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孽障

“阿彌陀佛,貧僧破戒了。待韓瑞一行走遠,懷海和尚低聲說道,默默懺悔。

俊美少年連忙勸說道:“大師,我佛也有怒目金剛之像,爲維我佛尊嚴,破戒又有何防。”

“居士此言甚善。”懷海和尚點頭,閉目默宣佛號,輕聲說道:“佛道已經漸衰至此,貧僧心中實是悲痛難抑。”

這話是有根據的,自唐朝建立,道家就吃香了,道教開始興盛了,原因十分簡單,唐朝李氏雖然出身貴族,但並非望族,爲了擡高出身門第,神化其稱帝的合理性,攀附道教之主李耳作祖先,在政治上也是必要的。

而佛教,怎麼說呢,有點讓皇室忌諱,且不說佛教是隋朝的國教,深得兩代皇帝尊崇,就是在隋朝末年,諸侯逐鹿天下的時候,有些佛家弟子打着彌勒降世的口號起兵造反,這本身就是讓人難以安心,更何況佛教的僧尼人數,寺院田產,金銅佛像,實在是太多,不利於王朝統治。

就是這兩三個原因,就足以讓朝廷把佛教列入打壓的範疇內,有激進的大臣,指責佛教剝削民財,割截國貯,不事二親,專行十惡,請求皇帝予以罷廢,當時在位的是高祖李淵,也不知出於什麼考慮,沒有聽從採納建議。

不過也曾經下詔,把道士、女冠排在僧尼之上,所謂上有所好,下必附焉,連皇帝都這樣了,底下的達官貴人,平民百姓,肯定會跟從行事,一時之間,佛教勢力幾乎是從高峰跌落谷底,信奉施捨的人越來越少了。

當然,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經過幾百年來的傳播,民間自然有大批的信徒,區區打擊,不至於讓佛教僧尼活不下去,然而,不好過就是了,自然希望恢復以前的榮光。

“大師不必傷心,花開花落,緣起緣滅,自然之理,我佛總會再有普照天下的時候。”俊美少年肅容說道:“那時,天下百姓必將淋浴佛光,達光明彼岸。”

懷海驚訝,雙手合十,揖身說道:“居士好悟性,貧僧弗如也。”

“不敢。”俊美少年連忙避讓,秀臉微紅,慚愧說道:“非我之悟,而是得一位高僧指點。”

“不知是哪位前輩大德,有機會定然要去聆聽教誨。”懷海問道。

“越州永欣寺智永大師。”俊美少年說道:“我這次,就是奉智永大師之令拜訪棲靈寺的智雲方丈。”

“啊,原來是師伯。”懷海驚呼,連忙朝南邊行禮,片刻,聽到是自己人,懷海心中更加歡喜,熱情引路,不久之後,就回到棲靈寺之前。

棲靈寺,本名大明寺,座落在揚州城外北郊蜀岡中峰之上,因初建於南朝劉宋孝武帝大明年間而得名,到了隋代,皇帝楊堅爲慶賀其生日,下詔於全國建塔三十座,以供養佛骨,大明寺奉令建棲靈塔,塔高九層,宏偉壯觀,建成之日,信徒遊人蜂擁而來上香敬佛,多以棲靈稱呼寺名,久而久之,便更名爲棲靈寺。

沿着數百級舒緩石階登上大明寺前的廣場,迎面是一座莊嚴典雅的牌樓,牌樓爲紀念棲靈塔和棲靈寺而建,四柱三楹,下砌石礎,仰如華蓋。越過牌樓,就是棲靈寺的山門殿兼作天王殿,殿內供有彌勒像,背面爲護法韋馱,兩旁分立佛家四大天王。

過天王殿,但見庭院開闊,古木參天,香菸繚繞,東有檜柏,西有黃楊,枝葉繁茂,鬱鬱蔥蔥,中有寶鼎兩尊,香火堆插其中,前面還有幾個信徒,虔誠地膜拜。

走過一條花崗嚴甬道,就到了大雄寶殿,殿內法相莊嚴,經幢肅穆,法器俱全,正中坐於蓮花高臺之上的釋迦牟尼大佛,兩側是他的十大弟子中的迦葉和阿難,東首坐着藥師佛,西首坐着阿彌陀佛,佛壇背後是觀音、普賢菩薩泥塑羣像,兩邊是十八羅漢像,殿內金光煥彩,香火不斷。

大雄寶殿附近,有幾間清幽建築,方丈禪室就在其中,有懷海和尚帶路,一路上自然是通暢自如,很快就來到智雲方丈的禪房前,揚聲求見。

“……進來。”片刻,房中傳來溫和的聲音,中年車伕與小僮留在外面,懷海和尚與俊美少年脫履進去。

禪房陳設簡單,一席睡榻,幾張坐蒲,不見任何佛像法器,連飲水的壺盞也沒有,一個慈眉善目的老和尚盤坐在榻上,手裡捻動一串佛珠,睜開眼睛,微笑說道:“懷海,這位小居士是?”

“越州王瓔珞,見過智雲方丈。”俊美少年頓首拜道。

懷海在旁說道:“方丈,王居士,是奉了永欣寺智永師伯之令,前來拜訪的。”

“興甚。”智雲和尚欣然笑了,頌了句佛號,問道:“智永師兄近來可好?想師兄已近百歲之齡,聽聞他的消息,吾心甚慰。”

王瓔珞微笑說道:“智永大師身體甚安,精神矍鑠,每日晨起,頌佛經千言,眷字百句,風雨無阻。”

“呵呵,數十年了,師兄還是如此,快哉。”智雲大笑道,拍手慶賀。

“大師託我詢問方丈。”王瓔珞猶豫了下,輕聲道:“賊禿,準備何時西歸。”

懷海和尚一聽,眼睛頓時瞪圓了,而智雲聽了,卻笑得更加歡暢,灰白的眉毛揚起,跽坐直身,含笑道:“煩勞小居士代爲轉告,願師兄先行,早日脫離苦海,師弟自然不甘落後。”

淡望生死,灑脫自如,這纔是真正的高僧大德,王瓔珞心中崇敬,微笑答應。

一旁的懷海似乎不能介懷,眉毛緊鎖,滿面愁容,智雲見狀,搖頭說道:“懷海,癡子,生老病生本是天定,爲何看之不透。”

“紅塵苦海,業力纏身,早日脫離方是正道,弟子豈會不知。”懷海和尚說道:“師伯與方丈若能證道歸去,乃是慶事。”

“既然知之,爲何面帶戚意。”智雲問道。

“弟子是在爲我佛而傷,剛纔弟子見到……。”懷海和尚嘆氣說道,顯然是對於韓瑞燒佛的事情還耿耿於懷。

“真是孽障。”智雲和尚輕嘆。

懷海和尚深表贊同:“的確,弟子欲教化渡人,然世人卻執迷不悟,奈何。”

“說的是你。”智雲大喝道:“金剛經雲,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有大德要點化你,你卻渾然不知,豈非孽障。”

“啊……。”懷海和尚驚愕,與王瓔珞面面相覷。

第419章 說動第284章 夜直第214章 頌詩第410章 放不放心第120章 是他麼第455章 臨行前第184章 觸電第129章 名動京城(二)第434章 夜宿第415章 不怪你第79章 爲難第185章 李靖的禮物第349章 野味第68章 軍中袍澤第234章 迎親了第415章 不怪你第144章 怒斥第307章 終成眷屬?第515章 除夕夜第391章 歡聲笑語第12章 心結第416章 轉折第511章 期待第170章 不要亂動第480章 凱旋第164章 折服第70章 目光短淺第195章 我相信你第292章 第二次第405章 倒黴的人第412章 好事成雙第389章 柔弱女子第220章 缺字第495章 追韓第87章 前倨後恭第260章 故弄玄虛第100章 卷尾第343章 誰傢俬園第125章 給個機會第163章 憶江南第56章 對峙第488章 庸人自擾第327章 回家了第521章 得來不費功夫第484章 順民第277章 不要參合第308章 雞飛狗跳第91章 約請第478章 命運邂逅第86章 聒噪第468章 木秀於林第232章 早點休息第407章 沾光第39章 陪酒第235章 洞房花燭第520章 順路辦點事第189章 信物第5章 坊市第92章 良辰美景第398章 摸不準第426章 陰魂不散第201章 再遇第280章 你來考個第449章 抉擇第491章 繫鈴人第235章 洞房花燭第186章 風采如故第223章 機緣第391章 歡聲笑語第419章 說動第352章 一場誤會第338章 滿意第225章 你變了第329章 緣由第196章 東海釣鰲第536章 對面相逢第7章 巧遇第305章 受人之託第37章 預謀第397章 真是有緣第32章 一雙璧人第200章 好地方第535章 受寵若驚第452章 配合第294章 成了第398章 摸不準第399章 紙窗戶第112章 偶像第370章 多嘴第79章 爲難第116章 流螢第455章 臨行前第214章 頌詩第332章 聞風而動第394章 一波未平一波起第414章 爲難的問題第208章 熱鬧第520章 順路辦點事第333章 是我來了第363章 意外之喜
第419章 說動第284章 夜直第214章 頌詩第410章 放不放心第120章 是他麼第455章 臨行前第184章 觸電第129章 名動京城(二)第434章 夜宿第415章 不怪你第79章 爲難第185章 李靖的禮物第349章 野味第68章 軍中袍澤第234章 迎親了第415章 不怪你第144章 怒斥第307章 終成眷屬?第515章 除夕夜第391章 歡聲笑語第12章 心結第416章 轉折第511章 期待第170章 不要亂動第480章 凱旋第164章 折服第70章 目光短淺第195章 我相信你第292章 第二次第405章 倒黴的人第412章 好事成雙第389章 柔弱女子第220章 缺字第495章 追韓第87章 前倨後恭第260章 故弄玄虛第100章 卷尾第343章 誰傢俬園第125章 給個機會第163章 憶江南第56章 對峙第488章 庸人自擾第327章 回家了第521章 得來不費功夫第484章 順民第277章 不要參合第308章 雞飛狗跳第91章 約請第478章 命運邂逅第86章 聒噪第468章 木秀於林第232章 早點休息第407章 沾光第39章 陪酒第235章 洞房花燭第520章 順路辦點事第189章 信物第5章 坊市第92章 良辰美景第398章 摸不準第426章 陰魂不散第201章 再遇第280章 你來考個第449章 抉擇第491章 繫鈴人第235章 洞房花燭第186章 風采如故第223章 機緣第391章 歡聲笑語第419章 說動第352章 一場誤會第338章 滿意第225章 你變了第329章 緣由第196章 東海釣鰲第536章 對面相逢第7章 巧遇第305章 受人之託第37章 預謀第397章 真是有緣第32章 一雙璧人第200章 好地方第535章 受寵若驚第452章 配合第294章 成了第398章 摸不準第399章 紙窗戶第112章 偶像第370章 多嘴第79章 爲難第116章 流螢第455章 臨行前第214章 頌詩第332章 聞風而動第394章 一波未平一波起第414章 爲難的問題第208章 熱鬧第520章 順路辦點事第333章 是我來了第363章 意外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