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天寶舊事

“哦?”崔渙和高洛川對視了一眼,他笑道:“請教不敢當,李大人有事,但說無妨。 ”

李滄海點頭道:“崔大人在朝爲官幾十年,想必對朝中發生之事甚是瞭解吧?”

崔渙點了點頭,他捋了下鬍鬚說道:“老夫爲官幾十年,雖無甚作爲,但記性倒還不錯,只要是我聽到或是經歷之事,絕不會忘記。”

李滄海稍作思索之後,開口道:“不知大人對十四年前懷化將軍通敵叛國案,瞭解多少?”

崔渙和高洛川兩人臉色突然微變,崔渙眉頭微微皺了起來,疑惑地道:“李大人,你爲何會突然間提及此事?”

李滄海看着兩人,鄭重地道:“晚輩近來在調查‘逆鱗玄武’背後主使之人,發現他可能與十四年前的秦復通敵叛國案有關,但時隔久遠,且又無人得知當時發生之事,是以晚輩這才冒然前來,向崔大人請教。”

“這不可能吧?秦復一案發生在十四年前,如何會與逆賊有關?”高洛川吃驚地道。

李滄海將茶盞放下,說道:“‘逆鱗玄武’組織龐大,絕非一朝一夕就能夠組成,從目前掌握的線索來看,‘逆鱗玄武’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經存在。”

崔渙低眉沉思,過了片刻之後,他站起身來,走到門前將房門關上,然後走回座椅,沉聲道:“滄海,此事已經過去十四年,你真要知道當年發生之事?”

李滄海重重的點了點頭,道:“一定要知道。”

崔渙猶豫了片刻,嘆了口氣,說道:“好吧,此事已經過去了十多年,但回想起來,卻恍如昨日。”

他頓了頓,說道:“十四年前,懷化將軍秦復之名。可謂是人盡皆知。他曾助聖上平定太平公主之亂,深受聖上信任,被聖上委以重任,鎮守邊關十年,使得吐蕃不敢踏足大唐半寸土地,可謂是聲名赫赫,名鎮邊關。”

李滄海一手放在胸前。一手摸着下巴,仔細的聽着。

“不錯。秦復爲人豪爽,性格耿直,頗有忠義之名,後被陛下加封爲懷化大將軍,風頭可謂是一時無兩。”高洛川接過話,說道。

崔渙點了點頭,說道:“可惜,這等風光並未持續多長時間,次年卻突然傳出他通敵叛國之事。聖上起初並不相信這等傳言,但緊接着吐蕃侵佔瓜州、長樂等地,扼住了我朝與西域之交通,聖上大怒,遂對傳言產生懷疑。爾時,秦復正在洛陽家中省親,尚未待其返回邊境。便被收回了兵權,打入大牢。”

李滄海皺了皺眉頭,問道:“僅僅是因爲吐蕃入侵,聖上就認爲秦復有通敵叛國之嫌疑?這似乎不合乎情理啊!”

“李大人爲何這般認爲?”高洛川問道。

“依兩位所說,秦復頗有威名,且又一心爲國。聖上又豈會不知?邊境本就是多事之處,偶爾會有戰爭也在所難免,吐蕃侵佔瓜州,最多不過是個守衛不利之罪名,何至於會覺得他通敵叛國?”李滄海沉吟道。

崔渙嘆了口氣,說道:“當年所有人都如你一般,有着相同的困惑。秦復鎮守邊關十餘年。可謂是戰無不勝,令吐蕃忌憚異常,十餘年不敢侵擾大唐邊境。但正因如此,才讓陛下產生了懷疑。”

“這是爲何?”李滄海問道。

崔渙捋了下花白的鬍鬚,搖頭道:“秦復威震邊關,從未丟失過寸土,卻在這時突然被吐蕃突襲了瓜州、長樂等地,如入無人之境。爾時,又有其通敵叛國之事自邊境傳來,聖上震怒之餘,自然是對其有所懷疑。”

李滄海摸着下巴,沉吟道:“秦復若是與吐蕃勾結,又何必回到洛陽?這豈不是自投羅網?”

崔渙喝了口茶水,嘆道:“這確實令人不解。不過,也正因他擅自離開邊境,才致使吐蕃突襲了瓜州等地。”頓了頓之後,崔渙放下茶盞,接着說道:“很快,懷化大將軍通敵叛國之事就傳遍了天下,鑑於案情重大,聖上下令三司會同洛陽府尹進行審理。當時,三法司與洛陽府尹共同審訊了三天時間,後得出結論,確定其通敵叛國,陛下震怒,便下了抄家滅族之旨意。”

“難道就無人替他求情?”李滄海低眉問道。

高洛川搖頭道:“凡是替他求情之人,皆被以共罪論處,誰還敢多言?自那以後,秦復這兩個字就成了一種禁忌,無人敢提,生怕因此而受到牽連。”

李滄海揉着眉心,陷入了沉思之中。

片刻過後,他問道:“兩位大人可知此案是否有案詞留下?”

“但凡審案,須得留有案詞,此乃律法所定,普通案件尚且有案詞保留,三司會審如此重要之案件,自然也有案詞留下。”崔渙捋着鬍鬚說道。

“如此說來,吏部之內也有案詞保留了?”李滄海問道。

高洛川卻突然嘆了口氣,說道:“吏部之內原本確實是有,但後來卻不翼而飛。”

李滄海心中一沉,忙問道:“高大人,這是怎麼回事?”

高洛川皺眉道:“十四年前,老夫作爲吏部侍郎曾參與過此案,案詞一式五份,參與審理的三法司與洛陽府保存四份,餘下一份上呈聖上。案件結束之後,我奉命將吏部案詞封存保管。數年之後,我升任吏部尚書,在接手之時,曾前去查看歷年案宗,卻發現有關秦復之案的案詞不見了蹤跡,只因案件已經過去許久,是以老夫並未在意。”

李滄海眯起了眼睛,高洛川所說,可以斷定案詞確實存在。這也讓他更加確定之前猜測,有人盜走了案詞。

思索片刻過後,李滄海接着問道:“高大人,當年上呈給聖上的那份案詞,可是由三法司親自遞交給聖上的?”

高洛川想了想,搖頭說道:“此案雖說是三法司共同審理,但真正主事者乃是當時的相國,李林甫。按照規矩,三法司審理之後,要交給李林甫。之後再由李林甫上呈給陛下御覽。”

“李林甫?”李滄海摸了摸鼻子,對於這個名字他卻是不陌生。

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奸相,論起輩分來,當今奸相楊國忠還是他的後生晚輩。

據他所知,李林甫擔任宰相十九年,是玄宗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宰相。他大權獨握,蔽塞言路。排斥賢才,導致綱紀紊亂。還建議重用胡將,使得安祿山做大,可以說是大唐由盛轉衰的最關鍵人物。

李滄海沉思了片刻,忽然問道:“兩位大人,李林甫與秦復之間是否有嫌隙?”

“你怎知他們之間有所嫌隙的?”崔渙感到有些詫異地問道。

“他們之間究竟有何嫌隙?”李滄海沒有回答崔渙,而是迫不及待的問道。

崔渙皺了皺眉頭,說道:“李林甫繼任宰相之後,秦復曾幾次三番的上奏摺給聖上,說他獨攬朝權。矇蔽聖聽,還企圖加害前相張九齡,兩人之間早已勢同水火。”

李滄海想了想後,繼續問道:“不過我有些不解,秦復既然在邊境鎮守,爲何會突然回到洛陽?”

“據說是其子身染重病,有性命之危。他才自邊境回到洛陽。”崔渙說道。

“原來如此,但不知秦復有几子?”李滄海哦了一聲,問道。

“秦復只有一子,當時不過幼學之齡。”崔渙回想了片刻,長嘆道:“可憐小小年紀,也沒能逃脫斷頭之厄。”

李滄海揉了揉眉心。心中對整件事情逐漸有了大致瞭解。

“李大人,此事已經過去了十四年,你真要再次調查此事?”崔渙皺眉問道。

李滄海擡起頭,他看了下崔渙,深深地道:“崔大人,我想知道,對於此案你是如何認爲的。你相信秦復真的通敵叛國嗎?”

崔渙愣了下,他和高洛川兩人對視了一眼,沉聲道:“老實說,老夫不相信秦復會通敵叛國,他鎮守邊關十餘年,若是想要通敵叛國,又何必等那麼久?只是,三司會審向來公允,又豈會冤枉他?”

高洛川也點頭說道:“我當年雖沒有直接參與審案,但也知道指認秦復通敵叛國之人證、物證皆有不少,何況秦復都承認了自己通敵叛國。”

“秦復自己承認的罪行?”李滄海詫異地問道。

“確實如此,在洛陽府受審之時,他承認了自己通敵叛國之罪。”高洛川說道。

李滄海端着茶盞,右手輕輕地轉動茶蓋,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發現這一切越來越複雜了起來,若說有人盜走結案陳詞是擔心其中蹊蹺被他人知曉,這說明這件案子另有隱情,但秦復自己認罪,卻推翻了之前所有猜測。

秦復的自我認罪,讓事情變的越發撲朔迷離起來,同時這也讓李滄海更加確定,這件十四年前的案子,一定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李大人,李大人?”見李滄海低眉不語,崔渙猶豫了片刻,連續叫了兩聲:“李大人,老夫知道你在想什麼,秦復是不是被冤枉的已經無從得知,畢竟已經過去了十四年,想要重查此案無異於難比登天。何況,聖上也不會同意重查此案。”

李滄海從沉思之中回過神來,他明白崔渙的意思,若是此案真如他所猜測是件冤案,無異於在說皇帝冤殺了朝廷重臣,犯了很大的錯誤。

李隆基又是個非常自負的皇帝,他又豈會讓自己可能冤枉臣子的情況發生?哪怕只有這種可能,他也不會嘗試,畢竟此事關係到皇帝名聲。

“這件事我是一定要查的。”李滄海堅定不移地說道。

“李大人,再過兩天聖上就要返回長安,你要如何說服聖上讓你重查此案?”高洛川問道。

李滄海將茶盞放下,說道:“兩位大人,勞煩你們前去讓聖上在洛陽多盤桓幾日,就說此案與‘逆鱗玄武’有着千絲萬縷之關係,唯有徹查當年之事,方能找出‘逆鱗玄武’的幕後主使者,麟主的真正身份。”

崔渙和高洛川兩人疑惑地對視了一眼,說道:“我二人可以替你前去面聖,但聖上是否同意就不是我二人所能夠測度的了,不過我二人會盡力說服聖上的,餘下之事就要看你李大人的本事了。”

李滄海站了起來,對着兩人深深的行了一禮,說道:“如此,滄海在此多謝了。”

“李大人何必客氣,對於十四年前之事,我等也是滿腹疑慮,若是能夠查明真相,還望李大人不吝相告。”

崔渙捋了下鬍鬚說道。

李滄海點了點頭,說道:“滄海就不打擾兩我大人了,告辭!”

兩人將李滄海送出了房間,崔渙看着李滄海的背影,轉身對高洛川道:“高大人,事不宜遲,我們這就去面見聖上吧!”

高洛川點了點頭,隨即跟着崔渙共同往行宮而去。

李滄海一路慢行,心中思緒萬千。

十四年前的這樁通敵叛國案,處處透着詭異,就好似一個矛盾體,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秦復究竟有沒有通敵叛國,這成了最大的疑團。

從崔渙以及高洛川的描述中不難看出,秦復性格耿直,且又是懷化大將軍,又豈會通敵叛國?

身受皇帝信任,且位高權重,手握重兵,可以說他的官職已經做到了極致,這種情況下,他通敵叛國又能得到何等好處?

通敵叛國,不等於造反謀逆。

他若是造反謀逆,可能是想自己做皇帝,而通敵叛國,則是投靠敵國。

退一萬步說,倘若吐蕃當真侵佔大唐,吐蕃又能給他什麼權勢呢?難道會讓他坐皇帝不成?

如論如何,秦復通敵叛國都不符合常理。

可他偏偏自己承認了叛國之罪,這就讓人琢磨不透了。

除此之外,還有李林甫之事。

李林甫把持朝政十餘年,不知禍害了多少忠臣良將,但此人於天寶十一年已經病逝,即便懷疑他與秦復案有關,如今也無從查起了。

李滄海雙手籠在衣袖之中,走在街道上,全神貫注的思考着問題,對周圍的鼎沸人聲置若罔聞。

然而,就在不遠處,一輛馬車自街道中間橫衝直撞的奔了過來。

ωωω ¸Tтkā n ¸¢ Ο

“讓開!快讓開!馬兒受驚了,快讓開!”馬車上車伕臉色難看,拼命的勒住繮繩,驚恐無比地大叫道。

街道上的行人,頓時嚇得紛紛尖叫着朝兩旁躲避。

那馬車根本不受控制,在連續衝翻了幾處小販攤位之後,竟直接朝着李滄海衝了過去。(。)

第8章 嬌蠻少女第706章 焚燒痕跡第172章 突發意外第671章 畫龍點睛第786章 試探第3章 飛蠅驗刀第277章 計中計第210章 探查紫韻坊第647章 夤夜奪寶第129章 螺化玉第187章 暗夜對敵第336章 搜查王宅第384章 鐵鋪第275章 突厥可汗第11章 迷失樹林第483章 殺人滅口第493章 狸貓往事第414章 出海!第393章 御史大夫第360章 誘餌?第154章 惡吏殺人何分說?第191章 突如其來的命案第92章 互換人質第429章 貪食第389章 先生在上第510章 當年舊事第619章 命大不由天第152章 離間雙雄懲惡霸第322章 一步登天第697章 過河拆橋第19章 詛咒殺人第723章 閃電毒貂第662章 不會撒謊第443章 指認真兇第560章 活捉百濟王第209章 我想靜靜第151章 家徒四壁老嫗情第744章 祭祀命案第414章 出海!第748章 捉拿疑犯第139章 狗命無常第2章 身陷囫圇第449章 食人花第630章 新王登基第745章 頭緒第674章 大魚上鉤第223章 升堂!第42章 鎖定兇手第373章 佞臣當道第160章 替天行道俠女心第52章 升堂!第315章 移花接木第574章 誘敵深入第663章 仙人跳第756章 神秘夥計第106章 微雕秘密第221章 刁蠻公主第538章 環環相扣第442章 重返神社第517章 亮明身份第789章 全力一擊第587章 一頭霧水第440章 找尋地龍藤第665章 暗藏殺機第716章 八針封穴第30章 陳年府志第641章 八咫鏡中謎第136章 當面對峙第376章 無影針第334章 不肖子孫第187章 暗夜對敵第23章 假借神靈第483章 殺人滅口第127章 買賣第327章 森嚴等級第6章 殺人兇手第598章 揭秘真相第692章 鐵證如山第640章 神器之匙第502章 銅鎖第179章 疑點再現第545章 宣旨官第226章 節外生枝第396章 酷吏第554章 大唐水師第5章 莽夫校尉第263章 胖瘦兩矮子第542章 神器之秘第635章 密林血戰驚天破第348章 孿生兄弟第122章 惡吏自有惡人治第635章 密林血戰驚天破第50章 曉之以情第59章 半幅畫卷第297章 仙人獻酒第430章 相互指責第650章 狼狽爲奸第742章 死者徒弟第510章 當年舊事第104章 生離死別
第8章 嬌蠻少女第706章 焚燒痕跡第172章 突發意外第671章 畫龍點睛第786章 試探第3章 飛蠅驗刀第277章 計中計第210章 探查紫韻坊第647章 夤夜奪寶第129章 螺化玉第187章 暗夜對敵第336章 搜查王宅第384章 鐵鋪第275章 突厥可汗第11章 迷失樹林第483章 殺人滅口第493章 狸貓往事第414章 出海!第393章 御史大夫第360章 誘餌?第154章 惡吏殺人何分說?第191章 突如其來的命案第92章 互換人質第429章 貪食第389章 先生在上第510章 當年舊事第619章 命大不由天第152章 離間雙雄懲惡霸第322章 一步登天第697章 過河拆橋第19章 詛咒殺人第723章 閃電毒貂第662章 不會撒謊第443章 指認真兇第560章 活捉百濟王第209章 我想靜靜第151章 家徒四壁老嫗情第744章 祭祀命案第414章 出海!第748章 捉拿疑犯第139章 狗命無常第2章 身陷囫圇第449章 食人花第630章 新王登基第745章 頭緒第674章 大魚上鉤第223章 升堂!第42章 鎖定兇手第373章 佞臣當道第160章 替天行道俠女心第52章 升堂!第315章 移花接木第574章 誘敵深入第663章 仙人跳第756章 神秘夥計第106章 微雕秘密第221章 刁蠻公主第538章 環環相扣第442章 重返神社第517章 亮明身份第789章 全力一擊第587章 一頭霧水第440章 找尋地龍藤第665章 暗藏殺機第716章 八針封穴第30章 陳年府志第641章 八咫鏡中謎第136章 當面對峙第376章 無影針第334章 不肖子孫第187章 暗夜對敵第23章 假借神靈第483章 殺人滅口第127章 買賣第327章 森嚴等級第6章 殺人兇手第598章 揭秘真相第692章 鐵證如山第640章 神器之匙第502章 銅鎖第179章 疑點再現第545章 宣旨官第226章 節外生枝第396章 酷吏第554章 大唐水師第5章 莽夫校尉第263章 胖瘦兩矮子第542章 神器之秘第635章 密林血戰驚天破第348章 孿生兄弟第122章 惡吏自有惡人治第635章 密林血戰驚天破第50章 曉之以情第59章 半幅畫卷第297章 仙人獻酒第430章 相互指責第650章 狼狽爲奸第742章 死者徒弟第510章 當年舊事第104章 生離死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