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元從禁軍

第2章 元從禁軍

午後。

崖底樹蔭下,那人已在武懷玉的銀針下醒來。

兩人大眼瞪小眼,良久無言。

剛纔短暫的交流後,信息實在太過爆炸,可又不得不信,畢竟那詭異的迷霧都能把他從寒冬帶到盛夏。

“你說因太子李建成和齊王元吉作亂,秦王李世民三天前起兵在玄武門誅殺了他們?”

懷玉雖說以前大學讀的不是歷史學專業,學的是管理學專業,可也知道玄武門之變,更知道那是大唐武德九年之事,那是千多年前的大唐開國之初啊。

要是說晚唐的什麼二王八司馬事件、甘露寺之變可能不是記得那麼清楚,可只要瞭解點唐朝的人,誰不知道玄武門之變呢。

自己怎麼就到大唐了?

受傷的騎士聽到他直呼秦王名諱趕緊制止,“怎可直呼秦王名諱?而且也不可再稱建成和元吉爲太子、齊王,得稱罪庶人建成、罪庶人元吉。”

懷玉看到他這麼激動的樣子,想起來古人要爲尊者諱的禮法,勝者爲王敗者寇,玄武門之變雖然明顯是兄弟相爭,是李世民弒兄殺弟奪權,可建成失敗了他最後成功了,這史書自然就由他來書寫。

玄武門事變雖纔過去三天,但卻早定了性,是廢太子建成和元吉作亂謀反,秦王李世民起兵誅殺亂臣賊子,維護朝綱保護皇帝。事件當天,皇帝李淵就下詔讓秦王節制天下兵馬且執掌軍事庶政,同時也下詔將死去的建成、元吉從皇族族譜中除名,廢爲庶人草草收葬,兩人的兒子也都被李世民斬盡殺絕。

現在還喊建成爲太子,那就是立場有問題。

“你這明光甲不錯,要不是這甲,你性命早沒了。”武懷玉趕緊轉移話題,他說着拿起一塊大身甲板,這上面有塊拋光打磨的都能當鏡子用的圓甲片,這就是大唐明光鎧的標誌。

身甲板拿在手上極有份量,這樣的身甲有左右各一塊,每片中心一塊銅圓護。

背甲則是一整塊,胸甲背甲在兩肩用帶扣聯,甲帶由頸下縱束至胸前再向左右分束到背後,然後再束腹帶,腰帶下左右各一片膝裙,兩肩披膊有兩層。

整套明光甲還有頭盔、護頸和護耳。

這厚鎧甲救了騎士的命,特別是身甲背甲更是擋住了數次要害攻擊,只在甲上留下許多驚人痕跡,其它部位雖也有數處被箭、槍所傷,可魚鱗鐵甲葉和牛皮內襯也擋下大部份傷害。

當然,那騎士若沒遇到武懷玉,僅是失血也會要了他的命。

騎士看着懷玉手裡拿着的甲片,有些自豪的道,“這是三天前玄武門之亂平定後,秦王殿下提拔我爲北門屯營百騎後特賞賜與我的,這套明光甲足用一千八百片魚鱗甲和七百二十片長條甲編成,還有三塊圓護甲,製造一副這樣的明光甲,需要二百八十個工日,我這副甲重達五十斤,可是衛府校尉級武官才能配備,我們百騎雖僅爲從九品下階,但百騎卻是秦王從三萬北門屯營禁軍裡精選百名驍勇忠誠爲近侍,才能破例得此甲······”

說到這些,他十分激昂,面色都通紅起來。

選爲百騎後,直接授從九品下階,並賜校尉明光甲,甚至還額外賜豹紋鞍,虎紋衫。

武懷玉見他過於激動,趕緊安撫他冷靜,千萬別把傷口給崩開了。

他默默的記下這些關鍵的信息。

李世民是一代狠人啊,十六歲帶兵打仗,如今二十幾歲直接把哥哥弟弟包括老子都幹翻,雖然現在還稱秦王,可實際已經掌控了朝堂。而知曉歷史的他更清楚,未來的李世民更加了得,統一天下,北伐突厥,打的草原部落都得喊他天可汗。

只是自己怎麼就突然來到了大唐?

這恍如一夢,卻沒有醒的半點跡像。

老道讓自己下山往北去,難道也是早就預料到這一切了?

“冒昧請問尊姓大名?”騎士終究還是忍不住再次詢問武懷玉的身份,自他醒來後已經問過幾次了,但武懷玉聽說這是大唐後,便很謹慎的一直在反套騎士的話,並沒有正面回答自己的身份。

面對他的再次詢問,他心裡猶豫着。

“在下武青陽。”

騎士似對這個答案有些失望,盯着他追問,“這是道長本來名字?”

“我算半個出家人,武是我本姓,道家出家也不改本姓,青是我們門派我這輩的字輩,青陽這名是師傅所賜。”

“那道長可是還有俗家本名?”

看他這般急切追問,武懷玉猶豫了許久最後還是點頭,“我俗家姓名武懷玉。”

騎士激動的一把撲了上來,把懷玉嚇了一大跳,還以爲屍變成喪屍了呢。

“懷玉,果然是你,我是阿兄懷義啊,你怎麼不認得阿兄了,”騎士抱着武懷玉大聲的喊道,說着甚至大顆落淚。

懷玉愣了。

阿兄?

“你真不記得了嗎,你看看阿兄的臉,這九年來我是時刻都惦記着你,咱阿耶阿孃雖然表面上從不提起你,可每年你誕日,還有過年的時候,還有九年前你被帶走的日子,阿耶阿孃都會在桌上給你擺一副碗筷,會給你做你以前最喜歡的胡麻煎餅······”

“九年了,你長大了,可阿兄還是一眼就認出了你,你仔細看看阿兄,咱們長的一模一樣,雖然我比你黑,可你看左鼻樑這顆小痣,你有我有,咱阿耶也有,不會錯的。”

懷玉搖了搖頭。

他也不明白這是怎麼回事,這又不是魂穿,怎麼這還來個大唐的哥哥?

騎士卻不肯放棄,“也許是九年前那次落水讓你不記得了?”

他抱着武懷玉不肯撒手,“二郎,我是阿兄懷義啊,咱們老家本是河東幷州文水的,九年前咱阿耶與咱武氏族人一起隨陛下從龍起兵,一路打進長安,之後阿耶奉旨留駐長安,安家在渭北白渠畔的三原,與三萬留下的義軍成爲天子元從,輪番宿衛北門·······

去年阿耶滿六十大壽,我也過了二十一歲正式成丁,阿耶便以年老乞退,按咱們元從禁軍慣例讓我接頂入禁軍屯營,年後我便正式進了屯營,我正月當第一番,這月輪第二番當值·····”

騎士很激動,認定懷玉就是他的兄弟。

“當年父親隨陛下入長安後留駐長安,來信幷州老家,讓全家遷移三原新家落戶,我們一家跟着其它族人同鄉等南下,過黃河風凌渡的時候,二郎你卻意外掉落黃河,那次都怪我,是我沒看顧好你才讓你落水的。”

說到這,騎士很自責,九年了也不能釋懷。

“幸好族人及時把你救起,可晚上你卻渾身發燙還說起胡話,我們請了大夫卻也束手無策,恰好路過一老道,他說可以帶回終南山道觀救治,還說要收你爲徒。阿孃無法,也只得答應,我們留下了三原新家地址,說等到新家安置好就來看你,可等阿耶阿孃他們半月後進終南山,卻只看到被燒燬的那道觀,還有些遺留屍骨······”

“阿耶阿孃他們都不信你沒了,這些年一直都還在打聽尋訪。”

他指着懷玉的鼻子,“你還記得我們小時,有個算命的曾對阿耶說我們左鼻有痣,說這痣傷運勢有疾厄,阿孃聽了便要把我們的痣燙掉,那時你才三歲我六歲,嚇的我們大哭,最後還是阿耶勸說,阿孃才罷了,你不記得了嗎?”

武懷玉看他這激動的樣子,再看看他那跟自己幾乎一樣的臉,還有那顆小痣,心裡也直犯嘀咕,事上怎麼有這麼恰巧的事,兩人不僅長的一樣,而且他居然還有一個叫懷玉的二弟,今年應當是十八歲。

自己雖然二十多歲了,但長相白淨,說十八估計也有人信,畢竟對面這騎士說他今年二十一,可懷玉看他的臉卻像是三十一。

或許這是冥冥之中早有安排?那個懷玉早被賊匪所害,自己卻穿越到此。

武懷玉低頭瞧瞧自己,道袍道鞋,拂塵寶劍。

再扭頭看了看在一邊樹蔭下愜意吃瓜看戲的騾子‘青牛、白馬’和狗子‘老虎、獅’子。

莫名來到大唐,意外救起這騎士,也許順勢認下這大哥?這樣一來,也算有了個身份?他弟弟可能真的被害了,自己頂替倒沒什麼隱患,也能安慰他們一家子?

“我,我一直跟師傅在山裡修道,不記得九年以前的事了,師傅說我九年前生過一場大病,腦子都差點燒糊塗了,把以前的事情都給燒忘記了。”

“你師傅在哪,帶我去,他肯定是記得當年的事,記得我們一家的,我要問問他,當年既然在賊匪下逃脫,這九年爲何不來找我們,爲什麼不告訴你身份。”

“師傅昨晚羽化昇仙,遺言讓我下山往北,沒交待完便羽化了,沒想到下山便遇到你·······”

一句不記得以前事,然後師傅又死了,讓他進退自如。

武懷義聽到這解釋,反而更加確信了,一模一樣的長相,終南山上下來,一身的道袍,這不是他的二弟又是誰。

“二郎啊,我們找你找的好苦啊,真是老天有眼,不僅讓我們兄弟再重逢,還讓你救了我一命,阿耶阿孃要知曉,不知道得多高興·····”

長的有點成熟老成的武懷義,也是堂堂的天子元從禁軍,還是李世民新選的百騎侍從,身受重傷都沒落一滴淚,可這會卻哭的鼻涕眼淚嘩啦啦。

武懷玉都不由的有幾分觸動,這兄弟感情真好。

“回家,阿兄帶你回家,咱們回家!”懷義摟着懷玉不放。

“你傷這麼重別亂動。”

“二郎放心,這點傷要不了我命,薛萬徹那狗賊,這賬回頭跟他們算,你扶我起來,咱們趕緊回長安,我先去向秦王殿下覆命,稟告薛賊蹤跡,然後就帶你回家。”

“二郎,你放心吧,馬上你就能回家了,咱們家現在渭北三原有田有地,日子好着呢,你也不用再當什麼道士了,回家讓爹給你報戶籍,以後咱們一家團團圓圓的·······”武大郎扶着懷玉就要起身。

武懷玉勸都勸不住,也只好把他攙扶上騾子青牛,又把他的明光甲給收拾好背上,自己騎了騾子白馬,武懷義的那匹馬已經死了,只能把豹文鞍取下帶上,死馬也暫時顧不上了。

武懷義在前開路,武懷玉緊隨其後,兩隻狗左右隨從,他們往北而行。

往北,長安,難道老道說的往北是這個意思?

(本章完)

第569章 征服者第1020章 他急了第916章 先下手爲強第201章 三個妹妹要陪嫁第342章 榆林第56章 過三關第907章 他急了第625章 晉國公第181章 六騎會盟第1012章 宣戰第251章 楊家第1194章 五汗並立第243章 貞觀大吉第1053章 俱爲臣妾第121章 猛龍過江第1317章 文武聖皇帝第812章 預謀退路第636章 步步驚心第404章 鼻子被打歪了第436章 空手套白狼第628章 彈劾第223章 榮升館主第618章 三尺白綾縊陰山第827章 武氏兄弟的雄心第55章 飄風戲月第373章 蘭陵公主賜武家第1224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第450章 捉錢宰相崇佛公第392章 海中的大明帝國第1250章 乞公等高擡貴手第212章 訂婚五姓女第1117章 願請長纓第96章 玄符驚雷第1249章 天字一號特大案第658章 攤丁入畝第1099章 紙上談兵第1019章 論功行賞第155章 不能忘本第1290章 長槊侵天半輪刀耀日光第1247章 國舅復出大開殺戒第15章 牛刀小試第887章 武氏海賊團第571章 不好,中計了第284章 城鹽州第651章 試點第1023章 不急,再等等第351章 瓦崗羣雄第322章 山鹿第8章 萬壽長鳥第371章 百鬼夜行城南窟第205章 鬥米二三錢第701章 蒼山洱海的交易第721章 臣服第36章 長安居第287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65章 浮子宴上建鄉團第298章 段閻王和武大人第390章 好勇鬥狠小舅子第803章 惱羞成怒侯君集第354章 截殺第1158章 迷宮寶藏第1088章 魏王李泰錢萬貫第783章 惑亂東宮第239章 師弟侯君集第527章 襖祠鐘鼓激鬥志第1056章 一百年,不許變第642章 以身飼狼第680章 聽雨樓裡會故人第14章 烏雲踏雪第796章 三王一相第142章 去天五尺第580章 鳥賊第650章 祖孫三第397章 君雖不君,臣不可以不臣第1149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1055章 垂臂失禮第565章 第九個義子第131章 妻妾成羣第999章 武氏牽星術第772章 向死而生第19章 美人相贈第521章 金蓮第219章 清水衙門第793章 武二孃 皇后第759章 拿下第524章 幽州胡馬拓羯軍第556章 安東都護鎮三蕃第57章 畫符繪像第365章 是債券還是紙錢第995章 這份忠誠值得嘉獎第307章 拔刀必見血第1051章 武家有女初長成第96章 玄符驚雷第284章 城鹽州第689章 分家第224章 窮進士第488章 死葬北邙第1036章 進宮赴宴第1229章 一驛又一驛,驛騎如星流第453章 武相公家的規矩
第569章 征服者第1020章 他急了第916章 先下手爲強第201章 三個妹妹要陪嫁第342章 榆林第56章 過三關第907章 他急了第625章 晉國公第181章 六騎會盟第1012章 宣戰第251章 楊家第1194章 五汗並立第243章 貞觀大吉第1053章 俱爲臣妾第121章 猛龍過江第1317章 文武聖皇帝第812章 預謀退路第636章 步步驚心第404章 鼻子被打歪了第436章 空手套白狼第628章 彈劾第223章 榮升館主第618章 三尺白綾縊陰山第827章 武氏兄弟的雄心第55章 飄風戲月第373章 蘭陵公主賜武家第1224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第450章 捉錢宰相崇佛公第392章 海中的大明帝國第1250章 乞公等高擡貴手第212章 訂婚五姓女第1117章 願請長纓第96章 玄符驚雷第1249章 天字一號特大案第658章 攤丁入畝第1099章 紙上談兵第1019章 論功行賞第155章 不能忘本第1290章 長槊侵天半輪刀耀日光第1247章 國舅復出大開殺戒第15章 牛刀小試第887章 武氏海賊團第571章 不好,中計了第284章 城鹽州第651章 試點第1023章 不急,再等等第351章 瓦崗羣雄第322章 山鹿第8章 萬壽長鳥第371章 百鬼夜行城南窟第205章 鬥米二三錢第701章 蒼山洱海的交易第721章 臣服第36章 長安居第287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65章 浮子宴上建鄉團第298章 段閻王和武大人第390章 好勇鬥狠小舅子第803章 惱羞成怒侯君集第354章 截殺第1158章 迷宮寶藏第1088章 魏王李泰錢萬貫第783章 惑亂東宮第239章 師弟侯君集第527章 襖祠鐘鼓激鬥志第1056章 一百年,不許變第642章 以身飼狼第680章 聽雨樓裡會故人第14章 烏雲踏雪第796章 三王一相第142章 去天五尺第580章 鳥賊第650章 祖孫三第397章 君雖不君,臣不可以不臣第1149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1055章 垂臂失禮第565章 第九個義子第131章 妻妾成羣第999章 武氏牽星術第772章 向死而生第19章 美人相贈第521章 金蓮第219章 清水衙門第793章 武二孃 皇后第759章 拿下第524章 幽州胡馬拓羯軍第556章 安東都護鎮三蕃第57章 畫符繪像第365章 是債券還是紙錢第995章 這份忠誠值得嘉獎第307章 拔刀必見血第1051章 武家有女初長成第96章 玄符驚雷第284章 城鹽州第689章 分家第224章 窮進士第488章 死葬北邙第1036章 進宮赴宴第1229章 一驛又一驛,驛騎如星流第453章 武相公家的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