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章 邕州都督

第717章 邕州都督

五嶺之南,人雜夷僚,

富豪兼併,役屬貧弱,俘掠不忌,其性輕悍,易興迷節,憑恃險遠,隱伏巖障,恣行寇盜,略無編戶。

李世民沉吟。

朝廷對嶺南需要的是編戶齊民,是徵收稅役,

嶺南絕不能跟南中等地一樣,成爲羈縻自治之地,朝廷絕不允許,而且嶺南雖是南嶺阻隔,但現在既有靈渠聯通湘桂,也有梅關連通贛粵,再加上海上通道,以及廣交桂幾大核心重鎮,朝廷無論如何不會放棄,

更不允許如馮盎這樣的豪酋一直事實割據的。

嶺南的桂管地區,比之廣管地區,相對更原始和落後,開發程度更低,也更加動盪不安,

桂州都督府下,原先還設過一個南尹州都督府,只不過這個南尹府一直很尷尬,這本是朝廷爲照顧李光度勢力的一個權宜之計。

也是防止桂州都督府管轄區域過大。

可這南尹州(貴港)雖處鬱江幹流上,但卻不像潯州、藤州、梧州等有支流匯入,不具備縱深和腹地,因此,地理位置並不佳。

反之,容州當容江道要衝,扼守着嶺南南北最重要最便捷的陸上交通要道,可通江達海,區位優勢非常明顯。

隋末,桂州俚人大首領李光仕反隋,李光度就是其弟,在其死後成爲桂地最大俚帥,他與寧長真等向李靖投誠,朝廷設南尹州總管府,任其爲總管,

在貞觀二年,李光度還出兵幫助南扶州刺史陳龍樹擊敗羅竇洞蠻,奪回南扶州。

容州和南尹州相距不遠,

但純以區域來說,容州確實在交通上更有優勢,南流江通海,北流江入西江,

廣府、交府、桂府、容府、邕府,

李世民思索着,

想了半天,乾脆走到一面屏風前,那上面有一副大圖十道地圖,可看了會,還是覺得看不清楚,便叫人擡來嶺南道的那副分道地圖。

“高州呢?隸廣府還是容府?”

“當隸廣府,取消循府,”

李世民搖了搖頭,

“高州應當跟五府相當,”

馮盎的實力,總不能屈居陳龍樹之下。

不過李世民想了想,又不願意讓馮氏勢力過大,

一時猶豫。

“留馮盎在朝,高官厚祿,讓其嫡長子馮智戴回嶺南,任高州都督,”

“不夠。”李世民搖頭。

馮盎當初歸附朝廷,太上皇在其轄地置高羅春白崖儋林振八州,置高州總管府。

後來改爲高州都督府,

貞觀二年設儋州都督府,這個儋州都督府轄的就是八州中的儋崖林振四州,也就是海南島四州,以冼氏爲都督,也是爲分馮氏之勢。

“可以從高州中再分置恩、潘二州,再從羅州分出雷州和辯州,”

“把南扶州更名爲竇州,劃到高府,把白州劃給容府,”

這樣一來,高州都督府,便轄有高羅春潘恩雷辯竇,仍有八州,崖州都督府則轄儋崖林振四州,

馮智盎拜高州都督,然後馮盎諸子,分任高府下其餘七州刺史,

“衆建而分其勢,”

本來以馮盎的地盤來說,頂多分個三四州就很好,但現在要設十二州,搞出兩個都督府來,目的就是要分其勢。

把老馮留在長安,

他兒子雖多,但就算如馮智戴是嫡長子,年少就驍勇有謀,可他不是老馮,人又年輕,想要讓諸兄弟團結一心,肯定不如老馮。

就如馮盎跟兄長馮暄,就鬥了十幾年,都是爲爭奪家長之位。

馮冼兩家聯合,那是嶺南最大勢力,現在搞成兩個都督府,都是下都督府,冼家四州,馮家八州,兩家自然就沒那麼親密。

馮家八州,兄弟八人各領一州,自然也強過馮盎總管八州的時候。

至於說白州換竇州,

白州在雲開大山以西,在南流江流域,這裡原來是龐孝泰地盤,而竇州以前是瀧州陳氏地盤,

這個簡單的調換隸屬,實際上卻也是留着後手。

對於馮家來說,一直想奪取羅竇洞,這裡是他們核心高涼的屏障,要是被陳家完全控制,那就直接威脅到馮家根本。

而馮家原來奪取的白州,甚至羅辯雷等州地,其實以前也有些是欽州寧氏的地盤,

“如果馮盎留在朝中,那麼高府爲下都督府,隸屬於容府,倒也可以。不過如此一來,崖州都督府,應當改隸邕府。”

可說着說着,李世民倒自己搖了頭,

“乾脆,僅保管廣桂交和高容邕六府,其餘的都督府全部撤消,循州、南尹州、南康州、崖州、南德等府都撤了,” 李世民下定決心,

本來高府也不當保留,但考慮到馮家的實力,李世民打算先留一手。

“馮智戴高州都督,陳龍樹容州都督,”

“侯君集,就讓他去做邕州都督吧,”

李世民決定,

武懷玉順勢提出讓龐孝泰任端州刺史,李世民想了想也同意了。雖然這龐孝泰原是南州刺史,白州酋帥,但這幾年在朝中表現不錯,讓他去端州,也是正好協助武懷義。

“陛下,羅竇諸垌的南扶州改爲竇州,劃給高州都督府後,那麼溪垌蠻叛亂,就當由高州都督府負責平定,

待鎮壓平定羅竇洞諸蠻後,到時恢復州縣,編戶齊民,分田授地,徵收稅賦,朝廷也當在當地屯駐府兵,或是點選鄉勇團練。”

本來侯君集是要挑起羅竇垌蠻造反,然後他拉着李光度、陳龍樹去平亂,找機會還要跟馮盎幹起來,到時大亂一起,廣州都督府必然牽扯其中,

以侯君集的膽大包天,加上對武家的怨恨,武懷義這個廣州都督都很能控的住場,到時要是局勢糜爛,懷義這個新都督就當到頭了,甚至可能還要獲罪。

武懷玉也是想盡辦法要把侯君集踢離廣州,

當然不能讓嶺南大亂,也是符合朝廷利益的,嶺南要編戶齊民,要削弱豪酋,但得慢慢來,

急則生亂。

把馮盎召進京,很關鍵,

其實從馮盎這些年的行事來看,只要不是逼急了,這傢伙也是很能忍的,畢竟他當年在隋朝做過官,不僅侍從天子統領禁衛,還在內地當過太守,很清楚中原朝廷的強大。

懷玉跟馮盎雖沒見過面,但兩家是盟友,懷義現在廣州,也需要得到馮氏這坐地蛇的支持。

先拿那些小點的勢力動手,

比如說出兵攻打羅竇垌蠻,殺雞儆猴,再比如罷撤循州、南尹州、南康州、南德州、崖州諸都督府,

九府變六府,

先控制核心,再逐步打通水陸海交通線,

當朝廷在嶺南佈局落子,實力足夠後,就可以明牌了,到時收他們兵權,解散他們的私兵,甚至收繳他們的武器,

把嶺南地方官吏的任命權,重新收回到吏部,也就水到渠成,到時不管是編戶還是徵稅等,也就理所當然。

而不是現在,這麼大個嶺南,官方戶籍上的人口少的可能,甚至這點人口也基本上不納稅賦,

馮陳寧冼等豪酋,也僅是納點土貢。

第二天,

皇帝召集了宰相們廷議,

殿上,李世民讓武懷玉把昨天商議之事告訴大家,

嶺南要有大變,朝廷要真正對嶺南動手了,嶺南九府改爲六府,侯君集遷邕州都督,

加上廣州都督武懷義、交州都督丘行則、桂州都督李襲志,

六府僅有容州都督陳龍樹、高州都督馮智戴是嶺南豪酋了。

馮盎入朝,留京,

讓馮智戴做高州都督,

李光度等俚帥加階賜封,要麼入朝爲官,要麼就改調去廣交桂邕做佐貳,

這次朝廷要在嶺南開始編戶齊民分田授地徵收稅賦,甚至還要調兵南下屯駐,不再是如以前那樣半獨立的王國了,

就算是山裡的溪垌蠻,以後慢慢的也要置縣設鄉,編戶齊民,

一場殘酷的戰爭要開始了,

誰敢阻攔,那就要面對朝廷的雷霆討伐。

當然這也有個過程,有個時間表。

對於皇帝的這個決心,宰相們幾乎都是贊同的,

雖然當初馮盎和談殿戰爭的時候,不少人彈劾說馮盎割地叛亂,要朝廷發兵征討,李世民也計劃出兵十萬,但最後魏徵勸說下,只是派了朝廷使者前往安撫。

說到底那個時候朝廷也只是無力在沒解決突厥的時候,在嶺南挑起戰火,哪怕明知馮盎他們是什麼情況,可只要他們沒公然舉旗反唐,也只好睜隻眼閉隻眼,先對付眼前敵人要緊,

但現在,是時候收拾嶺南了。

魏徵這次沒反對,因爲皇帝也沒說馮盎或是陳龍樹還是誰是叛亂,甚至要給馮盎加官晉爵,

朝廷只是要在嶺南設州置縣、編戶齊民、徵收稅賦、推行律法甚至是駐兵派官,這些都是理所當然的,如果連這些都做不到,那嶺南確實就算不得大唐治下疆土,頂多是羈縻之地,

朝廷是絕不容許的,

在桂府邕府交府,治下的一些偏遠之地,雖然朝廷也會招撫蠻酋,設一些羈縻州縣,但那只是權宜之計,

有條件就還得編戶齊民。

不管是談殿這樣的俚帥,還是馮盎這樣的豪酋,他們若是敢反抗阻攔,那就是叛亂了,朝廷討伐也就名正言順,

這其實就是一場削藩之戰,

就看誰有足夠的定力,誰有足夠的眼光,

可終究大勢不可擋。

張亮坐在那裡,想着侯君集這廣州長史也沒做多久,這就升邕州都督了,而且皇帝剛纔說,侯君集這邕州都督還是武懷玉舉薦的。

他目光悄悄打量着武懷玉,覺得還真是很有意思。

(本章完)

第915章 流求守捉郎第554章 人人懷疑的大捷第306章 吸毒療傷第1175章 風雪奔襲第86章 臨危受命第467章 遇藥王第866章 開拓者第1293章 遼東城陷落第748章 武懷玉三槍定嶺南第202章 揣着玉米進宮第340章 暴食熊羆第297章 中邪的李三娘第621章 金蟬脫殼圍不住第534章 今日錦上更添花第559章 奚馬奚琴奚公主第1138章 無敵第1310章 凱旋第1274章 水落石出第911章 你怎麼就不懂我的良苦用心呢第736章 分封武氏(感謝jly69)第818章 太子攝政第483章 泄露禁中語,貶第482章 臣,請斬武懷玉第853章 海中夷洲換江州第428章 聯盟第592章 微服私訪第950章 輟朝五日第533章 大雪初晴日半曛第327章 奔則爲妾第837章 舉旗招兵又買馬第1027章 天下豈有四十年之太子乎第930章 一封急報第772章 向死而生第1124章 改旗第1026章 小呂宋第1214章 當堂對質龜茲宮第1164章 撞刀口第1154章 庭州第622章 來都來了第204章 皇上又來了第873章 我,李世民,有資格封禪泰山第149章 激戰咸陽第779章 橫刀奪愛第721章 臣服第195章 魏徵相求第633章 天可汗第941章 人傻錢多速來第1130章 駕崩第1210章 關門打狗無處逃第264章 雙旌雙節第273章 邀約第394章 長安新貴高難攀第1127章 都護第1211章 斬將奪旗再立功第1013章 呂宋侯有令第85章 突厥入關第1160章 雙生公主第611章 可恨可恨第1216章 安祿山發配安國第544章 賭徒頡利輸紅眼第120章 水裡撈銀第1044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734章 朝滄梧而夕北海第826章 書中自有黃金第1043章 晦日歸天白人罪第1139章 輪臺第961章 驚之以威武第141章 一步登天第367章 貞觀天子欲分封第953章 三頭六臂第1245章 靜待一樹花開第1008章 因爲值得第956章 進京第244章 四大天王 八大都督第787章 各領一鎮第661章 象牙侯第40章 一計接一計第971章 步子有些大了第649章 分紅第1119章 沙陀人第1049章 聯手第638章 擅殺第1232章 五百里加急洛陽第295章 風塵三俠第60章 太子特授第922章 納貢第1137章 二桃殺三士第531章 金屋藏嬌歸厚坊第674章 魏徵的新法第828章 一更到三更第335章 聖天子指腹爲婚第1215章 節度西域十一鎮第76章 懷玉校長第702章 少倜儻有大志第998章 南海郡夫人第1156章 赤心第1307章 火炎昆岡玉石俱焚第1268章 蘇定方必敗無疑第915章 流求守捉郎第18章 高攀不起
第915章 流求守捉郎第554章 人人懷疑的大捷第306章 吸毒療傷第1175章 風雪奔襲第86章 臨危受命第467章 遇藥王第866章 開拓者第1293章 遼東城陷落第748章 武懷玉三槍定嶺南第202章 揣着玉米進宮第340章 暴食熊羆第297章 中邪的李三娘第621章 金蟬脫殼圍不住第534章 今日錦上更添花第559章 奚馬奚琴奚公主第1138章 無敵第1310章 凱旋第1274章 水落石出第911章 你怎麼就不懂我的良苦用心呢第736章 分封武氏(感謝jly69)第818章 太子攝政第483章 泄露禁中語,貶第482章 臣,請斬武懷玉第853章 海中夷洲換江州第428章 聯盟第592章 微服私訪第950章 輟朝五日第533章 大雪初晴日半曛第327章 奔則爲妾第837章 舉旗招兵又買馬第1027章 天下豈有四十年之太子乎第930章 一封急報第772章 向死而生第1124章 改旗第1026章 小呂宋第1214章 當堂對質龜茲宮第1164章 撞刀口第1154章 庭州第622章 來都來了第204章 皇上又來了第873章 我,李世民,有資格封禪泰山第149章 激戰咸陽第779章 橫刀奪愛第721章 臣服第195章 魏徵相求第633章 天可汗第941章 人傻錢多速來第1130章 駕崩第1210章 關門打狗無處逃第264章 雙旌雙節第273章 邀約第394章 長安新貴高難攀第1127章 都護第1211章 斬將奪旗再立功第1013章 呂宋侯有令第85章 突厥入關第1160章 雙生公主第611章 可恨可恨第1216章 安祿山發配安國第544章 賭徒頡利輸紅眼第120章 水裡撈銀第1044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734章 朝滄梧而夕北海第826章 書中自有黃金第1043章 晦日歸天白人罪第1139章 輪臺第961章 驚之以威武第141章 一步登天第367章 貞觀天子欲分封第953章 三頭六臂第1245章 靜待一樹花開第1008章 因爲值得第956章 進京第244章 四大天王 八大都督第787章 各領一鎮第661章 象牙侯第40章 一計接一計第971章 步子有些大了第649章 分紅第1119章 沙陀人第1049章 聯手第638章 擅殺第1232章 五百里加急洛陽第295章 風塵三俠第60章 太子特授第922章 納貢第1137章 二桃殺三士第531章 金屋藏嬌歸厚坊第674章 魏徵的新法第828章 一更到三更第335章 聖天子指腹爲婚第1215章 節度西域十一鎮第76章 懷玉校長第702章 少倜儻有大志第998章 南海郡夫人第1156章 赤心第1307章 火炎昆岡玉石俱焚第1268章 蘇定方必敗無疑第915章 流求守捉郎第18章 高攀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