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聖誕節

再次見到李三娘,武懷玉有些尷尬。

上一次見面,還是在朔方鹽州,他無情的拒絕了她,並讓李德獎叔侄將她帶回長安。

“快一年沒見了吧。”

“不,是一百八十三天,”

李三娘身着青色麻布道袍,手執一柄白色拂塵。

兩人在龍門觀相遇。

武懷玉也早知道李三娘在龍門觀修行,龍門觀很大,觀中另立別院玉真觀,便是女冠修行。雖說離的近,可武懷玉一直沒過來見過她,怕見面後不知說什麼,更怕又引起她的錯覺。

沒想到她連兩人分別的日期都記得這麼清楚。

“最近可好?”

“不好。”

對話很尷尬,似有千言萬語,又不知道說什麼。

他們這樣子,連一旁的樓觀教主岐平定看的都尷尬萬分,不由的咳嗽兩聲打破這尷尬的沉默。

“師叔,請。”

今天是個特別的日子,樓觀教主岐暉歧平定前來長安,是奉詔入朝,主持齋醮,爲國祈福。

皇帝念及隋亂以來,許多死於戰亂饑荒的屍骸都還沒能收斂,故下詔天下州縣派人收斂野外遺骸,入土安葬,並請僧道做法超度。

不僅在七個大戰場設立七所新寺,也還敕建了七所道觀,處處有股平衡的味道。

朝廷對三階教行動突然而迅速,對他們打擊很大。

樓觀號稱仙之源道之祖,但春秋以降,傳承不顯,在唐以前,天下道門中最有名的還是天師道和上清派。

北周武帝滅佛時,也曾宣佈滅道,不過他對道教有好感,曾特旨樓觀道十名高道特設道場,這一絲不絕如縷的火種,爲樓觀在隋唐發力興起奠定了基礎。

而樓觀如今能超越上清派,全靠了眼前這位教主岐暉。

他的政治眼光很強,在隋亂的時候,公開宣揚已預知天道將改,當有老君子孫治世,此後吾教大興。

李淵起兵,岐暉把觀中儲糧全都送給李三娘子充軍糧,甚至還帶着八十餘名子弟前往迎接李淵入關,還把自己名字改成歧平定,寓意李淵將平定天下。

當時天下諸雄逐鹿,歧暉有點賭,但他賭對了,也可以說是慧眼識英雄。

樓觀是老子寫道德經之所,而李家認爲老子是他們祖先。

李淵改樓觀爲宗聖觀,專祀老子,以歧暉爲觀主,由朝廷出資敕修殿宇,還立監設官,前後賜田數千畝以充基業,歧暉還加封爲金紫光祿大夫,正三品官。

樓觀道繼承的是天師道,博採衆派之長,許多方術兼而行之,煉丹畫符煉氣占卜都修,而且普遍都學醫術。

他們一直主張老子化胡之說,也一直充當着反佛鬥士角色,與進入中原的佛家抗衡。

這次朝中突然對佛教三階教出狠手,而且這還是出自自家師叔青陽子之手,這讓歧平定都很激動,認爲道要壓佛一頭了。

聞得皇帝召見,便立馬帶着百餘樓觀弟子前來長安。

龍門派是武懷玉舍宅請旨修建,得到皇帝敕許,這裡也成爲如今樓觀在京除玄都觀外的又一個重要道場。

特別是龍門派遵逍遙子爲開派祖師,武懷玉做爲現任掌門,朝中官高權重,在樓觀裡輩份又高,是歧暉師叔。

來京後自然要駐於龍門觀。

這次他們來除了做法會,還有就是爲皇帝講道德經,同時也要參與朝廷爲他們安排的考試,通過後頒授新的道牒。

此外,這趟來還有一件大事。

武懷玉要收徒,龍門派的親傳弟子,這可是樓觀大事。

這位弟子名叫尹文操,來頭也不小。

隴西天水人,祖上世代官宦,曾祖尹洪是北周商州刺史,祖父尹舒隋文州別駕,父親尹珍是大唐朝散大夫。

勝衣之日,才六七歲就已經能識會誦老子和孝經,小小年紀就對靈寶經和西升經很感興趣。

武懷玉請建龍門觀,長孫皇后特意搜訪道林以求賢進駐,聽聞尹文操年少道名遠氣,特請皇帝敕令於龍門觀正式出家。

這位尹文操來到龍門觀,表現確實出色,十分聰慧有悟性。

於是乎,纔有瞭如今武懷玉要收尹文操爲親傳入室弟子,將來繼承龍門派衣鉢。

這次收徒,恰好也奉詔入京的茅山道士王知遠也要來觀禮。

那位茅山道士可是跟歧平定一樣慧眼識英雄的人,隋朝時本極受楊廣尊崇,可隋末,他卻自稱奉老君之旨,向李淵預告受命之符,故李淵稱帝后授他朝散大夫,又賜金縷冠、紫絲霞帔。

李世民攻打洛陽王世充時,王知遠就在洛陽城中,李世民和房玄齡微服私訪,結果王知遠直接說李世民是聖人,兩人說出身份,王知遠還說李世民會是開太平的天子,希望他善待天下。

在李世民和李建成爭的最激烈的時候,當時以法淋、法雅爲首的佛教徒擁護建成,而以王知遠爲首的許多道教徒擁李世民,雙方斗的很激烈。

最後李世民勝者爲王,即將登基時,王知遠卻拒絕了高官厚祿,返回茅山。李世民敕潤州茅山修建觀宇,度道士出家,下詔嘉獎,封他銀青光祿大夫這也讓茅山上清派繼續穩坐道家主流。

北方有樓觀,南方有上清,

如今兩大教主前來,親眼觀禮龍門派武青陽收徒。

能夠讓這兩大教主都來觀禮,最主要的原因不是武懷玉是宰相,而是他隱仙逍遙子弟子還有龍門樓現任掌門這個道家身份。

雖有兩武滅佛,但是如今佛教勢力依然遠超道家,朝中的太史令傅奕等道士雖然一直主張滅佛,但並沒有什麼效果。

而武青陽一出手,就把三階教幹殘了,這等實力,讓他們都不約而同的看到希望。

佛道之爭是激烈而殘酷的,數百年來,雙方拼的是你死我活,一次次的斗的頭破血流,卻從沒有和解的可能。

眼下不管樓觀還是上清,都希望藉着李家尊老子爲祖的這個機緣,借皇家上位,壓制佛家。

兩大教主都是帶着使命進京的,自然沒空看武懷玉跟李三娘的什麼緋聞故事。

吉時到。

在樓觀、上清兩大教主的見證下,十五歲的尹文操一身道袍,向龍門掌門武懷玉正式拜師,

禮成,

尹文操也成爲尹喜樓觀派的分衍支派弟子,輩分是岐暉師弟。

皇帝也派來使者,賜給這位龍門派掌門大弟子道冠、霞帔、佛塵、道劍四物,並賜封他正七品下散官宣德郎。

尹文操跟武懷玉另一學生李義府一樣年紀,個頭很高,雖說自小學道法,但卻有身好功夫,能夠飛檐走壁輕功了得,甚至也會些煉氣術,內功入門。

一把劍舞起來驚若翩鴻婉若游龍,卻不是那種花架子,而是真能帶出幾分劍氣。

武懷玉先前在龍門觀傳授老道的炁體源流,他領悟最快。

龍門觀的一間偏殿內。

歧平定、王知遠、武懷玉三人坐在殿中談話,尹文操在旁邊倒茶。

三人所謀的是如何趁眼下這勢頭讓道家更上層樓,徹底壓在佛之上。

歧平定有個謀劃,想推動皇帝追尊老子爲聖祖太上玄元皇帝。

皇家追尊老子爲大唐遠祖,皇家可以藉助道家教主老子後代身份,強調李唐得國的正統性,合法合理性。

而道家也可以藉助皇家和朝廷的國家力量,來壓制之前一直在他們之上的佛家。

歧平定甚至還問武懷玉,“能不能以老子乃李唐遠祖爲由,讓王公以下各級官員都學習《老子》,甚至把《老子》列爲科舉明經科考試的一經?”

儒家經典,早期主要是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漢武帝時樂經失傳,只剩下五經,漢代設立了五經博士。

後來講究以孝治天下的東漢朝,又把論語和孝經定爲必讀經書。

而到如今大唐,科舉主要有六科,其中明經科主要考九經,《易》、《詩》、《書》、《儀禮》、《周禮》、《禮記》、《左傳》、《公羊傳》、《穀梁傳》,另外還有兩部必讀的論語和孝經,稱爲兼經。

這九經和兩兼經裡,並沒有《老子》。

老子便是道德經,總共五千言,它與《莊子》如雙峰並峙,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思想鉅著,可朝廷明經,考的主要是儒家經典。

現在岐平定想借助如今朝廷對老子的追尊,把道德經加入到明經考試經書中,這樣一來,天下讀書人就必讀老子,哪怕是隻列入兼經,這對道家來說,其影響力的提升也是巨大的。

歧平定和王知遠都是教主級人物,從他們在隋末時就開始積極下注李淵,就知道他們的目光更遠。

把道教打造成本朝家教,神話老子的同時,自然也能讓道家更上層樓。

“不依國主,則法無所立。”

這是兩位教主的共同認識。

如今機會來臨,那就得趁熱打鐵。

武懷玉坐在這裡,既是龍門派掌門,也是樓觀教主的師叔,當然他也還是朝廷宰相,皇帝的特使。

道家的訴求武懷玉很清楚,但他並不完全站在他們這邊,他還有一隻腳在朝廷這裡,武懷玉也願意推動皇帝下詔追尊老子爲聖祖太上玄元皇帝,但他也對他們提出要求,希望道家也能夠全面整頓清理,雖然道家跟佛家相比,什麼放貸收息、兼併田地、開店建邸這些方面好的多,他們不太喜歡搞那些副業。

但多少也還是有些小問題。

借這機會,整頓整頓,通過考試,淘汰掉一些不合格的,規範道士,頒授道牒,甚至各州縣等設立管理道士的衙門和官員,選一些道士協助管理。

這些都是很有必要的。

“我最近正在計劃修一本書,書名暫定《太上老君聖紀》,整理自開闢以來,關於老子靈蹟變化的各種說法,以編年體例,集各種史籍、老子傳記和其它神仙傳記中老子神話故事編次而成。”

“文操正在幫我整理,一旦定稿,到時呈獻陛下,如果通過,便要雕版印刷,刊行天下。”

“我還計劃向聖人上書,請以每年二月十五老子誕辰,爲聖誕節,全國休假一天。”

歧平定和王知遠聽聞,都頓時大喜,紛紛表示願出一份力,而關於天下道觀的整頓,他們也表示贊同,願意全力配合。

“不知道太上老君聖紀,什麼時候能完成?”

“很快!”

“如果要雕版印刷,需要多少花費,我們樓觀和上清願意全部承擔。”

第534章 今日錦上更添花第901章 這就有些過份了第913章 大消息第1281章 探花郎第1106章 告密第193章 壽陽侯第1151章 富貴險中求第134章 當殿被彈第518章 縱橫捭闔第520章 武都督地圖開疆第878章 停封第1267章 搶灘登陸夜奪城第524章 幽州胡馬拓羯軍第529章 天子坐議凌煙閣第875章 響亮的耳光第848章 欲拔貧詣徐聞第1189章 三道旨意第1312章 殺二相斬三將第107章 連升十級第789章 武氏之敵第748章 武懷玉三槍定嶺南第868章 大艑高帆一百尺第280章 認栽第14章 烏雲踏雪第31章 母老虎屁股摸不得第793章 武二孃 皇后第980章 煮茶釋兵權第144章 一夜未眠第136章 牛撞樹了第736章 分封武氏(感謝jly69)第276章 呂梁山第462章 褻瀆者第521章 金蓮第583章 李靖的態度第422章 黃金冊第778章 一份名單第1101章 宰相西征第566章 富平公主的邀約第403章 你也配坐我前面?第386章 宰相之子獄中縊第892章 海賊島第1048章 底牌第1310章 凱旋第1308章 長風破浪會有時第648章 李二鳳第351章 瓦崗羣雄第157章 血濺金殿第1000章 呂宋金幣寶船第1078章 臂生龍鱗第748章 武懷玉三槍定嶺南第111章 夜叩宮門第1130章 駕崩第297章 中邪的李三娘第195章 魏徵相求第987章 位列凌煙閣第440章 失蹤的萬兩黃金第1153章 勿動,動則滅國第394章 長安新貴高難攀第1020章 他急了第95章 秘密武器第960章 龍園勝雪第654章 百媼第488章 死葬北邙第942章 姑娘第1195章 疏勒王第149章 激戰咸陽第360章 老當益壯再逢春第844章 樊樓第1185章 熱海道第603章 如願以償第133章 金殿請婚第858章 黃浦島上講武堂第1019章 論功行賞第404章 鼻子被打歪了第123章 奉旨進京第346章 爭路第528章 長刀出鞘飲血還第548章 捷報驚醒天子夢第1284章 禍水東引第1211章 斬將奪旗再立功第1051章 武家有女初長成第618章 三尺白綾縊陰山第572章 全軍覆沒第788章 掌摑太子第579章 久別重逢勝新婚第751章 屠萬是爲雄第731章 宋平郡公第946章 兄弟謀第502章 剪辮易服歸大唐第9章 棄籍投附第365章 是債券還是紙錢第345章 懷玉入京第1133章 不慌第438章 柴氏舊奴馬三寶第66章 出征隴右第901章 這就有些過份了第315章 幾個賬本第736章 分封武氏(感謝jly69)第1292章 這是誰的部將第925章 民所求者
第534章 今日錦上更添花第901章 這就有些過份了第913章 大消息第1281章 探花郎第1106章 告密第193章 壽陽侯第1151章 富貴險中求第134章 當殿被彈第518章 縱橫捭闔第520章 武都督地圖開疆第878章 停封第1267章 搶灘登陸夜奪城第524章 幽州胡馬拓羯軍第529章 天子坐議凌煙閣第875章 響亮的耳光第848章 欲拔貧詣徐聞第1189章 三道旨意第1312章 殺二相斬三將第107章 連升十級第789章 武氏之敵第748章 武懷玉三槍定嶺南第868章 大艑高帆一百尺第280章 認栽第14章 烏雲踏雪第31章 母老虎屁股摸不得第793章 武二孃 皇后第980章 煮茶釋兵權第144章 一夜未眠第136章 牛撞樹了第736章 分封武氏(感謝jly69)第276章 呂梁山第462章 褻瀆者第521章 金蓮第583章 李靖的態度第422章 黃金冊第778章 一份名單第1101章 宰相西征第566章 富平公主的邀約第403章 你也配坐我前面?第386章 宰相之子獄中縊第892章 海賊島第1048章 底牌第1310章 凱旋第1308章 長風破浪會有時第648章 李二鳳第351章 瓦崗羣雄第157章 血濺金殿第1000章 呂宋金幣寶船第1078章 臂生龍鱗第748章 武懷玉三槍定嶺南第111章 夜叩宮門第1130章 駕崩第297章 中邪的李三娘第195章 魏徵相求第987章 位列凌煙閣第440章 失蹤的萬兩黃金第1153章 勿動,動則滅國第394章 長安新貴高難攀第1020章 他急了第95章 秘密武器第960章 龍園勝雪第654章 百媼第488章 死葬北邙第942章 姑娘第1195章 疏勒王第149章 激戰咸陽第360章 老當益壯再逢春第844章 樊樓第1185章 熱海道第603章 如願以償第133章 金殿請婚第858章 黃浦島上講武堂第1019章 論功行賞第404章 鼻子被打歪了第123章 奉旨進京第346章 爭路第528章 長刀出鞘飲血還第548章 捷報驚醒天子夢第1284章 禍水東引第1211章 斬將奪旗再立功第1051章 武家有女初長成第618章 三尺白綾縊陰山第572章 全軍覆沒第788章 掌摑太子第579章 久別重逢勝新婚第751章 屠萬是爲雄第731章 宋平郡公第946章 兄弟謀第502章 剪辮易服歸大唐第9章 棄籍投附第365章 是債券還是紙錢第345章 懷玉入京第1133章 不慌第438章 柴氏舊奴馬三寶第66章 出征隴右第901章 這就有些過份了第315章 幾個賬本第736章 分封武氏(感謝jly69)第1292章 這是誰的部將第925章 民所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