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章 劃地爲牢

武懷玉覺得皇權時代,女人不該玩政治,

可以喜歡琴棋書畫、女紅廚藝,哪怕是打打馬球、射獵也好,大唐宮廷很亂,他覺得跟那些野心大的女人有很大關係,武后、韋后、安樂公主、太平公主等等,

如果算上李淵時的尹德妃和張婕妤,

李唐的宮廷裡一直很亂,甚至有人說很髒。

倒不是武懷玉歧視女子,只是在中古時代,女子畢竟有許多限制,這也使的她們的見識、格局等肯定也受限,而且在男權時代,就算女子厲害如呂后、武氏,終究是時代不容,更易對立出亂子。

面對着少女武二,懷玉既驚歎於她對政治的天賦,又深深擔憂,他其實不太想她重回歷史軌跡。

也許她帶武氏走向了一個巔峰高度,但她也帶着武氏幾乎走向末路。

“皇后即將去九成宮避暑休養,你有去看望辭別嗎?”懷玉轉移話題,他覺得長孫皇后是個非常聰明的女人,尤其是知道把握分寸,懂得界線。所以李世民那麼愛長孫皇后,

長孫皇后卻一直約束着長孫家族,

如果不是長孫皇后死的早,或許就沒有後來長孫無忌的慘死,長孫家的沒落了。

武懷玉希望武二能夠學學長孫皇后,

“皇后鳳體違和,不敢去打擾。”

懷玉想了想,“我覺得你不要這樣想,你已許給太子爲太子良娣,雖還沒過門,但皇后也是伱未婚夫的母親,現在皇后身體不適,你應當多看望,

要不我跟聖人和皇后說下,你隨你母親楊夫人一起隨駕九成宮,陪伴長孫皇后娘娘身邊?

你既能表表孝心,也還能跟着皇后學習,長孫皇后可是母儀天下,出了名的賢德,你應當好好學。”

武二孃低頭思索了會,“真的可以嗎?”

“有什麼不可以的,四叔這次不也是要隨駕九成宮嘛,你們也跟着同往,皇后身邊也需要有人陪嘛。”

“好,我聽阿兄的。”

有那麼一瞬間,武懷玉腦中甚至閃過一個念頭,是不是應當弄點意外,把她抹除,或許就不會有未來的劫難?

據說李績是個狠人,非常的狠。

他義結金蘭的兄弟單雄信,隋末各爲其主,單雄信瓦崗敗後投的王世充,還娶了王世充的妹妹,一心保王世充,曾經還差點在戰場上取了李世民小命。

在唐軍攻破洛陽後,單雄信跟着王世充他們投降,

但李淵雖赦免了王世充,卻不赦免單雄信等一衆洛陽大將,堅持要殺,李績求情也沒用,最後李績在死牢送別兄弟,據說直接拿刀子在大腿上割下一塊肉來給兄弟單雄信吃。

而他狠還不止這一點。

李績有個女婿本也是個勳戚子弟,比較紈絝,結交輕薄,李績覺得這個女婿會危及到李家,所以他帶兵出征的時候,特意點了這個女婿隨徵。

然後他頭天說好次日點卯,結果頭天晚上卻故意把這女婿灌醉在帳中,然後第二天早上點卯,女婿醉酒中誤了卯,李績便以軍法直接把還在醉中的女婿給砍了腦袋。

狠,

若是武懷玉能跟李績一樣狠,那他既然知曉武二孃歷史上成了則天大帝,爲了武氏家族好,他應當給她製造意外,讓她就此夭折,

可這念頭只是一閃而過,

看着那麼可愛的少女,那般阿兄阿兄的喊着自己,武懷玉狠不下這心。

也許會改變呢?

可惜這不是親妹子,要不然武懷玉還能帶去嶺南,親自教導,改變她的思想,但現在也只能先安排她跟着長孫皇后身邊,看能不能有所改變,

畢竟她還年少。

“阿兄,”

正在胡思亂想的懷玉被她喚醒。

武二孃望着他,“阿兄在想什麼呢,”

“有些擔憂皇后的病情。”

武二孃沉默了會,“希望皇后娘娘能夠早日安康,”

“阿兄,有件事情阿兄知道嗎?”

“什麼?”

“就是宰相蕭瑀又向聖人上疏請求封建,分封諸皇子建國。”

“哦,這事啊,我聽說了。”

“那阿兄支持封建嗎?”

“對分封我向來還是那個態度,支持分封皇弟皇子們,但只能分封到四邊之地,”

武二孃笑起來,“我也支持阿兄的想法呢,分封好,皇弟皇子們也都年紀漸長,都聚在京師並不是好事,早日分封較好呢,免生內亂。

最好是能夠跟阿兄說的一樣,分封到四邊建國,”這個丫頭關注的東西總是這麼奇特,不像她的姐妹們關心的都是香水胭脂,是錦繡絲綢那些東西,

“阿兄,我覺得皇弟皇子分封建國後,就不應當再領都督、刺史、大將軍等職,安心發展封地藩國要緊。”

前朝大隋的皇子制度,是封爵不分土地,而是署官出任實職,鎮守地方。比如楊廣任晉王,先是鎮守幷州,平滅南陳後,一直鎮守揚州。

後來漢王楊諒接鎮幷州,兼總管河北。

蜀王秦王等則是分鎮巴蜀、隴右等地,出任的是總管之職。

而在本朝大唐,李淵武德朝時,一直還在爲統一天下抗擊突厥忙碌着,當時年長的皇子也就李世民李元吉,還有太子建成,其餘的皇子都年紀,李世民李元吉都是擔任宰相之職,又領行臺,兼了一大串要職。

不過卻也跟隋朝一樣,沒有分封土地。

到如今貞觀六年了,

皇弟、皇子衆多,也漸漸年長,大的都十四五歲了,宗室該如何安排,確實是很迫在眉睫的問題。

有人覺得應當封爵而不分土地,署官而不領實職,

也有人覺得皇弟皇子們成年後,可以出鎮地方擔任都督等實職,未成年時則先遙領官職。

當然蕭瑀一直是分封派,他認爲就當實行封建,分封建國,裂土封茅,就跟漢朝的郡國一樣,

劃出一些地方來分封建諸侯國,讓諸侯自治,起碼也應當跟晉朝分封諸王一樣,讓他們在封國內有較大的治權,甚至給予一定兵馬。

只不過蕭瑀的支持者不多。

朝中主流還是中央集權,不願意分封藩王建國,就讓他們封王,但不給封地,就好比現在對勳貴封爵一樣,不管是國公還是侯伯,爵位就算真封,也不過是給點食邑封戶的收入,而沒有半點真正的封地,

武二孃在這個事情上有自己的見解,她支持分封制,支持建國,甚至她認爲,不僅要給宗室的皇弟皇子們封地建國,甚至應當給異姓功臣們,也按爵位授封領地,

宗室十六歲就應當分封就藩之國,以後不得詔令不得離開封地,不得進京。

懷玉一下子就聽出這丫頭的心思了,

這是早早就開始爲太子着想,爲儲君穩固繼承大權,不想給其餘皇子們半點機會。

就如李泰,之前那般得寵,甚至差點動搖儲位,留着這個皇嫡次子在,誰知道會不會有反覆,

小胖子年紀也不小了,過兩年也十六歲了,那到時給他分封到黔中或是南中又或是安南那些遙遠的地方去建國,

給他劃一塊地,任他折騰,

也算是劃地爲牢,

不讓他回京,自然也就無法再攪風攪雨,

太子的地位自然就穩固。

而給功臣分封領地,自然也是爲太子拉攏功臣,甚至武氏家族本身就是元勳功臣,

若得分封領地,武氏家族也可以更進一步,實力大增,也是她孃家的強力外援。

這丫頭,走一步都能看五步了。

“魏王寵冠諸王,如果能夠把魏王分封到嶺南建藩,最好不過了。”武二孃說道,

武懷玉現在鎮守嶺南,把李泰分封到嶺南去,等於將他置於懷玉眼皮底下,嶺南本就遠離中原,有武懷玉親自盯着,那年少的李泰不可能搞的起什麼風浪來,按死了李泰,則太子承幹最大的威脅也就去除了。

二孃爲了太子儲位,還真是挺費心思的。

如果不是武懷玉知曉歷史,只怕沒人會相信這樣的想法,會是這丫頭自己的,肯定以爲都是武世彠或是楊夫人的。

武懷玉卻沒馬上答應她,

李世民確實一直想復古分封,蕭瑀也一直帶頭倡議,可支持者寥寥,武懷玉倒支持分封,但他也有自己的想法,比如堅持只能分封到邊疆之地,甚至要對封國有諸多限制,

比如只給封王們少數的護衛,不給兵權,甚至封國官吏,應當朝廷委派,財稅、兵馬得由朝廷負責,封王們享受部份稅賦,以及監察權。

甚至封國以後推恩再分封,不斷分封變小,

可不管是蕭瑀的復古分封,還是武懷玉的只封邊疆,但現在朝中,他們的這些觀念,支持者沒幾個,

主流還是封爵不封土地,大家認爲中央集權纔是正道。

所以李世民都稱帝六年了,心心念唸的分封制度,想讓李家天下代代傳,江山永固的期望,一直還擱置着。

“阿兄,蕭相上疏再提分封,陛下讚賞,可滿朝公卿卻沒幾人支持,陛下很心寒啊,阿兄是聖人元從功臣,此時難道不應當站出來公開支持嗎?”

“而且阿兄是太子老師,太子向來尊崇阿兄,老師與我們武氏家族早就和東宮利益相連,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如果能推行分封,那也替太子掃除了許多威脅啊,爲何還猶豫呢?”

“阿兄,我覺得分封是好事,爲朝廷長治久安考慮,分封諸王於邊疆,縣以州縣相隔,互相牽制,讓他們同心協力,扶持皇室。

同時,爲藩國設置的官吏,須由尚書省選拔錄用,除了中央朝廷的法令外,不允許他們擅自實施刑罰,其它的事都都要事先訂下規矩,

還有稅賦之事,封國也行兩稅法,稅賦三分,州縣留一分,供封國一分,然後一分上繳國庫······”

這丫頭還真是侃侃而談,深思熟慮。

第916章 先下手爲強第613章 神兵天降第6章 白鹿塬上第821章 賢婿啊第822章 高攀倒說不上第562章 侍郎風雪入幽州第127章 上殿覲見第358章 皇上欽點琵琶女第849章 元勳病死回朝路第1203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1278章 想學司馬懿?第194章 誥命 彈劾第122章 勤王討虜第1120章 附庸第1038章 帶兵都護第1159章 焉耆龍王第8章 萬壽長鳥第166章 武懷玉必須死第841章 虎口奪食惹衆怒第110章 捷足先登第1058章 讓皇帝背黑鍋第1086章 與民爭利第455章 黃金萬兩換僧牒第1212章 廢立國君大權攬第1199章 真珠毗伽公主第916章 先下手爲強第363章 紅袖添香琵琶行第986章 絕不贊成和親第901章 這就有些過份了第145章 主動請纓第1090章 武家的良心第1196章 再殺一可汗第1289章 太平公主第419章 誰來弄誰第285章 鎮三邊第262章 囚徒第324章 段公子第760章 臣妾第1048章 底牌第1156章 赤心第243章 貞觀大吉第1253章 魏公糊塗啊第600章 香得嘞第1074章 武懷玉的反擊第101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321章 罷免第604章 李績出手第142章 去天五尺第562章 侍郎風雪入幽州第251章 楊家第489章 洛陽死城第620章 西奔狼山招舊部第407章 半個聖人第508章 骨子裡的恐懼第154章 登基前夜第308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148章 記名弟子第383章 不可言說的真相第530章 軒轅臺下釋兵權第719章 親家第551章 突利吻靴降武城第1168章 武司徒第798章 明年大婚第37章 小有身家第597章 小鬥出大斗進第1217章 風吹雪起歸長安第329章 雙喜臨門第917章 邀戰第323章 崑崙奴第136章 牛撞樹了第650章 祖孫三第261章 高尚的武侯第826章 書中自有黃金第44章 拔刀相助第104章 共赴黃泉第1218章 功賞難賞皇帝憂第1072章 事情暴露第709章 殖民第1263章 紫河日落奏凱歌第495章 再建陌刀營第669章 給你機會不中用啊第847章 封建親賢世相襲第161章 各顯神通第437章 長孫無忌的密謀第1281章 探花郎第288章 給皇帝賺私房錢第974章 一併流放第1142章 功立威行深副所委第663章 多少年沒見過這樣的事了第726章 躁動的武將第949章 太上皇的警告第421章 順風車第1028章 我花開罷百花殺第565章 第九個義子第1207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97章 隴西會師第1042章 無力迴天第94章 原來是他第1215章 節度西域十一鎮第1251章 有仇不報非君子
第916章 先下手爲強第613章 神兵天降第6章 白鹿塬上第821章 賢婿啊第822章 高攀倒說不上第562章 侍郎風雪入幽州第127章 上殿覲見第358章 皇上欽點琵琶女第849章 元勳病死回朝路第1203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第1278章 想學司馬懿?第194章 誥命 彈劾第122章 勤王討虜第1120章 附庸第1038章 帶兵都護第1159章 焉耆龍王第8章 萬壽長鳥第166章 武懷玉必須死第841章 虎口奪食惹衆怒第110章 捷足先登第1058章 讓皇帝背黑鍋第1086章 與民爭利第455章 黃金萬兩換僧牒第1212章 廢立國君大權攬第1199章 真珠毗伽公主第916章 先下手爲強第363章 紅袖添香琵琶行第986章 絕不贊成和親第901章 這就有些過份了第145章 主動請纓第1090章 武家的良心第1196章 再殺一可汗第1289章 太平公主第419章 誰來弄誰第285章 鎮三邊第262章 囚徒第324章 段公子第760章 臣妾第1048章 底牌第1156章 赤心第243章 貞觀大吉第1253章 魏公糊塗啊第600章 香得嘞第1074章 武懷玉的反擊第1015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321章 罷免第604章 李績出手第142章 去天五尺第562章 侍郎風雪入幽州第251章 楊家第489章 洛陽死城第620章 西奔狼山招舊部第407章 半個聖人第508章 骨子裡的恐懼第154章 登基前夜第308章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第148章 記名弟子第383章 不可言說的真相第530章 軒轅臺下釋兵權第719章 親家第551章 突利吻靴降武城第1168章 武司徒第798章 明年大婚第37章 小有身家第597章 小鬥出大斗進第1217章 風吹雪起歸長安第329章 雙喜臨門第917章 邀戰第323章 崑崙奴第136章 牛撞樹了第650章 祖孫三第261章 高尚的武侯第826章 書中自有黃金第44章 拔刀相助第104章 共赴黃泉第1218章 功賞難賞皇帝憂第1072章 事情暴露第709章 殖民第1263章 紫河日落奏凱歌第495章 再建陌刀營第669章 給你機會不中用啊第847章 封建親賢世相襲第161章 各顯神通第437章 長孫無忌的密謀第1281章 探花郎第288章 給皇帝賺私房錢第974章 一併流放第1142章 功立威行深副所委第663章 多少年沒見過這樣的事了第726章 躁動的武將第949章 太上皇的警告第421章 順風車第1028章 我花開罷百花殺第565章 第九個義子第1207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97章 隴西會師第1042章 無力迴天第94章 原來是他第1215章 節度西域十一鎮第1251章 有仇不報非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