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鎖孔?”李滄海吃驚地問道。
僧一行點了點頭,頗爲興奮地道:“這尚同魔盒簡直太奇妙了!老衲浸淫天工之術數十年,還從未見過構造如此精巧之物。這尚同魔盒只有合二爲一之時,方纔會露出本來面目,分則爲二,合則一體。此物非神人何能爲也?”
聽到僧一行的感慨,李滄海等人也爲之驚歎。
能夠製作出這等機關盒子,墨子確實是神仙一般的人物。
“不知大師可能打開尚同魔盒?”李滄海問道。
僧一行眉頭緊鎖,他捋了下花白的鬍鬚,搖頭嘆道:“老衲只找出了其固有形態,對於打開之法,尚且毫無頭緒。”
“依大師之能力,竟也無法打開魔盒?”李倓驚訝的問道。
僧一行搖了搖頭,說道:“這尚同魔盒構造極爲精巧,內部機關更是千變萬化,毫無規律可循,除非找出鑰匙,否則很難打開這魔盒。”
“難道就沒有其他方法了麼?”李倓劍眉緊皺地問道。
僧一行再次搖了搖頭,嘆道:“除此之外,別無他法。老衲若是再年輕一些,或許能夠打開,只是而今,老衲已是行將就木,這腦袋也變得遲鈍許多,老衲也是無能爲力了。”
“大師,這魔盒可否讓在下一觀?”正盯着魔盒看着的李滄海忽然開口問道。
僧一行點頭道:“施主請自便。”
李滄海將魔盒拿在手中,翻來覆去的仔細看了一遍,之後便將注意力放在了魔盒的鎖孔之上。
鎖孔位於魔盒正上方,是個一指長短的月牙形狀凹陷。
李滄海仔細觀察着那鎖孔,忽然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滄海,你想到了什麼?”李倓見他低眉沉思,頓時有些好奇的問道。
“這個凹陷讓我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好像在哪裡見過一般。”李滄海盯着盒子說道。
“如此說來,你知道這魔盒鑰匙了?”柯南吃驚地道。
李滄海沒有說話,他捧着尚同魔盒走到一張椅子上坐了下去,而後緊緊的盯着那魔盒,飛速的在腦海之中查找着相關記憶。
半個時辰之後,李滄海忽然跳了起來,他失聲叫道:“我想起來了!”
“你想到什麼了?”幾人忙向他看去。
李滄海看了眼柯南和伏見裕仁,深深地道:“我想起在什麼地方見過了,那東西柯南兄和六皇子也曾見到過!”
柯南和伏見裕仁聞言,頓時詫異的對視了一眼,兩人眼中同時露出不解之色。
“我們也曾見過?那究竟是什麼?”柯南不解地問道。
“三大神器之一的瓊曲玉!”李滄海一字一頓地說道。
“什麼?竟然是瓊曲玉?”柯南和伏見裕仁兩人聞言,幾乎跳了起來。
李滄海重重地點了點頭,說道:“你們不覺得瓊曲玉的形狀和這鎖匙凹痕極爲相似麼?如若我所猜沒錯的話,瓊曲玉很有可能就是這尚同魔盒的鑰匙!”
“這……這怎麼可能?瓊曲玉乃我東瀛神器,又豈會是開啓這魔盒鑰匙?”伏見裕仁瞪着雙眼,難以置信地道。
“滄海,你爲何這般認爲?”李倓雙手背在身後,冷靜的問道。
“直覺!”李滄海皺眉道:“我覺得魔盒之中若是藏着長生之秘,必定是與三大神器有關。徐福當年前往東瀛,卻沒有將兩個錦盒同時帶去,想必就是擔心東瀛有人發現其中秘密。是以,纔將這其中一隻留在了中原。”
僧一行點了點頭,說道:“這倒有些可能,只要尚同魔盒沒有露出真正面目,即便是握着鑰匙,也是徒勞。”
“事不宜遲,速速帶着魔盒進宮!”李倓想了想之後,立即說道。
衆人精神都爲之一振,不管這長生之說究竟是否可信,但這魔盒之中隱藏之秘,卻是令他們好奇不已。
三大神器存放於大明宮內的三清殿內,李滄海有皇帝所賜令牌,是以得以暢行無阻。
幾人乘坐馬車,快馬加鞭的趕至皇宮,入了皇城之後,徑直往三清殿而去。
三大神器事關長生之秘,是以李隆基甚爲重視,派了最爲精銳的龍武衛進行看守。
三大神器被存放於三清殿正堂的三清神像之前,李滄海等人進入殿內之後,直接走到供桌跟前,將瓊曲玉拿了起來。
瓊曲玉形似月牙,通體翠綠,與尚同魔盒上的凹陷確實極爲相似。
李滄海拿起瓊曲玉,沉聲吐了口氣,而後小心翼翼地將瓊曲玉放在了魔盒凹陷之處。
只聽咔吧一聲,那魔盒果然呈蓮花狀的從中打開。
“天神在上,瓊曲玉竟然真的能打開魔盒?”伏見裕仁驚的合不攏嘴地道。
魔盒打開之後,衆人發現裡面竟然只有一個巴掌大小的玉石板,除此之外,再無其他。
“這是何物?”柯南一頭霧水地問道。
李滄海搖了搖頭,想了想之後,將那玉石板拿在手中仔細看了起來。
這玉石板約有巴掌大小,厚約寸許,好似一塊晶瑩剔透的冰塊。
李滄海將那玉石揚起看了看,發現這玉石板上還刻着一些線條。
“王爺,這玉板之上刻着一些線條,您怎麼看?”李滄海將玉石板交給李倓之後,說道。
李倓接在手中看了看,沉吟道:“這看起來似乎是某種線路圖,但卻又有些似是而非。”
柯南皺眉道:“奇怪,這盒子之中爲何只存放這個?李兄,你還認爲這與長生之秘有關嗎?”
李滄海沒有說話,他盯着玉石板看了好大一會,才說道:“這尚同魔盒只有用瓊曲玉方能打開,這絕非巧合。我想,這與長生之秘應該有所關聯,只是究竟是什麼關係,卻是不得而知。”
他想了想之後,說道:“王爺,我想單獨在這裡呆上一會,看看能否從三大神器之中找到一些線索。”
李倓點了點頭,說道:“也好,既然如此,那我等就不打擾你了。”
說完之後,李倓和柯南等人就主動離開了三清殿。
三清殿內,李滄海坐在蒲團上,面前依次放着瓊曲玉,草雉劍,八咫鏡,以及那塊青玉板。
李滄海盤膝而坐,盯着面前幾件物事,陷入了沉思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