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8章 太子攝政

東宮。

顯德殿。

李世民曾在此殿舉行登基大典,即位後在此殿聽政數年,直到李淵搬出太極宮,

今日,皇太子承幹在顯德殿正式監國攝政。

太子特召武懷玉覲見。

“大唐開府儀同三司、太子太保、上柱國、加鎮軍大將軍兼右衛大將軍,崇賢殿學士兼修國史,賜貞觀元從功臣號,實封一千三百戶,嶺南道觀察黜置大使兼經略使、都團練使、安南都護、晉國公上殿···”

賜贊拜不名、入朝不趨,

武懷玉紫袍玉帶金魚,戴三樑進德冠上殿。

殿上,

皇太子承幹今天衣着也很隆重,遠遊三樑冠,帽飾金,附蟬,帽冠還裝飾九隻玉珠,施珠翠、黑介,髮帶裝飾組纓翠羽,用犀牛角質的簮導,身穿硃紅裡襯絳紗袍,內襯白紗襯袍,

領、袖端、衣襟、領緣皆用素黑色,

還有方心曲領、白假帶,

身上還佩有革帶、佩玉、玉劍、綬帶。

因爲還未加冠,梳的是單童髻,

坐在殿上的承幹,與平日大不一樣,充滿威儀,

皇太子前面,是皇帝欽點的五位留守輔政大臣,

左僕射魏國公房玄齡、右僕射代國公李靖,侍中鉅鹿郡公魏徵、太子太師趙國公長孫無忌,以及中書侍郎兼太子右庶子、諫議大夫、高唐縣公馬周。

這五位大佬之下,

官員分成兩班,基本上留守朝臣一班,東宮官一班。

“給老師賜坐。”

承幹今天很不一樣,說話都有些不同了,但對武懷玉的尊敬卻沒有變,他一進來太子就讓免禮、賜坐。

皇帝已經去岐州九成宮,臨走前承幹還再次請求能讓武懷玉留下輔佐他監國,但皇帝卻說一切已經安排好了,武懷玉去嶺南,爲大唐鎮守南疆。

這是既定安排,不會更改。

今天他監國第一天,也是武懷玉來陛辭的日子,

雖然不捨,承幹也沒辦法挽留。

老師在長安,承幹便覺得很有底氣,遇事不決也不會慌亂,找老師便是,老師不在,有事都找不到人商量。

武懷玉上殿陛辭,承幹當百官面還是表露不捨。

朝會結束後,

懷玉跟五位留守大臣喝茶,

長孫無忌最是高興,他也沒料到自己能成爲留守輔政大臣,雖然仍還僅是以開府儀同三司、太子太師之銜,但這畢竟成了皇帝不在京時候的輔政元老。

“懷玉啊,還得感激你在陛下和太子面前舉薦我,”長孫無忌以茶代酒謝過。

“長孫公可是國舅爺,太子的親孃舅,殿下奉旨留守監國,你這個親孃舅當然得幫扶。”懷玉笑着道。

這次承幹監國,也不知道時間是多久,但很明顯這是皇帝對太子的一個考驗,必須得表現好了,長孫無忌可是太子親孃舅,又坐了這麼久冷板凳,武懷玉推舉他留守輔佐,他絕對會用心賣力的。

留守五大臣裡,當然還是以房玄齡爲主,他本就是皇帝第一心腹,總理庶務的,

至於李靖,這是軍方大佬,有他在,武將沒人敢亂來。

至於侍中魏徵,這人皇帝面子有時都不買賬,忠直無私,讓他盯着朝堂,盯着其餘幾位大臣,甚至盯着太子很合適。

馬周是五大臣裡資歷最低的,也是唯一沒做過宰相的,但他也是皇帝心腹,本就兼職東宮官。

喝着茶,武懷玉也不客氣的提出了些請求。

“嶺南全面推行兩稅法,我希望朝廷能夠同意在嶺南正式實行財稅三分法,一分上供國庫,一分留使,一分留州,

每年兩次,分春秋兩季劃分。”

房玄齡撫須,“嶺南將全面推行兩稅,那麼稅賦三分也是必然,不過此前試行的地方財稅三分,都只是地稅和戶稅這兩正稅,其餘的鹽茶酒糖專賣,以及礦課,還有市舶關稅、以及和買、官營等收益是不在其內,

晉國公如何打算?”

武懷玉長鎮嶺南,手裡現在有足夠的人事權和監察權甚至是兵權,還包括了財權,

之前租庸調稅制時,嶺南還沒能真正掌握,嶺南地方州縣上繳土貢,不過就是象徵意義,朝廷沒能真正的在嶺南征稅,

甚至僅是對廣交桂等少數城池控制。

但這兩年,朝廷經略嶺南,又是出兵征討,又是駐軍,又是派官吏南下,甚至是移民,以及建市舶開海關等等,

嶺南在慢慢由朝廷實控,一切都要走上正軌。

現在推行兩稅,也是武懷玉接下來在嶺南的工作重點,必須徵上來稅賦,不過這稅賦徵上來後,如何分,也是關鍵。

朝廷肯定想多拿,

但武懷玉在地方,也需要財稅,不管是駐軍、養兵,還是征討叛亂,以及養嶺南的官吏,甚至建立學校、屯田、開商等等,都需要很多錢。這些不能指望朝廷中央撥款,

武懷玉得自己在嶺南弄錢,

編戶齊民,徵收戶稅,清量田地、開墾糧田,徵收地稅。

甚至鹽茶酒糖的專賣稅,礦產的礦課,乃至採珠的珠稅,以及關稅、工商稅等等,

都要正規起來,同時也要充實財政,

武懷玉之前跟皇帝也達成了初步的意見,就是兩稅的正稅是三分,一分上供國庫,一分是劃到武懷玉這個觀察使手裡,還有一分則留州縣開支,

當然這僅是正稅,

至於其它的工商稅、專賣稅、甚至關稅、礦課等,李世民沒說,房玄齡希望這些稅都上供國庫。

武懷玉不願意,

正稅纔多少啊,尤其是嶺南這種地方,

大頭還得是其它的雜項,不管是工商稅還是關稅還是專賣,又或者是礦課,以及各種和買,以及官營所得,那些其實是很大一筆。

沒錢在嶺南想發展很難,

養兵要錢,打仗要錢,養官養吏也要錢,

更別說什麼築城、修堡,修驛站商路這些, щщщ●тTk Λn●¢○

“我看所有稅賦,不管是兩稅正稅,還是工商雜稅,又或專賣、礦課、關稅等等,全部三分,一分上供,一分留使,一分留州,這樣也方便統一。”

房玄齡卻不答應。

如果以後都這樣三分,那所有稅賦,朝廷中央只能拿到三分之一,地方卻拿了三分之二,以後朝廷還怎麼辦事。

“正稅的三分之二可以留給地方,但工商雜稅專賣等這些,我看地方上就不要再分了,朝廷用錢的地方更多。”房玄齡不讓步。

於是乎,

武懷玉這位嶺南封疆大吏,跟監國太子的五位留守大臣在那討價還價。

討論許久,都不願意讓步。

最後只好又請出太子承幹來主持,

承幹聽完武懷玉的解釋後,“孤覺得老師說的也挺有道理,嶺南以前只有零星土貢,朝廷在嶺南基本上得不到稅賦收入,少數所得,也仍用於嶺南了。

現在老師在嶺南經略鎮守,已經承諾嶺南的這六萬八的戍兵,兩萬四的府兵,還有那些州兵、縣鄉兵等,都不需要朝廷負擔軍費等開支,

且嶺南六府九十六州的官吏,俸祿開支等也皆由嶺南地方自負,老師這承諾可是極難得啊,

就這樣,兩稅仍能上供三分之一,朝廷還有何不知足的呢。”

承幹很有魄力的道,“依孤來看,就答應老師的,不管是兩稅正稅還是工商雜稅,又或是其它的什麼專賣、關稅、礦課等,全都按兩稅一樣三分,朝廷只拿那一分上供的,”

“殿下,這樣不免本末倒置啊,哪有地方拿了三分之二,朝廷才得三分之一的。”房玄齡苦笑。

太子道,“嶺南情況畢竟特殊嘛,那邊現在還在打仗,再說,以前朝廷可從嶺南得不到幾文稅賦,現在晉國公鎮守嶺南,按他的計劃,今後那三分之一也能得到不少呢,且會越來越多,”

承幹這麼偏向武懷玉,房玄齡也不好反駁,畢竟以前朝廷確實從嶺南那拿不到幾文錢。

魏徵這時也加入討價還價,他提出來,“工商雜項,可以三分。但鹽茶糖酒這些的專賣,應當朝廷和嶺南各一半,

至於說市舶關稅,以及和買,還有官府作坊的營收,這些應當都歸朝廷有司。”

武懷玉也沒過分爭搶,

“關稅所得歸朝廷,但官衙作坊的營收,包括和買收益,應當先按正常納稅,納稅這部份,跟工商稅一樣,還是三分,上供一分。

官作坊、和買的稅後收益,可以完全歸少府等朝廷有司。”

大家討價還價,

最後達成協議,武懷玉要求全都白紙黑字寫下來,最後由監國太子擬文蓋印下發,最後是上報九成宮的皇帝,由皇帝那裡下一道正式的詔令。

這個事情就不怕再有反覆了。

武懷玉態度很認真,

這可是事關財權,嶺南以後要想發展,處處都離不開錢,不能指望朝廷能夠撥款,只能依靠地方,所以這財稅如何分配,就很重要了。

等武懷玉拿到了由馬周親自草寫,五位大臣連署,皇太子簽名蓋印的那份公文,笑的很滿意。

別看嶺南地處蠻荒,但在武懷玉眼裡那可是一方熱土,遍地流金淌銀,搞錢的機會很多,不僅私人能大把弄錢,其實公家官府也能弄到很多錢。

除了收稅外,還有官營啊。

這官營不僅僅有少府等下屬的手工作坊等,嶺南自己一樣可以組建自己的官營作坊、礦山,甚至是海商船隊等,

有錢就可以給嶺南官兵加強裝備,提高待遇,也可以給官吏們增加福利,也能從中原招納更多移民過去安置。

他不能指望朝廷給錢,但只要能給政策,能讓嶺南放開了去幹,幹了這錢能夠留下來,也足夠了。

房玄齡看着武懷玉拿着那公文笑的那麼燦爛,有些無奈的捋須道,“我覺得朝廷答應的太痛快太輕鬆了,朝廷虧了,虧大了。”

第693章 斬立決第938章 皇家贅婿第318章 欺君之罪第184章 一摞借條第604章 李績出手第659章 大膽第312章 危險的人第43章 長街刺殺第1060章 李靖的無奈第245章 魏徵偷菜第152章 春風得意第806章 渤海郡王第661章 象牙侯第358章 皇上欽點琵琶女第1079章 公主蚤薨第1279章 滿牀笏第172章 閉門羹第75章 隨營阿郎第716章第354章 截殺第822章 高攀倒說不上第70章 拜見四叔第400章 門生第933章 有一威鳳第241章 向魏家提親第916章 先下手爲強第548章 捷報驚醒天子夢第441章 狗脊嶺黃金寶藏第676章 完全不看好第682章 武氏技校第506章 繼續奏樂繼續舞第64章 地主家也沒餘糧第1250章 乞公等高擡貴手第1040章 女皇妹妹第438章 柴氏舊奴馬三寶第37章 小有身家第192章 殿上爭封第718章 嫡庶之爭第187章 百騎統領第349章 妻妾成羣第746章 故人重逢第494章 八風營第849章 元勳病死回朝路第534章 今日錦上更添花第935章 割讓六國第486章 秦瓊的傳承第663章 多少年沒見過這樣的事了第850章 武良娣第778章 一份名單第422章 黃金冊第1224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第697章 朕聽說第367章 貞觀天子欲分封第250章 一枝紅杏出牆來第1119章 沙陀人第828章 一更到三更第352章 山海爲盟第365章 是債券還是紙錢第707章 高處不勝寒第807章 等一下第739章 叫武叔叔第850章 武良娣第1006章 夜航南海第533章 大雪初晴日半曛第14章 烏雲踏雪第715章 嶺南王第56章 過三關第1019章 論功行賞第1243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第799章 朕支持你第584章 選太子妃第248章 不是猛龍不過江第1160章 雙生公主第544章 賭徒頡利輸紅眼第906章 七府經略相公第993章 請武公拉我一把第1295章 戰馬嘶風何處歸第1213章 安祿山日了王后第652章 開張第140章 後院起火第590章 穀賤傷農第486章 秦瓊的傳承第884章 高句麗遊女第1202章 正是天山雪滿時第16章 永康公府第423章 擡棺見第1032章 匹夫無罪第1007章 日落東沙第1288章 國王陛下第1175章 風雪奔襲第810章 老公主的厚愛第539章 狼尾山下金狼汗第766章 有點欺負人第910章 長樂軍第769章 上一課第178章 開國縣子第677章 托塔天王三太子第225章 不主動不拒絕第1315章 海闊天空第1267章 搶灘登陸夜奪城
第693章 斬立決第938章 皇家贅婿第318章 欺君之罪第184章 一摞借條第604章 李績出手第659章 大膽第312章 危險的人第43章 長街刺殺第1060章 李靖的無奈第245章 魏徵偷菜第152章 春風得意第806章 渤海郡王第661章 象牙侯第358章 皇上欽點琵琶女第1079章 公主蚤薨第1279章 滿牀笏第172章 閉門羹第75章 隨營阿郎第716章第354章 截殺第822章 高攀倒說不上第70章 拜見四叔第400章 門生第933章 有一威鳳第241章 向魏家提親第916章 先下手爲強第548章 捷報驚醒天子夢第441章 狗脊嶺黃金寶藏第676章 完全不看好第682章 武氏技校第506章 繼續奏樂繼續舞第64章 地主家也沒餘糧第1250章 乞公等高擡貴手第1040章 女皇妹妹第438章 柴氏舊奴馬三寶第37章 小有身家第192章 殿上爭封第718章 嫡庶之爭第187章 百騎統領第349章 妻妾成羣第746章 故人重逢第494章 八風營第849章 元勳病死回朝路第534章 今日錦上更添花第935章 割讓六國第486章 秦瓊的傳承第663章 多少年沒見過這樣的事了第850章 武良娣第778章 一份名單第422章 黃金冊第1224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第697章 朕聽說第367章 貞觀天子欲分封第250章 一枝紅杏出牆來第1119章 沙陀人第828章 一更到三更第352章 山海爲盟第365章 是債券還是紙錢第707章 高處不勝寒第807章 等一下第739章 叫武叔叔第850章 武良娣第1006章 夜航南海第533章 大雪初晴日半曛第14章 烏雲踏雪第715章 嶺南王第56章 過三關第1019章 論功行賞第1243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第799章 朕支持你第584章 選太子妃第248章 不是猛龍不過江第1160章 雙生公主第544章 賭徒頡利輸紅眼第906章 七府經略相公第993章 請武公拉我一把第1295章 戰馬嘶風何處歸第1213章 安祿山日了王后第652章 開張第140章 後院起火第590章 穀賤傷農第486章 秦瓊的傳承第884章 高句麗遊女第1202章 正是天山雪滿時第16章 永康公府第423章 擡棺見第1032章 匹夫無罪第1007章 日落東沙第1288章 國王陛下第1175章 風雪奔襲第810章 老公主的厚愛第539章 狼尾山下金狼汗第766章 有點欺負人第910章 長樂軍第769章 上一課第178章 開國縣子第677章 托塔天王三太子第225章 不主動不拒絕第1315章 海闊天空第1267章 搶灘登陸夜奪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