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名動京城(二)

“此人,乃是揚州士子韓瑞。”以魏徵的性情,說到這裡,已經是分外難得,微笑了下,立即斂容說道:“臣事畢,告退。”

衆臣恍然醒起,這裡是議事朝堂,不是打聽八卦的地方,也紛紛列班歸位,不過心裡面卻留心記下韓瑞的名字。

揚州韓瑞,似乎……沒有什麼印象,李世民思慮片刻,也暫時將此事撇下,畢竟韓瑞與馬周不同,一個寫的是錦繡文章,一個論的是政事得失,古今明君,雖然對文人隱士都十分優待,但是最注重的還是治理國家的大才。

像李世民這樣的雄主,更加實際,治國安民,自然需要馬周這種能臣,不過點綴風雅,歌功頌德,收買天下書生士子之心,肯定也離不開虞世南、歐陽詢這樣的名儒文臣,兩者相鋪相成,纔是王道。

不過,儘管都是人才,其中也有重要和一般之分,現在料理政事要緊,文學之事,以後抽個時間,再予以處理,若是那人與馬週一樣,胸有經緯之學,自然更好,要是隻懂詩賦文章,那也無妨,隨意賞賜一個無足輕重的官職,給天下文人作個表率,權當養個閒人罷了。

心念百轉,李世民允肯頷首,揚聲說道:“諸卿,還有何事,儘管奏來。”

帝王威儀,也只有在官員進諫的時候,朝堂之上,纔會熱鬧幾分,平常時刻,自然十分安靜,百官上疏進事,有條不紊,整齊有序,私下已經擬定處事的方案,並在笏板上把要點記錄下來,皇帝問起,照讀就是,真正遇到重大事情,可以暫時擱置,皇帝自會招集朝廷大臣,商議解決。

時間流逝,轉眼就到午時,國事奏畢,衆臣散去,井井有條退出宮殿,在長廊之上,依次穿屐着履,三倆而行。

“魏侍中,稍等。”

與往常一樣,魏徵疾步而行,準備返回門下省官署,聽到有人招呼,側身回望,連忙迎了上去,揖身道:“虞秘監。”不論地位官職,對於虞世南這種德高望重的前輩,魏徵還是非常尊重的。

斂手回禮,虞世南笑道:“魏侍中,你所言的韓瑞,該不會是老夫認識之人吧。”

“然也。”魏徵爽快承認,笑着說道:“國有賢才,某自當予以薦舉,此乃人臣本分,想必虞秘監不會怪我越俎代庖吧。”

“豈敢。”虞世南搖頭,輕輕笑道:“韓瑞與我頗有淵源,我還要代他謝過魏侍中知遇提攜的恩情。”

“這算什麼恩情。”魏徵嘆笑道:“縱然沒有魏某,以他的才氣,遲早會名動京城的,我不過是順勢推扶了一下而已。”

“小小年紀,就如此鋒芒畢露,也不知是福是禍。”虞世南輕聲道,想到的卻是當年孔穎達遭人暗算的事情。

“虞秘監多慮了。”魏徵笑道,有些不以爲然,畢竟現在不是前隋動亂年代,朗朗乾坤,天下承平,政治清明,百姓還算安分守己,不至於有人喪心病狂,做出這種事情來。

虞世南也是隨口說說,其實也沒放在心上,聞言笑道:“的確如此,對了,魏侍中的奏摺,怎麼讓他代筆爲之。”

“說起來,其中也有虞秘監的緣由。”魏徵狡黠笑道,卻是捏拿起來。

虞世南不以爲意,朝廷重臣都清楚,犯顏直諫的時候,魏徵言辭激烈,表情嚴肅,私底下卻是個喜笑愛鬧之人,可能是曾經當過道士,更加崇尚無拘無束的感覺。

經過再三追問,魏徵才揭開謎底,把當日的情況詳細告訴了虞世南,笑呵呵道:“聽我擠兌,他頓時坐不住了,當下寫了篇文章。”

虞世南臉上浮現欣慰表情,口中卻說道:“還年輕呀,欠缺歷練,給人撩撥幾句,就沉不住氣了,真是不堪造就。”

這話要反着聽,魏徵自然明白,自然不會附和,不然虞世南心裡肯定不悅,乾脆藉機恭維了句:“所以,纔要虞秘監這等,經歷豐富的博學大才,加以提點。”

魏徵恭維之術,也是在朝中出了名的,李世民經常不自不覺中招,往往在心情舒暢、飄在雲端的時候,稀裡糊塗答應了許多諫言,而後事情既定,追悔莫及,儘管如此,但是總在不經意之間,又重蹈覆轍,可見魏徵的厲害。

三言兩語,虞世南笑逐顏開,忽然想到一事,皺眉問道:“你說,他與鄭仁基,一起前往拜訪?”

天南地北的兩人,怎麼關聯一起了,虞世南感覺有些不妙,而且魏徵也不介意推波助瀾,輕輕笑道:“的確如此,似乎,鄭仁基想招他爲婿。”

“什麼?”虞世南額眉鎖成了川字,這樣豈不是自毀前程,不成,要立即去找他……

看透虞世南的心思,魏徵連忙搶先一步,大笑道:“虞秘監,韓瑞的文章,就猶如花團錦簇一般,非同一般,辭藻華美,大氣磅礴,詩人之賦麗以則,借古諷今、憂國憂民、匡世濟俗,更甚於前漢揚子云。”

評價這麼高,虞世南不由止步,聆聽魏徵大聲誦道:“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文章藻麗,寓意深長,令人回味無窮,魏徵就早背誦如流,以抑揚頓挫之聲,朗聲而出,立即引得不少官員的注意,朝中官員,雖然不以文章見長,但也是飽讀詩書之人,詩賦好壞,豈能不知,才初聽幾句,心神便爲之吸引。

文章的辭藻華麗,深得駢文對偶聲韻的精髓,結構嚴謹,層次分明,無論是描寫還是議論,都充滿了激情,語言精美,富於文采,有時駢散兼行,於整齊中有變化,有時比喻貼切,生動形象,有時運用排比句式,使文章氣勢充暢,行文辭彩章句華美,而且寄託諷喻之意,可謂是相得益彰。

如此錦繡佳作,連皇帝也御口稱讚,一幫官員,豈是有眼無珠之輩,默默記在心中,回家之後,第一時間就是取筆墨紙硯譽錄下來,裝裱懸掛,仔細欣賞,所謂上之所好,下必隨之,況且文章的確精妙絕倫,一經流傳,立即風靡長安。

文臣官員,上班點卯,處理政事,不念上一句,金塊珠礫,棄擲邐迤,就就沒有盡到人臣的本分,書生儒士也更加不必多說,待客訪友,若是不說上兩句,楚人一炬,可憐焦土,卻顯示不出自己憂國憂民之心。

反而,有人喜歡阿房宮賦的華麗措辭,有人欣賞其中的勸誡寓意,角度不同,卻不妨礙他們對文章作者的好奇,權貴豪門雲集,富足百姓也不少,最不缺乏的就是好事閒人,而且他們打探消息的本事,往往異於常人,而且也十分的明白,什麼消息要緘默其口,什麼消息可以謠傳散播。

韓瑞,揚州士子,生辰年齡,有什麼關係背景,什麼時候抵達京城,做過了什麼事情,通通給人挖掘出來,並且譽錄在紙上,不停派發……呃,不是八卦小報,而是他以前的詩賦文章,書生文人看了,居然每首都是精品,不由得又驚歎起來。

觸覺靈敏的商家,已經讓工匠加班加點,雕琢板印,編輯成集,賣出了千百份,從中小賺了筆,當然,匆匆忙忙板印出來的文集,質量不怎麼樣,更多的人是選擇自己抄錄,一時之間,頗有長安紙貴的意味,很多商鋪的掌櫃,一天到晚,樂得合不攏嘴。

不知道有多少人羨慕妒嫉,人家爲了揚名,卻是精心準備行卷,自掏腰包,板印出來之後,害怕別人不收,還要低聲下氣懇求,千萬過目一回,別當廢紙扔了,韓瑞倒好,什麼也不用費心,人家就幫他料理好,省錢只是其次,效果太過顯著了。

自此,韓瑞名動京城,風頭頂盛,差點可以與朝中名臣大儒比肩。

古人,也不乏崇拜名人的風尚,或由於種種原因,想與韓瑞結交的自然不在少數,那些少年遊俠兒,聽聞自己新認的哥哥,居然這麼受人推崇,肯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所以衆人很輕易打聽出來,他的居住地址,紛紛蜂擁前往新豐城的客棧。

開始的時候,掌櫃自然激動高興,因爲他的客棧,不花費任何錢財,就聲名大振,更加肯定韓瑞是財神下凡的論斷,可是沒過兩天,掌櫃就哭天抹淚,大罵韓瑞是個災星,當然,也只敢在心裡埋怨。

因爲,客棧廳堂包房,全部擠滿前來尋訪韓瑞的人,開門做生意的,管他們是何目的,反正來者是客,這本是值得慶幸的事情,然而這些客人,來了就來了,卻沒有要酒點菜,更加不是前來投宿的,總是匆來匆去,根本沒作停留。

來來往往,影響了客棧的正常經營,不過是無意間埋怨了句,立即引得訪客的口誅筆伐,掌櫃自然欲哭無淚,況且,其中沒少達官貴人的身影,實現是得罪不起,只得振奮精神,露出比哭還要難看的笑容,千篇一律,喃喃說道:“客倌,韓公子已經走了,真的走了,也不清楚他去哪,不信你儘管搜查……”

“二十一郎,看,把人家害苦了吧。”

第169章 問計第346章 長安見聞第9章 怨隙第528章 因果第59章 一觸即發第494章 可喜可賀第223章 機緣第326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233章 定下來第278章 嚇唬第59章 一觸即發第120章 是他麼第367章 出征第279章 監考第143章 嘉獎第313章 悲劇的下場第81章 當世名臣第393章 註定要悲劇第201章 再遇第80章 爭豔第9章 怨隙第403章 有功必賞第50章 聲名初起第517章 二婚第248章 燈下黑第100章 卷尾第326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94章 問話第472章 明悟與無奈第396章 警示第124章 見識淺薄第387章 天要塌了第370章 多嘴第287章 傳統第241章 不抱期待第11章 七伯第277章 不要參合第459章 鬧騰第383章 不能敷衍第284章 夜直第169章 問計第16章 疑惑第536章 對面相逢第101章 帝京第495章 追韓第253章 破陣歌第376章 名利第22章 曲轅犁第418章 凡心第333章 是我來了第493章 子嗣第112章 偶像第497章 儲相第347章 欣喜與欠揍第169章 問計第135章 心亂了第155章 信任第190章 狂傲第230章 是你第319章 壞了第388章 出事了第326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207章 風采與素質第248章 燈下黑第245章 後悔了第34章 相思第345章 熟悉的身影第103章 好,去長安!第471章 建議與提醒第245章 後悔了第222章 抹油第332章 聞風而動第208章 熱鬧第438章 不吃藥第491章 繫鈴人第217章 不速之客第157章 使詐第471章 建議與提醒第226章 賜與求第163章 憶江南第447章 不能縱容第205章 序第46章 絕句第515章 除夕夜第69章 豐功偉績第187章 千萬第174章 看不透第406章 看不懂第444章 莫名的懼怕第310章 變卦第416章 轉折第444章 莫名的懼怕第243章 趨附第219章 美人第375章 成效與反對第186章 風采如故第131章 再遇第393章 註定要悲劇第140章 別走了第183章 端倪
第169章 問計第346章 長安見聞第9章 怨隙第528章 因果第59章 一觸即發第494章 可喜可賀第223章 機緣第326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233章 定下來第278章 嚇唬第59章 一觸即發第120章 是他麼第367章 出征第279章 監考第143章 嘉獎第313章 悲劇的下場第81章 當世名臣第393章 註定要悲劇第201章 再遇第80章 爭豔第9章 怨隙第403章 有功必賞第50章 聲名初起第517章 二婚第248章 燈下黑第100章 卷尾第326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94章 問話第472章 明悟與無奈第396章 警示第124章 見識淺薄第387章 天要塌了第370章 多嘴第287章 傳統第241章 不抱期待第11章 七伯第277章 不要參合第459章 鬧騰第383章 不能敷衍第284章 夜直第169章 問計第16章 疑惑第536章 對面相逢第101章 帝京第495章 追韓第253章 破陣歌第376章 名利第22章 曲轅犁第418章 凡心第333章 是我來了第493章 子嗣第112章 偶像第497章 儲相第347章 欣喜與欠揍第169章 問計第135章 心亂了第155章 信任第190章 狂傲第230章 是你第319章 壞了第388章 出事了第326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207章 風采與素質第248章 燈下黑第245章 後悔了第34章 相思第345章 熟悉的身影第103章 好,去長安!第471章 建議與提醒第245章 後悔了第222章 抹油第332章 聞風而動第208章 熱鬧第438章 不吃藥第491章 繫鈴人第217章 不速之客第157章 使詐第471章 建議與提醒第226章 賜與求第163章 憶江南第447章 不能縱容第205章 序第46章 絕句第515章 除夕夜第69章 豐功偉績第187章 千萬第174章 看不透第406章 看不懂第444章 莫名的懼怕第310章 變卦第416章 轉折第444章 莫名的懼怕第243章 趨附第219章 美人第375章 成效與反對第186章 風采如故第131章 再遇第393章 註定要悲劇第140章 別走了第183章 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