先遷去六胡州,其餘幾部的也要求陸續遷來,還有部份粟特胡將被遷往遼西甚至巴蜀等地。

把突厥和粟特胡分而治之,甚至讓他們完全分隔開來。

北開北撫北安北平北庭北寧六都督府,加上粟特六胡州,

阿史德、蘇農、執失、卑失、鬱射、藝失、管拔延、史利、阿史那、綽州等突厥大部,俱分爲左右兩部,各置一州,其餘小部,則或兩部合設一州,或三五部合設一州。

六個突厥都督府,各設六州,總三十六羈縻州。

加上六個粟特胡州,也是羈縻統治。

而另外一些遷入內地的突厥、粟特人,則不再另置州縣,分成小部落爲村,受縣鄉管理,編戶齊民。

宰相們的五種處置爭議結束,皇帝聖心獨裁。

不過很快宰相們也都知曉,皇帝前一晚微服私該晉國公府,聊至深夜。

“白衣相公。”

一個新外號不徑而走,哪怕武懷玉罷免所有官職,可影響力依然不輸政事堂的紫袍相公們。

不過武懷玉其實雖免職但並沒奪爵,仍是特進、上柱國、晉國公,紫袍玉帶還是照舊穿的,

宣讀完詔書的當天,皇帝還特意派人給武懷玉賞賜了條黃銀帶,

這天皇帝賞賜出去好幾條黃銀帶,武懷玉一根,房玄齡一根,馬周也有一根,然後已故的杜如晦,杜家也收到一條黃銀帶。

皇帝甚至還特意讓使者跟杜構兄弟倆說,他聽說鬼神都會怕黃銀,他特意制一條黃銀帶給杜祭祀,讓他在地府繫上後不用被鬼神欺負。

黃銀,其實是一種自然存在的銀金合金,比較罕見,相當於是含有兩三成銀的天然黃金,比較罕見,還被說有辟邪驅鬼等作用。

幾天後,

長孫皇后與武懷玉媵永公縣主李三娘,一前一後的都生了個女兒,皇帝還記得曾經跟杜如晦的約定,

當下降旨,把這個女兒賜封號城陽郡公主,並賜婚給杜如晦次子杜荷,還把杜荷爵位直接加封爲襄陽郡公。

又把杜如晦弟給事中杜楚客,超擢爲蒲州刺史。杜楚克可是在唐攻下洛陽後,一直隱居嵩山,直到杜如晦死了,才接受李世民徵召拜給事中的,現在又直接授蒲州刺史。

緊接着杜如晦長子,萊國公杜構,也由從五品的尚舍奉御授爲四品萊州刺史。

在朝野都爲皇帝對杜如晦的深情而感動時,另一件事情也很突然,長孫皇后和皇帝認了李清的女兒做乾女兒,皇帝還賜封這個乾女兒武十五娘瓊瑛爲江寧縣主。

第65章 浮子宴上建鄉團第248章 不是猛龍不過江第1232章 五百里加急洛陽第151章 從龍立功第178章 開國縣子第347章 颯露紫第793章 武二孃 皇后第471章 石守信第615章 幽州軍第663章 多少年沒見過這樣的事了第1043章 晦日歸天白人罪第395章 大唐遣明使艦隊第1166章 劍鋒之上第330章 譴責第108章 留鎮渭州第841章 虎口奪食惹衆怒第1203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971章 步子有些大了第1017章 這是婦人之仁第114章 殿上交鋒第226章 俱樂部第390章 好勇鬥狠小舅子第207章 武氏塢堡第735章 李靖第95章 秘密武器第336章 李治第1022章 我們武家要造反嗎第611章 可恨可恨第1213章 安祿山日了王后第1229章 一驛又一驛,驛騎如星流第561章 同室操戈相煎急第679章 突厥萬家入長安第681章 梨園孤兒第12章 李三娘子第1007章 日落東沙第634章 臣斗膽第541章 幽州祿山一丈威第1117章 願請長纓第567章 嘴上說不要身體很誠實第25章 武氏家族第913章 大消息第1286章 愛卿,朕欲以公主妻卿第1026章 小呂宋第1241章 你還想悔婚不成第1307章 火炎昆岡玉石俱焚第266章 獵殺燕王第1183章 一個能打的都沒有第388章 王中之王弒君者第860章 逆子第1094章 交易第1202章 正是天山雪滿時第623章 瓜分第765章 高明的獵人第1150章 逆戰第385章 潮退方知誰裸泳第590章 穀賤傷農第263章 江湖第1153章 勿動,動則滅國第1056章 一百年,不許變第776章 熬鷹第988章 我需要爲老師擔心嗎?第888章 浮海遼東第892章 海賊島第348章 東宮太子第403章 你也配坐我前面?第599章 太子高明第856章 武琉兒第608章 一山容不下兩隻母老虎第651章 試點第508章 骨子裡的恐懼第80章 李三娘子第1087章 陛下駕到第717章 邕州都督第324章 段公子第198章 魏徵也有被彈劾的一天第482章 臣,請斬武懷玉第1262章 薛延陀無人可擋第1086章 與民爭利第290章 塞上地主第84章 戰場種菜第209章 帶刀入殿罪當斬第1228章 非大忠便是大奸第1045章 皇后的兩個請求第1033章 門當戶對第178章 開國縣子第257章 征服的慾望第508章 骨子裡的恐懼第1155章 破陣曲第732章 容州都督第113章 封爵拜將第1035章 灞橋第497章 同盟以德服人第971章 步子有些大了第313章 夜宴第329章 雙喜臨門第266章 獵殺燕王第290章 塞上地主第1109章 太子第217章 千金第687章 私養義兒三千
第65章 浮子宴上建鄉團第248章 不是猛龍不過江第1232章 五百里加急洛陽第151章 從龍立功第178章 開國縣子第347章 颯露紫第793章 武二孃 皇后第471章 石守信第615章 幽州軍第663章 多少年沒見過這樣的事了第1043章 晦日歸天白人罪第395章 大唐遣明使艦隊第1166章 劍鋒之上第330章 譴責第108章 留鎮渭州第841章 虎口奪食惹衆怒第1203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971章 步子有些大了第1017章 這是婦人之仁第114章 殿上交鋒第226章 俱樂部第390章 好勇鬥狠小舅子第207章 武氏塢堡第735章 李靖第95章 秘密武器第336章 李治第1022章 我們武家要造反嗎第611章 可恨可恨第1213章 安祿山日了王后第1229章 一驛又一驛,驛騎如星流第561章 同室操戈相煎急第679章 突厥萬家入長安第681章 梨園孤兒第12章 李三娘子第1007章 日落東沙第634章 臣斗膽第541章 幽州祿山一丈威第1117章 願請長纓第567章 嘴上說不要身體很誠實第25章 武氏家族第913章 大消息第1286章 愛卿,朕欲以公主妻卿第1026章 小呂宋第1241章 你還想悔婚不成第1307章 火炎昆岡玉石俱焚第266章 獵殺燕王第1183章 一個能打的都沒有第388章 王中之王弒君者第860章 逆子第1094章 交易第1202章 正是天山雪滿時第623章 瓜分第765章 高明的獵人第1150章 逆戰第385章 潮退方知誰裸泳第590章 穀賤傷農第263章 江湖第1153章 勿動,動則滅國第1056章 一百年,不許變第776章 熬鷹第988章 我需要爲老師擔心嗎?第888章 浮海遼東第892章 海賊島第348章 東宮太子第403章 你也配坐我前面?第599章 太子高明第856章 武琉兒第608章 一山容不下兩隻母老虎第651章 試點第508章 骨子裡的恐懼第80章 李三娘子第1087章 陛下駕到第717章 邕州都督第324章 段公子第198章 魏徵也有被彈劾的一天第482章 臣,請斬武懷玉第1262章 薛延陀無人可擋第1086章 與民爭利第290章 塞上地主第84章 戰場種菜第209章 帶刀入殿罪當斬第1228章 非大忠便是大奸第1045章 皇后的兩個請求第1033章 門當戶對第178章 開國縣子第257章 征服的慾望第508章 骨子裡的恐懼第1155章 破陣曲第732章 容州都督第113章 封爵拜將第1035章 灞橋第497章 同盟以德服人第971章 步子有些大了第313章 夜宴第329章 雙喜臨門第266章 獵殺燕王第290章 塞上地主第1109章 太子第217章 千金第687章 私養義兒三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