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初試兵陣

八卦陣的好處就在於佈署上沒有弱點,任何一方受到攻擊,兩翼相鄰的陣型,可自動前往救援,對整體大陣來說並不需要太大的改變。

然而,此陣的缺點在於機動性太差,且如此複雜的陣式,需要大量時間進行演練。

而六花陣,則是衛國公李靖以武侯八陣爲基礎,所推衍而成。

六花陣秉承了八卦陣的基礎原則,同樣是大陣包小陣,大營包小營。四方四角相互銜接,一曲一折彼此對應。

因陣法外面六陣呈示爲方形,裡面中央軍陣呈示爲圓形,因其總體形狀像六角花瓣,所以俗稱六花陣。

當年太宗皇帝曾經問李靖,爲何要將陣型排成內圓外方。

李靖答曰:外六陣是正兵,所以呈方形;裡面的中央軍陣是奇兵,所以呈圓形。方是用來規定戰場的範圍,圓則是用來連接各方機動的路線。所以,規定戰場範圍的步數要像大地一樣固定;確定機動的路線要像天體運轉一樣靈活。步數固定,迴旋整齊,就可以在變化中不容易發生混亂。從八陣演變爲六花陣,仍然是源本於諸葛亮的佈陣原理。

外六陣對敵,內圓陣則爲後援。

因六花陣中心指揮者所控制的奇兵是成圓形的,而從圓形的任何一點去接應外圍的正兵所花的時間都是一樣的,所以大大的減少了控兵難度。

李滄海擁有前世記憶他知道,這種六花陣其實就是一個六邊形,而六邊形在幾何體上來說,是最爲穩固,也最爲節省材料的形狀。

六花陣如此排列,一在結構上面非常穩定,二是節省了兵源,在部署上面也非常的對稱合理。

雖說六花陣的威力稍遜於八卦陣,但對於眼下情況來說,這六花陣確實是最好的防禦陣法。

首先,六花陣不需要八卦陣那般複雜的排陣方法,節省了許多時間。

其次,六花陣機動性大大提高,即便是不甚熟悉的將士,也能根據中央指揮而做出相應的變陣。

兩萬唐軍在蘇海的指揮下,來回奔走,匆忙佈陣。

可是,兩萬唐軍只是布成了外六陣,而內圈中軍陣卻陷入了空虛。

兩萬唐軍,布成六陣,每陣三千餘人。

配置上來說,盾兵在前,槍兵其次,弩兵在後。

如此排列,是爲了發揮大唐弩兵之優勢,既可以遠程射殺敵人,又不會被敵人正面所擊。

一切排布完成之後,蘇海來到李滄海跟前,抱拳道:“元帥,兩萬人馬以全部排列完畢,只是……這中軍之陣……。”

蘇海有些爲難,他們畢竟人數較少,要保證外六陣的實力,中軍之陣就無力爲繼。

李滄海羽扇輕搖,平靜地道:”無妨,待新羅大軍迴轉,他們便是中軍之陣,讓衆將士做好準備。大戰,要來了。”

蘇海點頭之後,立即回到了陣中。

且說距離李滄海等人排兵佈陣之處十五里外,東瀛六萬大軍浩浩蕩蕩地奔襲而來。

相對於軍紀嚴明,井然有序的唐軍,東瀛大軍顯得散亂許多。

東瀛大軍,以三千騎兵爲先鋒,餘下則全是步兵,武器也是以長短兵爲主。

中路大將軍,織田行信身穿東瀛盔甲戰服,騎在馬背之上,陰冷的目光直勾勾的盯着遠處,散發着瘋狂的殺意。

右路大軍遭襲,只逃回了千餘人,這在東瀛戰爭史上來說,是從未發生之事。

對東瀛來說,這是個恥辱,巨大的恥辱!

一夜之間傷亡兩萬餘人,這給東瀛大軍造成了極大的震撼,當消息傳來之時,東瀛大軍更是軍心動盪。

他們沒想到唐軍會如此之快的從百濟趕來新羅,更沒想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打了東瀛大軍一個措手不及。

面對此等恥辱,東瀛如何能忍?

織田行信當即做出決定,不再對新羅玩那等貓捉老鼠的遊戲,既然唐軍已到,也表示已經到了他們和唐軍一決高下的時候了。

行軍間,織田行信忽然看到前方塵土飛揚,一隊人馬自金城方向趕來,停在了距離東瀛大軍二里處。

“回大將軍,新羅王親率大軍前來,在前方二里處,攔住了我軍去路!”斥候快馬回報道。

織田行信臉色陰沉,他哼了一聲,森森地道:“本將軍還沒有去找他,他倒是送上門來了。傳令下去,全軍出擊,殺他個片甲不留!”

他身邊的發號兵聞言,立即掏出海螺,對着天空吹了起來。

先頭東瀛大軍,紛紛嗷嗷亂叫着殺了過去。

新羅王見轉,立即命弩兵放了一波羽箭,隨即命令全軍後撤。

東瀛大軍緊追而上,在路過一處岔路之時,新羅王立即分出一撥士兵前往封常清埋伏處。

東瀛騎兵貪殺,果然上鉤,紛紛揮舞着太刀,嗷嗷叫着追了上去。

騎兵去追殺分散之兵力,餘下兵力依舊對着新羅大軍追去。

而與此同時,埋伏在左側的高仙芝,立即命人放箭。

突如其來的箭雨,頓時讓東瀛先頭步兵陷入了驚慌之中。

“將軍,有埋伏!”一名將領對着織田行信說道。

織田行信哼了一聲,道:“唐軍和金城全部加起來,也不過四萬人,即便是埋伏,又能埋伏多少人?依本將看來,不過是虛張聲勢罷了!”

他頓了一頓,眼神一冷,喝道:“川島君,本將給你五千人馬,務必將那些埋伏之人全部給本將斬殺!一個不留!”

那將領雙眼一瞪,立即低頭嗨了一聲,隨即抽出兵器率領五千多人朝着左側放箭處殺了過去。

左右兩翼去除八千多人,餘下五萬多人仍舊全力追殺新羅大軍。

六花陣前,李滄海神色平靜,他輕輕的搖着羽扇。

連番經歷幾場大戰之後,李滄海不再似初次行軍那般生澀緊張,而是變得異常沉着冷靜。

“滄海,看,他們來了!”狄晴忽然指着前方說道。

只見前方數裡處,塵土飛揚,煙塵漫天。

新羅王率領大軍,飛快地朝這裡撤來。

不消片刻,新羅王便縱馬來到了李滄海前方百丈處,他大聲喊道:“元帥!倭寇殺來了!”(。)

第530章 甕城捉鱉第397章 自投羅網第626章 佛門命案第455章 十面埋伏第654章 無端禍事第414章 出海!第38章 小巷事端第757章 認罪第699章 決勝千里第612章 歹毒閹人第762章 初探驪山第167章 商議對策第302章 對決第296章 玄宗皇帝第157章 鐵證如山辨忠奸第493章 狸貓往事第370章 拉攏第106章 微雕秘密第443章 指認真兇第372章 質疑第707章 御狀第775章 神劍斬妖蛇第330章 聯絡第571章 新羅王城第226章 節外生枝第653章 馬絨與宋昃第747章 消失的屍體第153章 廚子命喪顯異常第535章 一網打盡第123章 赴任正陽縣第415章 魔鬼島第653章 馬絨與宋昃第410章 天災實人禍第788章 當面對質第297章 仙人獻酒第81章 鳳凰展翅第575章 排兵佈陣第320章 無從抵賴第484章 風娘第234章 藏匿第211章 出乎意料的證詞第125章 爲官不仁第629章 證道菩提第72章 不在場證明第310章 環環相扣第338章 匾額藏名冊第261章 桃林奇門第718章 當年舊事第601章 障眼法第333章 心理戰術第567章 仇大苦深第472章 密室殺人第181章 爲官一任第542章 神器之秘第205章 噩夢密室第14章 森羅殿第352章 不堪回首第329章 劫牢第276章 荒村第502章 銅鎖第446章 生離死別再相逢第242章 合作第358章 逆賊名單第741章 抽絲剝繭第630章 新王登基第319章 揭露內應第734章 飛龍在天第705章 心有愧疚第278章 刺殺!第3章 飛蠅驗刀第457章 全部殺了第359章 八卦之主第697章 過河拆橋第452章 火燒蜈蚣嶺第659章 半路劫囚第763章 下墓第739章 探查飛龍崖第781章 遮陽銅傘第168章 暗夜行兇第638章 錦盒雙生藏機密第98章 計中計第31章 第二名死者第465章 一入虎穴第222章 另有隱情第145章 奇怪的廚子第115章 香消玉殞第697章 過河拆橋第647章 神乎其技第350章 扭曲的心理第756章 神秘夥計第676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379章 羊肉湯館第352章 不堪回首第349章 疑犯心理第408章 節外生枝第486章 示之以惡第788章 當面對質第654章 無端禍事第509章 筆跡第156章 真相究竟如何?
第530章 甕城捉鱉第397章 自投羅網第626章 佛門命案第455章 十面埋伏第654章 無端禍事第414章 出海!第38章 小巷事端第757章 認罪第699章 決勝千里第612章 歹毒閹人第762章 初探驪山第167章 商議對策第302章 對決第296章 玄宗皇帝第157章 鐵證如山辨忠奸第493章 狸貓往事第370章 拉攏第106章 微雕秘密第443章 指認真兇第372章 質疑第707章 御狀第775章 神劍斬妖蛇第330章 聯絡第571章 新羅王城第226章 節外生枝第653章 馬絨與宋昃第747章 消失的屍體第153章 廚子命喪顯異常第535章 一網打盡第123章 赴任正陽縣第415章 魔鬼島第653章 馬絨與宋昃第410章 天災實人禍第788章 當面對質第297章 仙人獻酒第81章 鳳凰展翅第575章 排兵佈陣第320章 無從抵賴第484章 風娘第234章 藏匿第211章 出乎意料的證詞第125章 爲官不仁第629章 證道菩提第72章 不在場證明第310章 環環相扣第338章 匾額藏名冊第261章 桃林奇門第718章 當年舊事第601章 障眼法第333章 心理戰術第567章 仇大苦深第472章 密室殺人第181章 爲官一任第542章 神器之秘第205章 噩夢密室第14章 森羅殿第352章 不堪回首第329章 劫牢第276章 荒村第502章 銅鎖第446章 生離死別再相逢第242章 合作第358章 逆賊名單第741章 抽絲剝繭第630章 新王登基第319章 揭露內應第734章 飛龍在天第705章 心有愧疚第278章 刺殺!第3章 飛蠅驗刀第457章 全部殺了第359章 八卦之主第697章 過河拆橋第452章 火燒蜈蚣嶺第659章 半路劫囚第763章 下墓第739章 探查飛龍崖第781章 遮陽銅傘第168章 暗夜行兇第638章 錦盒雙生藏機密第98章 計中計第31章 第二名死者第465章 一入虎穴第222章 另有隱情第145章 奇怪的廚子第115章 香消玉殞第697章 過河拆橋第647章 神乎其技第350章 扭曲的心理第756章 神秘夥計第676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379章 羊肉湯館第352章 不堪回首第349章 疑犯心理第408章 節外生枝第486章 示之以惡第788章 當面對質第654章 無端禍事第509章 筆跡第156章 真相究竟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