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錢氏夫婦

韓晦的諄諄教導,韓瑞都記在心裡,不時點頭答應,相對來說,唐朝熟悉而又陌生,保存自己的最佳方式,自然就是入鄉隨俗,收斂狂妄之心,融入其中。

整理片刻,韓晦笑道:“郎君,可以了,別讓主人久等,我們走吧。”

走到橫移而開的屋門前,韓瑞一度感到彷徨忐忑,走出這個門口,就意味着自己將要面對一千幾百年前的事與物,是否做好了心理準備?或許大唐生活並沒有自己想象中的美好,不過事已至此,還有別的選擇麼?

韓瑞微笑,輕輕拉開門扇,一縷陽光從天空飄迤而落,五光十色,暖融融的,觸目是千絲萬條翠綠細嫩的柳枝,迎風招展搖曳,充滿了生機活力。

“在屋裡憋久了吧。”韓晦笑道。

“嗯,真是有些悶壞了。”韓瑞點頭,舉步邁出門檻,絲縷冷風拂掠,撲面而來,打了個寒噤之餘,輕輕吸口氣,清新的氣息沁入肺腑,感覺十分舒爽。

“郎君,拿着暖手,別涼着了。”韓晦連忙說道,遞來一塊淡黃色,半透明,磨成圓餅狀的事物。

入手溫潤,立即有股暖流從掌心滲進身體,功效似乎比後世的熱水袋還勝一籌,韓瑞好奇打量,看不出是什麼,問道:“這是什麼?”

“暖手、闢寒,就是雄黃石。”韓晦微笑說道:“鄭夫人知道郎君大病初癒,身子不勝風寒,專門給郎君準備的。”

哦,把雄黃石合手籠在掌心,韓瑞心中感嘆古人奇思巧慧,善於利用事物特性,也暗暗感激鄭氏周到的關懷。

走了片刻,韓瑞發現,錢家宅院不小,亭閣佈置精巧,池塘假山,小橋流水,走廊曲折蜿蜒,時寬時窄,逶迤曲折,不時可以透過廊壁縷空之處,觀賞到園內青藤蔓延,羣花爭豔的景觀。

須臾,經過兩三個圓門,有條用石子鋪成的甬路,盡頭就是一間斗拱交錯的建築,那繞着屋檐屋脊建造的各種動物雕飾,或鱗爪張舞,威猛懾人,或展翅飛動,好像要騰空而去似的,形態十分逼真。

這裡應該就是主屋廳堂,只見廳前有兩個穿着印花流絲齊腰襦裙的婢女,見到韓瑞、韓晦,連忙揖身相迎,小手撩開懸掛珠簾,引請兩人而進。

“二十一郎來了。”

兩人脫履進去,還沒有走幾步,就聽一個溫軟的聲音響起,細碎的步履聲傳來,韓瑞擡頭望去,卻見一個身着紫白相間直裾袍,簡單盤發,着裝樸素的美麗婦人盈步走來。

不用提醒,韓瑞就推測來人就是鄭氏,果然,耳邊就傳來韓晦的聲音:“郎君,快些拜見鄭夫人。”

韓瑞微微點頭,上前兩步,長跽而稽首,恭敬叫喚:“鄭夫人。”

唐代的拜節,因行禮姿勢不同或行禮次數差異,而有不同的名稱,有稽首、頓首、空首、奇拜、褒拜等,其中稽首之禮是拜禮中最爲莊重的,一般用於百官拜見君王和祭祀先祖的禮儀,當然,也可以用來表示感激謝意。

“二十一郎,你這是做什麼,快些起來。”鄭氏連忙屈膝長跽,雙手攙扶阻止,同時嗔怪說道:“晦管家,不用說,肯定是你教二十一郎的。”

在唐朝朝代,稱呼相熟悉的男子,或者小輩,多以其姓加上行第或最後再加以郎呼之,韓瑞在家族兄弟之中,排行第二十一,鄭氏這麼叫喚自然顯得親切。

“夫人又是不知,韓晦這人,就是喜歡拘泥禮節,有的時候我就想,乾脆讓二十一郎留在家裡住下算了,免得受到他的影響,成了迂腐性子。”伴隨調侃似的笑聲,一個身錦衣華服,身形微顯福態的中年人走了進來,身後跟着幾個青年奴僕。

“錢叔父。”韓瑞連忙行禮叫喚。

“瞧,才說着,又忘記了吧。”錢緒大笑,走了過來,伸手攙扶韓瑞,仔細端詳片刻,欣喜說道:“嗯,的確康愈了,不似前些日子,虛弱不堪模樣,真是嚇煞我也。”

“託二位之福,也多虧你們的援手照應,郎君才得以復原。”韓晦長揖說道。

臉色頓變,錢緒埋怨說道:“韓晦,再這麼說,我就要翻臉了,難道在你眼中,我就是那種忘恩負義的小人不成,當年我與韓九可是患難相交,也曾將一家老小託與他照料,韓九毫不遲疑,連半句贅言也沒問,就答應下來,今日韓九縱然不在,我卻淡忘他日恩情,與禽獸有何區別。”

“就是。”鄭氏也在旁邊附和:“早知道晦管家是這等心思,當日……我們就應該把二十一郎接來。”

“呵呵,是我迂腐,是我錯了。”韓晦含笑拱手長揖。

“知錯就好。”錢緒立即換了張笑臉:“只要你同意我們的提議,就原諒你。”

“那可不成。”韓晦搖頭,笑着說道:“偶爾小住也就罷了,長期如此,怎麼可以,郎君可是韓家的頂樑柱,主心骨,離了他,韓家說不定就改庭換戶了。”

“怎麼,韓七又去鬧了?”錢緒皺眉說道:“也不給捎下口信,好讓我……。”

“不是鬧……算了,怎麼說他也是郎君伯父。”韓晦輕聲道:“同脈血親,只要不過分,就避讓幾分,省得給外人笑話。”

“你的意思,該不會是指,我就是那個外人吧。”錢緒悶聲道,很不樂意。

韓晦微笑說道:“錢郎覺得呢?”

“當然……。”錢緒就要大聲反駁,卻給鄭氏打斷:“好了,你們兩個有什麼話,膳後再說吧,再等下去,羹餚都涼了。”

“夫人之令,不敢不從。”錢緒笑道,欣然入席。

唐時還是分餐制,常說筵席,筵是指鋪在地上的大席子,是供人跽坐的;席是指鋪在前面的小席子,用來擺放餐具食物,所以席的地位要比筵高,不過人們發現坐在筵上,不容易用餐,這個時候,案几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

所以,幾人分列入席,筵前就擺放一方案几,鄭氏吩咐了句,廳外就有婢女捧着各樣膳食魚貫而入,一人一盤,依次擱置他們案前。

同樣地食物,自然不存在偏頗差別,在婢女們忙碌的時候,錢緒輕微顧盼,開口問道:“夫人,三郎人呢,怎麼不見?”

第396章 警示第412章 好事成雙第395章 情深似海第490章 爲君分憂第437章 天使叫韓瑞第212章 驚擾第448章 指責第97章 辭行第236章 荒唐第434章 夜宿第37章 預謀第454章 見證第56章 對峙第140章 別走了第103章 好,去長安!第102章 去長安?第326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131章 再遇第414章 爲難的問題第171章 女人心第15章 認可第421章 猜測紛紛第211章 求人的態度第249章 說客第109章 海量第113章 掩袖而去第506章 取證第219章 美人第368章 妙不可言第238章 遲來的……第262章 麻煩來了第253章 破陣歌第521章 得來不費功夫第537章 大結局第254章 火浣布第133章 擇妃第458章 大捷的消息第359章 帶溝裡第204章 引第371章 雜論第157章 使詐第27章 油壁香車第235章 洞房花燭第344章 矇蔽?第250章 約請第479章 來去匆匆第175章 又見面了第356章 中了副車第363章 意外之喜第517章 二婚第315章 算計第335章 誰打臉?第367章 出征第211章 求人的態度第511章 期待第526章 實現念想第488章 庸人自擾第7章 巧遇第14章 族老的教誨第231章 牽累了第289章 直白第382章 安營紮寨第514章 春滿人間第424章 怪異第372章 狐假虎威第280章 你來考個第1章 繁華盛世第260章 故弄玄虛第515章 除夕夜第228章 好快第351章 徵調你,如何?第355章 一頭霧水第439章 舊識?第184章 觸電第461章 敲打第47章 耳光響亮第410章 放不放心第462章 意外之喜第298章 憫農第236章 荒唐第195章 我相信你第305章 受人之託第180章 黑鍋第54章 戳破第283章 會意?第145章 團聚第24章 七星龍泉第55章 辯解第494章 可喜可賀第71章 指教第493章 子嗣第198章 覺得如何第298章 憫農第18章 遙想當年第156章 服了?第227章 與我回去第275章 差距第45章 欲加之罪第11章 七伯第199章 捻酸吃醋
第396章 警示第412章 好事成雙第395章 情深似海第490章 爲君分憂第437章 天使叫韓瑞第212章 驚擾第448章 指責第97章 辭行第236章 荒唐第434章 夜宿第37章 預謀第454章 見證第56章 對峙第140章 別走了第103章 好,去長安!第102章 去長安?第326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131章 再遇第414章 爲難的問題第171章 女人心第15章 認可第421章 猜測紛紛第211章 求人的態度第249章 說客第109章 海量第113章 掩袖而去第506章 取證第219章 美人第368章 妙不可言第238章 遲來的……第262章 麻煩來了第253章 破陣歌第521章 得來不費功夫第537章 大結局第254章 火浣布第133章 擇妃第458章 大捷的消息第359章 帶溝裡第204章 引第371章 雜論第157章 使詐第27章 油壁香車第235章 洞房花燭第344章 矇蔽?第250章 約請第479章 來去匆匆第175章 又見面了第356章 中了副車第363章 意外之喜第517章 二婚第315章 算計第335章 誰打臉?第367章 出征第211章 求人的態度第511章 期待第526章 實現念想第488章 庸人自擾第7章 巧遇第14章 族老的教誨第231章 牽累了第289章 直白第382章 安營紮寨第514章 春滿人間第424章 怪異第372章 狐假虎威第280章 你來考個第1章 繁華盛世第260章 故弄玄虛第515章 除夕夜第228章 好快第351章 徵調你,如何?第355章 一頭霧水第439章 舊識?第184章 觸電第461章 敲打第47章 耳光響亮第410章 放不放心第462章 意外之喜第298章 憫農第236章 荒唐第195章 我相信你第305章 受人之託第180章 黑鍋第54章 戳破第283章 會意?第145章 團聚第24章 七星龍泉第55章 辯解第494章 可喜可賀第71章 指教第493章 子嗣第198章 覺得如何第298章 憫農第18章 遙想當年第156章 服了?第227章 與我回去第275章 差距第45章 欲加之罪第11章 七伯第199章 捻酸吃醋