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眉頭微皺,他放下茶盞,不悅地道:“那你可有查出賊首之身份?”
李滄海瞥了一眼楊國忠,楊國忠卻一臉淡然,臉色沒有絲毫變化。
“回陛下,臣尚未查出賊首身份。不過,臣既然捉住了幾名賊人,定會全力以赴調查此事,請陛下放心!”李滄海鄭重地道。
李隆基點了點頭,說道:“既然如此,那就儘快查出賊首身份,朕倒要看看,這普天之下,誰敢同朕搶東西!”
適當的挪了幾下身體,讓自己做的更加舒適,李隆基接着說道:“再過幾日,便是除夕。這一年以來,諸位愛卿爲大唐江山社稷鞠躬盡瘁,朕心甚慰。除夕之夜,朕會在宮裡設宴慰勞諸位愛卿,諸位愛卿可攜家眷同至。”
“謝陛下!”羣臣紛紛跪地拜謝。
“諸位愛卿可還有本要奏?若沒有的話,便退朝吧!”李隆基揮了揮手說道。
“陛下,臣有事要奏!”正在這時,楊國忠走了出來。
“愛卿有何事啓奏?”李隆基打着哈欠問道。
“回陛下,臣日前聽到一則消息。李滄海在新羅之時,曾捉住‘逆鱗玄武’賊首,可他卻將此事瞞而不報!”楊國忠正色道。
此言一出,又是一陣喧譁。
誰都知道‘逆鱗玄武’這個組織何其恐怖,險些顛覆整個大唐江山!
而李滄海竟然抓住了‘逆鱗玄武’的賊首,這着實令人有些難以置信。
就連李隆基也很是驚訝,他眉頭緊皺,‘逆鱗玄武’對他來說,始終是塊心病。
聽聞李滄海捉住了賊首,卻又瞞而不報,心中頓時有些不爽。
“李滄海,楊愛卿所說可是真的?”李隆基盯着李滄海問道。
李滄海眼神微冷,關於此事,所知之人並不多,就連負責看守的皇甫坤也只是知道看守的是一名極爲重要的犯人,至於如何重要,他根本一無所知。
“回陛下,臣確實抓到了‘逆鱗玄武’極爲重要之人。”李滄海回道。
“既然抓到了反賊,爲何不告知於朕?”李隆基語氣驟變,開始有些憤怒。
“回陛下,臣雖抓到了賊首,但尚有許多可疑之處未查清楚,是以不敢冒然稟承陛下。”李滄海平靜地回道。
楊國忠冷哼一聲,說道:“李大人,你既然抓住了賊首,還有什麼可疑之處?我看最可疑的是你爲何私藏反賊吧?抓住賊首卻不告知聖上,不知李大人究竟在想些什麼呢?”
李滄海劍眉微微挑起,盯着楊國忠道:“楊大人這話是何意思?”
“是何意思你心中還不清楚?你分明捉住反賊卻瞞而不報,是不是另有盤算,這就耐人尋味了。”楊國忠捋着鬍鬚,語調略帶古怪地道。
“如此說來,楊大人是認定我私藏反賊了?”李滄海冷笑了一聲。
“是否私藏反賊,李大人心中比誰都清楚。我倒想問一問李大人,你若沒有私藏反賊,試問反賊現在何處?”楊國忠厲聲質問道。
李隆基也盯着李滄海,他捋着鬍鬚,臉色陰沉地道:“李愛卿,朕問你,那反賊現在何處?”
李滄海無奈地嘆了口氣,只得回道:“回陛下,賊首現在東征軍營之中,由皇甫坤將軍代爲看守。臣本打算以賊首爲誘餌,將反賊一網打盡,是以將其藏於軍營之中,未及時秉承陛下,望陛下賜罪。”
“李大人,你既拿住賊首,就該交由聖上處置,只要殺了賊首,‘逆鱗玄武’自然土崩瓦解。”楊國忠正色道。
李隆基點了點頭,狠狠地說道:“楊愛卿所言甚是,這賊子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朕要將他碎屍萬段!”
“陛下,臣有一言,逆賊勢力龐大,若是輕易將賊首轉移,怕是會被逆賊鑽到空子。依臣之見,還是將其安置在軍營之中,纔是最爲穩妥之法。”李滄海說道。
“哼,聽李大人這麼說,似乎是在說聖上的御林軍以及龍武衛不如你李大人所率領的東征大軍厲害了?”楊國忠甩了甩衣袖,冷哼道。
“楊大人此話也太過斷章取義了吧?李大人之意是說將賊首放在軍營看守,可防止賊衆解救。楊大人卻故意說成御林軍不如東征大軍,當真可笑!”崔渙冷聲道。
楊國忠厭惡地瞪了一眼崔渙,哼道:“賊衆再如何勢大,也不過是些跳樑小醜,又能翻起什麼浪花?崔大人未免思慮過多了些。”
頓了頓之後,楊國忠接着說道:“何況,聖上要將其斬首示衆,就是爲了殺雞儆猴。若是在軍營之中行刑,如何能起到震懾作用?”
“楊大人所言甚是,臣附議!”
“臣也附議!”
一衆楊國忠的擁躉者紛紛表示附議,大讚楊國忠之忠心,聽的李滄海肚子裡直翻酸水。
李隆基皺了皺眉頭,揮手道:“行了,都不要再說了,既然賊首已落網,就將其交由龍武衛,擇日處斬!”
“陛下!臣還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楊國忠又道。
“說!”
“陛下,再過得幾日便是除夕,若是在這個時候行刑,怕是會有些不妥吧?依臣之見,不如暫且留其性命,待除夕之後,再處置不遲。”楊國忠恭敬地道。
李隆基想了想,覺得楊國忠所言有理,畢竟這是除夕佳節,若是見了血,多少有些不吉利。
反正賊首已經落網,行刑不過是時間問題,也不急於一時。
想到這裡,李隆基點了點頭,說道:“就依楊愛卿所言,將其交由龍武衛嚴加看守,待除夕過後,再行處斬!”
一直沒有說話的李滄海,盯着楊國忠看了好一會兒,才躬身道:“臣謹遵聖諭。”
退朝之後,羣臣紛紛離開大殿。
李鈺走到李滄海跟前,摸着額頭道:“先生,你不是打算利用秦鶴將‘逆鱗玄武’一網打盡的麼?現在該如何是好?”
李滄海看着楊國忠被羣臣簇擁着離開的身影,皺眉道:“聖上已經開口,我也別無他法。好在楊國忠尚且不知道秦鶴身份是王爺管家,不然又會是一場口舌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