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6章 與民爭利

大姐做的槐葉冷陶,是武懷玉夏天最喜歡的美食,涼爽美味還下火。

武懷玉打下手,把洗好的槐葉搗爛,再用紗布擠出碧綠的槐葉汁水,大姐把濾好的汁水加入麪粉中揉麪,

反覆的揉,再擀成面片,然後切成細麪條。

瓔珞等府裡大點的姑娘便也在旁邊跟着學習揉麪擀麪,而年紀更小些的武琉兒與晉陽公主卻是十萬個爲什麼問不完,還把這麪糰當成了玩具,捏起了各種兔子小犀牛。

鍋裡燒水,煮熟麪條,撈起過涼水,澆上燒熱的胡麻油,然後放去冰窖冷藏,等到吃的時候取出再拌上調味料,就成了爽心適口的夏日美食。

“看大姐做槐陶真賞心悅目。”懷玉稱讚道。

“這翡翠面還是王姨娘教我的,本是宮廷食品,夏日朝會廊食,皇家御廚供給朝官的食物中,就有這道冷陶。”武玉娥手腳麻利,煮好一鍋撈起過涼,又立馬下入一鍋。

“嗯,夏日散朝後的廊食確實有槐葉冷陶,不過我覺得御廚們做的都不如大姐你做的好吃。”

皇家御廚做的冷陶很精緻,甚至宰相們吃的槐陶,還會加鱸魚、蝦肉等做成的澆頭,甚至會特意製作冰碗來呈冷陶,冰鮮涼爽。

可武懷玉卻始終覺得還是大姐做的槐葉冷陶味道更勝一籌。

“其實我做的冷陶,除了槐葉汁,還加了樣東西,甘菊汁。”

甘菊汁味微苦,甘香,甘菊也是一味藥材,有潤肺、退肝火的作用。

在槐葉冷陶裡,再加入點甘菊汁,能夠讓涼麪味道更豐富,色香味更佳。

“原來如此,我說總是感覺味道有些不一樣呢。”懷玉哈哈大笑。

今天武家給設宴爲秦瓊、程咬金接風,

也沒什麼大魚大肉,

很家常,

主食是蒸槐花玉米麪窩頭,然後是槐葉冷陶涼麪,

再就是湯鮮肉爛碗大如盆的水盆羊肉配上荷葉餅。

黃昏時分,

秦瓊帶着夫人興唐縣主和兒女們來了,程咬金也帶着續絃妻清河崔氏和兒女們前後腳來了,

姐夫馬周散衙後也是騎馬來到,

大姐玉娥早帶着孩子們先來了,今天這些美食就是大姐張羅的,

大嫂程氏也帶着孩子來了,二姐三姐也帶着老公孩子來了,四妹婉娘也帶着孩子來了。

此外,也沒再請其它客人。

一家人吃頓簡單的飯,

主要是聚聚聊聊。

大姐做的這幾道美食老少都喜歡,

這悶熱的夏天,來上一碗冰冰涼涼的槐葉冷陶,不知道多舒服,簡直是透心涼。

而水盆羊肉加荷葉餅,更是不僅美味還吃法多樣,比如可以把荷葉餅切開,把燉爛的羊肉放在裡面,這就是肉夾饃了。

又或者把荷葉餅掰碎了放羊肉湯裡泡着吃,這又成了羊肉泡饃。

肉嫩湯清,碗大如盆,

老程和秦瓊都是非常喜歡,湯鮮肉美,喝的直冒汗,連連叫好。

“今天天不亮就選的羊,宰殺好後用涼進水浸泡了半早上,把血水都給浸泡出來了,然後下鍋燉了一早上,加入了十多種香料,最後折骨分肉·····”

唐人喜歡吃羊肉,關中人更喜歡,

貴族們更是隻吃羊肉,視豬肉爲賤肉不肯吃的。

這水盆羊肉武懷玉也喜歡吃,選的羊本就是上好的新鮮鹽州灘羊,現宰現做,還加了十來種香料燉煮,沒有半點羶味。

湯鮮,肉嫩,誰吃了都喜歡。

大口咥面,

大口喝湯,

老程覺得唯一美中不足之處是,今天是來做客,要是在自家,這會就應當端着這盆大的碗到門口去,

蹲着吃。

那才香,那才帶勁。

“你家這水盆羊肉是真鮮,”

老程讚不絕口,

飯後,老程揉着肚子,有點撐着了。

饒是他腰帶十圍,武將食量大,可今天武家幾樣簡單的食物,卻讓他還是沒控制住嘴,吃多了。

“走,散散步消消食去。”

老程跟女兒聊了幾句,逗弄了會外孫外孫女,便叫上懷玉和秦瓊去花園散步。

此時夕陽已經完全落下,

晚風徐徐,

有知了還在鳴叫。

“這次讓我哥倆回朝,是二郎你的主意吧?”老程開門見山,“要我哥倆做什麼,給太子保駕護航嗎?”

秦瓊也問,“可是又出了什麼事?”

“也沒什麼,就是有些傢伙賊心不死,我呢也就順便敲打了下他們,不過召你們回朝,其實也沒啥大事,就是覺得你們也該回朝了,在京與妻兒團聚,該享享福了。”懷玉笑道。

老程拍了拍圓滾滾的肚皮,“有啥需要我做的,不用那麼客氣,直說便是。”

“兩位回了朝,就足以威懾許多人了。”懷玉也直言。

“那沒必要讓我們兩個兼東宮左右衛率吧?我還以爲我們在外,朝中發生了什麼大變化,需要我們出手了。”

“你們坐鎮就好。”

秦瓊問,“太子殿下還好吧?”“最近有些消沉,不過還好,”

召秦瓊、程咬金回朝,這是皇帝旨意。

不過這幕後有着許多不爲人知的隱情,甚至是經歷着不見硝煙的戰爭,

要就如武懷玉所說的一樣,

他們兩人回來,其實不是皇帝或武懷玉需要他們動手,還沒到那地步。

但也是釋放出了足夠的信號,

加上張亮、韋挺等人的調整,

這一輪其實就是對稍有所擡頭的所謂魏王黨一個沉重的打擊。

魏王本來今年要出京之國就藩,可年前皇帝旨意讓魏王再留京三年,推遲就藩,而且當時得到此旨的就魏王一人。

而偏偏當時皇帝遣長孫國舅外出爲洛州都督,武懷玉也免去差使改都督廣州,

這讓侯君集韋挺等不少人誤解了,

這纔有了後面的這些動作,

也有了武懷玉和長孫無忌爲代表的太子黨的迅猛反擊,

WWW●тt kΛn●¢ o

皇帝自是將這一切看在眼中,

張亮貶安南都護,韋挺貶蒲州刺史,王珪、杜楚客免去魏王府兼職,都是在釋放明確的信號。

而秦瓊程咬金入朝,擔任要職,併兼任東宮率,也只是進一步明確。

皇帝也有些看不慣太子最近的狀態。

於是這天早朝後,皇帝召來太子,交給了他一個任務。

“懷玉請廢捉錢令史,朕深思熟慮後,覺得當廢。現在朝廷擬了個計劃,不僅要罷撤長安七十餘司諸衙的六百餘捉錢令史,也要徹底罷撤內外諸衙的所有捉錢令史,

大抵可能涉及上萬捉錢吏,

除此外,就是還有一大筆公廨本錢。

懷玉提議是要把這些公廨本錢投到戶部錢莊、常平倉等做本錢,再另外撥一筆錢糧擴充本錢,這些本錢就用來發放青苗貸、助農貸等,幫助百姓生產,甚至要再建一所工商錢莊,面對工匠商賈借貸,提供幫助······”

這個事情要理清做好,並不簡單,牽涉很廣,

李世民信任武懷玉的能力,

他希望太子也加入到武懷玉的這件事情中,跟着一起學習,既能增長見識和能力,也能幫助他走出這段低谷。

“有什麼不懂的地方,你就多看多聽多問多學,武懷玉是你老師,伱好好跟他學習。”

太子便去民部找武懷玉。

武懷玉正跟屬下商議這件大事呢,

首先就是牽涉到上萬的捉錢令史,這些捉錢令史,正式流外吏身份的其實也就是京師的這六百多人,

但是還有上萬的捉錢吏,要麼是以其它身份調來捉錢,要麼就是編外的,臨時的,總之都是確實存在的。

現在要清退這些人,也不是說一句話就行,得安置。

武懷玉的方案就是戶部錢莊要擴大規模,向各州縣擴建分號網點,本身也需要很多人手,

所以可以讓這些捉錢吏,轉到錢莊來,當然身份肯定就不一樣了。

以前是流外吏,或是編外吏,京司諸衙的捉錢吏,甚至捉錢表現好就能夠授官,簡直終南捷徑。

可以後成爲錢莊的員工,那就頂多算是事業編了,工錢福利什麼的會有保障,但絕不可能再有吏身,甚至能捉錢授官。

還有一個問題是要限期內清理如今各地放貸的公廨錢,這筆賬要清理出來,結算掉,不能留下爛尾禍國禍民。

再其次,就是武懷玉計劃這次不僅要擴大戶部錢莊規模,還要新建農業錢莊和工商錢莊,

他還計劃籌集一千五百萬貫錢,做爲這三大官營錢莊的本錢,用來提供放貸業務。

把原來常平倉的糧食儲備等,都理清楚來,常平倉迴歸本來,保持其平抑物價,賑濟百姓的基本作用。

豐年時適當擡高價格買糧,防止穀賤傷農,在荒年適當降低價格賣糧,幫扶百姓。

常平倉不再放青苗貸等,

當然,百姓若有困難時,還是可以向常平倉借糧,利息還是要付的,但相對民間要低,而且借糧還糧,不會反覆剝削百姓,這樣既維持常平倉的健康運行,也能更多幫助百姓,還能調整糧食布匹等大宗商品市場價格。

借錢放貸這個事,以後就交給三大錢莊,戶部錢莊、農業錢莊、工商錢莊,或也叫民部錢莊、少府錢莊、太府錢莊。

這三大官營錢莊主營業務就是放貸,各有側重,短期中期長期幾種借貸業務,不會跟公廨錢放貸一樣搞什麼抑配任務,利息也不會太高,

有需要的就來貸,純屬自願。

當然,可能也會需要一些擔保之類的,

但也是給予百姓甚至工商在這方面的一個服務幫助,而朝廷也還能獲得借貸的利息。

公廨錢放貸,五萬錢,一月是四千利,一年則是翻番。

而武懷玉計劃的三大錢莊的借貸利息,是有一定的幫扶性質的,因此各類借款有限制,利息是年利兩分,

一年息是百分之二十,相比公廨錢放貸,只有其五分之一。

而工商類的借貸要高些,最低二十,最高四十,仍只有公廨貸的四成。

相比起民間普遍的倍利,九出十三歸,甚至是羊羔利、驢打滾這種複利,那是好太多。

“這會不會與民爭利?”承幹聽武懷玉介紹了一番後,突然這麼問道。

武懷玉都讓他給問的無語了,

動不動就與民爭利,不過是有些別有用心之人,或是說某些被觸及的既利利益集團的一個旗號罷了。

“臣請問太子殿下,朝廷籌集錢糧資金,用來向民間百姓商賈提供借貸支持,解他們燃眉之急,甚至是扶持其生產發展,

利息比以前公廨錢少了許多,比民間借貸少的更多,

這怎麼還會被稱爲與民爭利?

是覺得百姓商賈以後有困難都會優先來找我們官營錢莊借貸,不借私人高利貸,所以就叫與民爭利了?”

“殿下,誰纔是真正的民?”

第1172章 赤心向唐第1062章 白鹿塬上第97章 隴西會師第708章 百日第796章 三王一相第472章 慶餘年第537章 封邑九百大都督第1234章 急報驚倒天可汗第516章 北巡出塞第209章 帶刀入殿罪當斬第1277章 御駕親征第894章 他鄉遇故知第382章 武氏豈能任宰割第151章 從龍立功第207章 武氏塢堡第726章 躁動的武將第884章 高句麗遊女第95章 秘密武器第1106章 告密第639章 金殿混合雙打第122章 勤王討虜第51章 忽冷忽熱第732章 容州都督第640章 今天敢打侯君集,明天就敢造反第884章 高句麗遊女第122章 勤王討虜第268章 龍顏大悅第169章 圍獵青狼第1216章 安祿山發配安國第626章 磧口第594章 激進的太子第766章 有點欺負人第863章 樊樓宋江第1028章 我花開罷百花殺第1097章 三年之後第619章 窮追不捨鐵建山第543章 車輪鏖戰絞肉場第582章 美好的清晨第516章 北巡出塞第549章 決戰暴風雪之夜第27章 打虎親兄弟第26章 公侯世家第1191章 雙雙愁淚沾馬毛第485章 自請外出第916章 先下手爲強第480章 雲家的追隨第207章 武氏塢堡第273章 邀約第48章 名達天聽第310章 曹太公第1021章 點將授封第230章 皇帝悶鳥第1050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52章 微服私訪第223章 榮升館主第846章 生活難熬吃頓生蠔第527章 襖祠鐘鼓激鬥志第81章 由我接管第1002章 神行太保第1093章 皇帝話裡有話第1050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1042章 無力迴天第626章 磧口第615章 幽州軍第888章 浮海遼東第663章 多少年沒見過這樣的事了第804章 臣懷玉曰第848章 欲拔貧詣徐聞第878章 停封第968章 皇帝又開始折騰了第39章 東市現寶藏第933章 有一威鳳第231章 家族未來 武二孃第941章 人傻錢多速來第1006章 夜航南海第912章 安平堡第968章 皇帝又開始折騰了第994章 罪已詔第530章 軒轅臺下釋兵權第509章 幽州十八軍第100章 奏捷請功第522章 淮南公主第590章 穀賤傷農第502章 剪辮易服歸大唐第969章 武懷玉當列幾等?第853章 海中夷洲換江州第917章 邀戰第427章 金榜題名爭捉婿第1301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270章 開府第935章 割讓六國第51章 忽冷忽熱第962章 皇后的秘密第1085章 槐林五月漾瓊花第963章 最高機密第944章 紅衣住持第695章 武氏部曲第697章 朕聽說第162章 帶刀宿衛第71章 與狼爲伍
第1172章 赤心向唐第1062章 白鹿塬上第97章 隴西會師第708章 百日第796章 三王一相第472章 慶餘年第537章 封邑九百大都督第1234章 急報驚倒天可汗第516章 北巡出塞第209章 帶刀入殿罪當斬第1277章 御駕親征第894章 他鄉遇故知第382章 武氏豈能任宰割第151章 從龍立功第207章 武氏塢堡第726章 躁動的武將第884章 高句麗遊女第95章 秘密武器第1106章 告密第639章 金殿混合雙打第122章 勤王討虜第51章 忽冷忽熱第732章 容州都督第640章 今天敢打侯君集,明天就敢造反第884章 高句麗遊女第122章 勤王討虜第268章 龍顏大悅第169章 圍獵青狼第1216章 安祿山發配安國第626章 磧口第594章 激進的太子第766章 有點欺負人第863章 樊樓宋江第1028章 我花開罷百花殺第1097章 三年之後第619章 窮追不捨鐵建山第543章 車輪鏖戰絞肉場第582章 美好的清晨第516章 北巡出塞第549章 決戰暴風雪之夜第27章 打虎親兄弟第26章 公侯世家第1191章 雙雙愁淚沾馬毛第485章 自請外出第916章 先下手爲強第480章 雲家的追隨第207章 武氏塢堡第273章 邀約第48章 名達天聽第310章 曹太公第1021章 點將授封第230章 皇帝悶鳥第1050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52章 微服私訪第223章 榮升館主第846章 生活難熬吃頓生蠔第527章 襖祠鐘鼓激鬥志第81章 由我接管第1002章 神行太保第1093章 皇帝話裡有話第1050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1042章 無力迴天第626章 磧口第615章 幽州軍第888章 浮海遼東第663章 多少年沒見過這樣的事了第804章 臣懷玉曰第848章 欲拔貧詣徐聞第878章 停封第968章 皇帝又開始折騰了第39章 東市現寶藏第933章 有一威鳳第231章 家族未來 武二孃第941章 人傻錢多速來第1006章 夜航南海第912章 安平堡第968章 皇帝又開始折騰了第994章 罪已詔第530章 軒轅臺下釋兵權第509章 幽州十八軍第100章 奏捷請功第522章 淮南公主第590章 穀賤傷農第502章 剪辮易服歸大唐第969章 武懷玉當列幾等?第853章 海中夷洲換江州第917章 邀戰第427章 金榜題名爭捉婿第1301章 甲光向日金鱗開第270章 開府第935章 割讓六國第51章 忽冷忽熱第962章 皇后的秘密第1085章 槐林五月漾瓊花第963章 最高機密第944章 紅衣住持第695章 武氏部曲第697章 朕聽說第162章 帶刀宿衛第71章 與狼爲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